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尚书诗集》编年校注

《李尚书诗集》编年校注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3-12
版次: 1
ISBN: 9787509754955
定价: 9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460页
字数: 472千字
正文语种: 472000,000
  • 本书是对清人张澍所编唐人李益诗集《李尚书诗集》的全面整理和研究成果,也是对李益及其诗歌的一次综合性研究。主要有《李尚书诗集》诗歌来源考察、校勘、注释、集评、辨析、后人借用化用李益诗歌情况考察、编年和附录八个方面内容。 王胜明,男,甘肃民勤人,文学博士。现为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完成四川省社科规划项目、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以及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多项。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多项。在《文学遗产》《文献》等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30篇。 前 言/1

    从军诗序/1
    夜发军中/11
    将赴朔方早发汉武泉/15
    塞下曲四首/18
    从军夜次六胡北饮马磨剑石为祝殇辞/23
    夜上西城听凉州曲二首/29
    盐州道胡儿饮马泉/38
    夜上受降城闻笛/44
    军次阳城烽舍北流泉/52
    再赴渭北使府留别/54
    赴渭北宿石泉驿南望黄堆烽/56
    赴邠宁留别/61
    暖川/64
    石楼山见月/65
    边思/67
    送柳判官赴振武/70
    从军北征/72
    听晓角/75
    城傍少年/78
    上黄堆烽/80
    暮过回乐烽/81
    野田行/82
    回军行/84
    观骑射/86
    立春日宁州行营因赋朔风吹飞雪/87
    邠宁春日绝句/89
    幽州赋诗见意时佐刘幕/90
    观石将军舞/92
    统汉峰下/94
    临滹沱见蕃使别名/96
    从军有苦乐行/98
    五城道中/103
    夜上受降城闻笛/105
    送客归振武/108
    塞下曲/110
    登夏州城观送行人赋得六州胡儿歌/111
    登长城/115
    度破讷沙二首/117
    拂云堆/119
    送辽阳使还军/121
    观回军三韵/126
    送韩将军还边/128
    来从窦车骑行/130
    效古促促曲为河上思妇作/134
    杂体/136
    同崔邠登鹳雀楼/140
    赋得早燕送别/144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146
    赋得垣衣/151
    秋晚溪中寄怀大理齐司直/152
    溪中月下寄杨子尉封亮/156
    春晚赋得馀花落/159
    宿冯翊夜雨赠主人/160
    闻亡友王七嘉禾寺得素琴/161
    校书郎杨凝往年以古镜贶别今追赠以诗/162
    置酒/164
    长社窦明府宅夜送王屋道士常究子/167
    赋得路旁一株柳送邢校书赴延州使府/169
    中桥北送穆质兄弟应制戏赠萧二策/170
    华山南庙/172
    喜邢校书远至对雨同赋远晚饭阮返五韵/174
    城西竹园送裴佶正达/176
    月下喜邢校书至自洛/177
    重赠邢校书/178
    北至太原/179
    入华山访隐者经仙人石坛/182
    罢镜/186
    照镜/187
    华阴东泉同张处士诣藏律师兼简县内同官因寄齐中书/188
    答郭黄中《孤云》首章见赠/194
    送人流贬/195
    送人南归/197
    书院无历日以诗代书问路侍御六月大小/198
    闻鸡赠主人/200
    九月十日雨中过张伯佳期柳镇未至以诗招之/201
    合源溪期张计不至/204
    竹溪/206
    水亭夜坐赋得晓雾/207
    送常曾侍御使西蕃寄题西川/208
    送诸暨王主簿之任/212
    入南山至全师兰若/213
    罢秩后入华山采茯苓逢道者/215
    嘉禾寺见亡友王七题壁/219
    登白楼见白鸟席上命鹧鸪辞/220
    自朔方还与郑式瞻崔称郑子周岑赞同会法云寺三门避暑/222
    奉酬崔员外副使携琴宿使院见示/225
    晚春卧病喜振上人见访/226
    春行/227
    送贾校书东归寄振上人/229
    汴河曲/231
    登天坛夜见海/234
    过马嵬三首/237
    惜春伤同幕故人孟郊中兼呈去年看花友/241
    洛阳河亭奉酬留守群公追送/243
    听唱赤白桃李花/244
    寻纪道士偶会诸叟/245
    答许五端公马上口号/246
    同萧炼师宿太一庙/248
    送襄阳李尚书/250
    牡丹/253
    江南词/254
    奉和武相公《春晓闻莺》/257
    赠内兄卢纶/259
    送同落第者东归/261
    送客还幽州/263
    杨柳送客/264
    大礼毕皇帝御丹凤门改元建中大赦/266
    述怀寄衡州令狐相公/270
    轻薄篇/271
    宫怨/274
    游子吟/276
    饮马歌/277
    春日晋祠同声会集得疏字韵/278
    答窦二曹长留酒还榼/279
    奉和武相公《郊居寓目》/282
    答广宣供奉问兰陵居/283
    喜入兰陵望紫阁峰呈宣上人/285
    诣红楼院寻广宣供奉不遇留题/287
    红楼下联句/288
    宣上人病中相寻联句/290
    八月十五日夜宣上人独游安国寺山庭院步月李舍人十兄迟明将至因话昨宵乘兴联句/291
    重阳夜集兰陵居与宣上人联句/293
    与宣供奉携瘿尊归杏溪园联句/294
    兰陵僻居联句/295
    天津桥南山中各题一句/297
    与僧法振同赋应门照绿苔/298
    喜见外弟又言别/299
    乞宽禅师瘿山罍呈宣供奉/302
    古别离/303
    献刘济/304
    莲塘驿/306
    哭柏岩禅师/308
    古瑟怨/309
    春夜闻笛/310
    扬州送客/311
    避暑女冠/314
    行舟/315
    送人归岳阳/316
    上汝州郡楼/317
    写情/318
    随宫燕/320
    杨州早雁/321
    下楼/322
    逢归信偶寄/323
    赠毛仙翁/323
    长干行/325
    和丘员外题湛长史旧居/331
    与王楚同登青龙寺上方/333
    汉宫少年行/335
    紫骝马/340
    送归中丞使新罗册立吊祭/342
    金吾子/345
    山鹧鸪词/346
    立秋前一日览镜/347
    代人乞花/348
    上洛桥/348
    扬州怀古/350
    水宿闻雁/351
    府试古镜/351
    赠宣大师/353
    汉宫词/354
    江南曲/357
    宿石邑山中/359
    寄赠衡州杨使君/360
    途中寄李二/361
    寄许炼师/362
    失题/364
    句/365

