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秘书心理学

现代秘书心理学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6-12
版次: 1
ISBN: 9787040147216
定价: 22.70
装帧: 平装
开本: 其他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80页
字数: 440千字
1人买过
  • 本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高职高专教育)。全书18章,分为6个部分:第1部分为诸论(第1章),简要论述了学习秘书心理学的意义及这门课程的性质;第2部分介绍秘书的心理素质(第2—6章),内容包括秘书的社会角色、一般能力、特殊能力、情绪意志、气质性格等;第3部分介绍秘书的工作激励(第7—8章),内容包括秘书的自我管理和工作激励;第4部分介绍秘书的人际关系(第9—12章),内容包括秘书的人际交往、人际关系、秘书与领导关系、秘书的群体心理等;第5部分介绍秘书的工作心理(第13—16章),内容包括会务工作心理、信访工作心理、调研工作心理、协调工作心理等;第6部分介绍秘书的心理健康(第17—18章),内容包括秘书的心理健康、预防心理挫折等。本书对秘书工作活动中的心理学问题进行了较细致的分析与探讨,借鉴了心理学和其他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讨论了秘书人员加强自身心理修养,提高心理素质,保证心理健康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同时在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名人典故和心理小测验等材料,使本书在理论性、学术性、知识性、实用性的基础上增加了生动性和趣味性。

      本书既可作高职高专教育文秘及相关专业的教材,同时对于从事秘书工作的在职人员也具有指导和参考价值。 第一部分 绪 论

     第一章 秘书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 为什么要学习秘书心理学

      第二节 秘书心理学的性质和学科体系

    第二部分 秘书的心理素质

     第二章 秘书的社会角色

      第一节 秘书的角色特征

      第二节 秘书的角色条件

      第三节 秘书的角色意识

      第四节 秘书的角色适应

     第三章 秘书的一般能力

      第一节 能力概述

      第二节 秘书的观察力

      第三节 秘书的注意力

      第四节 秘书的记忆力

      第五节 秘书的想象力

      第六节 秘书的思维力

     第四章 秘书的特殊能力

      第一节 秘书的能力结构

      第二节 秘书的表达能力

      第三节 秘书的信息处理能力 

      第四节 秘书的活动能力

      第五节 秘书的应用能力

      第六节 秘书的创造能力

      第七节 秘书的职业能力测验

     第五章 秘书的情感与意志

      第一节 秘书的情感品质

      第二节 秘书的意志品质

     第六章 秘书的气质与性格

      第一节 个性概述

      第二节 秘书的气质

      第三节 秘书的性格

    第三部分 秘书的工作激励

     第七章 秘书的自我管理

      第一节 秘书的目标管理

      第二节 秘书的时间管理

      第三节 秘书的情商与逆商管理

     第八章 秘书的工作激励

      第一节 激励概述

      第二节 秘书的需要

      第三节 秘书的动机

      第四节 秘书的工作激励

    第四部分 秘书的人际关系

     第九章 秘书的人际交往

      第一节 秘书人际交往的类型及意义

      第二节 秘书交往活动中的社会认知

      第三节 秘书交往活动中的心理障碍

      第四节 秘书人际交往的艺术和技巧

     第十章 秘书的人际关系

      第一节 秘书的人际关系特征

      第二节 秘书的人际吸引

      ……

     第十一章 秘书与领导的关系

     第十二章 秘书的群体心理

     第十三章 会务工作心理

     第十四章 信访工作心理

     第十五章 调研工作心理

     第十六章 协调工作心理

    第六部分 秘书的心理健康

     第十七章 秘书的心理健康

     第十八章 秘书如何预防心理挫折

    主要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本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高职高专教育)。全书18章,分为6个部分:第1部分为诸论(第1章),简要论述了学习秘书心理学的意义及这门课程的性质;第2部分介绍秘书的心理素质(第2—6章),内容包括秘书的社会角色、一般能力、特殊能力、情绪意志、气质性格等;第3部分介绍秘书的工作激励(第7—8章),内容包括秘书的自我管理和工作激励;第4部分介绍秘书的人际关系(第9—12章),内容包括秘书的人际交往、人际关系、秘书与领导关系、秘书的群体心理等;第5部分介绍秘书的工作心理(第13—16章),内容包括会务工作心理、信访工作心理、调研工作心理、协调工作心理等;第6部分介绍秘书的心理健康(第17—18章),内容包括秘书的心理健康、预防心理挫折等。本书对秘书工作活动中的心理学问题进行了较细致的分析与探讨,借鉴了心理学和其他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讨论了秘书人员加强自身心理修养,提高心理素质,保证心理健康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同时在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名人典故和心理小测验等材料,使本书在理论性、学术性、知识性、实用性的基础上增加了生动性和趣味性。

      本书既可作高职高专教育文秘及相关专业的教材,同时对于从事秘书工作的在职人员也具有指导和参考价值。
  • 目录:
    第一部分 绪 论

     第一章 秘书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 为什么要学习秘书心理学

      第二节 秘书心理学的性质和学科体系

    第二部分 秘书的心理素质

     第二章 秘书的社会角色

      第一节 秘书的角色特征

      第二节 秘书的角色条件

      第三节 秘书的角色意识

      第四节 秘书的角色适应

     第三章 秘书的一般能力

      第一节 能力概述

      第二节 秘书的观察力

      第三节 秘书的注意力

      第四节 秘书的记忆力

      第五节 秘书的想象力

      第六节 秘书的思维力

     第四章 秘书的特殊能力

      第一节 秘书的能力结构

      第二节 秘书的表达能力

      第三节 秘书的信息处理能力 

      第四节 秘书的活动能力

      第五节 秘书的应用能力

      第六节 秘书的创造能力

      第七节 秘书的职业能力测验

     第五章 秘书的情感与意志

      第一节 秘书的情感品质

      第二节 秘书的意志品质

     第六章 秘书的气质与性格

      第一节 个性概述

      第二节 秘书的气质

      第三节 秘书的性格

    第三部分 秘书的工作激励

     第七章 秘书的自我管理

      第一节 秘书的目标管理

      第二节 秘书的时间管理

      第三节 秘书的情商与逆商管理

     第八章 秘书的工作激励

      第一节 激励概述

      第二节 秘书的需要

      第三节 秘书的动机

      第四节 秘书的工作激励

    第四部分 秘书的人际关系

     第九章 秘书的人际交往

      第一节 秘书人际交往的类型及意义

      第二节 秘书交往活动中的社会认知

      第三节 秘书交往活动中的心理障碍

      第四节 秘书人际交往的艺术和技巧

     第十章 秘书的人际关系

      第一节 秘书的人际关系特征

      第二节 秘书的人际吸引

      ……

     第十一章 秘书与领导的关系

     第十二章 秘书的群体心理

     第十三章 会务工作心理

     第十四章 信访工作心理

     第十五章 调研工作心理

     第十六章 协调工作心理

    第六部分 秘书的心理健康

     第十七章 秘书的心理健康

     第十八章 秘书如何预防心理挫折

    主要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