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蔓珠莎华:梅艳芳的演艺人生

最后的蔓珠莎华:梅艳芳的演艺人生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2014-09
版次: 1
ISBN: 9787108051318
定价: 4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52页
字数: 143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历史
  •   《最后的蔓珠莎华:梅艳芳的演艺人生》
      二○一三年是梅艳芳逝世十周年。十年以来,从坊间、传媒到学术界对梅艳芳的讨论,早已超出对一个已故巨星的纯粹怀念。不少人指出,梅艳芳的形象、音乐与电影的代表性,标志了香港一个可一不可再的精彩时代,是港式流行文化及香港人身份认同不可或缺的部份。
      在音乐方面,梅艳芳歌路纵横,形象百变;她有「东方麦当娜」之称,同时大量改编日本歌曲,又翻唱国语老歌,但在挪用其他地方的元素之同时,梅艳芳却建立个人风格──那是香港溷杂文化的代表。在当过多届歌后、唱片销量及演唱会均破纪录的背后,梅艳芳身上铭刻了香港文化。
      电影方面,除了曾是影后、香港片酬最高的女星外,她也是少有游走不同电影类型而都获得肯定的香港女演员:文艺片《胭脂扣》、喜剧《审死官》、动作片《东方三侠》都非常成功。这跟她舞台上的百变形象有关,也跟当时香港的外向型文化特质关係甚大。
      这书的目的并不只是让人更了解梅艳芳,而是从她身上了解整个香港文化的独特性。本书旨在对梅艳芳作深入的评论及赏析,尝试深入浅出,并以多元角度讨论。
      -独家深度访问:
      访问曾跟梅艳芳合作的音乐製作人、导演及演员,包括黎小田、伦永亮、关锦鹏、许鞍华、许冠文、许志安、郑裕玲等,谈论梅艳芳的歌唱技术、舞台风采、角色演绎、专业精神等,娓娓道来他们与梅艳芳的合作经验,釐清坊间对梅艳芳的不实传闻。
      -邀请不同领域的学者及评论人撰稿:
      由不同作者从不同角度讨论梅艳芳,例如从性别、流行文化、明星研究、九七政治、身份认同及香港电影发展等不同议题切入。
      -随书收录
      梅艳芳逝世当年,各届人士纷纷撰文悼念,道出她对整个影坛、歌坛及社会的影响与价值,此书重新收录当中部份文章,当中包括张五常、李碧华、陶杰、张敏仪、吴霭仪、黄霑等人的文章。
      (此书作者收益扣除基本开支后作慈善用途)
      这本书有很多不同人士的访问,受访者全部都是曾经跟梅姐有交集的,音乐上的拍档、电影上的拍档、人生上的重要人物(母亲、朋友、歌迷等),还有学术性的评论文章和纪念文章。
      你会知道很多梅姐的幕后故事和成长点滴,会知道很多她的优点和小小缺点。你会知道她为身边的工作夥伴、亲人和朋友,带来了什麼影响。
      你会知道一个有血有肉的梅艳芳
      没有什麼?
      绯闻、八卦、是非 通通没有
      李展鹏,台湾政治大学新闻系毕业,英国Sussex大学传媒与文化研究博士,为出身澳门的学者与文化评论家,从事文化、媒体、教育等工作。现居于澳门,任教于澳门大学传播系。并曾任《新生代》杂志总编辑、《澳门日报》及《力报》专栏作者、澳门电台节目《澳门讲场》时事评论人等。着有《在世界边缘遇见澳门》、《电影的一百种表情》及《旅程瞬间》。为内地、香港、台湾的不同刊物撰稿。
      
      卓男,香港浸会大学英国语言文学系毕业,主修比较文学。曾任《电影双週刊》编辑。2002年起担任香港电影评论学会行政经理。期间以自由写作人身份,参与编辑、资料搜集、宣传、统筹及策划等工作。2004年至2008年,为香港电台电视部综合节目组製作的《百年梦工厂》、《香港电影月》及《艺文部落》担任资料搜集,并统筹「香港特区十周年电影选举」颁奖礼。2007年出任《香港电影》杂志助理总编辑。编辑书籍包括《十面埋伏製作全纪录》、《电影通识行》、2005至2007年《香港电影回顾》、《电影工作室创意非凡廿五年》、第24至29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特刊》等。多年来参与编辑、资料搜集、宣传、统筹及策划等与电影有关的工作。编辑书籍包括《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礼特刊》、《童星·同戏──五六十年代香港电影童星》等。着有《李小龙BruceLeeMyBrother──李振辉回忆录》。现职节目策划。 PartOne台上艳光四射
    黎小田:八十年代造星工程
    伦永亮:大娱乐家的台前幕后
    许志安:她爱歌迷爱得疯狂
    彭敬慈:一吻订下师徒情
    郑丹瑞:150%的卖力演出
    温应鸿:可一不可再的经典

