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空间行为规划丛书:空间行为与行为空间

城市空间行为规划丛书:空间行为与行为空间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4-01
版次: 1
ISBN: 9787564147709
定价: 49.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87页
字数: 358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工程技术
45人买过
  •   在人地关系研究越来越关注人与社会关系的背景下,立足于人的行为来审视城市空间就成为研究的重要视角。《城市空间行为规划丛书:空间行为与行为空间》以城市居民的空间行为及其行为空间为核心内容,在时间地理学、行为主义方法论、活动分析法的理论基础上,基于问卷调查数据,结合定性、定量与GIS三维可视化及空间分析方法,从日常活动、日常出行与碳排放、工作活动与通勤出行、购物活动与购物出行、休闲活动与休闲出行等多个角度,分析城市居民空间行为的时空特征与居民决策,从居民行为空间的角度折射我国城市空间,并对时空行为的应用方向进行展望。
      《城市空间行为规划丛书:空间行为与行为空间》可供城市地理、城市空间、城市规划与管理、城市居民行为等研究的相关人员阅读,也可供相关专业的师生学习参考。 柴彦威,1964年生,甘肃省会字县人,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城市与经济地理系主任,智慧城市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中国地理学会常务理事及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地理学会常务理事,《人文地理》副主稿,AnnalsoftheAssociationofAmericanGeographers、AsianGeography、《地理科学》、《国际城市规划》等中外文学术期刊编委。主要从事城市社会地理学、行为地理学、时间地理学、智慧城市规划与管理研究等,发表论文近200篇,出版专著14余部。曾获中国地理学会青年地理科技奖、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与科研奖等。 总序
    前言
    1绪论
    1.1研究背景
    1.1.1人文地理学的行为转向
    1.1.2基于行为的城市空间研究
    1.1.3中国城市转型研究的行为视角
    1.2研究框架

    2基于行为论方法的空间行为研究
    2.1重视主体性与过程导向的行为论方法
    2.2基于行为论方法的空间行为研究进展
    2.2.1空间认知过程与行为
    2.2.2偏好、选择与行为决策
    2.2.3制约导向和社会关联的行为研究
    2.2.4日常生活空间与行为
    2.3基于行为论方法的中国城市空间行为研究
    2.3.1消费者行为
    2.3.2迁居行为与通勤行为
    2.3.3空间认知行为
    2.3.4日常行为空间
    2.4行为论方法的未来走向

    3基于时间地理学的空间行为研究
    3.1面向空间行为分析的时间地理学
    3.2面向行为复杂化的时间地理学应对
    3.2.1从物理空间行为走向虚拟空间行为
    3.2.2加入人类能动性
    3.2.3打破男性控制
    3.3基于时间地理学的空间行为模式挖掘
    3.3.1实时行为数据获取与监控
    3.3.2时空路径的可视化
    3.3.3行为制约模型分析
    3.4基于时间地理学的行为模拟与计测
    3.4.1GIS技术与时空可达性测算
    3.4.2时空可达性的地理计算
    3.4.3虚拟空间行为的刻画与分析
    3.5应用时间地理学的城市空间实践与展望

    4基于活动分析法的空间行为研究
    4.1重视活动与移动关联的活动分析法
    4.2基于活动分析法的空间行为研究
    4.2.1活动与移动关联的空间行为研究
    4.2.2基于家庭的活动—移动行为研究
    4.2.3活动—移动行为的纵向变化研究
    4.2.4活动—移动行为与城市空间的互动研究
    4.3活动分析法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及展望
    4.3.1活动分析法在城市规划及交通规划中的应用实践
    4.3.2活动分析法的应用研究展望

    5个体行为时空数据采集与管理
    5.1个体行为时空数据采集方法
    5.2个体时空行为数据采集过程
    5.2.1调查内容
    5.2.2调查方式
    5.2.3问卷设计
    5.2.4抽样
    5.3北京市居民活动日志调查
    5.3.1调查方案
    5.3.2居住区类型与调查居住区选择
    5.3.3调查实施与样本概况
    5.4北京市居民行为时空数据管理
    5.4.1数据库概况
    5.4.2数据质量管理
    5.5个体行为时空数据可视化
    5.5.1行为时空数据模型
    5.5.2行为时空数据可视化
    5.5.3行为时空数据可视化工具开发

