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环境中钛金属的腐蚀状况及特征

人体环境中钛金属的腐蚀状况及特征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2017-03
版次: 1
ISBN: 9787030522702
定价: 8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60页
字数: 224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工程技术
1人买过
  •   《人体环境中钛金属的腐蚀状况及特征》首先从腐蚀电化学的基础知识入手,结合医用钛金属的类型和人体内的应用现状,阐述钛金属在人体内腐蚀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其次,对钛金属腐蚀的研究及进展进行详细介绍,包括不同的研究方法、各种影响因素及腐蚀机理等。*后,对体内钛金属腐蚀防护措施进行了简述。《人体环境中钛金属的腐蚀状况及特征》涵盖了钛及其合金材料在人体内腐蚀及相应防护的核心问题。
      《人体环境中钛金属的腐蚀状况及特征》可供材料腐蚀领域、生物医学领域、临床工作领域的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临床医生和相关领域的研究生阅读,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生物医用材料、腐蚀与防护方向课程的参考书。 丛书序
    丛书前言

    前言
    绪论

    第1章 腐蚀电化学基础
    1.1 金属在液相环境中的腐蚀
    1.1.1 阴极和阳极反应
    1.1.2 腐蚀过程中pH的变化
    1.2 腐蚀的热力学基础
    1.2.1 电化学反应序列表
    1.2.2 E-pH图
    1.2.3 阴极保护
    1.3 腐蚀的动力学基础
    1.3.1 电化学动力学
    1.3.2 埃文斯图
    1.3.3 开路电位
    1.3.4 腐蚀速率的测量
    1.3.5 物质扩散的影响
    1.3.6 金属的钝化
    1.4 典型腐蚀类型
    1.4.1 点蚀
    1.4.2 缝隙腐蚀
    1.4.3 摩擦腐蚀
    1.4.4 侵蚀腐蚀
    1.4.5 大气腐蚀
    1.4.6 晶间腐蚀
    1.4.7 环境辅助的腐蚀裂纹
    1.5 腐蚀控制策略简述

    第2章 医用钛金属体内腐蚀概况
    2.1 医用钛金属概况
    2.1.1 生物医用材料概述
    2.1.2 钛的本体性质
    2.1.3 钛的表面性质
    2.1.4 钛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2.1.5 常用的医用钛金属
    2.2 钛金属腐蚀基本概念
    2.2.1 钛腐蚀的电化学特性
    2.2.2 Ti.H2O的普贝图
    2.3 钛金属的腐蚀类型
    2.3.1 均匀腐蚀
    2.3.2 点蚀
    2.3.3 缝隙腐蚀
    2.3.4 微动摩擦缝隙腐蚀
    2.3.5 摩擦腐蚀
    2.4 钛金属体内腐蚀常用的研究方法
    2.4.1 元素的痕量分析
    2.4.2 X射线分析技术
    2.4.3 显微镜法
    2.5 钛金属体内腐蚀产物
    2.5.1 钛离子
    2.5.2 钛金属或氧化物颗粒/碎片
    2.6 钛腐蚀产物对人体组织的影响
    2.7 钛发生体内腐蚀的可能原因
    参考文献

    第3章 钛金属体外腐蚀研究方法
    3.1 引言
    3.2 研究方法
    3.2.1 重量法
    3.2.2 溶液分析法
    3.2.3 电化学方法
    3.2.4 扫描电子显微镜法
    3.2.5 原子力显微镜法

