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9-10
版次: 1
ISBN: 9787504992512
定价: 65.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12页
分类: 经济
24人买过
  • 本书通过对发达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模式的比较研究,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全面而深入的展示了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也客观分析了未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需要解决的机制与制度设计问题,为读者打开一扇认识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窗口。 
    本书结构新颖、条理清晰、资料详实、内容丰富,既可供各院校金融学类各专业尤其是信用管理专业的本科生作为教学参考书,也可为广大从事信用管理研究与实务工作的读者提供阅读参考。 杨胜刚,1965年生,湖南常德人,武汉大学经济学博士、厦门大学金融学博士后、台湾大学经济学访问学者、美国迈阿密大学金融学高级访问教授。现为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省人文重点研究基地——湖南大学金融发展与信用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兼首席专家,湖北省人文重点研究基地—— 湖北金融发展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首席专家。 
    兼任湖南省人民政府院士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高等金融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中国金融学年会国家*人选,2009年入选第五届国家*教学名师,2011年入选湖南省“芙蓉学者计划”特聘教授,2013年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017年入选湖南省首批智库领军人才。 

    第一章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与建设思路 1 
     一、绪 论 1 
    (一) 时代背景 1 
    (二) 研究意义 2 
     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理论分析 3 
    (一)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实质: 诚信规范 4 
    (二)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内核: 契约精神 5 
    (三)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范畴: 四位一体 7 
     三、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历程、成效与困境分析 11 
    (一) 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三大阶段 11 
    (二) 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成效 13 
    (三) 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困境分析 16 
     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目标、原则和思路 22 
    (一)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目标 22 
    (二)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原则 26 
    (三)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思路 27 
     五、加快我国信用体系建设的政策建议 31 
    (一) 升级信用基础设施 31 
    (二) 疏通信息共享渠道 32 
    (三) 建立信用法律法规 34 
    (四) 规范信用服务市场 35 
    (五) 强化失信惩戒机制 37 
    (六) 加强诚信教育文化 38 
      
    第二章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模式选择与整体规划 40 
     一、社会信用体系模式与宏观因素匹配的实证研究 41 
    (一) 信用体系模式选择的宏观影响因素分析 41 
    (二) 社会信用体系模式与宏观因素匹配的实证研究 46 
     二、国外社会信用体系模式典型案例剖析及对我国的启示 53 
    (一) 以私营征信机构为主的美国信用体系模式 53 
    (二) 以公共征信机构为主的欧陆信用体系模式 56 
    (三) 以行业征信机构为主的日本信用体系模式 59 
    (四) 国外典型社会信用体系模式比较分析 62 
    (五) 国外典型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66 
     三、我国信用体系模式的选择 69 
    (一) 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发展现状 69 
    (二) 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模式选择的依据 74 
    (三) 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模式选择 78 
     四、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整体规划 81 
    (一) 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整体规划思路 81 
    (二) 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初期规划(2014—2020 年)  82 
    (三) 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长期规划(2021—2049 年)  87 
      
    第三章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关键技术与建设标准 92 
     一、信用数据预处理技术 93 
    (一) 信用数据的内容和表述 93 
    (二) 信用数据中的缺失值处理 94 
    (三) 信用数据中异常值的检测和处理 95 
    (四) 信用数据的离散化 97 
    (五) 信用数据中的不平衡数据研究 98 
     二、信用风险度量指标体系构建 99 
    (一) 信用风险影响因素分析 100 
    (二) 基于重要性排序的信用风险度量指标选择 102 
    (三) 基于最优特征子集的信用风险度量指标选择 104 
     三、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研究 105 
    (一) 信用风险度量的统计模型 105 
    (二) 信用风险度量的非统计模型 106 
    (三) 信用风险度量组合模型 108 
     四、我国社会信用标准化建设发展现状 122 
    (一) 我国信用标准体系的总体框架 122 
    (二) 社会信用标准化技术组织 123 
    (三) 已发布的信用标准 124 
     五、我国信用标准体系建设特点与发展趋势 128 
    (一) 我国信用标准体系建设特点 128 
    (二) 我国信用标准体系发展趋势 131 
     六、我国社会信用标准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33 
     七、信用标准建设中的几个关键设计 134 
    (一) 信用信息共享标准 134 
    (二) 信用信息安全规范 139 
    (三) 失信惩戒标准 142 
    (四) 信用信息披露标准 145 
     八、完善我国社会信用标准建设的建议 148 
    (一) 加快立法、德育并行 148 
    (二) 顶层设计, 协调推进 149 
    (三) 政府主导, 市场运作 149 
    (四) 扩大宣传, 增强意识 150 
    (五) 强化实施, 数据共享 150 
    (六) 加强维护, 及时更新 151 
    (七) 培养人才, 提供保障 151 
      
