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中医 :

平衡中医 :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22-09
版次: 1
ISBN: 9787513276535
定价: 35.00
装帧: 其他
开本: 其他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76页
字数: 104千字
分类: 医药卫生
18人买过
  • 本书作者师承于漳州市名中医方安海、王三虎、毛进军等医家,系统研究《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医著,深入研究了施今墨、蒲辅周、岳美中等医家思想。衷中参西,并通晓融会现代细胞营养学。其核心思想在于以传统的八纲为根基,进一步完善和发挥,并上升为平衡理念。作者朱庭芳临证每以平衡之理念,分析病机病证,并以此指导方药之运用,力图追求“和其阴阳”之境界。其医论及医案,富于哲理,笔法流畅,用药轻灵,无论是运用汤液、药散、膏方,还是外治,皆具鲜明的个性。 朱庭芳,男,福建漳州人,1998年毕业于福建医科大学,副主任医师。早年因家父久患肺心病,西医乏效,立志自学中医,为父治病。师承于漳州市名中医方安海主任,以及王三虎、毛进军等医家。系统研究《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医著,深入研究了施今墨、蒲辅周、岳美中等医家思想。衷中参西,并通晓融会现代细胞营养学。其开创之平衡对称制方心法,制方精准,方药小巧而灵动。

    上篇 医论医话

    一、缘起

    二、衡对称心

    三、论阴阳

    四、论阴阳辨证

    五、方证浅论

    六、临证心得体会

    七、营养学与中医学

    八、读施今墨先生著作之体会

    九、临床常见衡点及其对应方药

    十、衡中医理论对脾胃的认识

    十一、对“西学中”的看法及建议

    十二、对中医外治法的思

    十三、对中医、西医、营养学的思

    十四、关于散剂的思

    ……






  •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师承于漳州市名中医方安海、王三虎、毛进军等医家,系统研究《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医著,深入研究了施今墨、蒲辅周、岳美中等医家思想。衷中参西,并通晓融会现代细胞营养学。其核心思想在于以传统的八纲为根基,进一步完善和发挥,并上升为平衡理念。作者朱庭芳临证每以平衡之理念,分析病机病证,并以此指导方药之运用,力图追求“和其阴阳”之境界。其医论及医案,富于哲理,笔法流畅,用药轻灵,无论是运用汤液、药散、膏方,还是外治,皆具鲜明的个性。
  • 作者简介:
    朱庭芳,男,福建漳州人,1998年毕业于福建医科大学,副主任医师。早年因家父久患肺心病,西医乏效,立志自学中医,为父治病。师承于漳州市名中医方安海主任,以及王三虎、毛进军等医家。系统研究《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医著,深入研究了施今墨、蒲辅周、岳美中等医家思想。衷中参西,并通晓融会现代细胞营养学。其开创之平衡对称制方心法,制方精准,方药小巧而灵动。
  • 目录:


    上篇 医论医话

    一、缘起

    二、衡对称心

    三、论阴阳

    四、论阴阳辨证

    五、方证浅论

    六、临证心得体会

    七、营养学与中医学

    八、读施今墨先生著作之体会

    九、临床常见衡点及其对应方药

    十、衡中医理论对脾胃的认识

    十一、对“西学中”的看法及建议

    十二、对中医外治法的思

    十三、对中医、西医、营养学的思

    十四、关于散剂的思

    ……






查看详情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