    附录一 墓志铭三通/366
    附录二 新辑李益诗一首/371
    附录三 李益年谱新编/372
    主要参考文献/429
    后 记/434
  • 内容简介:
    本书是对清人张澍所编唐人李益诗集《李尚书诗集》的全面整理和研究成果,也是对李益及其诗歌的一次综合性研究。主要有《李尚书诗集》诗歌来源考察、校勘、注释、集评、辨析、后人借用化用李益诗歌情况考察、编年和附录八个方面内容。
  • 作者简介:
    王胜明,男,甘肃民勤人,文学博士。现为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完成四川省社科规划项目、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以及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多项。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多项。在《文学遗产》《文献》等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30篇。
  • 目录:
    前 言/1

    从军诗序/1
    夜发军中/11
    将赴朔方早发汉武泉/15
    塞下曲四首/18
    从军夜次六胡北饮马磨剑石为祝殇辞/23
    夜上西城听凉州曲二首/29
    盐州道胡儿饮马泉/38
    夜上受降城闻笛/44
    军次阳城烽舍北流泉/52
    再赴渭北使府留别/54
    赴渭北宿石泉驿南望黄堆烽/56
    赴邠宁留别/61
    暖川/64
    石楼山见月/65
    边思/67
    送柳判官赴振武/70
    从军北征/72
    听晓角/75
    城傍少年/78
    上黄堆烽/80
    暮过回乐烽/81
    野田行/82
    回军行/84
    观骑射/86
    立春日宁州行营因赋朔风吹飞雪/87
    邠宁春日绝句/89
    幽州赋诗见意时佐刘幕/90
    观石将军舞/92
    统汉峰下/94
    临滹沱见蕃使别名/96
    从军有苦乐行/98
    五城道中/103
    夜上受降城闻笛/105
    送客归振武/108
    塞下曲/110
    登夏州城观送行人赋得六州胡儿歌/111
    登长城/115
    度破讷沙二首/117
    拂云堆/119
    送辽阳使还军/121
    观回军三韵/126
    送韩将军还边/128
    来从窦车骑行/130
    效古促促曲为河上思妇作/134
    杂体/136
    同崔邠登鹳雀楼/140
    赋得早燕送别/144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146
    赋得垣衣/151
    秋晚溪中寄怀大理齐司直/152
    溪中月下寄杨子尉封亮/156
    春晚赋得馀花落/159
    宿冯翊夜雨赠主人/160
    闻亡友王七嘉禾寺得素琴/161
    校书郎杨凝往年以古镜贶别今追赠以诗/162
    置酒/164
    长社窦明府宅夜送王屋道士常究子/167
    赋得路旁一株柳送邢校书赴延州使府/169
    中桥北送穆质兄弟应制戏赠萧二策/170
    华山南庙/172
    喜邢校书远至对雨同赋远晚饭阮返五韵/174
    城西竹园送裴佶正达/176
    月下喜邢校书至自洛/177
    重赠邢校书/178
    北至太原/179
    入华山访隐者经仙人石坛/182
    罢镜/186
    照镜/187
    华阴东泉同张处士诣藏律师兼简县内同官因寄齐中书/188
    答郭黄中《孤云》首章见赠/194
