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腹地考古图记:海外遗珍国外西域考古经典论著译丛

亚洲腹地考古图记:海外遗珍国外西域考古经典论著译丛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英]
2004
ISBN: 9787563343614
定价: 3980.00
装帧: 其他
开本: 其他
纸张: 其他
分类: 历史
  • 《亚洲腹地考古图记》是一部大型考古报告,是斯坦因1913年7月至1916年2月,历时2年8个月、行程11 000英里,东迄河西走廊,经新疆塔里木盆地,西至阿姆河上游和伊朗;南自兴都库什山,经准噶尔,北达内蒙古西部地区,在这一时空范围进行的考古调查、发掘资料及研究成果。《亚洲腹地考古图记》记载了作者所考察的古代遗址、墓地、道路遗迹与所发现的大量重要文物。其中重要遗址和墓地有麻扎塔格山废堡遗址、尼雅遗址、鄯善“东故城”佛寺遗址、楼兰古城遗址、汉代长城及烽燧遗址、吐鲁番佛寺遗址和墓地以及从瓦罕经加兰、罗申、舒格 斯坦因(Marc Aurel Stein 1862—1943) 英国人。原籍匈牙利。早年在维也纳、莱比锡等大学 学习,后游学牛津大学和伦敦 大学。1887年至英属印度,任拉 合尔东方学院校长、加尔各答大 学校长等职。在英国和印度政 府的支持下,先后进行三次中亚 探险。第一次中亚探险(1900- 1901)主要发掘和田地区和尼雅 的古代遗址,其旅行记为《沙埋 和田废址记》(Sand-buried Ru- ins of Khotan, London, 1903), 正式考古报告是《古代和田》 (Ancient Khotan,全二卷,1907)。第二次探险(1900— 1908)除重访和田和尼雅遗址外,还发掘古楼兰遗址,并深 入河西走廊,在敦煌附近长城沿线掘得大量汉简,又走访 莫高窟,拍摄洞窟壁画,并利用王道士的无知,廉价骗购 藏经洞出土敦煌写本二十四箱、绢画和丝织品等五箱。其 旅行记为《沙漠契丹度址记》(1912),其中有敦煌骗宝经 过的详细记录;其正式考古报告为《西域考古记》(1921), 至五卷。第三次探险(1913-1915)又重访和田、尼雅、楼 兰遗址,并再次到敦煌,从王道士手中获得五百七十余 件敦煌写本,还发掘黑城子和吐鲁番等地遗址,其正式考 古报告为《亚洲腹地考古记》(1928),全四卷。还著有《在 中亚的古道上》(1933),对二次探险做了简要的记述。 1930年,拟进行第四次中亚探险,被南京政府拒绝,其所 获少量文物,下落不明。三次中亚探险所获敦煌等地出土 文物和文献,主要入藏伦敦的英国博物馆、英国图书馆和 印度事务部图书馆,以及印度德里中亚古物博物馆(今在 新德里的印度国立博物馆)。藏品由各科专家编目、研究, 发表大量的研究成果。斯坦因本人除上述考古报告和旅行 记外,还编著有《千佛洞:中国西部边境敦煌石窟寺所获之 古代佛教绘画》(1921)一书。其论著全目见《东洋学报》第 33卷第1号。其生平事迹详见米尔斯基(Jeannette Mirsky)著《考古探险家斯坦因爵士传》(1977)。
    虽然斯坦因在事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他这种只顾事业而不分国界随心所欲的探险考古活动,侵犯了中国人民的利益,伤害了中国人的感情。斯坦因第一次来敦煌是1907年3月。这是他第二次中亚腹地探险活动。当时,他不仅在莫高窟看到了精美的壁画和彩塑,而且采用各种手段,尤以“唐僧之陡”为名,骗取道士王圆箓的信任,以极少的白银,从王道士手中换取了大量的写经、文书和艺术品。当他离开莫高窟时,仅经卷文书装满了24箱子,精美的绢画和刺绣艺术品等文物又装了5大箱。后经清理,卷文完整的有7000件,残缺的6000件,还有一大批其它文物。斯坦因第二次来敦煌时,又以500两白银的捐献,从王圆箓手中换去570部汉文写卷。这些卷子是王圆箓专门收集的,均为完整的长卷,价值极高,但又被斯坦因卷运到了英国。
  • 内容简介:
