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美学:超越中西二元论模式

跨文化美学:超越中西二元论模式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长春出版社
2011-07
版次: 1
ISBN: 9787544515559
定价: 4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61页
字数: 300千字
分类: 哲学心理学
19人买过
  • 跨文化理解不仅是认识论问题。更是本体论、价值论问题。跨文化理解不仅仅是主体对客体的理解,更主要的是主体对主体的理解。这就构成了跨文化理解的主体间性。如果把不同的他文化仅仅看成是认识的对象、认识的客体。就意味着主体对客体可以任意地处置。他文化作为客体也就成了被研究、被注视、被处置、被奴役的了。这里就会出现不平等。殖民主义时期殖民者对土著文化采用的便是这种态度。我们今天如果只强调民族文化的差异性。甚至有意渲染我们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可以博得外国人的猎奇,却无法赢得对方的尊敬。因为你自己在无意中把自己放在了一个被注视的地位上了。一个不尊重别人的人,是很难自尊的,只能是自大。一个不尊重他文化的民族,也难以得到他民族的尊重。    李庆本,男,1965年10月生于山东省莱州市。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1993年6月获文学博士学位(文艺美学专业),1999年10月被聘为教授。2003年8月被聘为博士生导师。曾任国家汉语水平考试中心HSK[高等]研究室主任,中央电视台《文化视点》栏目策划,驻马耳他使馆中国文化中心首席项目官员。现为北京语言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学科带头人,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世界文学与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马耳他大学设计与创意发展研究所特聘硕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学科基地山东大学文艺美学中心兼职教授.哈佛大学文学与比较文学系高级研究学者(2010—2011),哈佛燕京人文学者研究会副会长。主要从事文艺美学、比较诗学的跨文化研究,并致力于生态美学、文化产业政策的研究。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80余篇学术论文(含评论、译文)。主要著作有:(20世纪中国浪漫主义美学》(专著,1999),《王国维的读书与治学之路》(专著,1999),《跨文化视野:转型期的文化与美学批判》(专著,2003),《西方后现代雕塑经典》(合著,第一作者,2005),《文化研究的用途》(译著,2007),《欧盟各国文化产业政策咨询报告》(合著,第一作者,2008),《中西文学比较》(合著,第一作者,2008),《国外生态美学读本》(主编,2009)。2002年获霍英东教育基金青年教师奖(研究类),2009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0年担任课程负责人的《中国文化概论》入选国家精品课程。2010年《欧盟各国文化产业政策咨询报告》获得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自序
    内篇:跨文化理论建构
    跨文化研究的三维模式
    跨文化研究与美学话语转型
    问性研究与文艺美学的理论创新
    20世纪中国浪漫主义的历史嬗变
    《红楼梦评论》的现代学术范式
    “国民性”话语的产生与消解
    国学研究的跨文化理念与方法
    外篇:跨文化实践
    审美教育的现代性与跨文化性
    中西艺术教育体制的平行比较
    欧洲文化一体化的新进展
    伯明翰学派文化研究的学术历程
    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理由和途径
    文化政策模式与文化交流
    杂篇:生态与性别
    阴阳丽仪与东方生态美学智慧
    国外生态美学及其与环境美学的区别
    自然欣赏的三种模式:艺术、环境与生态
    从生态美学看实践美学
    后女性主义及其“述行性”理论
  • 内容简介:
    跨文化理解不仅是认识论问题。更是本体论、价值论问题。跨文化理解不仅仅是主体对客体的理解,更主要的是主体对主体的理解。这就构成了跨文化理解的主体间性。如果把不同的他文化仅仅看成是认识的对象、认识的客体。就意味着主体对客体可以任意地处置。他文化作为客体也就成了被研究、被注视、被处置、被奴役的了。这里就会出现不平等。殖民主义时期殖民者对土著文化采用的便是这种态度。我们今天如果只强调民族文化的差异性。甚至有意渲染我们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可以博得外国人的猎奇,却无法赢得对方的尊敬。因为你自己在无意中把自己放在了一个被注视的地位上了。一个不尊重别人的人,是很难自尊的,只能是自大。一个不尊重他文化的民族,也难以得到他民族的尊重。
  • 作者简介:
       李庆本,男,1965年10月生于山东省莱州市。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1993年6月获文学博士学位(文艺美学专业),1999年10月被聘为教授。2003年8月被聘为博士生导师。曾任国家汉语水平考试中心HSK[高等]研究室主任,中央电视台《文化视点》栏目策划,驻马耳他使馆中国文化中心首席项目官员。现为北京语言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学科带头人,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世界文学与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马耳他大学设计与创意发展研究所特聘硕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学科基地山东大学文艺美学中心兼职教授.哈佛大学文学与比较文学系高级研究学者(2010—2011),哈佛燕京人文学者研究会副会长。主要从事文艺美学、比较诗学的跨文化研究,并致力于生态美学、文化产业政策的研究。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80余篇学术论文(含评论、译文)。主要著作有:(20世纪中国浪漫主义美学》(专著,1999),《王国维的读书与治学之路》(专著,1999),《跨文化视野:转型期的文化与美学批判》(专著,2003),《西方后现代雕塑经典》(合著,第一作者,2005),《文化研究的用途》(译著,2007),《欧盟各国文化产业政策咨询报告》(合著,第一作者,2008),《中西文学比较》(合著,第一作者,2008),《国外生态美学读本》(主编,2009)。2002年获霍英东教育基金青年教师奖(研究类),2009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0年担任课程负责人的《中国文化概论》入选国家精品课程。2010年《欧盟各国文化产业政策咨询报告》获得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 目录:
    自序
    内篇:跨文化理论建构
    跨文化研究的三维模式
    跨文化研究与美学话语转型
    问性研究与文艺美学的理论创新
    20世纪中国浪漫主义的历史嬗变
    《红楼梦评论》的现代学术范式
    “国民性”话语的产生与消解
    国学研究的跨文化理念与方法
    外篇:跨文化实践
    审美教育的现代性与跨文化性
    中西艺术教育体制的平行比较
    欧洲文化一体化的新进展
    伯明翰学派文化研究的学术历程
    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理由和途径
    文化政策模式与文化交流
    杂篇:生态与性别
    阴阳丽仪与东方生态美学智慧
    国外生态美学及其与环境美学的区别
    自然欣赏的三种模式:艺术、环境与生态
    从生态美学看实践美学
    后女性主义及其“述行性”理论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跨文化美学:超越中西二元论模式
跨文化沟通与商务礼仪综合教程
郑春萍、王霞、陶晶、郝劲梅
跨文化美学:超越中西二元论模式
跨文化管理(第3版)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互联网+创新规划教材 晏雄
晏雄 主编
跨文化美学:超越中西二元论模式
跨文化英语翻译的理论与实践应用研究
刘惠玲、赵山、赵翊华 著
跨文化美学:超越中西二元论模式
跨文化传播研究(第五辑)
单波
跨文化美学:超越中西二元论模式
跨文化商务交际导论
刘丹 严明
跨文化美学:超越中西二元论模式
跨文化交际语境下大学英语教学生态体系的构建
黄小琴
跨文化美学:超越中西二元论模式
跨文化学导论系列--跨文化的芬兰学派
傅罗格(美)
跨文化美学:超越中西二元论模式
跨文化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育研究
高瑞洁 著
跨文化美学:超越中西二元论模式
跨文化交际精要
翁立平
跨文化美学:超越中西二元论模式
跨文化认知与认同:一项基于深度访谈的质性研究
李晶 著
跨文化美学:超越中西二元论模式
跨文化外语教育新发展研究
张红玲
跨文化美学:超越中西二元论模式
跨文化沟通与客户服务
蒲宏,董蓉,李美清,马伟,刘莉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跨文化美学:超越中西二元论模式
中华文化的跨文化阐释与对外传播研究
李庆本
跨文化美学:超越中西二元论模式
走向跨文化研究的艺术美学
李庆本 著
跨文化美学:超越中西二元论模式
最难舍者惟书册:王国维的读书生活
李庆本 著
跨文化美学:超越中西二元论模式
文化创意产业:“北京模式”与“昆士兰模式”比较研究
李庆本、陈小龙、臧晓雯 著
跨文化美学:超越中西二元论模式
文学论丛:跨文化阐释的多维模式
李庆本 著
跨文化美学:超越中西二元论模式
中外文化比较与跨文化交际
李庆本 著;李庆本、毕继万、李楠、陈忠 编
跨文化美学:超越中西二元论模式
当代文化热点问题研究:国外生态美学读本
李庆本 编
跨文化美学:超越中西二元论模式
中西文学比较
李庆本、崔连瑞 著;崔连瑞 编
跨文化美学:超越中西二元论模式
欧盟各国文化产业政策咨询报告
李庆本、吴慧勇 著
跨文化美学:超越中西二元论模式
西方后现代雕塑经典
李庆本、李婷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