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学派建设丛书·学术论:学术的文化哲学考察

深圳学派建设丛书·学术论:学术的文化哲学考察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海天出版社
2015-03
版次: 1
ISBN: 9787550712966
定价: 45.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79页
字数: 306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哲学心理学
7人买过
  •   《深圳学派建设丛书·学术论:学术的文化哲学考察》从人类文化的大背景出发,以东西方学术文化的发展史实为依据,从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角度,对学术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了富有说服力的论述。作者对于每个重要概念,都要作出明确的界定。对于概念之间的关系,也要作相应交待。各章的逻辑也相对完整。因此全书理论脉络清晰,结构关系严谨,形成为一个完整的逻辑体系。而且全书七个方面的分论的确立也都有创新意义,至少在学术界尚未发现对这七个方面的问题进行系统的哲学论述,特别是学术发生、学术形态、学术流变、学术价值,尚未发现这些方面的系统论述。   黄发玉,深圳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美国纽约市立大学高级访问学者,曾任深圳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深圳市社会科学联合会专职副主席,主要研究领域:哲学、文化学。在Ⅸ哲学研究》《学术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多篇论文被转载。在人民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等出版独立和合作撰写、翻译著作10多部,主要著述有《科学研究与道德》(1987年,合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989年,副主编)、《系统哲学》(1993年,合著)、《纽约文化探微》(2003年)、《文化立市论》(2005年,合著)、《和谐城市论》(2008年,副主编)、《深圳之路》(2010年,副主编),《国际化城市与深圳方略》(2013年,主编);译著《科学史词典》(1988年,合译)、《技术文化》(2013年,主译)等。主持或参与国家、省、市级各类课题数十项。论文和著作获国家有关部门、省级和市级奖十多项。 序言
    导言 学术的文化哲学考察

    第一章 学术本体论
    第一节 学术的语义考察及本质界定
    一、中西语境中的“学术”概念
    二、学术的本质界定
    第二节 学术是人类理性的产物
    一、学术是人类认知理性和价值理性相统一的产物
    二、学术离不开非理性因素
    第三节 学术是特殊的知识形态
    一、学术是知识的一种
    二、学术是知识的高级形态
    第四节 学术是特殊的文化形态
    一、学术与科学:同与异
    二、学术与技术:学与术
    三、学术与艺术:真与美
    四、学术与宗教:理性与信仰

    第二章 学术主体论
    第一节 学术主体的文化身份
    一、从文化主体到知识主体
    二、从知识主体到学术主体
    三、学术主体的文化特质
    四、学术主体的主观条件
    第二节 学术主体的文化使命
    一、从人的使命到学者的使命
    二、学者的学术使命:立言
    三、学者的社会使命:立功
    四、学者的道德使命:立德
    第三节 学术主体的文化境界
    一、从人生境界到学者境界
    二、修身:学者的人格实现
    三、乐道:学者的情感体验
    四、风范:学者的精神超越

    第三章 学术价值论
    第一节 学术的价值与价值结构
    一、学术价值本质上是一种文化价值
    二、学术价值是一个复合的结构
    第二节 学术的终极价值
    一、学术的至真价值
    二、学术的至善价值
    三、学术的至美价值
    四、学术的终极价值与人的自由
    第三节 学术的衍生价值
    一、学术的经济价值
    二、学术的政治价值
    三、学术的人文价值
    四、从终极价值到衍生价值

    第四章 学术发生论
    第一节 学术发生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一、学术发生的逻辑起点和历史起点
    二、学术发生的时间与形态
    三、学术发生的时间与过程特征
    第二节 学术发生的精神现象学机制
    一、语言文字符号的进化
    二、思维逻辑的嬗变
    三、人类理性的扩张
    四、社会实践的发展
    第三节 学术发生的文化史追溯
    一、发生的初始期
    二、发生的完成期
    第四节 学术发生的标志
    一、学术典籍的产生
    二、学术主体的独立
    三、学术大师的出现
    四、学术派别的形成