    第4章 环境酸度对钛金属腐蚀的影响
    4.1 引言
    4.2 介质pH对钛腐蚀的影响
    4.3 HCl对钛金属腐蚀的影响
    4.3.1 HCl的浓度和温度对钛金属OCP的影响
    4.3.2 HCl的浓度和温度对钛金属阳极氧化的影响
    4.3.3 HCl对钛金属表面形貌的影响
    4.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共存的无机物与有机物对钛金属腐蚀的影响
    5.1 引言
    5.2 H2O2对钛金属腐蚀的影响
    5.2.1 表面形貌
    5.2.2 H2O2的普贝图
    5.2.3 电化学阻抗谱研究
    5.2.4 动电位阳极极化与动电位阴极极化
    5.2.5 溶液分析法
    5.3 白蛋白的影响
    5.3.1 动电位极化曲线
    5.3.2 动电位阳极极化和动电位阴极极化曲线
    5.4 胶原蛋白和纤维蛋白的影响
    5.5 白蛋白与H2O2共存的影响
    5.5.1 溶液分析法
    5.5.2 表面形貌
    5.5.3 OCP测试
    5.5.4 动电位阳极极化和动电位阴极极化
    5.5.5 静电位极化
    5.5.6 浸泡实验
    5.5.7 讨论
    5.6 白蛋白与氟离子共存的影响
    5.7 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 植入体周围环境中脂多糖对钛金属腐蚀的影响
    6.1 引言
    6.2 脂多糖对钛金属腐蚀的影响
    6.2.1 电化学方法
    6.2.2 溶液分析法
    6.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7章 口腔细菌对钛金属腐蚀的影响
    7.1 引言
    7.2 研究方法
    7.3 变形链球菌的影响
    7.4 轻型链球菌的影响
    7.5 内氏放线菌的影响
    7.6 血链球菌的影响
    7.7 小结
    参考文献

    第8章 真核细胞对钛金属腐蚀的影响
    8.1 引言
    8.2 中性粒细胞的影响
    8.3 巨噬细胞的影响
    8.4 成纤维细胞的影响
    8.5 骨细胞的影响
    8.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9章 微动摩擦缝隙腐蚀研究
    9.1 引言
    9.2 腐蚀研究装置的类别
    9.2.1 摩擦腐蚀装置
    9.2.2 微动腐蚀装置
    9.2.3 微动摩擦缝隙腐蚀装置
    9.3 研究装置机械参数的影响
    9.4 多种化学物质对MACC的影响
    9.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10章 钛金属腐蚀防护方法概述
    10.1 新型钛合金的制备
    10.2 表面改性技术
    10.2.1 钛金属表面羟基磷灰石涂层改性
    10.2.2 钛金属表面渗碳/渗氮改性
    10.3 小结
    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人体环境中钛金属的腐蚀状况及特征》首先从腐蚀电化学的基础知识入手,结合医用钛金属的类型和人体内的应用现状,阐述钛金属在人体内腐蚀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其次,对钛金属腐蚀的研究及进展进行详细介绍,包括不同的研究方法、各种影响因素及腐蚀机理等。*后,对体内钛金属腐蚀防护措施进行了简述。《人体环境中钛金属的腐蚀状况及特征》涵盖了钛及其合金材料在人体内腐蚀及相应防护的核心问题。
      《人体环境中钛金属的腐蚀状况及特征》可供材料腐蚀领域、生物医学领域、临床工作领域的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临床医生和相关领域的研究生阅读,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生物医用材料、腐蚀与防护方向课程的参考书。
  • 目录:
    丛书序
    丛书前言

    前言
    绪论

    第1章 腐蚀电化学基础
    1.1 金属在液相环境中的腐蚀
    1.1.1 阴极和阳极反应
    1.1.2 腐蚀过程中pH的变化
    1.2 腐蚀的热力学基础
    1.2.1 电化学反应序列表
    1.2.2 E-pH图
    1.2.3 阴极保护
    1.3 腐蚀的动力学基础
    1.3.1 电化学动力学
    1.3.2 埃文斯图
    1.3.3 开路电位
    1.3.4 腐蚀速率的测量
    1.3.5 物质扩散的影响
    1.3.6 金属的钝化
    1.4 典型腐蚀类型
    1.4.1 点蚀
    1.4.2 缝隙腐蚀
    1.4.3 摩擦腐蚀
    1.4.4 侵蚀腐蚀
    1.4.5 大气腐蚀
    1.4.6 晶间腐蚀
    1.4.7 环境辅助的腐蚀裂纹
    1.5 腐蚀控制策略简述

