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儒学史(隋唐卷)

中国儒学史(隋唐卷)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1998-06
版次: 1
ISBN: 9787540639884
定价: 25.60
装帧: 精装
开本: 大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445页
字数: 368千字
分类: 哲学心理学
11人买过
  • 这样看来,现代化是在不断扬弃(包括克服、吸收与更新)社会与人的传统性的过程中,逐步形成适应工业文明发展进程的社会与人的现代性,使社会功能结构完成全面转换。它不可能一帆风顺,不仅在内部会遇到重重障碍,而且在外部由于现代化所激发的国际竞争,使后发展国家未必能得到先行现代化国家的全力支持,甚至还会遭遇这些发达国家的干预、遏制和围困。如果后发展国家的主导力量缺乏科学而坚强的驾驭能力,现代化还会引发本国社会关系的全面失衡和社会流程的大紊乱。如果他们又不善于恰当地处置遇到的问题,因应时世态势的变化采取正确的对策,那就难免要陷入一种“现代化综合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相当多发展中国家走上了现代化之路,但陷入这种“综合症”的民族与国家不在少数,一般多表现为经济混乱,政局不稳,内乱频仍,民族冲突与宗教纷争尖锐化,直至发生内战与外战。这种“综合症”在不同国家表现的形式与程度不尽相同,严重的会招致现代化中断,出现社会倒退,以至在一个时期中复归旧传统。环顾当代世界,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有些国家现正在这种“综合症”的困扰中苦苦挣扎。
      
      
      在社会与人的现代性成长中,存留于社会与人的传统性(就总体而言)是必须克服和丢弃的,否则,现代化不会成功。但是,这是一个有分析、有鉴别、有选择的,仰赖于科学理性与民主精神,进行创造性扬弃的过程。内生型现代化国家,大多经历过产业革命、经济变革、政治革命、宗教改革、文艺复兴等一系列社会革新运动,大体对自己的传统文化都作过选择和改铸,通过自我批判与自我解构克服了其中成为现代化羁绊的因素,使传统文化中对形成现代文明无害、有益乃至优秀的成果,被吸收保留下来,成为现代文明的必要组成部分。
      
      
      随着现代化运动的深入,经常会出现反传统主义和文化保守主义两种思潮的对立。这种对立虽然在内生型现代化运动中曾有过,但主要出现在外部91入型现代化国家的意识形态中。因为这些国家(如我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传统文化,从总体上说,非但不能内部生成现代化,相反却自发拒斥这一历史潮流。必须依靠引进世界现代化的积极成果来推动本国的现代化进程。这样就特别容易把传统文化看成是现代化的障碍、包袱,必欲全面、彻底抛之而后快!对本国传统文化持虚无主义态度,如全盘西化论者所做的那样。他们的迷误在于,既不理解内部发生型现代化之所以能够成功,和恰当地处理了传统性与现代性的关系分不开;更不能理解外部引入型现代化运动能不能正确处理好这种关系,往往是这些国家现代化事业成败的关键。对于这些国家来说,现代化似乎是一种舶来品,是一种被动接受的、似乎强加给他们的、曾使他们蒙受过某种屈辱的东西。因而不甘心将自己神圣的、习以为常的传统文化置于解构与价值重组的地位。一种朴素的、古典式的民族主义情绪召唤他们牢牢维护自己固有的、曾使他们感到自豪的文化传统。这种文化保守主义同民族文化虚无主义往往是一对孪生姊妹。前者往往表现为不许触动、更不许改造传统文化,后者则表现为全面抛弃民族固有的文化。当今世界的现代化运动,在中东、印支乃至东欧广阔的地平线上出现的历史性曲折,有一个重要原因与此有关。 许凌云,一九三八年五月生,山东省定陶县人。一九六四年山东大学历史系先秦史研究生毕业。先后执教于广西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从事中国思想史、历史文献学、中国史学史的教学与研究。现任曲阜师范大学教授,兼任中国孔子基金会理事、《孔子研究》编委、山东历史学会理事 导论

