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话·近代中外关系系列:中苏关系史话

中国史话·近代中外关系系列:中苏关系史话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1-12
版次: 1
ISBN: 9787509728185
定价: 15.00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71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政治
  • 《中国史话·近代中外关系系列:中苏关系史话》共分为四部分,主要内容包括从十月革命到中苏建交;从解决历史悬案的中苏会议到中苏邦交的绝而恢复;国际关系的新变化与中苏关系的新发展等。    黄纪莲,汉族,江苏南京人,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历史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会员、全国育人用人科学专业委员会会员。拥有独立著作权的作品主要有:《中日“二十一条”交涉史料全编(1915-1923)》、《沙俄在中日“二十一条”交涉中的态度》、《关于“中俄密约”的公布与版本问题》、《中苏建交前的临时协定和协议》、《俄罗斯汉学界与台湾》、《从早期中苏关系看现代外交的原则和策略》、《从国际联盟到联合国一一它们独特的历史发展轨迹与渐进过程》、《国际大环境下的晚清中外关系》等。 一  从十月革命到中苏建交 

      1.震撼世界的“阿芙乐尔”号炮声与彼得格勒的中苏外交接触

      2.震动中国朝野的苏俄对华宣言与张斯磨使团访苏

      3.中苏边贸的开展与中苏实际外交关系的建立

      4.在争论中进展的中苏建交谈判与孙中山苏俄联盟的形成

      5.北京政府对苏交涉的转而主动与要求承认苏联的群众运动的高涨

      6.中苏邦交正常化的实现与苏联国际地位的重大改变

    二  从解决历史悬案的中苏会议到中苏邦交的绝而恢复

      1.搁浅的中苏会议与导致苏联大使回国的奉苏会议

      2.苏联顾问撤离中国与莫斯科中山大学更名

      3.北京政府搜查苏联大使馆与南京政府的断交通告不被苏联承认

      4.走向中苏绝交的中东路事件与受到南京政府否认的“伯力协定”

      5.旷日持久的莫斯科中苏会议与日内瓦宣布的中苏复交

      6.第一位中国驻苏大使的到任与中苏文化交流的兴起

    三  国际关系的新变化与中苏关系的新发展.

      1.受到中国政府抗议的苏联、伪满“让售中东路协定”与不受大气候影响的

        新疆苏联关系

     2.中国支持苏联加入国际联盟与 西安事变后日渐密切的中苏关系

     3.《中苏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与苏联及世界各国人民支援中国抗战

     4.《中苏通商条约》的签订与中苏国际交通线的开通

     5.苏德战争爆发前的《苏日中立条约》与 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6.关涉中国命运的苏美英《雅尔塔协定》与《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签订 

    四  远东国际关系的新格局与中苏关系的新篇章 

     1.苏联对曰宣战与关于国民党接管东北的中苏谈判

     2.美苏介入的重庆国共谈判与涉及中国问题的莫斯科三国外长会议

     3.外蒙古独立与新疆三区革命

     4.国统区对苏贸易的衰落与东北解放区同苏联的“哈尔滨协定” 

      5.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 

     6.从中苏两国全面合作的发展到苏联解体前的两国关系正常化

    参考书目 
  • 内容简介:
    《中国史话·近代中外关系系列:中苏关系史话》共分为四部分,主要内容包括从十月革命到中苏建交;从解决历史悬案的中苏会议到中苏邦交的绝而恢复;国际关系的新变化与中苏关系的新发展等。
  • 作者简介:
       黄纪莲,汉族,江苏南京人,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历史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会员、全国育人用人科学专业委员会会员。拥有独立著作权的作品主要有:《中日“二十一条”交涉史料全编(1915-1923)》、《沙俄在中日“二十一条”交涉中的态度》、《关于“中俄密约”的公布与版本问题》、《中苏建交前的临时协定和协议》、《俄罗斯汉学界与台湾》、《从早期中苏关系看现代外交的原则和策略》、《从国际联盟到联合国一一它们独特的历史发展轨迹与渐进过程》、《国际大环境下的晚清中外关系》等。
  • 目录:
    一  从十月革命到中苏建交 

      1.震撼世界的“阿芙乐尔”号炮声与彼得格勒的中苏外交接触

      2.震动中国朝野的苏俄对华宣言与张斯磨使团访苏

      3.中苏边贸的开展与中苏实际外交关系的建立

      4.在争论中进展的中苏建交谈判与孙中山苏俄联盟的形成

      5.北京政府对苏交涉的转而主动与要求承认苏联的群众运动的高涨

      6.中苏邦交正常化的实现与苏联国际地位的重大改变

    二  从解决历史悬案的中苏会议到中苏邦交的绝而恢复

      1.搁浅的中苏会议与导致苏联大使回国的奉苏会议

      2.苏联顾问撤离中国与莫斯科中山大学更名

      3.北京政府搜查苏联大使馆与南京政府的断交通告不被苏联承认

      4.走向中苏绝交的中东路事件与受到南京政府否认的“伯力协定”

      5.旷日持久的莫斯科中苏会议与日内瓦宣布的中苏复交

      6.第一位中国驻苏大使的到任与中苏文化交流的兴起

    三  国际关系的新变化与中苏关系的新发展.

      1.受到中国政府抗议的苏联、伪满“让售中东路协定”与不受大气候影响的

        新疆苏联关系

     2.中国支持苏联加入国际联盟与 西安事变后日渐密切的中苏关系

     3.《中苏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与苏联及世界各国人民支援中国抗战

     4.《中苏通商条约》的签订与中苏国际交通线的开通

     5.苏德战争爆发前的《苏日中立条约》与 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6.关涉中国命运的苏美英《雅尔塔协定》与《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签订 

    四  远东国际关系的新格局与中苏关系的新篇章 

     1.苏联对曰宣战与关于国民党接管东北的中苏谈判

     2.美苏介入的重庆国共谈判与涉及中国问题的莫斯科三国外长会议

     3.外蒙古独立与新疆三区革命

     4.国统区对苏贸易的衰落与东北解放区同苏联的“哈尔滨协定” 

      5.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 

     6.从中苏两国全面合作的发展到苏联解体前的两国关系正常化

    参考书目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系列丛书 / 更多
相关图书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