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何以可能——从经济学的关系论转向看

知识何以可能——从经济学的关系论转向看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7-04
版次: 1
ISBN: 9787505861602
定价: 16.00
装帧: 平装
开本: 其他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04页
字数: 150千字
分类: 经济
4人买过
  • 本书在系统阐述了经济学的关系论转向后,进一步对计量经济学进行了研究,并给出了在关系论框架下使用计量分析工具建构经济学知识的方法框架,力图为建构关系论经济学知识体系提供可靠的路径。揭示问题、指出方向、提出途径,构成了《知识何以可能——从经济学的关系论转向看》的基本内容。
      
      
      本书讨论的是经济学理论体系赖以构建的基础问题。也许有人认为它属于“经济学研究方法论”,虽然有一定道理,但不是作者的本意。如果_定要将它归入“方法论”,应该是“经济学理论体系赖以构建的方法论”。当然,本书的研究并不仅限于经济学的专业领域。在本书中,对经济学“关系论转向”的专业研究和“知识何以可能”的哲学研究相互支撑,使得本书在经济学方法论和更为广义的科学方法论领域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 第1章 引言

     1.1 现实一学者一知识:人类文明的三重结构

      1.1.1 交易公平性与第三方仲裁悖论

      1.1.2 学者形象的对照和知识建构的第三者悖论

      1.1.3 物理知识结构的对照

      1.1.4 经济学知识结构的对照

     1.2 本书的结构安排

    第2章 修补完全理性:行为经济学的心理现实化

     2.1 决策理论概览

     2.2 主观价值判断的心理现实化

      2.2.1 价值载体的相对性

      2.2.2 期望价值的心理现实化

     2.3 概率判断的心理现实化

     2.4 信息和时间因素

      2.4.1 选择评价的第三维度——模糊性

      2.4.2 对时间因素的处理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放弃完全理性:行为经济学对正统经济学微观理论基础的解构

     3.1 结构化效应与相对价值判断

     3.2 偏好关系的程序依赖——偏好的引出效应

     3.3 动态演进的偏好——占有效应

     3.4 经济资源的不可替代性——思维会计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放弃有限理性:经济学的困境与行为经济学的解构

     4.1 行为博弈论

     4.2 社会效用

     4.3 未知世界中的决策理论

     4.4 情感分析

     4.5 行为经济学在当代的综合——描述性选择行为理论框架

      4.5.1 直觉和推理双系统模型的基本结构

      4.5.2 可达性启发与判断偏差

      4.5.3 双系统选择行为理论:反射机制和适应机制

      4.5.4 描述性转向:从完全理性到有限理性

     4.6 重归柏拉图——经济学的困境与行为经济学解构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经济学的关系论转向:问题、途径与未来

     5.1 结构化陷阱

     5.2 心理现实化、现实心理化、现实化

     5.3 描述性和规范性二分法幻觉

     5.4 情感与黑熊反应问题

     5.5 真正的不确定性

     5.6 行为试验的局限与测不准原理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经济学何以可能

     6.1 正统经济学范式 

      6.1.1 作为经济原子的经济人 

      6.1.2 在经济世界中的经济原子

     6.2 正统经济学知识的性质

     6.3 经济学本质主义、唯理主义和经验主义的不可能

     6.4 开放的经济学方法论与开放的经济学知识体系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主体关系导向的计量经济学:通向关系论经济学的途径

     7. 1 引论:计量分析的基本结构

     7.2 经典模型:先验理论导向的计量分析

      7.2.1 经典计量经济学知识的性质 

      7.2.2 经典计量经济学知识的依据

     7.3 非平稳性:时间序列数据的动态结构

      7.3.1 时间序列分析的理论基础

      7.3.2 单整、协整与误差修正

      7.3.3 数据关系——主体关系的影子

     7.4 基于统计相关性的综合:动态计量经济学

      7.4.1 衍生误差与关注参数臆构

      7.4.2 基于统计相关性的约化

       7.4.2.1 基于格兰杰非因果性的边缘化

       7.4.2.2 基于外生性的约化

       7.4.2.3 常数性、动态完整性与函数形式

      7.4.3 动态计量经济学知识的性质

       7.4.3.1 本质主义的关注参数臆构——计量分析的不归潞

       7.4.3.2 抹去动态性的动态计量经济学

       7.4.3.3 概率结构约化数据生成过程

     7.5 主体关系导向:基于动力学关系的综合

      7.5.1 计量经济学的理论基础问题

       7.5.1.1 统计推断知识的逻辑和依据

       7.5.1.2 因果关系界定

      7.5.2 基于动力学关系的综合

      7.5.3 基于中心极限定理的主体关系导向模型建构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知识何以可能