      一、隋唐儒学演变的历史趋势

      二、隋唐儒学的丰富内容

      三、隋唐儒学与隋唐文化

    第一章 隋唐儒学的社会文化背景

     第一节 政治一统的新局面

     第二节 社会经济的繁荣

     第三节 开放、融合与创新的文化氛围

    第二章 隋代儒学的初步统一

     第一节 隋代统治者的儒学政策

     第二节 刘焯、刘炫与南北经学的统一

     第三节 颜之推、王通援佛入儒

    第三章 唐初儒学的复兴

     第一节 唐初统治者对儒学的关怀

     第二节 贞观君臣论治的儒学精神

     第三节 《五经正义》与经学统一

     第四节 吕才、刘知几对神学的批判

     第五节 唐初儒学同佛学、道教之关系

    第四章 中唐《春秋》新学和经世学术

     第一节 儒学面临的时代课题

     第二节 《春秋》新学的兴起

     第三节 杜佑的经世思想

    第五章 韩愈的新儒学

     第一节 韩愈振兴儒学、攘斥佛老的儒家立场

     第二节 韩愈的道统论和治心论

     第三节 韩愈的政治观和历史观

     第四节 李翱的《复性书》

    第六章 柳宗元、刘禹锡的儒学思想

     第一节 柳、刘的儒家政治观

     第二节 柳、刘对神学的系统批判

     第三节 柳宗元的儒学立场和以儒统佛

    第七章 晚唐儒学

     第一节 皮日休的儒学思想

     第二节 罗隐的儒学思想

    第八章 五代儒学

     第一节 五代社会与五代儒学

     第二节 五代儒学与五代文化

    第九章 隋唐儒学与隋唐文学艺术

     第一节 儒学复兴与古文运动

     第二节 儒学哺育的唐代诗风

    第十章 隋唐儒学与隋唐史学

     第一节 儒学统一与史学总结

     第二节 隋唐史家的儒学精神

    第十一章 隋唐儒学与隋唐教育

     第一节 隋唐儒学与教育的密切关系

     第二节 隋唐学校教育的儒学精神

     第三节 读书做官的重要途径:科举制度

    后记
  • 内容简介:
    这样看来,现代化是在不断扬弃(包括克服、吸收与更新)社会与人的传统性的过程中,逐步形成适应工业文明发展进程的社会与人的现代性,使社会功能结构完成全面转换。它不可能一帆风顺,不仅在内部会遇到重重障碍,而且在外部由于现代化所激发的国际竞争,使后发展国家未必能得到先行现代化国家的全力支持,甚至还会遭遇这些发达国家的干预、遏制和围困。如果后发展国家的主导力量缺乏科学而坚强的驾驭能力,现代化还会引发本国社会关系的全面失衡和社会流程的大紊乱。如果他们又不善于恰当地处置遇到的问题,因应时世态势的变化采取正确的对策,那就难免要陷入一种“现代化综合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相当多发展中国家走上了现代化之路,但陷入这种“综合症”的民族与国家不在少数,一般多表现为经济混乱,政局不稳,内乱频仍,民族冲突与宗教纷争尖锐化,直至发生内战与外战。这种“综合症”在不同国家表现的形式与程度不尽相同,严重的会招致现代化中断,出现社会倒退,以至在一个时期中复归旧传统。环顾当代世界,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有些国家现正在这种“综合症”的困扰中苦苦挣扎。
      
      
      在社会与人的现代性成长中,存留于社会与人的传统性(就总体而言)是必须克服和丢弃的,否则,现代化不会成功。但是,这是一个有分析、有鉴别、有选择的,仰赖于科学理性与民主精神,进行创造性扬弃的过程。内生型现代化国家,大多经历过产业革命、经济变革、政治革命、宗教改革、文艺复兴等一系列社会革新运动,大体对自己的传统文化都作过选择和改铸,通过自我批判与自我解构克服了其中成为现代化羁绊的因素,使传统文化中对形成现代文明无害、有益乃至优秀的成果,被吸收保留下来,成为现代文明的必要组成部分。
      
      
      随着现代化运动的深入,经常会出现反传统主义和文化保守主义两种思潮的对立。这种对立虽然在内生型现代化运动中曾有过,但主要出现在外部91入型现代化国家的意识形态中。因为这些国家(如我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传统文化,从总体上说,非但不能内部生成现代化,相反却自发拒斥这一历史潮流。必须依靠引进世界现代化的积极成果来推动本国的现代化进程。这样就特别容易把传统文化看成是现代化的障碍、包袱,必欲全面、彻底抛之而后快!对本国传统文化持虚无主义态度,如全盘西化论者所做的那样。他们的迷误在于,既不理解内部发生型现代化之所以能够成功,和恰当地处理了传统性与现代性的关系分不开;更不能理解外部引入型现代化运动能不能正确处理好这种关系,往往是这些国家现代化事业成败的关键。对于这些国家来说,现代化似乎是一种舶来品,是一种被动接受的、似乎强加给他们的、曾使他们蒙受过某种屈辱的东西。因而不甘心将自己神圣的、习以为常的传统文化置于解构与价值重组的地位。一种朴素的、古典式的民族主义情绪召唤他们牢牢维护自己固有的、曾使他们感到自豪的文化传统。这种文化保守主义同民族文化虚无主义往往是一对孪生姊妹。前者往往表现为不许触动、更不许改造传统文化,后者则表现为全面抛弃民族固有的文化。当今世界的现代化运动,在中东、印支乃至东欧广阔的地平线上出现的历史性曲折,有一个重要原因与此有关。
  • 作者简介:
    许凌云,一九三八年五月生,山东省定陶县人。一九六四年山东大学历史系先秦史研究生毕业。先后执教于广西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从事中国思想史、历史文献学、中国史学史的教学与研究。现任曲阜师范大学教授,兼任中国孔子基金会理事、《孔子研究》编委、山东历史学会理事
  • 目录:
    导论

