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正版图书 眼科学张兆飞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9787539068862

全新正版图书 眼科学张兆飞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9787539068862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主编 , ,
2019-08
版次: 1
ISBN: 9787539068862
定价: 42.00
装帧: 其他
开本: 16开
分类: 医药卫生
3人买过


  • 本书共7章 主要内容包括绪论、眼球的组织解剖、眼科检查法、眼睑病、泪器病、结膜病、角膜病。具体内容包括: 眼科学在医学中的地位 ; 眼科学发展简史 ; 眼球 ; 视路 ; 眼附属器 ; 眼的血液供应与神经支配 ; 眼的发育 ; 视功能检查 ; 眼部检查 ; 眼的特殊检查 ; 眼脸炎症 ; 眼睑肿瘤等。

    精彩内容:

    章绪论节眼科学在医学中的地位眼为视觉器官。人类感知外界环境各种信息绝大部分是通过眼的视觉功能来完成的故眼为人体的一个重要的感觉器官。眼科学是研究眼的生理、病理和眼病的临床表现、诊断、辨证、与的专门学科。它的任务是治眼病维护人体视觉器官的健康。眼居头面局部。由于它的位置、结构和功能特殊眼科诊断、具有本学科的特点。同时眼又是整体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通过经络与全身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眼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体内脏腑经络的功能正常与否相互影响、相互关联。因此眼科的基本理论是建立在基本理论的基础之上的而且与内科、外科等临床学科密切相关。所以眼科学是临床学科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眼科学在每一个时期的成长和进步也是对医学学术与技术的丰富和发展。第二节眼科学发展简史眼科学是我国宝贵遗产的一部分是我国几千年来在与疾病做斗争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临床学科。它的形成和发展是与社会的发展以及整个医学的发展息息相关的。虽然它的发展历史是连贯的但从发展状况与学术特点来看,大体又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即萌芽时期、奠基时期、独立发展时期、兴盛时期、衰落与复兴时期等一、萌芽时期(上古一南北朝)眼科的萌芽时期远在上古经历了我国历商、周、秦、汉诸代。这一时期我们的祖先通过一段漫长而原始的、一症一药、对症眼疾的年代之后开始向着探索眼的解剖结构、生理病理乃至辨证论治的方向进步。自从有文字出现以后,有关眼病的医药知识逐渐有了记载。不过初多散见于各种书籍文献之中。以后随着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等医药专书的出现有关眼与眼病的知识在医药书籍中开始有了比较集中的记载和论述。如早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有关于“目”“疾目”等记载。至春秋时期,诗经和书经等又有目盲的记载并根据其症状不同分别采用“瞽”“蒙”“瞍”等词加以区分。先秦时代的山海经中记载了100余种药物其中已有7种可以治眼病。又据史记・扁鹊列传所载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到周都洛阳时曾大量医治老年人的耳、眼疾病因而扁鹊可算是我国早从事五官科的医生了。成书于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对眼的解剖生理眼病的病因病机、临床症候、针刺疗法等已有初步的论述。所载眼部病名有目赤目痛、目眦疡、目下肿、目不明、目盲、视歧等30余种。后世中医眼科学中关于眼与脏腑经络的关系、五轮八廓学说、眼病的脏腑辨证等许多基本理论是在内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大约编著于秦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收载药物365味其中眼科用药已达70余种可用于胞脸、两眦、白睛、黑睛、瞳神等部疾病,以及一些全身病的眼部证候。而且不少药物至今仍为眼科所常用。东汉末年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该书在阐述全身疾病时涉及目赤、目黯、目不识人等20余种眼部病症。但是仲景从整体观念出发,参合全身脉症辨证沦治,为后世眼病结合全身证侯辨证论治的方法奠定了基础。综上所述从商周至秦汉的漫长年代里我们的祖先对治眼病的医药知识不断增加和积累并开始从实践上升为理论,载人医药书籍,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不过,眼科尚无比较系统的理论也无收载和论述眼病的专书。所以说,当时的眼科尚处于萌芽时期。

    章绪论节眼科学在医学中的地位/1第二节眼科学发展简史/1第二章眼球的组织解剖节眼球/8第二节视路 /14第三节眼附属器/ 15第四节眼的血液供应与神经支配/18第五节眼的发育/19第三章眼科检查法节视功能检查/ 25第二节眼部检查 /31第三节眼的特殊检查 /41第四章眼睑病节概述 / 48第二节眼睑炎症 /49第三节眼睑肿瘤/56第四节眼睑位置、功能和先天异常/59第五章泪器病节泪腺肿瘤/65第二节泪液分泌过少/ 67第三节泪道阻塞或狭窄/68第四节新生儿泪囊炎/70第六章结膜病节概述 / 71第二节细菌结膜炎 / 77第三节衣原体结膜炎 /82第四节病毒结膜炎 /86第五节疫结膜炎 /89第六节结膜肿瘤/96第七章角膜病节角膜炎论/99第二节角膜炎各论/ 105第三节角膜软化症/111第四节角膜变/113