     8.1 引论:西方传统哲学的基本结构

      8.1.1 洞穴隐喻与西方传统哲学的基本问题

      8.1.2 西方传统哲学隐含的公设体系

     8.2 本质主义的不可能

      8.2.1 内涵悖论与理性知识体系的完备性

      8.2.2 因果关系问题与经验知识体系的完备性

     8.3 关系结构的转型:从封闭社会到开放社会

      8.3.1 视觉模式关系结构假设的现实基础

      8.3.2 现实基础的变化与关系结构的转型

     8.4 现代哲学的突破与陷落

      8.4.1 维特根斯坦分析哲学的突破与陷落

      8.4.2 后现代主义哲学的突破与陷落

     8.5 知识建构的关系论转向与开放的知识方法论

      8.5.1 关系论转向:自然科学的突破

      8.5.2 开放的知识方法论

     8.6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



    附录——太极拳论

     第一节 太极哲学

     第二节 太极兵法

     第三节 太极拳法

       一、精神统一体:心为主宰,意念先行

       二、物理统一体:气沉丹田,硼然一体

         (一)为什么是丹田 

         (二)如何守丹田

         (三)何为“硼然一体”的太极劲

         (四)如何应物自然

       三、协同过程:体柔动缓,用意不用力

    参考文献

    致谢
  • 内容简介:
    本书在系统阐述了经济学的关系论转向后,进一步对计量经济学进行了研究,并给出了在关系论框架下使用计量分析工具建构经济学知识的方法框架,力图为建构关系论经济学知识体系提供可靠的路径。揭示问题、指出方向、提出途径,构成了《知识何以可能——从经济学的关系论转向看》的基本内容。
      
      
      本书讨论的是经济学理论体系赖以构建的基础问题。也许有人认为它属于“经济学研究方法论”,虽然有一定道理,但不是作者的本意。如果_定要将它归入“方法论”,应该是“经济学理论体系赖以构建的方法论”。当然,本书的研究并不仅限于经济学的专业领域。在本书中,对经济学“关系论转向”的专业研究和“知识何以可能”的哲学研究相互支撑,使得本书在经济学方法论和更为广义的科学方法论领域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
  • 目录:
    第1章 引言

     1.1 现实一学者一知识:人类文明的三重结构

      1.1.1 交易公平性与第三方仲裁悖论

      1.1.2 学者形象的对照和知识建构的第三者悖论

      1.1.3 物理知识结构的对照

      1.1.4 经济学知识结构的对照

     1.2 本书的结构安排

    第2章 修补完全理性:行为经济学的心理现实化

     2.1 决策理论概览

     2.2 主观价值判断的心理现实化

      2.2.1 价值载体的相对性

      2.2.2 期望价值的心理现实化

     2.3 概率判断的心理现实化

     2.4 信息和时间因素

      2.4.1 选择评价的第三维度——模糊性

      2.4.2 对时间因素的处理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放弃完全理性:行为经济学对正统经济学微观理论基础的解构

     3.1 结构化效应与相对价值判断

     3.2 偏好关系的程序依赖——偏好的引出效应

     3.3 动态演进的偏好——占有效应

     3.4 经济资源的不可替代性——思维会计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放弃有限理性:经济学的困境与行为经济学的解构

     4.1 行为博弈论

     4.2 社会效用

     4.3 未知世界中的决策理论

     4.4 情感分析

     4.5 行为经济学在当代的综合——描述性选择行为理论框架

      4.5.1 直觉和推理双系统模型的基本结构

      4.5.2 可达性启发与判断偏差

      4.5.3 双系统选择行为理论:反射机制和适应机制

      4.5.4 描述性转向:从完全理性到有限理性

     4.6 重归柏拉图——经济学的困境与行为经济学解构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经济学的关系论转向:问题、途径与未来

     5.1 结构化陷阱

     5.2 心理现实化、现实心理化、现实化

     5.3 描述性和规范性二分法幻觉

     5.4 情感与黑熊反应问题

     5.5 真正的不确定性

     5.6 行为试验的局限与测不准原理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经济学何以可能

     6.1 正统经济学范式 

      6.1.1 作为经济原子的经济人 

      6.1.2 在经济世界中的经济原子

     6.2 正统经济学知识的性质

     6.3 经济学本质主义、唯理主义和经验主义的不可能

     6.4 开放的经济学方法论与开放的经济学知识体系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主体关系导向的计量经济学:通向关系论经济学的途径