    第四章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点突破与稳步推进 153 
     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现状及面临的形势 153 
    (一) 政务诚信建设 153 
    (二) 商务诚信建设 157 
    (三) 社会诚信建设 158 
    (四) 司法公信建设 160 
     二、政务诚信建设领域重点突破 160 
    (一) 政务诚信建设领域取得的主要成就 160 
    (二) 政务诚信建设领域当前所存在的问题 162 
    (三) 政务诚信建设领域亟须解决的重点问题 163 
     三、商务诚信建设领域重点突破 167 
    (一) 商务诚信建设领域取得的主要成就 167 
    (二) 商务诚信建设领域当前所存在的问题 168 
    (三) 商务诚信建设领域亟须解决的重点问题 169 
     四、社会诚信建设领域重点突破 171 
    (一) 社会诚信建设领域取得的主要成就 171 
    (二) 社会诚信建设领域当前所存在的问题 173 
    (三) 社会诚信建设领域亟须解决的重点问题 175 
     五、司法公信建设领域重点突破 177 
    (一) 司法公信建设领域取得的主要成就 177 
    (二) 司法公信建设领域当前所存在的问题 179 
    (三) 司法公信建设领域亟须解决的重点问题 180 
     六、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稳步推进 181 
    (一) 典型国家信用体系建设推进的路径借鉴 181 
    (二)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组织部署和有序推进阶段(2014—2017 年)  182 
    (三)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全面推进阶段(2018—2020 年)  184 
      
    第五章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法律制度与运行环境 187 
     一、我国社会信用法律制度的现实构造及运行环境 187 
     二、当前我国信用法律制度的运行环境 200 
    (一) 制度环境 200 
    (二) 社会环境 203 
    (三) 技术环境 205 
    (四) 文化环境 207 
     三、我国社会信用法律制度建设中的问题 208 
    (一) 我国社会信用法律制度建设模式选择问题 208 
    (二) 我国社会信用法律制度本身的完善问题 210 
     四、国外信用体系建设经验 212 
    (一) 典型国家信用法律体系概况 212 
    (二) 典型国家信用体系建设对我国的启示 216 
     五、完善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法律制度与运行环境的建议 218 
    (一) 关于我国信用立法的基本观念 218 
    (二) 关于健全社会信用法律法规的具体意见 219 
    (三) 完善信用信息公开、信用信息统计、分析和使用的制度安排 221 
    (四) 完善失信惩戒制度与守信激励机制 222 
    (五) 培育和规范信用市场 223 
    (六) 构建信用文化 224 
      
    第六章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实现机制与保障措施 227 
     一、信用信息采集机制 227 
    (一) 信用信息采集现状 227 
    (二) 信用信息采集存在的问题 232 
    (三) 完善信用信息采集实现机制 234 
     二、信用信息共享机制 237 
    (一) 中国信用信息共享的现状 237 
    (二) 中国信用信息共享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243 
    (三) 优化信用信息共享机制的建议 246 
     三、信用信息保护与管理机制 249 
    (一) 信用信息保护与管理现状 249 
    (二) 信用信息保护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253 
    (三) 规范信用信息保护与管理实现机制 254 
     四、信用行为奖惩机制 259 
    (一) 信用行为奖惩机制现状 259 
    (二) 信用行为奖惩机制存在的问题 263 
    (三) 健全信用行为奖惩实现机制 266 
     五、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保障措施 270 
    (一) 强化制度保障 270 
    (二) 夯实组织保障 271 
    (三) 落实资金保障 273 
    (四) 抓好宣传保障 274 
      
    附录一 湖南省企业信用数据项及基础代码 277 
    附录二 个人信用数据项及其基础代码 294 
    附录三 企业一般信用信息公示内容 298 
    附录四 企业良好信用信息公示内容 301 
    附录五 企业不良信用信息公示内容 303 
    附录六 企业警示信用信息公示内容 304 
    参考文献 306 

