枣疯病

枣疯病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0-01
版次: 1
ISBN: 9787109140103
定价: 100.00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纸张: 铜版纸
页数: 162页
字数: 19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自然科学
11人买过
  •   《枣疯病》一书是作者以自己10多年的研究成果积累为主体,参考国内外有关资料编写而成。该书系统阐述了枣疯病的发生发展和研究史、病原及其理化特性和检测方法、主要症状及其演变规律和分级标准、病害流行学、病原的分布与周年消长规律、病害生理、枣疯植原体在寄主体内可持续组织培养体系、抗枣疯病种质及其抗病机理、病树的治疗与康复技术以及枣疯病综合治理的战略对策和技术途径等,并提出了今后枣疯病研究的方向和重点。该书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的认真梳理、深入分析和融会贯通。   刘孟军,博士后,教授。现任河北农业大学果树学博士生导师、国家北方山区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兼任国际园艺学会枣属植物工作组主席、中国园艺学会干果分会理事长、国家林业局枣产业专家组组长、中国经济林协会枣工作组主任委员和《园艺学报》、《果树学报》编委等。曾获全国百名青年科技标兵和河北省十大杰出青年称号,人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才。1984年起,一直致力于我国特色优势果树枣树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国际合作、科技部、国家发改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和河北省等科研项目30多项。从种质资源和分类、良种选育和组培快繁、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枣果营养与功能性食品加工以及网上智能专家系统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特别是围绕枣树重大病害枣疯病,组织多学科专家历时10年攻关研究,取得系统性创新成果,先后获得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已累计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2项,主编科技著作8部,发表学术论文160多篇,获国家专利4项,培育新品种2个。此外,还涉足了野生果树和干果资源等研究。
      赵锦,博士,教授。河北农业大学植物学方向硕士生导师,中国园艺学会干果分会秘书长和河北省植物学会副秘书长。主要从事枣树及植物资源研究和植物学教学工作。在科研方面一直从事枣树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尤其在枣树重大病害防治、种质资源评价及分子辅助育种等领域取得了系统性创新成果。作为主研人完成了多项国家自然基金、国家发改委、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及河北省科技攻关项目,其中,“枣疯病控制理论与技术”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6),“抗枣疯病种质筛选利用与枣疯病治疗康复技术体系”项目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4),“枣属植物分类及枣的遗传多样性研究”获河北省自然科学三等奖(2001)。培育新品种2个(2005),申请和获得专利4项,在《国际园艺学报》、《中国农业科学》、《林业科学》及《果树学报))等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40多篇,副主编教材1部,参编著作6部。
      周俊义,(1963-2007)研究员。曾任河北农业大学中国枣研究中心副主任、硕士生导师,中国园艺学会干果分会常务理事、秘书长,中国经济协会枣产业工作组秘书第,先后主持和参加石家庄市、河北省、林业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等科技项目20多项,在枣树品种资源评价、栽培生理、设施栽培与早期丰产栽培技术、果实品质形成与调控以及枣疯病、枣铁皮病和枣裂果等重大病害研究方面取得多项科技成果。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河北省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培育枣树新品种5个,获国家专利3项。主、参编科技著作10多部,发表论文50余篇。 序
    前言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一、枣产业的重要地位
    二、枣疯病与植原体

    第二章 枣疯病的发展和研究史
    一、枣疯病的发生和发展
    二、枣疯病的研究史
    三、今后需重点研究的主要问题

    第三章 枣疯病的主要症状与病情分级
    一、枣疯病的主要症状
    二、枣疯病的症状演变
    三、枣疯病的病情分级

    第四章 枣疯病的流行学
    一、枣疯病的传播途径
    二、传病昆虫及其生物学
    三、枣疯病发生与生态条件的关系

    第五章 枣疯病的病原及其检测方法
    一、枣疯病的病原
    二、枣疯植原体的理化特性
    三、植原体的检测方法

    第六章 枣疯植原体的活体培养及其应用
    一、植原体人工培养现状
    二、带枣疯病组织培养技术
    三、带病组培体系的应用

    第七章 枣疯植原体在树体内的分布和运转规律
    一、枣疯植原体在树体内的分布特点
    二、枣疯植原体在树体中的周年消长规律
    三、枣疯植原体的越冬和运转
    四、对枣疯病防治的指导意义

    第八章 枣疯病的病害生理
    一、枣疯病与激素
    二、枣疯病与矿质元素
    三、枣疯病与酶
    四、枣疯病与酚类和氨基酸
    五、枣疯病与pH

