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下半场

互联网下半场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7-08
版次: 1
ISBN: 9787300246437
定价: 59.00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26页
字数: 185千字
分类: 管理
144人买过
  •   互联网的上半场已经落幕,随着IT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移动互联网、智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一一涌现,互联网下半场已经到来!掌握了这六大铁律,就掌握了它的入场券:粉丝即用户 、媒介即渠道、内容即品牌、一切皆是分享、一切皆是社交、游戏化思维。现在,新风口已经登场。入口随时随地,意味着财富随时随地。  
      本书系统梳理了互联网上半场和下半场的发展历程,以及互联网下半场将引发的商业变革。从实操策略着手,解决以下问题:如何抓住新风口;如何从品牌、产品、营销、IP等多个角度入手创造全新的价值;同时详细剖析传统企业和互联网企业成功转型的案例。  


    李光斗,出身于市场营销靠前线,自1990年开始从事市场营销和品牌策划工作,先后担任伊利集团、蒙牛乳业、广日电梯、民生药业、古越龙山、招商银行、长虹、德尔惠、喜临门集团、雷士照明、青岛啤酒等有名企业的常年品牌战略和营销广告顾问,亲历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品牌发展的历程,具有丰富的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经验,荣获中国策划业杰出功勋奖。代表著作:《拆墙:所有渠道革命》《接班》《事件营销:引爆流行的行销艺术》《总统战:的政治营销》《插位:颠覆竞争对手的品牌营销新战略》《升位:中国品牌革命》《盛世微言:微博营销专案》《品牌战:优选化留给中国的很后机会》《商解三国》《品牌竞争力》《全员品牌管理》《仅次于总统的职业》等。


    本书详细梳理了互联网上半场和下半场的发展历程, 以及互联网的下半场带来了哪些全新的思维逻辑和造物逻辑。并从实操策略着手, 解决一个重要问题: 如何抓住新风口, 从品牌、产品、营销、IP等多个角度入手创造全新的价值。同时分析新浪、海尔等企业成功转型的案例, 对企业运营者和营销人员会有很大启发。本书是一本系统分析互联网现状和营销思维, 并给出系统解决方案的理论与实操结合的专著。

  • 内容简介:
      互联网的上半场已经落幕,随着IT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移动互联网、智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一一涌现,互联网下半场已经到来!掌握了这六大铁律,就掌握了它的入场券:粉丝即用户 、媒介即渠道、内容即品牌、一切皆是分享、一切皆是社交、游戏化思维。现在,新风口已经登场。入口随时随地,意味着财富随时随地。  
      本书系统梳理了互联网上半场和下半场的发展历程,以及互联网下半场将引发的商业变革。从实操策略着手,解决以下问题:如何抓住新风口;如何从品牌、产品、营销、IP等多个角度入手创造全新的价值;同时详细剖析传统企业和互联网企业成功转型的案例。  

  • 作者简介:

    李光斗,出身于市场营销靠前线,自1990年开始从事市场营销和品牌策划工作,先后担任伊利集团、蒙牛乳业、广日电梯、民生药业、古越龙山、招商银行、长虹、德尔惠、喜临门集团、雷士照明、青岛啤酒等有名企业的常年品牌战略和营销广告顾问,亲历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品牌发展的历程,具有丰富的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经验,荣获中国策划业杰出功勋奖。代表著作:《拆墙:所有渠道革命》《接班》《事件营销:引爆流行的行销艺术》《总统战:的政治营销》《插位:颠覆竞争对手的品牌营销新战略》《升位:中国品牌革命》《盛世微言:微博营销专案》《品牌战:优选化留给中国的很后机会》《商解三国》《品牌竞争力》《全员品牌管理》《仅次于总统的职业》等。

  • 目录:

    本书详细梳理了互联网上半场和下半场的发展历程, 以及互联网的下半场带来了哪些全新的思维逻辑和造物逻辑。并从实操策略着手, 解决一个重要问题: 如何抓住新风口, 从品牌、产品、营销、IP等多个角度入手创造全新的价值。同时分析新浪、海尔等企业成功转型的案例, 对企业运营者和营销人员会有很大启发。本书是一本系统分析互联网现状和营销思维, 并给出系统解决方案的理论与实操结合的专著。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互联网下半场
故事营销(全新修订版)
李光斗 著
互联网下半场
大国寡品
李光斗 著
互联网下半场
接班:富过三代
李光斗 著
互联网下半场
总统战-奥巴马的政治营销
李光斗 著
互联网下半场
盛世微言微博营销专案
李光斗 著
互联网下半场
商解三国
李光斗 著
互联网下半场
商解红楼梦:揭开红楼梦中的商道奥秘
李光斗 著
互联网下半场
魔鬼营销:营销奇书
李光斗 著
互联网下半场
全员品牌管理
李光斗 著
互联网下半场
品牌拜物教
李光斗 著
互联网下半场
故事营销
李光斗 著
互联网下半场
情感营销:如何让消费者爱上你的品牌
李光斗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