  •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对发达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模式的比较研究,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全面而深入的展示了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也客观分析了未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需要解决的机制与制度设计问题,为读者打开一扇认识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窗口。 
    本书结构新颖、条理清晰、资料详实、内容丰富,既可供各院校金融学类各专业尤其是信用管理专业的本科生作为教学参考书,也可为广大从事信用管理研究与实务工作的读者提供阅读参考。
  • 作者简介:
    杨胜刚,1965年生,湖南常德人,武汉大学经济学博士、厦门大学金融学博士后、台湾大学经济学访问学者、美国迈阿密大学金融学高级访问教授。现为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省人文重点研究基地——湖南大学金融发展与信用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兼首席专家,湖北省人文重点研究基地—— 湖北金融发展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首席专家。 
    兼任湖南省人民政府院士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高等金融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中国金融学年会国家*人选,2009年入选第五届国家*教学名师,2011年入选湖南省“芙蓉学者计划”特聘教授,2013年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017年入选湖南省首批智库领军人才。 

  • 目录:
    第一章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与建设思路 1 
     一、绪 论 1 
    (一) 时代背景 1 
    (二) 研究意义 2 
     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理论分析 3 
    (一)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实质: 诚信规范 4 
    (二)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内核: 契约精神 5 
    (三)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范畴: 四位一体 7 
     三、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历程、成效与困境分析 11 
    (一) 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三大阶段 11 
    (二) 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成效 13 
    (三) 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困境分析 16 
     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目标、原则和思路 22 
    (一)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目标 22 
    (二)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原则 26 
    (三)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思路 27 
     五、加快我国信用体系建设的政策建议 31 
    (一) 升级信用基础设施 31 
    (二) 疏通信息共享渠道 32 
    (三) 建立信用法律法规 34 
    (四) 规范信用服务市场 35 
    (五) 强化失信惩戒机制 37 
    (六) 加强诚信教育文化 38 
      
    第二章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模式选择与整体规划 40 
     一、社会信用体系模式与宏观因素匹配的实证研究 41 
    (一) 信用体系模式选择的宏观影响因素分析 41 
    (二) 社会信用体系模式与宏观因素匹配的实证研究 46 
     二、国外社会信用体系模式典型案例剖析及对我国的启示 53 
    (一) 以私营征信机构为主的美国信用体系模式 53 
    (二) 以公共征信机构为主的欧陆信用体系模式 56 
    (三) 以行业征信机构为主的日本信用体系模式 59 
    (四) 国外典型社会信用体系模式比较分析 62 
    (五) 国外典型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66 
     三、我国信用体系模式的选择 69 
    (一) 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发展现状 69 
    (二) 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模式选择的依据 74 
    (三) 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模式选择 78 
     四、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整体规划 81 
    (一) 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整体规划思路 81 
    (二) 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初期规划(2014—2020 年)  82 
    (三) 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长期规划(2021—2049 年)  87 
      
    第三章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关键技术与建设标准 92 
     一、信用数据预处理技术 93 
    (一) 信用数据的内容和表述 93 
    (二) 信用数据中的缺失值处理 94 
    (三) 信用数据中异常值的检测和处理 95 
    (四) 信用数据的离散化 97 
    (五) 信用数据中的不平衡数据研究 98 
     二、信用风险度量指标体系构建 99 
    (一) 信用风险影响因素分析 100 
    (二) 基于重要性排序的信用风险度量指标选择 102 
    (三) 基于最优特征子集的信用风险度量指标选择 104 
     三、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研究 105 
    (一) 信用风险度量的统计模型 105 
    (二) 信用风险度量的非统计模型 106 
    (三) 信用风险度量组合模型 108 
     四、我国社会信用标准化建设发展现状 122 
    (一) 我国信用标准体系的总体框架 122 
    (二) 社会信用标准化技术组织 123 
    (三) 已发布的信用标准 124 
     五、我国信用标准体系建设特点与发展趋势 128 
    (一) 我国信用标准体系建设特点 128 
    (二) 我国信用标准体系发展趋势 131 
     六、我国社会信用标准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33 
     七、信用标准建设中的几个关键设计 134 
    (一) 信用信息共享标准 134 
    (二) 信用信息安全规范 139 
    (三) 失信惩戒标准 142 
    (四) 信用信息披露标准 145 
     八、完善我国社会信用标准建设的建议 148 
    (一) 加快立法、德育并行 148 
    (二) 顶层设计, 协调推进 149 
    (三) 政府主导, 市场运作 149 
    (四) 扩大宣传, 增强意识 150 
    (五) 强化实施, 数据共享 150 
    (六) 加强维护, 及时更新 151 
    (七) 培养人才, 提供保障 151 
      