    6居民通勤行为空间
    6.1通勤人口的基本特征
    6.2通勤行为的基本特征
    6.2.1通勤时间特征
    6.2.2通勤距离与方向特征
    6.2.3通勤出行方式特征
    6.2.4通勤出行链特征
    6.3通勤行为空间的形成机理
    6.3.1制度转型与通勤行为空间的形成
    6.3.2通勤行为空间的影响因素分析
    6.4通勤行为空间的评价与展望

    7居民购物活动与购物出行
    7.1居民购物行为的基本特征
    7.1.1居民购物行为的可视化
    7.1.2居民购物持续时间特征
    7.1.3居民购物出行距离特征
    7.2居民个人购物行为的时空间决策分析
    7.2.1居民个人购物行为时空间决策模型
    7.2.2单因素主导的休息日居民个体购物行为时空间决策
    7.2.3多因素综合的工作日居民个体购物行为时空间决策
    7.3居民家庭购物行为的时空间决策分析
    7.3.1居民家庭购物行为的时空间决策的框架
    7.3.2居民家庭购物行为的基本特征
    7.3.3居民家庭购物行为的时空间决策模型
    7.3.4居民家庭购物出行次数决策的空间效应
    7.3.5居民家庭购物出行模式决策的空间效应
    7.4居民购物行为空间的评价与展望

    8居民的休闲活动与休闲出行
    8.1休闲行为的时空间特征
    8.1.1休闲行为的时间利用与时间节奏
    8.1.2休闲行为的空间特征
    8.2休闲行为空间的影响因素
    8.2.1性别
    8.2.2收入差异
    8.2.3年龄差异
    8.2.4职业差异
    8.3休闲行为决策研究
    8.3.1居民休闲出行决策模型
    8.3.2居民休闲行为决策机理
    8.4休闲行为空间的评价与展望
    8.4.1城市居民休闲行为总体特征与评价
    8.4.2城市居民休闲行为展望

    9居民日常活动出行与碳排放
    9.1居民出行基本特征
    9.1.1居民出行个体差异的可视化
    9.1.2居民出行社区差异的可视化
    9.1.3居民个人出行特征分析
    9.1.4居民家庭出行特征分析
    9.2居民出行碳排放的测算
    9.2.1居民出行碳排放的测量方法
    9.2.2居民个人出行碳排放的测量
    9.3居民出行碳排放的比较分析
    9.3.1居民出行碳排放的均值比较
    9.3.2居民出行碳排放的分布比较
    9.3.3居民出行碳排放的方差检验
    9.3.4居民出行碳排放的聚类比较
    9.4居民出行与碳排放的影响机理
    9.4.1居民出行与碳排放的概念模型
    9.4.2居民出行与碳排放的模型构建
    9.4.3居民出行与碳排放的影响机理
    9.5居民日常活动出行的低碳化展望

    10居民行为决策分析
    10.1居民行为模式基本特征
    10.1.1居民整日活动模式的一般特征
    10.1.2居民整日巡回模式的一般特征
    10.2整日巡回活动的行为决策分析
    10.2.1巡回多目的性的Logistic模型分析
    10.2.2出行交通方式的次序Logit模型分析
    10.3基于巡回的居民出行时空间决策的分析
    10.3.1基于巡回的居民出行时空间决策的概念模型
    10.3.2基于巡回的居民出行时空间决策的模型构建
    10.3.3巡回类型的决策分析
    10.3.4主要活动起始时间的决策分析
    10.3.5空间距离及交通方式的决策分析
    10.4居民行为决策研究的评价与展望

    11旧城居民的行为空间
    11.1研究社区样本概况
    11.2旧城居民行为空间
    11.2.1旧城居民行为时空路径
    11.2.2旧城居民出行基本特征
    11.2.3旧城居民行为时空间特征
    11.2.4旧城居民日常行为空间案例
    11.3旧城居民行为空间的性别差异
    11.3.1旧城居民行为时空路径的性别差异
    11.3.2旧城居民出行特征的性别差异
    11.3.3旧城居民时间利用的性别差异
    11.3.4旧城居民日常行为的空间差异
    11.4旧城居民日常行为空间特征与展望
    11.4.1旧城居民日常行为的时空间特征
    11.4.2旧城居民日常行为空间展望

