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理论与实践探索

翻译:理论与实践探索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1999-09
版次: 1
ISBN: 9787805679860
定价: 11.50
装帧: 平装
开本: 其他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06页
字数: 153千字
分类: 社会文化
30人买过
  • 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选编了笔者十多年来所写的有关翻译的十余篇文章,下篇则收集了笔者近一年多来为《中国翻译》“翻译自学之友”专栏所作的英译汉练习。把这两项内容编辑在一起,且分别冠以“理论探索”和“实践探索”,乃是因为我相信“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这个道理。
      
      
      翻译作为一项思维活动,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矛盾丛生”。比如,你想力求“忠实”,又怕引起“不美”,你想求“美”,又怕引起“不忠”;你想传达“洋味”,又怕造成“洋腔”,你想避免“洋腔”,又怕丧失“洋味”;你想接近作者,又怕失去读者,你想取悦读者,又怕背叛作者……总而言之,矛盾重重,左右为难。解决这重重矛盾,大致有两种途径:一是重此轻彼,二是两者兼顾。前一种做法可能省劲一些,也可能更“潇洒”一些,但终究有违于翻译的使命;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唯物辩证法,才能产生真正优秀的译作。因此,笔者认为,翻译理论的核心问题是唯物辩证法。正是基于这一认识,笔者在这十余篇文章中,从1985年的《洋味与洋腔》,到1992年的《也谈神似与形似》,到1996年的《翻译的辩证论》、《关于我国翻译理论建设的几点思考》,到1997年的《引导学生树立辩证的翻译观》,到1999年的《翻译的异化与归化》,都在试图阐述翻译的对立统一原则;特别是在《坚持辩证法,树立正确的翻译观》一文中,较为系统地阐述了翻译中应该正确处理的“十大关系”。有人读后说:“你的道理说得都对,但是不是有些搞折中?”笔者的回答是,辩证法就是辩证法,决不可与“搞折中”混为一谈。我们主张,对于矛盾的双方,不可顾此失彼,或重此轻彼,而应统筹兼顾,统一权衡。这统筹兼顾也好,统一权衡也好,决不是“半对半”的对分,译者所要选择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居中点”,而是矛盾双方都可接受的最佳“融汇点”。笔者在《翻译的异化与归化》一文中,对此说得比较具体。
      
      
      同样的道理,“一分为二”的原则也可以用来指导翻译的理论和实践。以语言和文化的关系为例。本来,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正如Lotman 所说:“没有一种语言不是根植于某种具体的文化中,也没有一种文化不是以某种自然语言的自然结构为中心的。”然而在翻译中,译者不仅要重视语言和文化相一致的一面,而且还要注意两者之间有所差异的一面。语言是传达文化信息的,因而往往含有本民族的文化色彩。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语言的文化内涵并非总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有浓厚淡薄之别的。在不同的语言中,有些言语的“共性”大一些,民族“特性”少一些,有些言语的民族“特性”大一些,“共性”少一些。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可以把握翻译的另一条原则:在“纯语言层面”,可以进行必要的归化,而在“文化层面”,则应尽量争取异化。笔者在《翻译的异化与归化》和《文化与翻译》等文中,都涉及了这一点。
      
      
      笔者认准了翻译的辩证论,实践中也尽量以此为准绳。近一年多来,我应《中国翻译》编辑部之邀,为该刊的“翻译自学之友”提供英译汉专稿,更是在有意识地贯彻翻译的辩证法。现在,我把在《中国翻译》上发表的十篇拙译,加上另外两篇习作,放在“理论探索”之后,供读者检验、批评。 前 言

    上篇:理论探索 

      1. 翻译的辩证论

      2. 坚持辩证法,树立正确的翻译观 

      3. 翻译的异化与归化 

      4. 关于我国翻译理论建设的几点思考

      5. 引导学生树立辩证的翻译观 

      6. 也谈神似与形似

      7. 文化与翻译

      8. 谈新时期的翻译批评

      9. 亦步亦趋,刻意求似

      10. 重在传神,贵在入化 

      11. 评《名利场》中译本的语言特色 

      12. 英语概念抽象词语的翻译 

      13. 洋味与洋腔 

      14. 我译《傲慢与偏见》 

    下篇:实践探索

      1. 简·奥斯丁:《傲慢与偏见》(第一章)                        

      2. 简·奥斯丁:《诺桑觉寺》(第五章节选)                      

      3. 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下卷第十八章节选)            

      4. 托马斯·哈代:《德伯维尔家的苔丝》(第二章节选)            

      5. 蒂芬·克莱恩:《海上扁舟》(节选)                        

      6. 温斯顿·丘吉尔:《哈罗公学》                                

      7. 伯特兰·罗素:《美国人的忧郁癖性》                            

      8. 约翰·霍华德·格里芬:《进入密西西比》                         

      9. N·科特·莫马迪:《告别童年》                               

      10. 约瑟夫·伍德·克拉奇:《道德沉沦新议》                       

      11. 艾萨克·阿西莫夫:《电脑与人脑的差异》                    

      12. 斯科特·拉塞尔·桑德斯:《女人与男人》
  •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选编了笔者十多年来所写的有关翻译的十余篇文章,下篇则收集了笔者近一年多来为《中国翻译》“翻译自学之友”专栏所作的英译汉练习。把这两项内容编辑在一起,且分别冠以“理论探索”和“实践探索”,乃是因为我相信“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这个道理。
      