    第五章 学术形态论
    第一节 学术的形态与要素
    一、形态与学术形态
    二、学术形态的基本要素
    三、学术文本的典型形态与非典型形态
    第二节 学术形态的主体性特征
    一、学术形态的人类学特征
    二、学术形态的群体性特征
    三、学术形态的个体性特征
    第三节 学术形态的客体陛特征
    一、自然客体、人为客体与学术形态
    二、质和量的规定性与学术形态
    三、简单性、复杂性与科学形态
    第四节 学术形态的地域性特征
    一、地理环境与学术形态
    二、人文环境与学术形态
    三、民族语言与学术形态
    第五节 学术形态的历时性特征
    一、潜形态与显形态
    二、原生形态与继生形态
    三、古典形态、近代形态与现代形态

    第六章 学术流变论
    第一节 学术的流变及其模式
    一、学术的源、流、变
    二、学术流变的动态模式
    第二节 学术流变的路径变迁
    一、纵向流变
    二、横向流变
    第三节 学术流变的层级变迁
    一、个体流变
    二、整体流变

    第七章 学术异化论
    第一节 异化与学术异化
    一、异化的客观性与普遍性
    二、学术的应然与实然
    三、学术异化的本质——价值异化
    第二节 学术异化的两个阶段
    一、研究阶段的异化
    二、应用阶段的异化
    第三节 学术异化的缘由
    一、客观性缘由
    二、主观性缘由
    结语学术本质的回归
    一、科学精神的重拾
    二、人文精神的彰显
    三、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参考文献
    后记
  • 内容简介:
      《深圳学派建设丛书·学术论:学术的文化哲学考察》从人类文化的大背景出发,以东西方学术文化的发展史实为依据,从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角度,对学术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了富有说服力的论述。作者对于每个重要概念,都要作出明确的界定。对于概念之间的关系,也要作相应交待。各章的逻辑也相对完整。因此全书理论脉络清晰,结构关系严谨,形成为一个完整的逻辑体系。而且全书七个方面的分论的确立也都有创新意义,至少在学术界尚未发现对这七个方面的问题进行系统的哲学论述,特别是学术发生、学术形态、学术流变、学术价值,尚未发现这些方面的系统论述。
  • 作者简介:
      黄发玉,深圳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美国纽约市立大学高级访问学者,曾任深圳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深圳市社会科学联合会专职副主席,主要研究领域:哲学、文化学。在Ⅸ哲学研究》《学术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多篇论文被转载。在人民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等出版独立和合作撰写、翻译著作10多部,主要著述有《科学研究与道德》(1987年,合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989年,副主编)、《系统哲学》(1993年,合著)、《纽约文化探微》(2003年)、《文化立市论》(2005年,合著)、《和谐城市论》(2008年,副主编)、《深圳之路》(2010年,副主编),《国际化城市与深圳方略》(2013年,主编);译著《科学史词典》(1988年,合译)、《技术文化》(2013年,主译)等。主持或参与国家、省、市级各类课题数十项。论文和著作获国家有关部门、省级和市级奖十多项。
  • 目录:
    序言
    导言 学术的文化哲学考察

    第一章 学术本体论
    第一节 学术的语义考察及本质界定
    一、中西语境中的“学术”概念
    二、学术的本质界定
    第二节 学术是人类理性的产物
    一、学术是人类认知理性和价值理性相统一的产物
    二、学术离不开非理性因素
    第三节 学术是特殊的知识形态
    一、学术是知识的一种
    二、学术是知识的高级形态
    第四节 学术是特殊的文化形态
    一、学术与科学:同与异
    二、学术与技术:学与术
    三、学术与艺术:真与美
    四、学术与宗教:理性与信仰

    第二章 学术主体论
    第一节 学术主体的文化身份
    一、从文化主体到知识主体
    二、从知识主体到学术主体
    三、学术主体的文化特质
    四、学术主体的主观条件
    第二节 学术主体的文化使命
    一、从人的使命到学者的使命
    二、学者的学术使命:立言
    三、学者的社会使命:立功
    四、学者的道德使命:立德
    第三节 学术主体的文化境界
    一、从人生境界到学者境界
    二、修身:学者的人格实现
    三、乐道:学者的情感体验
    四、风范:学者的精神超越