    12单位居民的行为空间
    12.1单位居住区的行为解读
    12.1.1单位居住区的行为空间
    12.1.2样本概况
    12.2整日尺度的单位居民行为空间
    12.2.1单位居民行为的时空间结构特征
    12.2.2单位居民的出行特征
    12.2.3单位居民的时间利用特征
    12.2.4单位居民的行为空间特征
    12.3单位居民行为空间的性别差异
    12.3.1单位居住区居民出行的性别差异
    12.3.2单位居住区居民时间利用的性别差异
    12.3.3单位居住区居民行为空间的性别差异
    12.3.4单位居民行为空间的性别特征
    12.4行为视角下的单位空间
    12.4.1单位居住区的行为空间特征
    12.4.2基于行为的单位空间解读与未来展望

    13郊区居民的行为空间
    13.1郊区与城市居民生活空间
    13.1.1郊区的行为解读
    13.1.2案例样本概况
    13.2郊区居民的行为空间
    13.2.1郊区居民行为时空模式
    13.2.2郊区居民出行基本特征
    13.2.3郊区居民时间利用特征
    13.2.4郊区居民行为空间特征
    13.3不同属性郊区居民的行为空间比较
    13.3.1不同属性郊区居民的出行特征差异
    13.3.2不同属性郊区居民的时间利用比较
    13.3.3不同属性郊区居民的行为空间比较
    13.4郊区行为空间的实质与展望
    13.4.1郊区行为空间的实质
    13.4.2郊区行为空间展望

    14空间行为与行为空间研究前沿
    14.1时空间行为研究的国际动态
    14.1.1时间地理学与结构化理论的结合
    14.1.2时空GIS与地理可视化
    14.1.3时空间行为研究在其他社会科学领域
    14.2中国时空间行为的研究动态
    14.3空间与行为研究的前沿主题
    14.3.1关注生活质量的空间与行为研究
    14.3.2关注社会公平的空间与行为研究
    14.3.3关注低碳城市的空间与行为研究
    14.3.4关注信息社会的空间与行为研究
    14.4时空间行为研究的实践应用前景
    14.4.1时空间行为研究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14.4.2时空间行为研究在社会管理中的应用
    14.4.3时空行为研究在居民服务方面的应用
    14.5空间与行为研究的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来源
  • 内容简介:
      在人地关系研究越来越关注人与社会关系的背景下,立足于人的行为来审视城市空间就成为研究的重要视角。《城市空间行为规划丛书:空间行为与行为空间》以城市居民的空间行为及其行为空间为核心内容,在时间地理学、行为主义方法论、活动分析法的理论基础上,基于问卷调查数据,结合定性、定量与GIS三维可视化及空间分析方法,从日常活动、日常出行与碳排放、工作活动与通勤出行、购物活动与购物出行、休闲活动与休闲出行等多个角度,分析城市居民空间行为的时空特征与居民决策,从居民行为空间的角度折射我国城市空间,并对时空行为的应用方向进行展望。
      《城市空间行为规划丛书:空间行为与行为空间》可供城市地理、城市空间、城市规划与管理、城市居民行为等研究的相关人员阅读,也可供相关专业的师生学习参考。
  • 作者简介:
    柴彦威,1964年生,甘肃省会字县人,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城市与经济地理系主任,智慧城市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中国地理学会常务理事及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地理学会常务理事,《人文地理》副主稿,AnnalsoftheAssociationofAmericanGeographers、AsianGeography、《地理科学》、《国际城市规划》等中外文学术期刊编委。主要从事城市社会地理学、行为地理学、时间地理学、智慧城市规划与管理研究等,发表论文近200篇,出版专著14余部。曾获中国地理学会青年地理科技奖、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与科研奖等。
  • 目录:
    总序
    前言
    1绪论
    1.1研究背景
    1.1.1人文地理学的行为转向
    1.1.2基于行为的城市空间研究
    1.1.3中国城市转型研究的行为视角
    1.2研究框架