    第2章 医用钛金属体内腐蚀概况
    2.1 医用钛金属概况
    2.1.1 生物医用材料概述
    2.1.2 钛的本体性质
    2.1.3 钛的表面性质
    2.1.4 钛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2.1.5 常用的医用钛金属
    2.2 钛金属腐蚀基本概念
    2.2.1 钛腐蚀的电化学特性
    2.2.2 Ti.H2O的普贝图
    2.3 钛金属的腐蚀类型
    2.3.1 均匀腐蚀
    2.3.2 点蚀
    2.3.3 缝隙腐蚀
    2.3.4 微动摩擦缝隙腐蚀
    2.3.5 摩擦腐蚀
    2.4 钛金属体内腐蚀常用的研究方法
    2.4.1 元素的痕量分析
    2.4.2 X射线分析技术
    2.4.3 显微镜法
    2.5 钛金属体内腐蚀产物
    2.5.1 钛离子
    2.5.2 钛金属或氧化物颗粒/碎片
    2.6 钛腐蚀产物对人体组织的影响
    2.7 钛发生体内腐蚀的可能原因
    参考文献

    第3章 钛金属体外腐蚀研究方法
    3.1 引言
    3.2 研究方法
    3.2.1 重量法
    3.2.2 溶液分析法
    3.2.3 电化学方法
    3.2.4 扫描电子显微镜法
    3.2.5 原子力显微镜法

    第4章 环境酸度对钛金属腐蚀的影响
    4.1 引言
    4.2 介质pH对钛腐蚀的影响
    4.3 HCl对钛金属腐蚀的影响
    4.3.1 HCl的浓度和温度对钛金属OCP的影响
    4.3.2 HCl的浓度和温度对钛金属阳极氧化的影响
    4.3.3 HCl对钛金属表面形貌的影响
    4.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共存的无机物与有机物对钛金属腐蚀的影响
    5.1 引言
    5.2 H2O2对钛金属腐蚀的影响
    5.2.1 表面形貌
    5.2.2 H2O2的普贝图
    5.2.3 电化学阻抗谱研究
    5.2.4 动电位阳极极化与动电位阴极极化
    5.2.5 溶液分析法
    5.3 白蛋白的影响
    5.3.1 动电位极化曲线
    5.3.2 动电位阳极极化和动电位阴极极化曲线
    5.4 胶原蛋白和纤维蛋白的影响
    5.5 白蛋白与H2O2共存的影响
    5.5.1 溶液分析法
    5.5.2 表面形貌
    5.5.3 OCP测试
    5.5.4 动电位阳极极化和动电位阴极极化
    5.5.5 静电位极化
    5.5.6 浸泡实验
    5.5.7 讨论
    5.6 白蛋白与氟离子共存的影响
    5.7 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 植入体周围环境中脂多糖对钛金属腐蚀的影响
    6.1 引言
    6.2 脂多糖对钛金属腐蚀的影响
    6.2.1 电化学方法
    6.2.2 溶液分析法
    6.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7章 口腔细菌对钛金属腐蚀的影响
    7.1 引言
    7.2 研究方法
    7.3 变形链球菌的影响
    7.4 轻型链球菌的影响
    7.5 内氏放线菌的影响
    7.6 血链球菌的影响
    7.7 小结
    参考文献

    第8章 真核细胞对钛金属腐蚀的影响
    8.1 引言
    8.2 中性粒细胞的影响
    8.3 巨噬细胞的影响
    8.4 成纤维细胞的影响
    8.5 骨细胞的影响
    8.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9章 微动摩擦缝隙腐蚀研究
    9.1 引言
    9.2 腐蚀研究装置的类别
    9.2.1 摩擦腐蚀装置
    9.2.2 微动腐蚀装置
    9.2.3 微动摩擦缝隙腐蚀装置
    9.3 研究装置机械参数的影响
    9.4 多种化学物质对MACC的影响
    9.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10章 钛金属腐蚀防护方法概述
    10.1 新型钛合金的制备
    10.2 表面改性技术
    10.2.1 钛金属表面羟基磷灰石涂层改性
    10.2.2 钛金属表面渗碳/渗氮改性
    10.3 小结
    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
系列丛书 / 更多
人体环境中钛金属的腐蚀状况及特征
高稳定性高速电弧喷涂腐蚀防护技术(第二版)
徐滨士、魏世丞、梁秀兵 编
相关图书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