    《亚洲腹地考古图记》是一部大型考古报告,是斯坦因1913年7月至1916年2月,历时2年8个月、行程11 000英里,东迄河西走廊,经新疆塔里木盆地,西至阿姆河上游和伊朗;南自兴都库什山,经准噶尔,北达内蒙古西部地区,在这一时空范围进行的考古调查、发掘资料及研究成果。《亚洲腹地考古图记》记载了作者所考察的古代遗址、墓地、道路遗迹与所发现的大量重要文物。其中重要遗址和墓地有麻扎塔格山废堡遗址、尼雅遗址、鄯善“东故城”佛寺遗址、楼兰古城遗址、汉代长城及烽燧遗址、吐鲁番佛寺遗址和墓地以及从瓦罕经加兰、罗申、舒格
  • 作者简介:
    斯坦因(Marc Aurel Stein 1862—1943) 英国人。原籍匈牙利。早年在维也纳、莱比锡等大学 学习,后游学牛津大学和伦敦 大学。1887年至英属印度,任拉 合尔东方学院校长、加尔各答大 学校长等职。在英国和印度政 府的支持下,先后进行三次中亚 探险。第一次中亚探险(1900- 1901)主要发掘和田地区和尼雅 的古代遗址,其旅行记为《沙埋 和田废址记》(Sand-buried Ru- ins of Khotan, London, 1903), 正式考古报告是《古代和田》 (Ancient Khotan,全二卷,1907)。第二次探险(1900— 1908)除重访和田和尼雅遗址外,还发掘古楼兰遗址,并深 入河西走廊,在敦煌附近长城沿线掘得大量汉简,又走访 莫高窟,拍摄洞窟壁画,并利用王道士的无知,廉价骗购 藏经洞出土敦煌写本二十四箱、绢画和丝织品等五箱。其 旅行记为《沙漠契丹度址记》(1912),其中有敦煌骗宝经 过的详细记录;其正式考古报告为《西域考古记》(1921), 至五卷。第三次探险(1913-1915)又重访和田、尼雅、楼 兰遗址,并再次到敦煌,从王道士手中获得五百七十余 件敦煌写本,还发掘黑城子和吐鲁番等地遗址,其正式考 古报告为《亚洲腹地考古记》(1928),全四卷。还著有《在 中亚的古道上》(1933),对二次探险做了简要的记述。 1930年,拟进行第四次中亚探险,被南京政府拒绝,其所 获少量文物,下落不明。三次中亚探险所获敦煌等地出土 文物和文献,主要入藏伦敦的英国博物馆、英国图书馆和 印度事务部图书馆,以及印度德里中亚古物博物馆(今在 新德里的印度国立博物馆)。藏品由各科专家编目、研究, 发表大量的研究成果。斯坦因本人除上述考古报告和旅行 记外,还编著有《千佛洞:中国西部边境敦煌石窟寺所获之 古代佛教绘画》(1921)一书。其论著全目见《东洋学报》第 33卷第1号。其生平事迹详见米尔斯基(Jeannette Mirsky)著《考古探险家斯坦因爵士传》(1977)。
    虽然斯坦因在事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他这种只顾事业而不分国界随心所欲的探险考古活动,侵犯了中国人民的利益,伤害了中国人的感情。斯坦因第一次来敦煌是1907年3月。这是他第二次中亚腹地探险活动。当时,他不仅在莫高窟看到了精美的壁画和彩塑,而且采用各种手段,尤以“唐僧之陡”为名,骗取道士王圆箓的信任,以极少的白银,从王道士手中换取了大量的写经、文书和艺术品。当他离开莫高窟时,仅经卷文书装满了24箱子,精美的绢画和刺绣艺术品等文物又装了5大箱。后经清理,卷文完整的有7000件,残缺的6000件,还有一大批其它文物。斯坦因第二次来敦煌时,又以500两白银的捐献,从王圆箓手中换去570部汉文写卷。这些卷子是王圆箓专门收集的,均为完整的长卷,价值极高,但又被斯坦因卷运到了英国。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亚洲腹地考古图记:海外遗珍国外西域考古经典论著译丛
亚洲猪病--临床兽医指导手册(精)/世界养猪业经典专著大系
[马来西亚]朱兴利 著;邵国青、曲向阳、华利忠 译
亚洲腹地考古图记:海外遗珍国外西域考古经典论著译丛
亚洲漆艺交流展集萃
金晖 编
亚洲腹地考古图记:海外遗珍国外西域考古经典论著译丛
亚洲概念史研究(第12卷)
孙江
亚洲腹地考古图记:海外遗珍国外西域考古经典论著译丛
亚洲人鼻整形术
(韩)徐万群
亚洲腹地考古图记:海外遗珍国外西域考古经典论著译丛
亚洲的21世纪:亚洲重返世界舞台的中心,中国和平崛起,全球秩序重构。《中国的选择》作者马凯硕作品
马凯硕
亚洲腹地考古图记:海外遗珍国外西域考古经典论著译丛
