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性生态哲学

复杂性生态哲学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8-05
版次: 1
ISBN: 9787509701447
定价: 35.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53页
字数: 196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哲学心理学
48人买过
  • 《复杂性生态哲学》是一本富有创意的哲学著作,它力求构想出一种崭新的复杂性生态哲学系统。首先,它追溯了生态运动的缘起,辨析了浅层生态主义、深层生态主义与生态哲学之间的距离,解读了当下深层生态哲学的困境,指明了生态哲学的未来。
    其次,作者分析了中国古代、印度古代、西方古代和近代哲学思想中的自然观念。从胡塞尔及舍勒、海德格尔、怀特海、霍克海默及阿多诺等各自的现代性理论出发,探讨其与生态哲学的复杂关联。
    最后,《复杂性生态哲学》聚焦于贝塔朗菲、普里戈金以及圣菲研究所,介绍了复杂性理论的产生、发展以及现状。描述了未来的复杂性生态哲学应有的品格:开放性(解构封闭系统论)、自组织性(超越形上还原论)、强调涨落与涌现(接纳个体存在论,走向非线性理论)。 王耘,1973年6月出生,江苏仪征人。2004年6月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同年8月进入苏州大学文学院工作。2005年9月至2007年10月,在苏州大学文学院博士后流动站(生态批评研究中心)从事科研工作。现为苏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美学史、生态哲学等。已出版专著《唐代美学范畴研究》(学林出版社,2005)(获苏州市第九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并担任《自然与人文:生态批评学术资源库》(学林出版社,2006)副主编,参与编著《中国美学范畴史》(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中国美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等。在《文艺理论研究》、《江海学刊》等期刊上发表过学术论文近三十篇。 第一章生态哲学的历史与未来1
    第一节生态运动的缘起1
    第二节浅层生态主义与生态哲学8
    第三节深层生态主义与生态哲学24
    第四节深层生态哲学的困境34
    第五节生态哲学的未来47

    第二章古、近代理论中的自然观61
    第一节中国古代思想中的自然观61
    第二节印度古代思想中的自然观74
    第三节西方古代思想中的自然观86
    第四节西方近代哲学思想与自然哲学99

    第三章现代性理论与生态哲学114
    第一节胡塞尔、舍勒与生态哲学114
    第二节海德格尔与生态哲学122
    第三节怀特海与生态哲学133
    第四节霍克海默、阿多诺与生态哲学142

    第四章复杂性理论与生态哲学152
    第一节复杂性理论的哲学意蕴152
    第二节贝塔朗菲与生态哲学162
    第三节普里戈金与生态哲学172
    第四节圣菲研究所与生态哲学183

    第五章复杂性生态哲学193
    第一节开放性的哲学——解构封闭系统论的生态哲学193
    第二节涨落的哲学——接纳个体存在论的生态哲学208
    第三节自组织的哲学——超越形上还原论的生态哲学225
    第四节涌现的哲学——走向非线性理论的生态哲学240
    后记251
  • 内容简介:
    《复杂性生态哲学》是一本富有创意的哲学著作,它力求构想出一种崭新的复杂性生态哲学系统。首先,它追溯了生态运动的缘起,辨析了浅层生态主义、深层生态主义与生态哲学之间的距离,解读了当下深层生态哲学的困境,指明了生态哲学的未来。
    其次,作者分析了中国古代、印度古代、西方古代和近代哲学思想中的自然观念。从胡塞尔及舍勒、海德格尔、怀特海、霍克海默及阿多诺等各自的现代性理论出发,探讨其与生态哲学的复杂关联。
    最后,《复杂性生态哲学》聚焦于贝塔朗菲、普里戈金以及圣菲研究所,介绍了复杂性理论的产生、发展以及现状。描述了未来的复杂性生态哲学应有的品格:开放性(解构封闭系统论)、自组织性(超越形上还原论)、强调涨落与涌现(接纳个体存在论,走向非线性理论)。
  • 作者简介:
    王耘,1973年6月出生,江苏仪征人。2004年6月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同年8月进入苏州大学文学院工作。2005年9月至2007年10月,在苏州大学文学院博士后流动站(生态批评研究中心)从事科研工作。现为苏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美学史、生态哲学等。已出版专著《唐代美学范畴研究》(学林出版社,2005)(获苏州市第九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并担任《自然与人文:生态批评学术资源库》(学林出版社,2006)副主编,参与编著《中国美学范畴史》(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中国美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等。在《文艺理论研究》、《江海学刊》等期刊上发表过学术论文近三十篇。
  • 目录:
    第一章生态哲学的历史与未来1
    第一节生态运动的缘起1
    第二节浅层生态主义与生态哲学8
    第三节深层生态主义与生态哲学24
    第四节深层生态哲学的困境34
    第五节生态哲学的未来47

    第二章古、近代理论中的自然观61
    第一节中国古代思想中的自然观61
    第二节印度古代思想中的自然观74
    第三节西方古代思想中的自然观86
    第四节西方近代哲学思想与自然哲学99

    第三章现代性理论与生态哲学114
    第一节胡塞尔、舍勒与生态哲学114
    第二节海德格尔与生态哲学122
    第三节怀特海与生态哲学133
    第四节霍克海默、阿多诺与生态哲学142

    第四章复杂性理论与生态哲学152
    第一节复杂性理论的哲学意蕴152
    第二节贝塔朗菲与生态哲学162
    第三节普里戈金与生态哲学172
    第四节圣菲研究所与生态哲学183

    第五章复杂性生态哲学193
    第一节开放性的哲学——解构封闭系统论的生态哲学193
    第二节涨落的哲学——接纳个体存在论的生态哲学208
    第三节自组织的哲学——超越形上还原论的生态哲学225
    第四节涌现的哲学——走向非线性理论的生态哲学240
    后记251
查看详情
12
系列丛书 / 更多
复杂性生态哲学
中国当代儒学批判
刘东超 著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