    PartTwo戏里芳华流传
    关锦鹏:把百变带进戏中
    许鞍华:一出场便有戏
    许冠文:上帝怎可带走这天才?
    鲍德熹:当摄影大师遇上百变影后
    郑裕玲:真心相聚,惺惺相惜
    陈友:她是真性情演员

    PartThree路途千回百转
    梅覃美金:香港制造的天涯歌女
    黎学斌:新秀前的青涩年华
    刘天兰:她做到的远不止歌星演员
    陈海琪:让她做回平凡女人
    吴慧娴:不止是偶像
    黄泊涛:她让我找到自己
    吴俊雄:大时代的领航人

    PartFour留下传奇梦幻
    李照兴:伴我们走过患难
    郑政恒:如花歌女,侠女豪情
    李政亮:与《胭脂扣》有关的事:梅艳芳与香港身份
    李展鹏:寻找女儿的香港──梅艳芳所代表的港式文化

    PartFive心中追忆无限
    张敏仪:留给世人最美丽一面
    李碧华:花开有时,梦醒有时
    黄霑:娱圈奇女子梅艳芳
    张五常:可爱的极端与一个不收数尾的女人
    吴霭仪:梅艳芳
    梁款:一个丧礼,两点体会
    刘天赐:Icon之死
    陶杰:向香港的品牌霸权时代告别
    洛枫:梅艳芳的死亡美学与表演艺术
    林沛理:她的生命比戏剧更传奇
    毕明:自我无我真我忘我

    PartSix附录
    唱片一览
    香港演唱会一览
    电影及得奖纪录
    歌曲得奖纪录
  • 内容简介:
      《最后的蔓珠莎华:梅艳芳的演艺人生》
      二○一三年是梅艳芳逝世十周年。十年以来,从坊间、传媒到学术界对梅艳芳的讨论,早已超出对一个已故巨星的纯粹怀念。不少人指出,梅艳芳的形象、音乐与电影的代表性,标志了香港一个可一不可再的精彩时代,是港式流行文化及香港人身份认同不可或缺的部份。
      在音乐方面,梅艳芳歌路纵横,形象百变;她有「东方麦当娜」之称,同时大量改编日本歌曲,又翻唱国语老歌,但在挪用其他地方的元素之同时,梅艳芳却建立个人风格──那是香港溷杂文化的代表。在当过多届歌后、唱片销量及演唱会均破纪录的背后,梅艳芳身上铭刻了香港文化。
      电影方面,除了曾是影后、香港片酬最高的女星外,她也是少有游走不同电影类型而都获得肯定的香港女演员:文艺片《胭脂扣》、喜剧《审死官》、动作片《东方三侠》都非常成功。这跟她舞台上的百变形象有关,也跟当时香港的外向型文化特质关係甚大。
      这书的目的并不只是让人更了解梅艳芳,而是从她身上了解整个香港文化的独特性。本书旨在对梅艳芳作深入的评论及赏析,尝试深入浅出,并以多元角度讨论。
      -独家深度访问:
      访问曾跟梅艳芳合作的音乐製作人、导演及演员,包括黎小田、伦永亮、关锦鹏、许鞍华、许冠文、许志安、郑裕玲等,谈论梅艳芳的歌唱技术、舞台风采、角色演绎、专业精神等,娓娓道来他们与梅艳芳的合作经验,釐清坊间对梅艳芳的不实传闻。
      -邀请不同领域的学者及评论人撰稿:
      由不同作者从不同角度讨论梅艳芳,例如从性别、流行文化、明星研究、九七政治、身份认同及香港电影发展等不同议题切入。
      -随书收录
      梅艳芳逝世当年,各届人士纷纷撰文悼念,道出她对整个影坛、歌坛及社会的影响与价值,此书重新收录当中部份文章,当中包括张五常、李碧华、陶杰、张敏仪、吴霭仪、黄霑等人的文章。
      (此书作者收益扣除基本开支后作慈善用途)
      这本书有很多不同人士的访问,受访者全部都是曾经跟梅姐有交集的,音乐上的拍档、电影上的拍档、人生上的重要人物(母亲、朋友、歌迷等),还有学术性的评论文章和纪念文章。
      你会知道很多梅姐的幕后故事和成长点滴,会知道很多她的优点和小小缺点。你会知道她为身边的工作夥伴、亲人和朋友,带来了什麼影响。
      你会知道一个有血有肉的梅艳芳
      没有什麼?
      绯闻、八卦、是非 通通没有
  • 作者简介:
      李展鹏,台湾政治大学新闻系毕业,英国Sussex大学传媒与文化研究博士,为出身澳门的学者与文化评论家,从事文化、媒体、教育等工作。现居于澳门,任教于澳门大学传播系。并曾任《新生代》杂志总编辑、《澳门日报》及《力报》专栏作者、澳门电台节目《澳门讲场》时事评论人等。着有《在世界边缘遇见澳门》、《电影的一百种表情》及《旅程瞬间》。为内地、香港、台湾的不同刊物撰稿。
      
