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区域合作与边境安全及边界效应调控研究

次区域合作与边境安全及边界效应调控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2014-09
版次: 1
ISBN: 9787010135045
定价: 3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54页
字数: 232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社会文化
14人买过
  •   20世纪80年代以来,沿边境地区呈现影响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两大重要因素,即次区域合作和非传统边境安全。一方面,各国为了发展本国经济,获取更多外交谈判筹码和维护其国际地位,不断加强与邻国之间的合作;另一方面,自冷战结束后,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非传统边境安全因素取代传统边境安全因素成为阻碍次区域合作及影响该地区社会、经济等安全稳定的主要因素。各国在加强合作的同时,不得不考虑合作给边境安全带来的隐患,以及如何加强和扩展合作的领域来应对边境安全问题。《次区域合作与边境安全及边界效应调控研究》旨在改变单一的研究路径和固有的研究模式,对次区域合作与边境安全开展综合博弈分析,并从边界效应调控的角度提出协调次区域合作与边境安全的方法,为次区域合作、边境安全的协调共生发展提供科学方案,促进我国次区域合作的健康持续发展及和谐边疆建设。 胡志丁男,汉族,201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和地缘政治方面。主持完成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基金项目一项,参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惠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等十余项;公开发表SCI、EI、CSCD、CSSCI等收录学术论文三十余篇。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博弈论简介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第三节 选题意义与主要内容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五节 整体构思和突破口第二章 次区域合作分析
    第一节 次区域合作及其分类
    第二节 次区域合作产生的理论解释与发展障碍分析
    第三节 次区域合作的特征
    第四节 次区域合作的目标与策略分析
    第五节 GMS次区域合作现状第三章 边境安全分析
    第一节 边境地区与边境安全
    第二节 传统边境安全分析
    第三节 非传统边境安全分析
    第四节 边境安全的评估第四章 云南省边境安全评估
    第一节 云南省传统边境安全状况
    第二节 云南省非传统边境安全状况
    第三节 云南省边境安全第五章 次区域合作与边境安全博弈分析
    第一节 次区域合作博弈分析
    第二节 边境安全博弈分析
    第三节 次区域合作与边境安全博弈分析第六章 云南参与GMS合作实证研究
    第一节 次区域合作均衡模型
    第二节 GMS次区域合作均衡实证分析
    第三节 GMS次区域合作评价结果第七章 边界效应评估与调控
    第一节 边界效应研究回顾
    第二节 边界效应测定新探的必要性
    第三节 边界效应测度方法
    第四节 边界效应调控的目的
    第五节 边界效应调控
    第六节 GMS次区域合作边界效应调控
    结语
    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20世纪80年代以来,沿边境地区呈现影响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两大重要因素,即次区域合作和非传统边境安全。一方面,各国为了发展本国经济,获取更多外交谈判筹码和维护其国际地位,不断加强与邻国之间的合作;另一方面,自冷战结束后,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非传统边境安全因素取代传统边境安全因素成为阻碍次区域合作及影响该地区社会、经济等安全稳定的主要因素。各国在加强合作的同时,不得不考虑合作给边境安全带来的隐患,以及如何加强和扩展合作的领域来应对边境安全问题。《次区域合作与边境安全及边界效应调控研究》旨在改变单一的研究路径和固有的研究模式,对次区域合作与边境安全开展综合博弈分析,并从边界效应调控的角度提出协调次区域合作与边境安全的方法,为次区域合作、边境安全的协调共生发展提供科学方案,促进我国次区域合作的健康持续发展及和谐边疆建设。
  • 作者简介:
    胡志丁男,汉族,201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和地缘政治方面。主持完成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基金项目一项,参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惠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等十余项;公开发表SCI、EI、CSCD、CSSCI等收录学术论文三十余篇。
  •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博弈论简介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第三节 选题意义与主要内容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五节 整体构思和突破口第二章 次区域合作分析
    第一节 次区域合作及其分类
    第二节 次区域合作产生的理论解释与发展障碍分析
    第三节 次区域合作的特征
    第四节 次区域合作的目标与策略分析
    第五节 GMS次区域合作现状第三章 边境安全分析
    第一节 边境地区与边境安全
    第二节 传统边境安全分析
    第三节 非传统边境安全分析
    第四节 边境安全的评估第四章 云南省边境安全评估
    第一节 云南省传统边境安全状况
    第二节 云南省非传统边境安全状况
    第三节 云南省边境安全第五章 次区域合作与边境安全博弈分析
    第一节 次区域合作博弈分析
    第二节 边境安全博弈分析
    第三节 次区域合作与边境安全博弈分析第六章 云南参与GMS合作实证研究
    第一节 次区域合作均衡模型
    第二节 GMS次区域合作均衡实证分析
    第三节 GMS次区域合作评价结果第七章 边界效应评估与调控
    第一节 边界效应研究回顾
    第二节 边界效应测定新探的必要性
    第三节 边界效应测度方法
    第四节 边界效应调控的目的
    第五节 边界效应调控
    第六节 GMS次区域合作边界效应调控
    结语
    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