    第三章 学术价值论
    第一节 学术的价值与价值结构
    一、学术价值本质上是一种文化价值
    二、学术价值是一个复合的结构
    第二节 学术的终极价值
    一、学术的至真价值
    二、学术的至善价值
    三、学术的至美价值
    四、学术的终极价值与人的自由
    第三节 学术的衍生价值
    一、学术的经济价值
    二、学术的政治价值
    三、学术的人文价值
    四、从终极价值到衍生价值

    第四章 学术发生论
    第一节 学术发生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一、学术发生的逻辑起点和历史起点
    二、学术发生的时间与形态
    三、学术发生的时间与过程特征
    第二节 学术发生的精神现象学机制
    一、语言文字符号的进化
    二、思维逻辑的嬗变
    三、人类理性的扩张
    四、社会实践的发展
    第三节 学术发生的文化史追溯
    一、发生的初始期
    二、发生的完成期
    第四节 学术发生的标志
    一、学术典籍的产生
    二、学术主体的独立
    三、学术大师的出现
    四、学术派别的形成

    第五章 学术形态论
    第一节 学术的形态与要素
    一、形态与学术形态
    二、学术形态的基本要素
    三、学术文本的典型形态与非典型形态
    第二节 学术形态的主体性特征
    一、学术形态的人类学特征
    二、学术形态的群体性特征
    三、学术形态的个体性特征
    第三节 学术形态的客体陛特征
    一、自然客体、人为客体与学术形态
    二、质和量的规定性与学术形态
    三、简单性、复杂性与科学形态
    第四节 学术形态的地域性特征
    一、地理环境与学术形态
    二、人文环境与学术形态
    三、民族语言与学术形态
    第五节 学术形态的历时性特征
    一、潜形态与显形态
    二、原生形态与继生形态
    三、古典形态、近代形态与现代形态

    第六章 学术流变论
    第一节 学术的流变及其模式
    一、学术的源、流、变
    二、学术流变的动态模式
    第二节 学术流变的路径变迁
    一、纵向流变
    二、横向流变
    第三节 学术流变的层级变迁
    一、个体流变
    二、整体流变

    第七章 学术异化论
    第一节 异化与学术异化
    一、异化的客观性与普遍性
    二、学术的应然与实然
    三、学术异化的本质——价值异化
    第二节 学术异化的两个阶段
    一、研究阶段的异化
    二、应用阶段的异化
    第三节 学术异化的缘由
    一、客观性缘由
    二、主观性缘由
    结语学术本质的回归
    一、科学精神的重拾
    二、人文精神的彰显
    三、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参考文献
    后记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深圳学派建设丛书·学术论:学术的文化哲学考察
深圳红色地图
汤炎忠
深圳学派建设丛书·学术论:学术的文化哲学考察
深圳住宅业主33个法律知识
齐炳雨
深圳学派建设丛书·学术论:学术的文化哲学考察
深圳市龙岗区不可移动文物名录
深圳市龙岗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深圳市龙岗区公共文化服务和产业促进中心 编
深圳学派建设丛书·学术论:学术的文化哲学考察
深圳土地整备利益统筹政策与实务
李辉杰
深圳学派建设丛书·学术论:学术的文化哲学考察
深圳:中国式未来
(德)弗兰克·泽林 著,毛明超 译
深圳学派建设丛书·学术论:学术的文化哲学考察
深圳经济特区金融40年
作者
深圳学派建设丛书·学术论:学术的文化哲学考察
深圳创业故事3
杨柳
深圳学派建设丛书·学术论:学术的文化哲学考察
深圳经济特区金融学会优秀论文集(2022)(上下册)
深圳经济特区金融学会 编
深圳学派建设丛书·学术论:学术的文化哲学考察
深圳市光明区老区发展史 中国历史 新华正版
深圳市光明区革命老区发展史编委会
深圳学派建设丛书·学术论:学术的文化哲学考察
深圳精神研究
刘剑 著
深圳学派建设丛书·学术论:学术的文化哲学考察
深圳非遗(第一辑 )
《深圳
深圳学派建设丛书·学术论:学术的文化哲学考察
深圳土地制度变迁研究(1979-2020)
王江波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深圳学派建设丛书·学术论:学术的文化哲学考察
宗炳评传
黄发玉 著
深圳学派建设丛书·学术论:学术的文化哲学考察
纽约文化探微
黄发玉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