  • 内容简介:


    本书共7章 主要内容包括绪论、眼球的组织解剖、眼科检查法、眼睑病、泪器病、结膜病、角膜病。具体内容包括: 眼科学在医学中的地位 ; 眼科学发展简史 ; 眼球 ; 视路 ; 眼附属器 ; 眼的血液供应与神经支配 ; 眼的发育 ; 视功能检查 ; 眼部检查 ; 眼的特殊检查 ; 眼脸炎症 ; 眼睑肿瘤等。

    精彩内容:

    章绪论节眼科学在医学中的地位眼为视觉器官。人类感知外界环境各种信息绝大部分是通过眼的视觉功能来完成的故眼为人体的一个重要的感觉器官。眼科学是研究眼的生理、病理和眼病的临床表现、诊断、辨证、与的专门学科。它的任务是治眼病维护人体视觉器官的健康。眼居头面局部。由于它的位置、结构和功能特殊眼科诊断、具有本学科的特点。同时眼又是整体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通过经络与全身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眼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体内脏腑经络的功能正常与否相互影响、相互关联。因此眼科的基本理论是建立在基本理论的基础之上的而且与内科、外科等临床学科密切相关。所以眼科学是临床学科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眼科学在每一个时期的成长和进步也是对医学学术与技术的丰富和发展。第二节眼科学发展简史眼科学是我国宝贵遗产的一部分是我国几千年来在与疾病做斗争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临床学科。它的形成和发展是与社会的发展以及整个医学的发展息息相关的。虽然它的发展历史是连贯的但从发展状况与学术特点来看,大体又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即萌芽时期、奠基时期、独立发展时期、兴盛时期、衰落与复兴时期等一、萌芽时期(上古一南北朝)眼科的萌芽时期远在上古经历了我国历商、周、秦、汉诸代。这一时期我们的祖先通过一段漫长而原始的、一症一药、对症眼疾的年代之后开始向着探索眼的解剖结构、生理病理乃至辨证论治的方向进步。自从有文字出现以后,有关眼病的医药知识逐渐有了记载。不过初多散见于各种书籍文献之中。以后随着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等医药专书的出现有关眼与眼病的知识在医药书籍中开始有了比较集中的记载和论述。如早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有关于“目”“疾目”等记载。至春秋时期,诗经和书经等又有目盲的记载并根据其症状不同分别采用“瞽”“蒙”“瞍”等词加以区分。先秦时代的山海经中记载了100余种药物其中已有7种可以治眼病。又据史记・扁鹊列传所载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到周都洛阳时曾大量医治老年人的耳、眼疾病因而扁鹊可算是我国早从事五官科的医生了。成书于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对眼的解剖生理眼病的病因病机、临床症候、针刺疗法等已有初步的论述。所载眼部病名有目赤目痛、目眦疡、目下肿、目不明、目盲、视歧等30余种。后世中医眼科学中关于眼与脏腑经络的关系、五轮八廓学说、眼病的脏腑辨证等许多基本理论是在内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大约编著于秦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收载药物365味其中眼科用药已达70余种可用于胞脸、两眦、白睛、黑睛、瞳神等部疾病,以及一些全身病的眼部证候。而且不少药物至今仍为眼科所常用。东汉末年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该书在阐述全身疾病时涉及目赤、目黯、目不识人等20余种眼部病症。但是仲景从整体观念出发,参合全身脉症辨证沦治,为后世眼病结合全身证侯辨证论治的方法奠定了基础。综上所述从商周至秦汉的漫长年代里我们的祖先对治眼病的医药知识不断增加和积累并开始从实践上升为理论,载人医药书籍,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不过,眼科尚无比较系统的理论也无收载和论述眼病的专书。所以说,当时的眼科尚处于萌芽时期。
  • 目录:


    章绪论节眼科学在医学中的地位/1第二节眼科学发展简史/1第二章眼球的组织解剖节眼球/8第二节视路 /14第三节眼附属器/ 15第四节眼的血液供应与神经支配/18第五节眼的发育/19第三章眼科检查法节视功能检查/ 25第二节眼部检查 /31第三节眼的特殊检查 /41第四章眼睑病节概述 / 48第二节眼睑炎症 /49第三节眼睑肿瘤/56第四节眼睑位置、功能和先天异常/59第五章泪器病节泪腺肿瘤/65第二节泪液分泌过少/ 67第三节泪道阻塞或狭窄/68第四节新生儿泪囊炎/70第六章结膜病节概述 / 71第二节细菌结膜炎 / 77第三节衣原体结膜炎 /82第四节病毒结膜炎 /86第五节疫结膜炎 /89第六节结膜肿瘤/96第七章角膜病节角膜炎论/99第二节角膜炎各论/ 105第三节角膜软化症/111第四节角膜变/113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