    送人流贬/195
    送人南归/197
    书院无历日以诗代书问路侍御六月大小/198
    闻鸡赠主人/200
    九月十日雨中过张伯佳期柳镇未至以诗招之/201
    合源溪期张计不至/204
    竹溪/206
    水亭夜坐赋得晓雾/207
    送常曾侍御使西蕃寄题西川/208
    送诸暨王主簿之任/212
    入南山至全师兰若/213
    罢秩后入华山采茯苓逢道者/215
    嘉禾寺见亡友王七题壁/219
    登白楼见白鸟席上命鹧鸪辞/220
    自朔方还与郑式瞻崔称郑子周岑赞同会法云寺三门避暑/222
    奉酬崔员外副使携琴宿使院见示/225
    晚春卧病喜振上人见访/226
    春行/227
    送贾校书东归寄振上人/229
    汴河曲/231
    登天坛夜见海/234
    过马嵬三首/237
    惜春伤同幕故人孟郊中兼呈去年看花友/241
    洛阳河亭奉酬留守群公追送/243
    听唱赤白桃李花/244
    寻纪道士偶会诸叟/245
    答许五端公马上口号/246
    同萧炼师宿太一庙/248
    送襄阳李尚书/250
    牡丹/253
    江南词/254
    奉和武相公《春晓闻莺》/257
    赠内兄卢纶/259
    送同落第者东归/261
    送客还幽州/263
    杨柳送客/264
    大礼毕皇帝御丹凤门改元建中大赦/266
    述怀寄衡州令狐相公/270
    轻薄篇/271
    宫怨/274
    游子吟/276
    饮马歌/277
    春日晋祠同声会集得疏字韵/278
    答窦二曹长留酒还榼/279
    奉和武相公《郊居寓目》/282
    答广宣供奉问兰陵居/283
    喜入兰陵望紫阁峰呈宣上人/285
    诣红楼院寻广宣供奉不遇留题/287
    红楼下联句/288
    宣上人病中相寻联句/290
    八月十五日夜宣上人独游安国寺山庭院步月李舍人十兄迟明将至因话昨宵乘兴联句/291
    重阳夜集兰陵居与宣上人联句/293
    与宣供奉携瘿尊归杏溪园联句/294
    兰陵僻居联句/295
    天津桥南山中各题一句/297
    与僧法振同赋应门照绿苔/298
    喜见外弟又言别/299
    乞宽禅师瘿山罍呈宣供奉/302
    古别离/303
    献刘济/304
    莲塘驿/306
    哭柏岩禅师/308
    古瑟怨/309
    春夜闻笛/310
    扬州送客/311
    避暑女冠/314
    行舟/315
    送人归岳阳/316
    上汝州郡楼/317
    写情/318
    随宫燕/320
    杨州早雁/321
    下楼/322
    逢归信偶寄/323
    赠毛仙翁/323
    长干行/325
    和丘员外题湛长史旧居/331
    与王楚同登青龙寺上方/333
    汉宫少年行/335
    紫骝马/340
    送归中丞使新罗册立吊祭/342
    金吾子/345
    山鹧鸪词/346
    立秋前一日览镜/347
    代人乞花/348
    上洛桥/348
    扬州怀古/350
    水宿闻雁/351
    府试古镜/351
    赠宣大师/353
    汉宫词/354
    江南曲/357
    宿石邑山中/359
    寄赠衡州杨使君/360
    途中寄李二/361
    寄许炼师/362
    失题/364
    句/365

    附录一 墓志铭三通/366
    附录二 新辑李益诗一首/371
    附录三 李益年谱新编/372
    主要参考文献/429
    后 记/434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