      卓男,香港浸会大学英国语言文学系毕业,主修比较文学。曾任《电影双週刊》编辑。2002年起担任香港电影评论学会行政经理。期间以自由写作人身份,参与编辑、资料搜集、宣传、统筹及策划等工作。2004年至2008年,为香港电台电视部综合节目组製作的《百年梦工厂》、《香港电影月》及《艺文部落》担任资料搜集,并统筹「香港特区十周年电影选举」颁奖礼。2007年出任《香港电影》杂志助理总编辑。编辑书籍包括《十面埋伏製作全纪录》、《电影通识行》、2005至2007年《香港电影回顾》、《电影工作室创意非凡廿五年》、第24至29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特刊》等。多年来参与编辑、资料搜集、宣传、统筹及策划等与电影有关的工作。编辑书籍包括《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礼特刊》、《童星·同戏──五六十年代香港电影童星》等。着有《李小龙BruceLeeMyBrother──李振辉回忆录》。现职节目策划。
  • 目录:
    PartOne台上艳光四射
    黎小田:八十年代造星工程
    伦永亮:大娱乐家的台前幕后
    许志安:她爱歌迷爱得疯狂
    彭敬慈:一吻订下师徒情
    郑丹瑞:150%的卖力演出
    温应鸿:可一不可再的经典

    PartTwo戏里芳华流传
    关锦鹏:把百变带进戏中
    许鞍华:一出场便有戏
    许冠文:上帝怎可带走这天才?
    鲍德熹:当摄影大师遇上百变影后
    郑裕玲:真心相聚,惺惺相惜
    陈友:她是真性情演员

    PartThree路途千回百转
    梅覃美金:香港制造的天涯歌女
    黎学斌:新秀前的青涩年华
    刘天兰:她做到的远不止歌星演员
    陈海琪:让她做回平凡女人
    吴慧娴:不止是偶像
    黄泊涛:她让我找到自己
    吴俊雄:大时代的领航人

    PartFour留下传奇梦幻
    李照兴:伴我们走过患难
    郑政恒:如花歌女,侠女豪情
    李政亮:与《胭脂扣》有关的事:梅艳芳与香港身份
    李展鹏:寻找女儿的香港──梅艳芳所代表的港式文化

    PartFive心中追忆无限
    张敏仪:留给世人最美丽一面
    李碧华:花开有时,梦醒有时
    黄霑:娱圈奇女子梅艳芳
    张五常:可爱的极端与一个不收数尾的女人
    吴霭仪:梅艳芳
    梁款:一个丧礼,两点体会
    刘天赐:Icon之死
    陶杰:向香港的品牌霸权时代告别
    洛枫:梅艳芳的死亡美学与表演艺术
    林沛理:她的生命比戏剧更传奇
    毕明:自我无我真我忘我