      
      翻译作为一项思维活动,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矛盾丛生”。比如,你想力求“忠实”,又怕引起“不美”,你想求“美”,又怕引起“不忠”;你想传达“洋味”,又怕造成“洋腔”,你想避免“洋腔”,又怕丧失“洋味”;你想接近作者,又怕失去读者,你想取悦读者,又怕背叛作者……总而言之,矛盾重重,左右为难。解决这重重矛盾,大致有两种途径:一是重此轻彼,二是两者兼顾。前一种做法可能省劲一些,也可能更“潇洒”一些,但终究有违于翻译的使命;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唯物辩证法,才能产生真正优秀的译作。因此,笔者认为,翻译理论的核心问题是唯物辩证法。正是基于这一认识,笔者在这十余篇文章中,从1985年的《洋味与洋腔》,到1992年的《也谈神似与形似》,到1996年的《翻译的辩证论》、《关于我国翻译理论建设的几点思考》,到1997年的《引导学生树立辩证的翻译观》,到1999年的《翻译的异化与归化》,都在试图阐述翻译的对立统一原则;特别是在《坚持辩证法,树立正确的翻译观》一文中,较为系统地阐述了翻译中应该正确处理的“十大关系”。有人读后说:“你的道理说得都对,但是不是有些搞折中?”笔者的回答是,辩证法就是辩证法,决不可与“搞折中”混为一谈。我们主张,对于矛盾的双方,不可顾此失彼,或重此轻彼,而应统筹兼顾,统一权衡。这统筹兼顾也好,统一权衡也好,决不是“半对半”的对分,译者所要选择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居中点”,而是矛盾双方都可接受的最佳“融汇点”。笔者在《翻译的异化与归化》一文中,对此说得比较具体。
      
      
      同样的道理,“一分为二”的原则也可以用来指导翻译的理论和实践。以语言和文化的关系为例。本来,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正如Lotman 所说:“没有一种语言不是根植于某种具体的文化中,也没有一种文化不是以某种自然语言的自然结构为中心的。”然而在翻译中,译者不仅要重视语言和文化相一致的一面,而且还要注意两者之间有所差异的一面。语言是传达文化信息的,因而往往含有本民族的文化色彩。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语言的文化内涵并非总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有浓厚淡薄之别的。在不同的语言中,有些言语的“共性”大一些,民族“特性”少一些,有些言语的民族“特性”大一些,“共性”少一些。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可以把握翻译的另一条原则:在“纯语言层面”,可以进行必要的归化,而在“文化层面”,则应尽量争取异化。笔者在《翻译的异化与归化》和《文化与翻译》等文中,都涉及了这一点。
      
      
      笔者认准了翻译的辩证论,实践中也尽量以此为准绳。近一年多来,我应《中国翻译》编辑部之邀,为该刊的“翻译自学之友”提供英译汉专稿,更是在有意识地贯彻翻译的辩证法。现在,我把在《中国翻译》上发表的十篇拙译,加上另外两篇习作,放在“理论探索”之后,供读者检验、批评。
  • 目录:
    前 言

    上篇:理论探索 

      1. 翻译的辩证论

      2. 坚持辩证法,树立正确的翻译观 

      3. 翻译的异化与归化 

      4. 关于我国翻译理论建设的几点思考

      5. 引导学生树立辩证的翻译观 

      6. 也谈神似与形似

      7. 文化与翻译

      8. 谈新时期的翻译批评

      9. 亦步亦趋,刻意求似

      10. 重在传神,贵在入化 

      11. 评《名利场》中译本的语言特色 

      12. 英语概念抽象词语的翻译 

      13. 洋味与洋腔 

      14. 我译《傲慢与偏见》 

    下篇:实践探索

      1. 简·奥斯丁:《傲慢与偏见》(第一章)                        

      2. 简·奥斯丁:《诺桑觉寺》(第五章节选)                      

      3. 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下卷第十八章节选)            

      4. 托马斯·哈代:《德伯维尔家的苔丝》(第二章节选)            

      5. 蒂芬·克莱恩:《海上扁舟》(节选)                        

      6. 温斯顿·丘吉尔:《哈罗公学》                                

      7. 伯特兰·罗素:《美国人的忧郁癖性》                            

      8. 约翰·霍华德·格里芬:《进入密西西比》                         

      9. N·科特·莫马迪:《告别童年》                               

      10. 约瑟夫·伍德·克拉奇:《道德沉沦新议》                       

      11. 艾萨克·阿西莫夫:《电脑与人脑的差异》                    

      12. 斯科特·拉塞尔·桑德斯:《女人与男人》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翻译:理论与实践探索
(修订版):新编英汉翻译教程(第3版)
孙致礼 编著
翻译:理论与实践探索
没有爱情可不能结婚:孙致礼译文自选集
孙致礼 译者;简·奥斯丁;艾米莉·勃朗特;托马斯·哈代;欧内斯特·海明威;亨利·梭罗
翻译:理论与实践探索
新编英汉翻译教程(第2版修订版)/新世纪高等院校英语专业本科生系列教材
孙致礼 著;戴炜栋 编
翻译:理论与实践探索
永别了,武器
孙致礼、周晔 译
翻译:理论与实践探索
爱玛
孙致礼 著;简·奥斯丁
翻译:理论与实践探索
新世纪高等院校英语专业本科生系列教材:新编英汉翻译教程(第2版)(修订版)
孙致礼 著
翻译:理论与实践探索
老人与海/企鹅经典
孙致礼 译
翻译:理论与实践探索
新编英汉翻译教程
孙致礼 编著
翻译:理论与实践探索
中国的英美文学翻译
孙致礼 著
翻译:理论与实践探索
新编英汉翻译教程
孙致礼
翻译:理论与实践探索
美国风情录
孙致礼、唐慧心 译
翻译:理论与实践探索
1949-1966我国英美文学翻译概论
孙致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