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3:海外中国艺术史研究

世界3:海外中国艺术史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
2020-05
版次: 1
ISBN: 9787208162396
定价: 69.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纯质纸
页数: 172页
分类: 艺术
67人买过
  • 本辑《世界3》以“海外中国艺术史研究”为专题。 

     
    20世纪后期以来,中国艺术史研究状况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那是西方新艺术史集中影响中国艺术史研究的时期,也是中国艺术史研究者在全面反思的基础上拓展新方法的时代。这个时期既出现了对文人生活进行全面解剖的解构性论著,也出现了具有重建艺术史野心的通史写作;既有来自人类学、考古学的整体思维,也有来自后现代哲学、文学研究的纷繁术语,意识形态化也成为这一时期部分中国艺术史研究的基本特征。一方面艺术史研究的视野已经远远超出绘画史领域,形成青铜器研究、宗教美术研究、墓葬艺术研究等领域的同时并进,另一方面展示方式、观看方式、生产方式、消费方式、空间性、物质性等观念的兴起也极大地拓展了所有研究领域的广度与深度。 

     
    这样的变化,伴随着80年代后国际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往来日益频繁,全球化领域中兴起的“中国艺术史研究”引起广泛关注,同时也为中国艺术史研究的“海外”背景带来新的语境。期间,中国艺术史与整个艺术史及文化研究的关系不断随着时间和地点的推移发生转变,产生了新的思想。事实上,“海外”对于三四十年前与今天的中国艺术史届而言或许有不同的意义,但它仍然能概括这一时间段中的一些学术反思:本辑副标题重提的“海外”概念,其本质意义就更接近于“知识生产地点”,反映出不同地点的研究特性,其中的跨学科领域思考、不同研究旨趣、观察视角和研究方法等塑造了中国艺术史的转向和未来。《世界3:海外中国艺术史研究》希望对各地的知识生产进行部分总结和介绍,关注不同语境下的“中国艺术史研究”,在比较中反思三四十年来这个学科的图景。 

     
    关于《世界3》 

     
    《世界3》是由OCAT研究中心(OCAT Institute)组织编辑的中文艺术史理论丛书,是OCAT研究中心的核心出版物,由主编黄专先生于2014年创办。主要登载艺术史理论及与其相关的语言史、心理学史、哲学史、文化史、宗教史、社会史和思想史的前沿性研究课题和译文,也对相关课题的国际资讯、图书、展览和研究机构进行报道与评介。《世界3》将通过为这一学术领域的研究成果提供出版平台,力图为这一领域新的汉语思想模式和知识形式的形成创造条件。 

     
    《世界3》的主要栏目有“专题研究”、“理论焦点”、“前沿动态”、“机构概览”和“书评”等。“专题研究”是《世界3》的核心栏目,刊登美术史、建筑史、影像史、设计史为主体的艺术史理论和方法及与其相关的语言史、心理学史、哲学史、文化史、宗教史、社会史和思想史的研究论文和译文。“理论焦点”是介绍世界当下重要的理论动向与理论研究,并突出其与艺术史研究的相互借鉴意义。“前沿动态”是《世界3》的综述性栏目,主要综述报导上述领域中重大课题的历史和现状,评论性报导年度内重大学术活动、人物、会议、出版、展览的现场。“机构概览”是介绍世界代表性的艺术史研究机构的概况及研究主题为主。“书评”是推介前述学术领域具有重大学术影响、前沿位置和独特方法的著作、学术期刊和学术展览的专栏性评论文章。 

    巫鸿,具有国际影响的美术史家、策展人。1963年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学习。1972―1978年任职于故宫博物院书画组、金石组。1978年重返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攻读硕士学位。1980―1987年就读于哈佛大学,获美术史与人类学双重博士学位。著有《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获1989年全美亚洲学年会最佳著作奖(李文森奖))、《中国古代美术和建筑中的纪念碑性》(获评1996年杰出学术出版物,被列为20世纪90年代最有意义的艺术学著作之一),参与编写《剑桥中国先秦史》(1999)等。 

     
    郭伟其,艺术史博士,2005年开始任教于广州美术学院,现为艺术与人文学院副教授,美术史系系主任,2016年起担任OCAT研究中心学术总监。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艺术史与学术史。代表性学术专著有《停云模楷:关于文征明与16世纪吴门风格规范的一种假设》(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2年),代表译著有《时间的形状:造物史研究简论》(2019年)。 

    黄专 总序 
    巫鸿 编者弁言 

     
    专题研究 
    洪再新 蒙古宫廷和江南文人:谈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元代艺术研究及人文学科的发展 
    李颖春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三十年:海外学者的问题、视角与方法 
    徐婷婷 何谓“‘中国’摄影”?― 主体性的演变与史学史回顾 
    蒋人和 入世的佛像:天龙山石窟造像的全球分布 
    布歌f 近三十年北美博物馆中国画收藏研究 

     
    理论焦点 
    范景中 《中国艺术史学史研究导论(讲义提纲)》引言 
    黄专 中国艺术史学史研究导论(讲义提纲) 

     
    学术项目 
    武夏 “古代墓葬美术国际学术会议”综述 
    乔纳森·K. 纳尔逊 中国学者与佛罗伦萨文艺复兴:伊塔蒂研讨班 
    杨肖 迈向跨文化视野的20 世纪中国美术史研究 ― 关于“民族志之眼”项目的思考 
    黛博拉·马罗 琼·温斯坦 盖蒂基金会“连结艺术史”项目综述 

