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策划

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策划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20-11
ISBN: 9787112253470
定价: 98.00
分类: 工程技术
13人买过
  • 近些年来我国在机场、铁路、轨道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是的规划和投资越来越大,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所具有的复杂度高、综合性强、投资巨大、周期较长等特点,使得这类建设项目的前期策划问题越来越突出。 本书作者长期参与机场、轨道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的设计管理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本书中,他以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为主体案例,同时采用上海虹桥国际机场、浦东国际机场、上海轨道交通工程、上海磁浮示范线工程、深圳轨道交通3号线、北京大兴机场、扬州泰州机场等一些单项案例,将理论探讨和案例分析相结合,提出了“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策划”的概念,并在国内外相关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按照项目策划的内容――设施功能与功能定位策划、设施规模与设施布局策划、设施区分与开发模式策划、项目公司治理模式策划、投融资模式策划、建设管理模式策划、运营管理模式策划等展开,最后总结了项目策划的三大定律和实践成果。 全书既有理论和方法,更有实践案例,见解独到,富有启发性,可谓是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研究领域的重要著述。 本书案例丰富,图文并茂,既有专业视角,又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对从事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设计、施工、管理人员启发思路、改进管理非常有帮助,对其他行业从事项目规划和管理的人员,也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思考读物。 刘武君,工学博士,中国民航机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曾任上海机场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上海机场建设指挥部总工程师、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上海磁浮交通发展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国家磁浮交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建设指挥部总工程师、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副校长等职,兼任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中国民航大学、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湖北工业大学等教授。1984年获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学士学位;1988年获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研究所硕士学位,师从吴良镛先生;1988年赴日本留学,1993年获日本千叶大学博士学位;1996年归国,投身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建设工程;他是上海交通规划战略的幕后推手,被誉为“上海交通建设中心的灵魂人物”。研究领域包括:城市规划、机场、交通等。承担了“长大干线磁悬浮交通系统的实用性研究”、“锡沪杭线磁浮交通系统的预可行性研究”等国家863项目,以及上海市科委“上海城市结构发展模式研究”课题研究,参加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新建与扩建、上海虹桥国际机场扩建、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上海磁浮列车示范运营线等重大基础设施工程的建设。获得国*级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6项,享受“上海市科技专家”津贴和“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津贴,入选“国*级百千万人才工程”、被授予“国家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上海市十大杰出青年”等称号。 主编《浦东国际机场建设丛书》(11分册,1999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上海空港系列丛书(10分册,2008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上海空港虹桥系列丛书(10分册,2010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航空港规划丛书》(12分册,2013―2019,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等大型丛书,编著出版城市规划、航空港(机场)建设、规划、管理,轨道交通,磁浮等领域的专著20余部。  
     

  • 内容简介:
    近些年来我国在机场、铁路、轨道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是的规划和投资越来越大,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所具有的复杂度高、综合性强、投资巨大、周期较长等特点,使得这类建设项目的前期策划问题越来越突出。 本书作者长期参与机场、轨道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的设计管理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本书中,他以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为主体案例,同时采用上海虹桥国际机场、浦东国际机场、上海轨道交通工程、上海磁浮示范线工程、深圳轨道交通3号线、北京大兴机场、扬州泰州机场等一些单项案例,将理论探讨和案例分析相结合,提出了“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策划”的概念,并在国内外相关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按照项目策划的内容――设施功能与功能定位策划、设施规模与设施布局策划、设施区分与开发模式策划、项目公司治理模式策划、投融资模式策划、建设管理模式策划、运营管理模式策划等展开,最后总结了项目策划的三大定律和实践成果。 全书既有理论和方法,更有实践案例,见解独到,富有启发性,可谓是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研究领域的重要著述。 本书案例丰富,图文并茂,既有专业视角,又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对从事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设计、施工、管理人员启发思路、改进管理非常有帮助,对其他行业从事项目规划和管理的人员,也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思考读物。
  • 作者简介:
    刘武君,工学博士,中国民航机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曾任上海机场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上海机场建设指挥部总工程师、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上海磁浮交通发展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国家磁浮交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建设指挥部总工程师、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副校长等职,兼任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中国民航大学、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湖北工业大学等教授。1984年获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学士学位;1988年获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研究所硕士学位,师从吴良镛先生;1988年赴日本留学,1993年获日本千叶大学博士学位;1996年归国,投身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建设工程;他是上海交通规划战略的幕后推手,被誉为“上海交通建设中心的灵魂人物”。研究领域包括:城市规划、机场、交通等。承担了“长大干线磁悬浮交通系统的实用性研究”、“锡沪杭线磁浮交通系统的预可行性研究”等国家863项目,以及上海市科委“上海城市结构发展模式研究”课题研究,参加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新建与扩建、上海虹桥国际机场扩建、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上海磁浮列车示范运营线等重大基础设施工程的建设。获得国*级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6项,享受“上海市科技专家”津贴和“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津贴,入选“国*级百千万人才工程”、被授予“国家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上海市十大杰出青年”等称号。 主编《浦东国际机场建设丛书》(11分册,1999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上海空港系列丛书(10分册,2008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上海空港虹桥系列丛书(10分册,2010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航空港规划丛书》(12分册,2013―2019,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等大型丛书,编著出版城市规划、航空港(机场)建设、规划、管理,轨道交通,磁浮等领域的专著20余部。
  • 目录:
     
     

查看详情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