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发现大学

重新发现大学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作者
2017-09
版次: 1
ISBN: 9787565133138
定价: 29.00
装帧: 平装
开本: 其他
页数: 133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原版书名: Rediscover University
分类: 文学
5人买过
  • 《重新发现大学》主要围绕九个主题展开论述,分别为:“创新人才培养需要什么样的大学”“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前提性条件”“一流大学意味着什么”“大学校长的影响力为什么低下”“学科带头人的角色与条件”“担任研究生导师意味着什么”“研究生与导师应当是什么样的关系”“政府官员在学校改革中扮演的角色”等,反思一下我们的大学应该是何种模样。
                                     吴康宁,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模范教师。发表有《教育改革的“中国问题”》、《教育社会学》、《课堂教学社会学》(合)、《转向教育的背后》、《假如大师在今天当老师》等著作,以及《非学校化社会》(繁体版)、《去学校化社会》(汉英双语版,即出)、《现代教育的病理》等译作;主编有《教育社会学丛书》、《现代教育社会学研究丛书》、《社会学视野中的教育丛书》、《中国教育改革的社会学研究丛书》等系列丛书。
                                     自序
    创新人才培养需要什么样的大学
    我国建设现代大学制度需要哪些前提
    为什么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应当放眼世界
    为什么大学校长领导力普遍低下
    政府官员在学校改革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中国教育改革困在何处、路在何方
    研究生与导师应当是怎样的关系
    担任研究生导师意味着什么
    如何当好学科带头人
  • 内容简介:
    《重新发现大学》主要围绕九个主题展开论述,分别为:“创新人才培养需要什么样的大学”“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前提性条件”“一流大学意味着什么”“大学校长的影响力为什么低下”“学科带头人的角色与条件”“担任研究生导师意味着什么”“研究生与导师应当是什么样的关系”“政府官员在学校改革中扮演的角色”等,反思一下我们的大学应该是何种模样。
  • 作者简介:

                                     吴康宁,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模范教师。发表有《教育改革的“中国问题”》、《教育社会学》、《课堂教学社会学》(合)、《转向教育的背后》、《假如大师在今天当老师》等著作,以及《非学校化社会》(繁体版)、《去学校化社会》(汉英双语版,即出)、《现代教育的病理》等译作;主编有《教育社会学丛书》、《现代教育社会学研究丛书》、《社会学视野中的教育丛书》、《中国教育改革的社会学研究丛书》等系列丛书。
  • 目录:

                                     自序
    创新人才培养需要什么样的大学
    我国建设现代大学制度需要哪些前提
    为什么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应当放眼世界
    为什么大学校长领导力普遍低下
    政府官员在学校改革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中国教育改革困在何处、路在何方
    研究生与导师应当是怎样的关系
    担任研究生导师意味着什么
    如何当好学科带头人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重新发现大学
重新定义金融 加密货币与数字资产 第2版 财政金融 新华正版
陈宜飚
重新发现大学
重新认识工程教育——国际CDIO培养模式与方法(第二版)
Edward F. Crawley;J
重新发现大学
重新发现精神分析:思考与做梦,学习与遗忘
(美)托马斯·H.奥格登(Thomas H.Ogden)
重新发现大学
重新发现东京审判:寻求和平与正义的国际法治
徐持
重新发现大学
重新找回自己
陈海贤 著;博集天卷 出品
重新发现大学
重新发现亚洲电影:二十一世纪的跨国生产与传播
郝延斌
重新发现大学
重新养一遍自己(富养自己二次长大,做自己的原生家庭。一部循序渐进的“自我养育秘籍”。)
周Rich 著;欣梦享 出品
重新发现大学
重新定义教育:为核心素养而教,为生存能力而学(李希贵力荐 坚持素养立意,不让每个孩子掉入时代的焦灼)
中青文 出品;托尼·瓦格纳
重新发现大学
重新发现景德镇
赵慧 主编
重新发现大学
重新思考生命伦理中的知情同意(生命伦理与法律译丛)
[英]尼尔·曼森[英]奥诺拉·奥尼尔
重新发现大学
重新定位(精装版)
[美]杰克·特劳特 (美)史蒂夫·里夫金
重新发现大学
重新寻找“形式”:如果说“大写的理论”意味着某种一劳永逸的“普遍真理”,那么“理论化”指示的,就是某种永远直面扑面而来的问题,总是处于过程之中,因而“只得走”下去的自觉姿态。
朱杰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