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经

玉经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2020-10
ISBN: 9787508099927
定价: 16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分类: 艺术
14人买过

  • 胡杨,满族,北京玉经堂创始人,和田玉收藏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生于黑龙江宁古塔,少年投笔从戎,立军功两次。2001年求学于西安政治学院,校邻乃西北五省古玩城之最,自此与玉一见钟情,爱之不能自拔,遂拜师各路玉器商贾玩家学艺。2005年奉调入京,供职于原总参谋部办公厅,借出差及闲暇参访各地玉作工坊,遍识玉匠名家,曾见珍品无数。2013年卸甲至新疆,行走于天山南北,挥铲于玉河两岸,终觅得美玉若干。2016年回京创办玉经堂,以玉修身,著书立说,广结天下爱玉人士。




     

     

     

    第 一 篇 藏玉………………………… 1

     

    第 二 篇 玉物………………………… 9

     

    第 三 篇 玉乡………………………… 17

     

    第 四 篇 采玉………………………… 23

     

    第 五 篇 玉色………………………… 31

     

    第 六 篇 玉用………………………… 39

     

    第 七 篇 辨玉………………………… 53

     

    第 八 篇 赌玉………………………… 63

     

    第 九 篇 玉匠………………………… 69

     

    第 十 篇 琢玉………………………… 83

     

    第十一篇 盘玉………………………… 93

     

    第十二篇 养玉………………………… 101

     

    第十三篇 玩玉………………………… 107

     

    第十四篇 传玉………………………… 113

     

    后    记 ……………………………… 123

    精彩内容
    玉,是扮靓中华文明的美丽使者!

      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出土的一柄青玉斧,是中国现存非常早的用磨制钻孔工艺加工出来的玉器,距今约8000年。

      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28件用玉料和莹石制作的璜、管、珠等工艺品,距今约7000年。

      我国用玉之早、时间之长、做工之精、研究之广、影响之远。我国关于玉的史料记载非常丰富,据学者统计,《山海经》里记载的玉产地共149处,《诗经》中有42处提及玉。涉及玉器的史料,《春秋左传》有61条,《国语》有22条,《吕氏春秋》有34条,《战国策》有11条,《管子》有20条,《荀子》有8条,《墨子》有9条,《韩非子》有15条,《晏子春秋》有6条,而《康熙字典》里的各种玉名多达173种,《辞海》中“玉部”共收词150余条,这些文献中记载的内容,涉及玉的名称、产地、颜色、用途、制作工艺等,让我们直观地看到玉在政治、军事、经济、外交、社交、宗教祭祀等领域中发挥的作用。

    媒体评论
    玉,是扮靓中华文明的美丽使者!

      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出土的一柄青玉斧,是中国现存□早的用磨制钻孔工艺加工出来的玉器,距今约8000年。

      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8件用玉料和莹石制作的璜、管、珠等工艺品,距今约7000年。

      我国用玉之早、时间之长、做工之精、研究之广、影响之远,堪称世界之□。我国关于玉的史料记载非常丰富,据学者统计,《山海经》里记载的玉产地共149处,《诗经》中有4□处提及玉。涉及玉器的史料,《春秋左传》有61条,《国语》有□□条,《吕氏春秋》有34条,《战国策》有11条,《管子》有□0条,《荀子》有8条,《墨子》有9条,《韩非子》有15条,《晏子春秋》有6条,而《康熙字典》里的各种玉名多达173种,《辞海》中“玉部”共收词150余条,这些文献中记载的内容,涉及玉的名称、产地、颜色、用途、制作工艺等,让我们直观地看到玉在政治、军事、经济、外交、社交、□□祭祀等领域中发挥的作用。

      “密山之上,丹水出焉,其中多玉膏,其源沸汤,黄帝是食。玉膏之所出,玉色乃清,五味乃馨,坚栗精密,泽而有光,五色发作,以和柔刚,天地鬼神是食是飨,君子服之,以御不祥。”

      这是□□□□部地理奇书《山海经》中的一段原文,讲述了玉是由中华□□始祖黄帝的食品玉膏加工成的,有五色,紧密坚硬,润泽有光,天地鬼神都以它为美味佳肴,如果有道德品格的君子吃了,可以抵御各种灾难。

  • 作者简介:

    胡杨,满族,北京玉经堂创始人,和田玉收藏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生于黑龙江宁古塔,少年投笔从戎,立军功两次。2001年求学于西安政治学院,校邻乃西北五省古玩城之最,自此与玉一见钟情,爱之不能自拔,遂拜师各路玉器商贾玩家学艺。2005年奉调入京,供职于原总参谋部办公厅,借出差及闲暇参访各地玉作工坊,遍识玉匠名家,曾见珍品无数。2013年卸甲至新疆,行走于天山南北,挥铲于玉河两岸,终觅得美玉若干。2016年回京创办玉经堂,以玉修身,著书立说,广结天下爱玉人士。