      一、隋唐儒学演变的历史趋势

      二、隋唐儒学的丰富内容

      三、隋唐儒学与隋唐文化

    第一章 隋唐儒学的社会文化背景

     第一节 政治一统的新局面

     第二节 社会经济的繁荣

     第三节 开放、融合与创新的文化氛围

    第二章 隋代儒学的初步统一

     第一节 隋代统治者的儒学政策

     第二节 刘焯、刘炫与南北经学的统一

     第三节 颜之推、王通援佛入儒

    第三章 唐初儒学的复兴

     第一节 唐初统治者对儒学的关怀

     第二节 贞观君臣论治的儒学精神

     第三节 《五经正义》与经学统一

     第四节 吕才、刘知几对神学的批判

     第五节 唐初儒学同佛学、道教之关系

    第四章 中唐《春秋》新学和经世学术

     第一节 儒学面临的时代课题

     第二节 《春秋》新学的兴起

     第三节 杜佑的经世思想

    第五章 韩愈的新儒学

     第一节 韩愈振兴儒学、攘斥佛老的儒家立场

     第二节 韩愈的道统论和治心论

     第三节 韩愈的政治观和历史观

     第四节 李翱的《复性书》

    第六章 柳宗元、刘禹锡的儒学思想

     第一节 柳、刘的儒家政治观

     第二节 柳、刘对神学的系统批判

     第三节 柳宗元的儒学立场和以儒统佛

    第七章 晚唐儒学

     第一节 皮日休的儒学思想

     第二节 罗隐的儒学思想

    第八章 五代儒学

     第一节 五代社会与五代儒学

     第二节 五代儒学与五代文化

    第九章 隋唐儒学与隋唐文学艺术

     第一节 儒学复兴与古文运动

     第二节 儒学哺育的唐代诗风

    第十章 隋唐儒学与隋唐史学

     第一节 儒学统一与史学总结

     第二节 隋唐史家的儒学精神

    第十一章 隋唐儒学与隋唐教育

     第一节 隋唐儒学与教育的密切关系

     第二节 隋唐学校教育的儒学精神

     第三节 读书做官的重要途径:科举制度

    后记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中国儒学史(隋唐卷)
中国环境司法发展报告(2022年)
吕忠梅 等
中国儒学史(隋唐卷)
中国独居老人生存状况分析及对策
张泽滈、唐敏
中国儒学史(隋唐卷)
中国考古学年鉴2022
中国考古学会著
中国儒学史(隋唐卷)
中国民乐考级辅导大全:古筝(五级~六级)(3VCD)
郭雪君 主讲
中国儒学史(隋唐卷)
中国濒危保护植物彩色图鉴
于胜祥 王振华 彭玉德 赵晖
中国儒学史(隋唐卷)
中国民主同盟史
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
中国儒学史(隋唐卷)
中国科尔沁沙地大型真菌多样性
图力古尔
中国儒学史(隋唐卷)
中国书画基本丛书·艺舟双楫
(清)包世臣 纂 金丹 点校
中国儒学史(隋唐卷)
中国秘密社会通史(全四卷)
秦宝琦
中国儒学史(隋唐卷)
中国经济史散论
张荫麟
中国儒学史(隋唐卷)
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2023()
中国科技评估与成果管理研究会 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中国儒学史(隋唐卷)
中国金融不良资产市场调查报告2024
王占峰 主编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中国儒学史(隋唐卷)
读史入门
许凌云 编
中国儒学史(隋唐卷)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刘知几评传
许凌云 著;匡亚明 编
中国儒学史(隋唐卷)
刘知几评传
许凌云 著;匡亚明 编
中国儒学史(隋唐卷)
Dreamweaver CS3网页设计开发全方位学习
许凌云、陈艳艳、刘岩 编
中国儒学史(隋唐卷)
Dreamweaver+Photoshop+Flash网页设计全方位学习
许凌云 著
中国儒学史(隋唐卷)
Flash CS3网页动画设计开发全方位学习
许凌云、李防 编
中国儒学史(隋唐卷)
读史入门
许凌云
中国儒学史(隋唐卷)
儒家伦理与中国史学
许凌云 著
中国儒学史(隋唐卷)
经史因缘
许凌云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