    第九章 抗枣疯病种质及其抗病机制
    一、抗枣疯病种质的筛选评价方法
    二、抗枣疯病种质的筛选
    三、抗枣疯病种质星光的抗病机理研究

    第十章 枣疯病的治疗与康复
    一、手术治疗
    二、药物治疗
    三、高接换头改造法
    四、枣疯病的综合治理
    缩写表
    后记
    本书研究成果获项目资助资助
  • 内容简介:
      《枣疯病》一书是作者以自己10多年的研究成果积累为主体,参考国内外有关资料编写而成。该书系统阐述了枣疯病的发生发展和研究史、病原及其理化特性和检测方法、主要症状及其演变规律和分级标准、病害流行学、病原的分布与周年消长规律、病害生理、枣疯植原体在寄主体内可持续组织培养体系、抗枣疯病种质及其抗病机理、病树的治疗与康复技术以及枣疯病综合治理的战略对策和技术途径等,并提出了今后枣疯病研究的方向和重点。该书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的认真梳理、深入分析和融会贯通。
  • 作者简介:
      刘孟军,博士后,教授。现任河北农业大学果树学博士生导师、国家北方山区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兼任国际园艺学会枣属植物工作组主席、中国园艺学会干果分会理事长、国家林业局枣产业专家组组长、中国经济林协会枣工作组主任委员和《园艺学报》、《果树学报》编委等。曾获全国百名青年科技标兵和河北省十大杰出青年称号,人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才。1984年起,一直致力于我国特色优势果树枣树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国际合作、科技部、国家发改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和河北省等科研项目30多项。从种质资源和分类、良种选育和组培快繁、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枣果营养与功能性食品加工以及网上智能专家系统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特别是围绕枣树重大病害枣疯病,组织多学科专家历时10年攻关研究,取得系统性创新成果,先后获得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已累计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2项,主编科技著作8部,发表学术论文160多篇,获国家专利4项,培育新品种2个。此外,还涉足了野生果树和干果资源等研究。
      赵锦,博士,教授。河北农业大学植物学方向硕士生导师,中国园艺学会干果分会秘书长和河北省植物学会副秘书长。主要从事枣树及植物资源研究和植物学教学工作。在科研方面一直从事枣树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尤其在枣树重大病害防治、种质资源评价及分子辅助育种等领域取得了系统性创新成果。作为主研人完成了多项国家自然基金、国家发改委、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及河北省科技攻关项目,其中,“枣疯病控制理论与技术”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6),“抗枣疯病种质筛选利用与枣疯病治疗康复技术体系”项目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4),“枣属植物分类及枣的遗传多样性研究”获河北省自然科学三等奖(2001)。培育新品种2个(2005),申请和获得专利4项,在《国际园艺学报》、《中国农业科学》、《林业科学》及《果树学报))等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40多篇,副主编教材1部,参编著作6部。
      周俊义,(1963-2007)研究员。曾任河北农业大学中国枣研究中心副主任、硕士生导师,中国园艺学会干果分会常务理事、秘书长,中国经济协会枣产业工作组秘书第,先后主持和参加石家庄市、河北省、林业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等科技项目20多项,在枣树品种资源评价、栽培生理、设施栽培与早期丰产栽培技术、果实品质形成与调控以及枣疯病、枣铁皮病和枣裂果等重大病害研究方面取得多项科技成果。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河北省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培育枣树新品种5个,获国家专利3项。主、参编科技著作10多部,发表论文50余篇。
  • 目录:

    前言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一、枣产业的重要地位
    二、枣疯病与植原体

    第二章 枣疯病的发展和研究史
    一、枣疯病的发生和发展
    二、枣疯病的研究史
    三、今后需重点研究的主要问题

    第三章 枣疯病的主要症状与病情分级
    一、枣疯病的主要症状
    二、枣疯病的症状演变
    三、枣疯病的病情分级

    第四章 枣疯病的流行学
    一、枣疯病的传播途径
    二、传病昆虫及其生物学
    三、枣疯病发生与生态条件的关系

    第五章 枣疯病的病原及其检测方法
    一、枣疯病的病原
    二、枣疯植原体的理化特性
    三、植原体的检测方法

    第六章 枣疯植原体的活体培养及其应用
    一、植原体人工培养现状
    二、带枣疯病组织培养技术
    三、带病组培体系的应用

    第七章 枣疯植原体在树体内的分布和运转规律
    一、枣疯植原体在树体内的分布特点
    二、枣疯植原体在树体中的周年消长规律
    三、枣疯植原体的越冬和运转
    四、对枣疯病防治的指导意义

    第八章 枣疯病的病害生理
    一、枣疯病与激素
    二、枣疯病与矿质元素
    三、枣疯病与酶
    四、枣疯病与酚类和氨基酸
    五、枣疯病与pH

    第九章 抗枣疯病种质及其抗病机制
    一、抗枣疯病种质的筛选评价方法
    二、抗枣疯病种质的筛选
    三、抗枣疯病种质星光的抗病机理研究

    第十章 枣疯病的治疗与康复
    一、手术治疗
    二、药物治疗
    三、高接换头改造法
    四、枣疯病的综合治理
    缩写表
    后记
    本书研究成果获项目资助资助
查看详情
12
系列丛书 / 更多
枣疯病
儿童游戏通论
刘焱 著
枣疯病
托尔斯泰研究
杨正先 著
枣疯病
搜索引擎:原理、技术与系统
李晓明 著
枣疯病
华夏英才基金学术文库·肝胆相照:邓文钊与饶彰风合传
谭元亨、敖叶湘琼 著
枣疯病
医学人文学导论
张大庆 著
枣疯病
中国:阻击腐败
邵道生 著
枣疯病
华夏英才基金学术文库:神经系统疾病血管内介入诊疗学
杨华 编
枣疯病
药物剂型与制剂设计
曹德英 编
枣疯病
厌氧生物技术. 2, 工程与实践
王凯军 编著
枣疯病
华夏英才基金学术文库:经济转型期中国居民消费储蓄行为及其影响
邓翔、姜洋 著
枣疯病
国家风景名胜区经营权研究
谢茹 著
枣疯病
地热学基础
徐世光 著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枣疯病
干果研究进展(8)
刘孟军、王文江、赵锦 编
枣疯病
机械基础
刘孟军 主编
枣疯病
中国枣种质资源
刘孟军、汪民 编
枣疯病
中国同心圆枣
刘孟军 著;刘孟军 编
枣疯病
中国枣产业发展报告(1949-2007)
刘孟军 编
枣疯病
Photoshop CS3数码照片处理基础与典型范便(中文版)
刘孟军 编
枣疯病
枣优质生产技术手册——科技兴农奔小康丛书
刘孟军 主编
枣疯病
枣优质丰产栽培技术彩色图说
刘孟军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