    第四章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点突破与稳步推进 153 
     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现状及面临的形势 153 
    (一) 政务诚信建设 153 
    (二) 商务诚信建设 157 
    (三) 社会诚信建设 158 
    (四) 司法公信建设 160 
     二、政务诚信建设领域重点突破 160 
    (一) 政务诚信建设领域取得的主要成就 160 
    (二) 政务诚信建设领域当前所存在的问题 162 
    (三) 政务诚信建设领域亟须解决的重点问题 163 
     三、商务诚信建设领域重点突破 167 
    (一) 商务诚信建设领域取得的主要成就 167 
    (二) 商务诚信建设领域当前所存在的问题 168 
    (三) 商务诚信建设领域亟须解决的重点问题 169 
     四、社会诚信建设领域重点突破 171 
    (一) 社会诚信建设领域取得的主要成就 171 
    (二) 社会诚信建设领域当前所存在的问题 173 
    (三) 社会诚信建设领域亟须解决的重点问题 175 
     五、司法公信建设领域重点突破 177 
    (一) 司法公信建设领域取得的主要成就 177 
    (二) 司法公信建设领域当前所存在的问题 179 
    (三) 司法公信建设领域亟须解决的重点问题 180 
     六、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稳步推进 181 
    (一) 典型国家信用体系建设推进的路径借鉴 181 
    (二)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组织部署和有序推进阶段(2014—2017 年)  182 
    (三)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全面推进阶段(2018—2020 年)  184 
      
    第五章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法律制度与运行环境 187 
     一、我国社会信用法律制度的现实构造及运行环境 187 
     二、当前我国信用法律制度的运行环境 200 
    (一) 制度环境 200 
    (二) 社会环境 203 
    (三) 技术环境 205 
    (四) 文化环境 207 
     三、我国社会信用法律制度建设中的问题 208 
    (一) 我国社会信用法律制度建设模式选择问题 208 
    (二) 我国社会信用法律制度本身的完善问题 210 
     四、国外信用体系建设经验 212 
    (一) 典型国家信用法律体系概况 212 
    (二) 典型国家信用体系建设对我国的启示 216 
     五、完善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法律制度与运行环境的建议 218 
    (一) 关于我国信用立法的基本观念 218 
    (二) 关于健全社会信用法律法规的具体意见 219 
    (三) 完善信用信息公开、信用信息统计、分析和使用的制度安排 221 
    (四) 完善失信惩戒制度与守信激励机制 222 
    (五) 培育和规范信用市场 223 
    (六) 构建信用文化 224 
      
    第六章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实现机制与保障措施 227 
     一、信用信息采集机制 227 
    (一) 信用信息采集现状 227 
    (二) 信用信息采集存在的问题 232 
    (三) 完善信用信息采集实现机制 234 
     二、信用信息共享机制 237 
    (一) 中国信用信息共享的现状 237 
    (二) 中国信用信息共享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243 
    (三) 优化信用信息共享机制的建议 246 
     三、信用信息保护与管理机制 249 
    (一) 信用信息保护与管理现状 249 
    (二) 信用信息保护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253 
    (三) 规范信用信息保护与管理实现机制 254 
     四、信用行为奖惩机制 259 
    (一) 信用行为奖惩机制现状 259 
    (二) 信用行为奖惩机制存在的问题 263 
    (三) 健全信用行为奖惩实现机制 266 
     五、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保障措施 270 
    (一) 强化制度保障 270 
    (二) 夯实组织保障 271 
    (三) 落实资金保障 273 
    (四) 抓好宣传保障 274 
      
    附录一 湖南省企业信用数据项及基础代码 277 
    附录二 个人信用数据项及其基础代码 294 
    附录三 企业一般信用信息公示内容 298 
    附录四 企业良好信用信息公示内容 301 
    附录五 企业不良信用信息公示内容 303 
    附录六 企业警示信用信息公示内容 304 
    参考文献 306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社会保险(第四版)
邓大松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社会达尔文主义:美国思想底色
(美)理查德·霍夫施塔特,(Richard,Hofstadter)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社会文化脑:人类天性的文化神经科学 韩世辉
韩世辉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社会主义文化论
古斯塔夫·拉德布鲁赫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社会权的法理与实践
汤闳淼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社会营销手册
[英]杰勒德·黑斯廷斯(Gerard Hastings),[英]凯瑟琳·安格斯(Kathryn Angus),[美]卡罗尔·布莱恩特(Carol Bryant)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社会保障理论:发生机制与政策逻辑
席恒 著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社会情感学习手册:研究与实践
(美)杜拉克著 毛亚庆译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