    2基于行为论方法的空间行为研究
    2.1重视主体性与过程导向的行为论方法
    2.2基于行为论方法的空间行为研究进展
    2.2.1空间认知过程与行为
    2.2.2偏好、选择与行为决策
    2.2.3制约导向和社会关联的行为研究
    2.2.4日常生活空间与行为
    2.3基于行为论方法的中国城市空间行为研究
    2.3.1消费者行为
    2.3.2迁居行为与通勤行为
    2.3.3空间认知行为
    2.3.4日常行为空间
    2.4行为论方法的未来走向

    3基于时间地理学的空间行为研究
    3.1面向空间行为分析的时间地理学
    3.2面向行为复杂化的时间地理学应对
    3.2.1从物理空间行为走向虚拟空间行为
    3.2.2加入人类能动性
    3.2.3打破男性控制
    3.3基于时间地理学的空间行为模式挖掘
    3.3.1实时行为数据获取与监控
    3.3.2时空路径的可视化
    3.3.3行为制约模型分析
    3.4基于时间地理学的行为模拟与计测
    3.4.1GIS技术与时空可达性测算
    3.4.2时空可达性的地理计算
    3.4.3虚拟空间行为的刻画与分析
    3.5应用时间地理学的城市空间实践与展望

    4基于活动分析法的空间行为研究
    4.1重视活动与移动关联的活动分析法
    4.2基于活动分析法的空间行为研究
    4.2.1活动与移动关联的空间行为研究
    4.2.2基于家庭的活动—移动行为研究
    4.2.3活动—移动行为的纵向变化研究
    4.2.4活动—移动行为与城市空间的互动研究
    4.3活动分析法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及展望
    4.3.1活动分析法在城市规划及交通规划中的应用实践
    4.3.2活动分析法的应用研究展望

    5个体行为时空数据采集与管理
    5.1个体行为时空数据采集方法
    5.2个体时空行为数据采集过程
    5.2.1调查内容
    5.2.2调查方式
    5.2.3问卷设计
    5.2.4抽样
    5.3北京市居民活动日志调查
    5.3.1调查方案
    5.3.2居住区类型与调查居住区选择
    5.3.3调查实施与样本概况
    5.4北京市居民行为时空数据管理
    5.4.1数据库概况
    5.4.2数据质量管理
    5.5个体行为时空数据可视化
    5.5.1行为时空数据模型
    5.5.2行为时空数据可视化
    5.5.3行为时空数据可视化工具开发

    6居民通勤行为空间
    6.1通勤人口的基本特征
    6.2通勤行为的基本特征
    6.2.1通勤时间特征
    6.2.2通勤距离与方向特征
    6.2.3通勤出行方式特征
    6.2.4通勤出行链特征
    6.3通勤行为空间的形成机理
    6.3.1制度转型与通勤行为空间的形成
    6.3.2通勤行为空间的影响因素分析
    6.4通勤行为空间的评价与展望

    7居民购物活动与购物出行
    7.1居民购物行为的基本特征
    7.1.1居民购物行为的可视化
    7.1.2居民购物持续时间特征
    7.1.3居民购物出行距离特征
    7.2居民个人购物行为的时空间决策分析
    7.2.1居民个人购物行为时空间决策模型
    7.2.2单因素主导的休息日居民个体购物行为时空间决策
    7.2.3多因素综合的工作日居民个体购物行为时空间决策
    7.3居民家庭购物行为的时空间决策分析
    7.3.1居民家庭购物行为的时空间决策的框架
    7.3.2居民家庭购物行为的基本特征
    7.3.3居民家庭购物行为的时空间决策模型
    7.3.4居民家庭购物出行次数决策的空间效应
    7.3.5居民家庭购物出行模式决策的空间效应
    7.4居民购物行为空间的评价与展望