  • 目录:



     

     

     

    第 一 篇 藏玉………………………… 1

     

    第 二 篇 玉物………………………… 9

     

    第 三 篇 玉乡………………………… 17

     

    第 四 篇 采玉………………………… 23

     

    第 五 篇 玉色………………………… 31

     

    第 六 篇 玉用………………………… 39

     

    第 七 篇 辨玉………………………… 53

     

    第 八 篇 赌玉………………………… 63

     

    第 九 篇 玉匠………………………… 69

     

    第 十 篇 琢玉………………………… 83

     

    第十一篇 盘玉………………………… 93

     

    第十二篇 养玉………………………… 101

     

    第十三篇 玩玉………………………… 107

     

    第十四篇 传玉………………………… 113

     

    后    记 ……………………………… 123

    精彩内容
    玉,是扮靓中华文明的美丽使者!

      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出土的一柄青玉斧,是中国现存非常早的用磨制钻孔工艺加工出来的玉器,距今约8000年。

      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28件用玉料和莹石制作的璜、管、珠等工艺品,距今约7000年。

      我国用玉之早、时间之长、做工之精、研究之广、影响之远。我国关于玉的史料记载非常丰富,据学者统计,《山海经》里记载的玉产地共149处,《诗经》中有42处提及玉。涉及玉器的史料,《春秋左传》有61条,《国语》有22条,《吕氏春秋》有34条,《战国策》有11条,《管子》有20条,《荀子》有8条,《墨子》有9条,《韩非子》有15条,《晏子春秋》有6条,而《康熙字典》里的各种玉名多达173种,《辞海》中“玉部”共收词150余条,这些文献中记载的内容,涉及玉的名称、产地、颜色、用途、制作工艺等,让我们直观地看到玉在政治、军事、经济、外交、社交、宗教祭祀等领域中发挥的作用。

    媒体评论
    玉,是扮靓中华文明的美丽使者!

      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出土的一柄青玉斧,是中国现存□早的用磨制钻孔工艺加工出来的玉器,距今约8000年。

      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8件用玉料和莹石制作的璜、管、珠等工艺品,距今约7000年。

      我国用玉之早、时间之长、做工之精、研究之广、影响之远,堪称世界之□。我国关于玉的史料记载非常丰富,据学者统计,《山海经》里记载的玉产地共149处,《诗经》中有4□处提及玉。涉及玉器的史料,《春秋左传》有61条,《国语》有□□条,《吕氏春秋》有34条,《战国策》有11条,《管子》有□0条,《荀子》有8条,《墨子》有9条,《韩非子》有15条,《晏子春秋》有6条,而《康熙字典》里的各种玉名多达173种,《辞海》中“玉部”共收词150余条,这些文献中记载的内容,涉及玉的名称、产地、颜色、用途、制作工艺等,让我们直观地看到玉在政治、军事、经济、外交、社交、□□祭祀等领域中发挥的作用。

      “密山之上,丹水出焉,其中多玉膏,其源沸汤,黄帝是食。玉膏之所出,玉色乃清,五味乃馨,坚栗精密,泽而有光,五色发作,以和柔刚,天地鬼神是食是飨,君子服之,以御不祥。”

      这是□□□□部地理奇书《山海经》中的一段原文,讲述了玉是由中华□□始祖黄帝的食品玉膏加工成的,有五色,紧密坚硬,润泽有光,天地鬼神都以它为美味佳肴,如果有道德品格的君子吃了,可以抵御各种灾难。

查看详情
12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玉经
城外读城(一本书读懂嘉峪关)
胡杨 著
玉经
走进罗布泊:相约探秘死亡之海(插图本)/西部文化旅游丛书
胡杨 著
玉经
触摸大地:中国西部探险之旅(插图本)/西部文化旅游丛书
胡杨 著
玉经
中国石窟走廊之旅(插图本)/西部文化旅游丛书
胡杨 著
玉经
嘉峪关筑城史
胡杨 著;嘉峪关丝路文化研究院(长城) 编
玉经
全新正版图书 眼科学张兆飞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9787539068862
胡杨 主编;张兆飞;潘海涛
玉经
一看就停不下来的北洋军阀史:皖系
胡杨 著
玉经
中国红·走进博物馆篇:中国印
胡杨 著
玉经
中国印:中国红(典藏版)
胡杨 著
玉经
中国红:中国印
胡杨 著
玉经
上海人家
胡杨 著
玉经
上海青年
胡杨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