    PartSix附录
    唱片一览
    香港演唱会一览
    电影及得奖纪录
    歌曲得奖纪录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最后的蔓珠莎华:梅艳芳的演艺人生
最后的火星人:弗雷德里克·布朗经典科幻小说集(科幻鬼才、短篇科幻之王 。斯蒂芬·金、星新一等科幻大佬一致推荐)
(美) 弗雷德里克·布朗 著 杨成虎 译 捧读文化 出品
最后的蔓珠莎华:梅艳芳的演艺人生
最后一个人(《时代》杂志评其为“十大后世界末日小说”之一)
[英]玛丽·雪莱 著;新华先锋 出品
最后的蔓珠莎华:梅艳芳的演艺人生
最后一艘渡船
[西]多明戈·维拉尔
最后的蔓珠莎华:梅艳芳的演艺人生
最后的世界帝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传
[德]奥拉夫·B. 拉德 后浪
最后的蔓珠莎华:梅艳芳的演艺人生
最后的蝴蝶(“同一颗星球”丛书)
(美) 尼克·哈达德 著,胡劭骥、王文玲 译
最后的蔓珠莎华:梅艳芳的演艺人生
最后一章
[美]厄尼·派尔
最后的蔓珠莎华:梅艳芳的演艺人生
最后的君王(卷二)草原帝国
(美)泰德·威廉姆斯
最后的蔓珠莎华:梅艳芳的演艺人生
最后的莫希干人
(法)克伦威尔 后浪
最后的蔓珠莎华:梅艳芳的演艺人生
最后一个死去的女孩
(美)哈里·多兰/著 仲召明/译
最后的蔓珠莎华:梅艳芳的演艺人生
最后一任扶贫队长
刘霄 著
最后的蔓珠莎华:梅艳芳的演艺人生
最后一个魔鬼在雕花木床下(中国儿童文学获奖桥梁书系列)
汤汤
最后的蔓珠莎华:梅艳芳的演艺人生
最后的忍者
(日)司马辽太郎
系列丛书 / 更多
最后的蔓珠莎华:梅艳芳的演艺人生
最后的火星人:弗雷德里克·布朗经典科幻小说集(科幻鬼才、短篇科幻之王 。斯蒂芬·金、星新一等科幻大佬一致推荐)
(美) 弗雷德里克·布朗 著 杨成虎 译 捧读文化 出品
最后的蔓珠莎华:梅艳芳的演艺人生
最后一个人(《时代》杂志评其为“十大后世界末日小说”之一)
[英]玛丽·雪莱 著;新华先锋 出品
最后的蔓珠莎华:梅艳芳的演艺人生
最后一艘渡船
[西]多明戈·维拉尔
最后的蔓珠莎华:梅艳芳的演艺人生
最后的世界帝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传
[德]奥拉夫·B. 拉德 后浪
最后的蔓珠莎华:梅艳芳的演艺人生
最后的蝴蝶(“同一颗星球”丛书)
(美) 尼克·哈达德 著,胡劭骥、王文玲 译
最后的蔓珠莎华:梅艳芳的演艺人生
最后一章
[美]厄尼·派尔
最后的蔓珠莎华:梅艳芳的演艺人生
最后的君王(卷二)草原帝国
(美)泰德·威廉姆斯
最后的蔓珠莎华:梅艳芳的演艺人生
最后的莫希干人
(法)克伦威尔 后浪
最后的蔓珠莎华:梅艳芳的演艺人生
最后一个死去的女孩
(美)哈里·多兰/著 仲召明/译
最后的蔓珠莎华:梅艳芳的演艺人生
最后一任扶贫队长
刘霄 著
最后的蔓珠莎华:梅艳芳的演艺人生
最后一个魔鬼在雕花木床下(中国儿童文学获奖桥梁书系列)
汤汤
最后的蔓珠莎华:梅艳芳的演艺人生
最后的忍者
(日)司马辽太郎
相关图书 / 更多
最后的蔓珠莎华:梅艳芳的演艺人生
最后的火星人:弗雷德里克·布朗经典科幻小说集(科幻鬼才、短篇科幻之王 。斯蒂芬·金、星新一等科幻大佬一致推荐)
(美) 弗雷德里克·布朗 著 杨成虎 译 捧读文化 出品
最后的蔓珠莎华:梅艳芳的演艺人生
最后一个人(《时代》杂志评其为“十大后世界末日小说”之一)
[英]玛丽·雪莱 著;新华先锋 出品
最后的蔓珠莎华:梅艳芳的演艺人生
最后一艘渡船
[西]多明戈·维拉尔
最后的蔓珠莎华:梅艳芳的演艺人生
最后的世界帝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传
[德]奥拉夫·B. 拉德 后浪
最后的蔓珠莎华:梅艳芳的演艺人生
最后的蝴蝶(“同一颗星球”丛书)
(美) 尼克·哈达德 著,胡劭骥、王文玲 译
最后的蔓珠莎华:梅艳芳的演艺人生
最后一章
[美]厄尼·派尔
最后的蔓珠莎华:梅艳芳的演艺人生
最后的君王(卷二)草原帝国
(美)泰德·威廉姆斯
最后的蔓珠莎华:梅艳芳的演艺人生
最后的莫希干人
(法)克伦威尔 后浪
最后的蔓珠莎华:梅艳芳的演艺人生
最后一个死去的女孩
(美)哈里·多兰/著 仲召明/译
最后的蔓珠莎华:梅艳芳的演艺人生
最后一任扶贫队长
刘霄 著
最后的蔓珠莎华:梅艳芳的演艺人生
最后一个魔鬼在雕花木床下(中国儿童文学获奖桥梁书系列)
汤汤
最后的蔓珠莎华:梅艳芳的演艺人生
最后的忍者
(日)司马辽太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