     7. 1 引论:计量分析的基本结构

     7.2 经典模型:先验理论导向的计量分析

      7.2.1 经典计量经济学知识的性质 

      7.2.2 经典计量经济学知识的依据

     7.3 非平稳性:时间序列数据的动态结构

      7.3.1 时间序列分析的理论基础

      7.3.2 单整、协整与误差修正

      7.3.3 数据关系——主体关系的影子

     7.4 基于统计相关性的综合:动态计量经济学

      7.4.1 衍生误差与关注参数臆构

      7.4.2 基于统计相关性的约化

       7.4.2.1 基于格兰杰非因果性的边缘化

       7.4.2.2 基于外生性的约化

       7.4.2.3 常数性、动态完整性与函数形式

      7.4.3 动态计量经济学知识的性质

       7.4.3.1 本质主义的关注参数臆构——计量分析的不归潞

       7.4.3.2 抹去动态性的动态计量经济学

       7.4.3.3 概率结构约化数据生成过程

     7.5 主体关系导向:基于动力学关系的综合

      7.5.1 计量经济学的理论基础问题

       7.5.1.1 统计推断知识的逻辑和依据

       7.5.1.2 因果关系界定

      7.5.2 基于动力学关系的综合

      7.5.3 基于中心极限定理的主体关系导向模型建构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知识何以可能

     8.1 引论:西方传统哲学的基本结构

      8.1.1 洞穴隐喻与西方传统哲学的基本问题

      8.1.2 西方传统哲学隐含的公设体系

     8.2 本质主义的不可能

      8.2.1 内涵悖论与理性知识体系的完备性

      8.2.2 因果关系问题与经验知识体系的完备性

     8.3 关系结构的转型:从封闭社会到开放社会

      8.3.1 视觉模式关系结构假设的现实基础

      8.3.2 现实基础的变化与关系结构的转型

     8.4 现代哲学的突破与陷落

      8.4.1 维特根斯坦分析哲学的突破与陷落

      8.4.2 后现代主义哲学的突破与陷落

     8.5 知识建构的关系论转向与开放的知识方法论

      8.5.1 关系论转向:自然科学的突破

      8.5.2 开放的知识方法论

     8.6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



    附录——太极拳论

     第一节 太极哲学

     第二节 太极兵法

     第三节 太极拳法

       一、精神统一体:心为主宰,意念先行

       二、物理统一体:气沉丹田,硼然一体

         (一)为什么是丹田 

         (二)如何守丹田

         (三)何为“硼然一体”的太极劲

         (四)如何应物自然

       三、协同过程:体柔动缓,用意不用力

    参考文献

    致谢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知识何以可能——从经济学的关系论转向看
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全编(第二版)
人民法院出版社编
知识何以可能——从经济学的关系论转向看
知识点有画面.漫画物理早知道(电、热篇1-4册)
陈磊.混知教育团队
知识何以可能——从经济学的关系论转向看
知识点有画面.漫画物理早知道(声、光、力篇1-4册)
陈磊.混知教育团队
知识何以可能——从经济学的关系论转向看
知识产权保护与运营研究
王翀
知识何以可能——从经济学的关系论转向看
知识点有画面·漫画小学必背诗词(一至三年级)
陈磊.混知教育团队
知识何以可能——从经济学的关系论转向看
知识点有画面·漫画小学必背诗词(四至六年级)
陈磊.混知教育团队
知识何以可能——从经济学的关系论转向看
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发展与中国应对
管育鹰
知识何以可能——从经济学的关系论转向看
知识点有画面·漫画论语随身学
陈磊.混知团队
知识何以可能——从经济学的关系论转向看
知识点有画面·漫画化学早知道(4)
陈磊·混知团队 著,悦读纪出品
知识何以可能——从经济学的关系论转向看
知识点有画面·漫画化学早知道(1)
陈磊·混知团队 著,悦读纪出品
知识何以可能——从经济学的关系论转向看
知识点有画面·漫画化学早知道
陈磊.混知团队
知识何以可能——从经济学的关系论转向看
知识点有画面·漫画化学早知道(2)
陈磊·混知团队 著,悦读纪出品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