亚洲文明史纲:文明互鉴的东方智慧 梳理亚洲文明发展历程文明交流互鉴
武斌
亚洲腹地考古图记:海外遗珍国外西域考古经典论著译丛
亚洲(亚太)企业重组与破产制度
亚洲商法研究所
亚洲腹地考古图记:海外遗珍国外西域考古经典论著译丛
亚洲经贸合作研究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课题组
亚洲腹地考古图记:海外遗珍国外西域考古经典论著译丛
亚洲服饰与语言文化
张厚泉
亚洲腹地考古图记:海外遗珍国外西域考古经典论著译丛
亚洲国家的小额信贷扶贫实践
[新西兰]克里斯托弗·甘 吉尔伯特·V.纳尔蒂亚 编著;王玮卓 张巨勇 译
亚洲腹地考古图记:海外遗珍国外西域考古经典论著译丛
亚洲翻译
马会娟 著
亚洲腹地考古图记:海外遗珍国外西域考古经典论著译丛
亚洲玉米螟生物学研究与综合防治
张琪 著
系列丛书 / 更多
亚洲腹地考古图记:海外遗珍国外西域考古经典论著译丛
亚洲猪病--临床兽医指导手册(精)/世界养猪业经典专著大系
[马来西亚]朱兴利 著;邵国青、曲向阳、华利忠 译
亚洲腹地考古图记:海外遗珍国外西域考古经典论著译丛
亚洲漆艺交流展集萃
金晖 编
亚洲腹地考古图记:海外遗珍国外西域考古经典论著译丛
亚洲概念史研究(第12卷)
孙江
亚洲腹地考古图记:海外遗珍国外西域考古经典论著译丛
亚洲人鼻整形术
(韩)徐万群
亚洲腹地考古图记:海外遗珍国外西域考古经典论著译丛
亚洲的21世纪:亚洲重返世界舞台的中心,中国和平崛起,全球秩序重构。《中国的选择》作者马凯硕作品
马凯硕
亚洲腹地考古图记:海外遗珍国外西域考古经典论著译丛
亚洲文明史纲:文明互鉴的东方智慧 梳理亚洲文明发展历程文明交流互鉴
武斌
亚洲腹地考古图记:海外遗珍国外西域考古经典论著译丛
亚洲(亚太)企业重组与破产制度
亚洲商法研究所
亚洲腹地考古图记:海外遗珍国外西域考古经典论著译丛
亚洲经贸合作研究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课题组
亚洲腹地考古图记:海外遗珍国外西域考古经典论著译丛
亚洲服饰与语言文化
张厚泉
亚洲腹地考古图记:海外遗珍国外西域考古经典论著译丛
亚洲国家的小额信贷扶贫实践
[新西兰]克里斯托弗·甘 吉尔伯特·V.纳尔蒂亚 编著;王玮卓 张巨勇 译
亚洲腹地考古图记:海外遗珍国外西域考古经典论著译丛
亚洲翻译
马会娟 著
亚洲腹地考古图记:海外遗珍国外西域考古经典论著译丛
亚洲玉米螟生物学研究与综合防治
张琪 著
相关图书 / 更多
亚洲腹地考古图记:海外遗珍国外西域考古经典论著译丛
亚洲猪病--临床兽医指导手册(精)/世界养猪业经典专著大系
[马来西亚]朱兴利 著;邵国青、曲向阳、华利忠 译
亚洲腹地考古图记:海外遗珍国外西域考古经典论著译丛
亚洲漆艺交流展集萃
金晖 编
亚洲腹地考古图记:海外遗珍国外西域考古经典论著译丛
亚洲概念史研究(第12卷)
孙江
亚洲腹地考古图记:海外遗珍国外西域考古经典论著译丛
亚洲人鼻整形术
(韩)徐万群
亚洲腹地考古图记:海外遗珍国外西域考古经典论著译丛
亚洲的21世纪:亚洲重返世界舞台的中心,中国和平崛起,全球秩序重构。《中国的选择》作者马凯硕作品
马凯硕
亚洲腹地考古图记:海外遗珍国外西域考古经典论著译丛
亚洲文明史纲:文明互鉴的东方智慧 梳理亚洲文明发展历程文明交流互鉴
武斌
亚洲腹地考古图记:海外遗珍国外西域考古经典论著译丛
亚洲(亚太)企业重组与破产制度
亚洲商法研究所
亚洲腹地考古图记:海外遗珍国外西域考古经典论著译丛
亚洲经贸合作研究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课题组
亚洲腹地考古图记:海外遗珍国外西域考古经典论著译丛
亚洲服饰与语言文化
张厚泉
亚洲腹地考古图记:海外遗珍国外西域考古经典论著译丛
亚洲国家的小额信贷扶贫实践
[新西兰]克里斯托弗·甘 吉尔伯特·V.纳尔蒂亚 编著;王玮卓 张巨勇 译
亚洲腹地考古图记:海外遗珍国外西域考古经典论著译丛
亚洲翻译
马会娟 著
亚洲腹地考古图记:海外遗珍国外西域考古经典论著译丛
亚洲玉米螟生物学研究与综合防治
张琪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