    8居民的休闲活动与休闲出行
    8.1休闲行为的时空间特征
    8.1.1休闲行为的时间利用与时间节奏
    8.1.2休闲行为的空间特征
    8.2休闲行为空间的影响因素
    8.2.1性别
    8.2.2收入差异
    8.2.3年龄差异
    8.2.4职业差异
    8.3休闲行为决策研究
    8.3.1居民休闲出行决策模型
    8.3.2居民休闲行为决策机理
    8.4休闲行为空间的评价与展望
    8.4.1城市居民休闲行为总体特征与评价
    8.4.2城市居民休闲行为展望

    9居民日常活动出行与碳排放
    9.1居民出行基本特征
    9.1.1居民出行个体差异的可视化
    9.1.2居民出行社区差异的可视化
    9.1.3居民个人出行特征分析
    9.1.4居民家庭出行特征分析
    9.2居民出行碳排放的测算
    9.2.1居民出行碳排放的测量方法
    9.2.2居民个人出行碳排放的测量
    9.3居民出行碳排放的比较分析
    9.3.1居民出行碳排放的均值比较
    9.3.2居民出行碳排放的分布比较
    9.3.3居民出行碳排放的方差检验
    9.3.4居民出行碳排放的聚类比较
    9.4居民出行与碳排放的影响机理
    9.4.1居民出行与碳排放的概念模型
    9.4.2居民出行与碳排放的模型构建
    9.4.3居民出行与碳排放的影响机理
    9.5居民日常活动出行的低碳化展望

    10居民行为决策分析
    10.1居民行为模式基本特征
    10.1.1居民整日活动模式的一般特征
    10.1.2居民整日巡回模式的一般特征
    10.2整日巡回活动的行为决策分析
    10.2.1巡回多目的性的Logistic模型分析
    10.2.2出行交通方式的次序Logit模型分析
    10.3基于巡回的居民出行时空间决策的分析
    10.3.1基于巡回的居民出行时空间决策的概念模型
    10.3.2基于巡回的居民出行时空间决策的模型构建
    10.3.3巡回类型的决策分析
    10.3.4主要活动起始时间的决策分析
    10.3.5空间距离及交通方式的决策分析
    10.4居民行为决策研究的评价与展望

    11旧城居民的行为空间
    11.1研究社区样本概况
    11.2旧城居民行为空间
    11.2.1旧城居民行为时空路径
    11.2.2旧城居民出行基本特征
    11.2.3旧城居民行为时空间特征
    11.2.4旧城居民日常行为空间案例
    11.3旧城居民行为空间的性别差异
    11.3.1旧城居民行为时空路径的性别差异
    11.3.2旧城居民出行特征的性别差异
    11.3.3旧城居民时间利用的性别差异
    11.3.4旧城居民日常行为的空间差异
    11.4旧城居民日常行为空间特征与展望
    11.4.1旧城居民日常行为的时空间特征
    11.4.2旧城居民日常行为空间展望

    12单位居民的行为空间
    12.1单位居住区的行为解读
    12.1.1单位居住区的行为空间
    12.1.2样本概况
    12.2整日尺度的单位居民行为空间
    12.2.1单位居民行为的时空间结构特征
    12.2.2单位居民的出行特征
    12.2.3单位居民的时间利用特征
    12.2.4单位居民的行为空间特征
    12.3单位居民行为空间的性别差异
    12.3.1单位居住区居民出行的性别差异
    12.3.2单位居住区居民时间利用的性别差异
    12.3.3单位居住区居民行为空间的性别差异
    12.3.4单位居民行为空间的性别特征
    12.4行为视角下的单位空间
    12.4.1单位居住区的行为空间特征
    12.4.2基于行为的单位空间解读与未来展望

    13郊区居民的行为空间
    13.1郊区与城市居民生活空间
    13.1.1郊区的行为解读
    13.1.2案例样本概况
    13.2郊区居民的行为空间
    13.2.1郊区居民行为时空模式
    13.2.2郊区居民出行基本特征
    13.2.3郊区居民时间利用特征
    13.2.4郊区居民行为空间特征
    13.3不同属性郊区居民的行为空间比较
    13.3.1不同属性郊区居民的出行特征差异
    13.3.2不同属性郊区居民的时间利用比较
    13.3.3不同属性郊区居民的行为空间比较
    13.4郊区行为空间的实质与展望
    13.4.1郊区行为空间的实质
    13.4.2郊区行为空间展望

    14空间行为与行为空间研究前沿
    14.1时空间行为研究的国际动态
    14.1.1时间地理学与结构化理论的结合
    14.1.2时空GIS与地理可视化
    14.1.3时空间行为研究在其他社会科学领域
    14.2中国时空间行为的研究动态
    14.3空间与行为研究的前沿主题
    14.3.1关注生活质量的空间与行为研究
    14.3.2关注社会公平的空间与行为研究
    14.3.3关注低碳城市的空间与行为研究
    14.3.4关注信息社会的空间与行为研究
    14.4时空间行为研究的实践应用前景
    14.4.1时空间行为研究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14.4.2时空间行为研究在社会管理中的应用
    14.4.3时空行为研究在居民服务方面的应用
    14.5空间与行为研究的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来源
查看详情
系列丛书 / 更多
城市空间行为规划丛书:空间行为与行为空间
城市空间行为规划丛书:城市社区形态与再生
张纯 著;柴彦威 编
城市空间行为规划丛书:空间行为与行为空间
单位的前世今生:中国城市的社会空间与治理
[澳]薄大伟 著;柴彦威、张纯、何宏光 译
相关图书 / 更多
城市空间行为规划丛书:空间行为与行为空间
城市管理网格员(基础知识)--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培训教材
城市管理网格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培训教材编委会
城市空间行为规划丛书:空间行为与行为空间
城市的夜间守护者
[英]波莉·费伯
城市空间行为规划丛书:空间行为与行为空间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第三版)
马成正,张明春
城市空间行为规划丛书:空间行为与行为空间
城市运转的秘密:水、电、互联网背后的故事
(美)丹·诺特
城市空间行为规划丛书:空间行为与行为空间
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16
杨开忠 张永生 顾 问; 单菁菁 武占云 张卓群 主编;董亚宁 王菡副主编
城市空间行为规划丛书:空间行为与行为空间
城市体检方法与实践
林澎,吴永兴
城市空间行为规划丛书:空间行为与行为空间
城市信息学
史文中等
城市空间行为规划丛书:空间行为与行为空间
城市道路交通组织精细化典型案例汇编(第四辑) 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
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
城市空间行为规划丛书:空间行为与行为空间
城市更新项目全周期业财税管理指南
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蔡昌
城市空间行为规划丛书:空间行为与行为空间
城市形象与地标空间——基于城市形象建构的地标性公共环境空间设计研究
饶鉴、王鑫 著
城市空间行为规划丛书:空间行为与行为空间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典型案例
全国市长研修学院(住房和城乡建设干部学院)
城市空间行为规划丛书:空间行为与行为空间
城市春晖
陈新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城市空间行为规划丛书:空间行为与行为空间
行为地理学
柴彦威;塔娜
城市空间行为规划丛书:空间行为与行为空间
时间地理学
柴彦威
城市空间行为规划丛书:空间行为与行为空间
中国城市空间结构
柴彦威 著
城市空间行为规划丛书:空间行为与行为空间
城市时空行为调查方法/城市时空行为规划前沿研究丛书
柴彦威、陈梓烽、塔娜 著
城市空间行为规划丛书:空间行为与行为空间
中国城市的单位透视(城开书系)
柴彦威 著
城市空间行为规划丛书:空间行为与行为空间
城市·空间·行为·规划丛书:时空间行为研究前沿
柴彦威 编
城市空间行为规划丛书:空间行为与行为空间
城市地理学思想与方法
柴彦威 著
城市空间行为规划丛书:空间行为与行为空间
中国城市老年人的活动空间
柴彦威 著
城市空间行为规划丛书:空间行为与行为空间
城市空间与消费者行为
柴彦威 著
城市空间行为规划丛书:空间行为与行为空间
地理学评论(第1辑):第四届人文地理学沙龙纪实
柴彦威、周尚意 著;刘卫东 编
城市空间行为规划丛书:空间行为与行为空间
开发区产业与空间及管理转型
柴彦威 著
城市空间行为规划丛书:空间行为与行为空间
城市空间
柴彦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