     
    前沿动态 
    谢柏轲 等 何所来?何所往?―中国艺术史的过去与未来 

     
    书评 
    裴珍妮 帝制晚期中国艺术的感知方式 
    古嘉慧 评《中国艺术手册》 
    邹建林 汉斯·贝尔廷的《图像人类学》及其反响 

     
    作者、译者简介 
    《世界3:艺术史与博物馆》征稿启事 

  • 内容简介:
    本辑《世界3》以“海外中国艺术史研究”为专题。 

     
    20世纪后期以来,中国艺术史研究状况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那是西方新艺术史集中影响中国艺术史研究的时期,也是中国艺术史研究者在全面反思的基础上拓展新方法的时代。这个时期既出现了对文人生活进行全面解剖的解构性论著,也出现了具有重建艺术史野心的通史写作;既有来自人类学、考古学的整体思维,也有来自后现代哲学、文学研究的纷繁术语,意识形态化也成为这一时期部分中国艺术史研究的基本特征。一方面艺术史研究的视野已经远远超出绘画史领域,形成青铜器研究、宗教美术研究、墓葬艺术研究等领域的同时并进,另一方面展示方式、观看方式、生产方式、消费方式、空间性、物质性等观念的兴起也极大地拓展了所有研究领域的广度与深度。 

     
    这样的变化,伴随着80年代后国际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往来日益频繁,全球化领域中兴起的“中国艺术史研究”引起广泛关注,同时也为中国艺术史研究的“海外”背景带来新的语境。期间,中国艺术史与整个艺术史及文化研究的关系不断随着时间和地点的推移发生转变,产生了新的思想。事实上,“海外”对于三四十年前与今天的中国艺术史届而言或许有不同的意义,但它仍然能概括这一时间段中的一些学术反思:本辑副标题重提的“海外”概念,其本质意义就更接近于“知识生产地点”,反映出不同地点的研究特性,其中的跨学科领域思考、不同研究旨趣、观察视角和研究方法等塑造了中国艺术史的转向和未来。《世界3:海外中国艺术史研究》希望对各地的知识生产进行部分总结和介绍,关注不同语境下的“中国艺术史研究”,在比较中反思三四十年来这个学科的图景。 

     
    关于《世界3》 

     
    《世界3》是由OCAT研究中心(OCAT Institute)组织编辑的中文艺术史理论丛书,是OCAT研究中心的核心出版物,由主编黄专先生于2014年创办。主要登载艺术史理论及与其相关的语言史、心理学史、哲学史、文化史、宗教史、社会史和思想史的前沿性研究课题和译文,也对相关课题的国际资讯、图书、展览和研究机构进行报道与评介。《世界3》将通过为这一学术领域的研究成果提供出版平台,力图为这一领域新的汉语思想模式和知识形式的形成创造条件。 

     
    《世界3》的主要栏目有“专题研究”、“理论焦点”、“前沿动态”、“机构概览”和“书评”等。“专题研究”是《世界3》的核心栏目,刊登美术史、建筑史、影像史、设计史为主体的艺术史理论和方法及与其相关的语言史、心理学史、哲学史、文化史、宗教史、社会史和思想史的研究论文和译文。“理论焦点”是介绍世界当下重要的理论动向与理论研究,并突出其与艺术史研究的相互借鉴意义。“前沿动态”是《世界3》的综述性栏目,主要综述报导上述领域中重大课题的历史和现状,评论性报导年度内重大学术活动、人物、会议、出版、展览的现场。“机构概览”是介绍世界代表性的艺术史研究机构的概况及研究主题为主。“书评”是推介前述学术领域具有重大学术影响、前沿位置和独特方法的著作、学术期刊和学术展览的专栏性评论文章。 

  • 作者简介:
    巫鸿,具有国际影响的美术史家、策展人。1963年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学习。1972―1978年任职于故宫博物院书画组、金石组。1978年重返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攻读硕士学位。1980―1987年就读于哈佛大学,获美术史与人类学双重博士学位。著有《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获1989年全美亚洲学年会最佳著作奖(李文森奖))、《中国古代美术和建筑中的纪念碑性》(获评1996年杰出学术出版物,被列为20世纪90年代最有意义的艺术学著作之一),参与编写《剑桥中国先秦史》(1999)等。 

     
    郭伟其,艺术史博士,2005年开始任教于广州美术学院,现为艺术与人文学院副教授,美术史系系主任,2016年起担任OCAT研究中心学术总监。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艺术史与学术史。代表性学术专著有《停云模楷:关于文征明与16世纪吴门风格规范的一种假设》(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2年),代表译著有《时间的形状:造物史研究简论》(2019年)。 

  • 目录:
    黄专 总序 
    巫鸿 编者弁言 

     
    专题研究 
    洪再新 蒙古宫廷和江南文人:谈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元代艺术研究及人文学科的发展 
    李颖春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三十年:海外学者的问题、视角与方法 
    徐婷婷 何谓“‘中国’摄影”?― 主体性的演变与史学史回顾 
    蒋人和 入世的佛像:天龙山石窟造像的全球分布 
    布歌f 近三十年北美博物馆中国画收藏研究 

     
    理论焦点 
    范景中 《中国艺术史学史研究导论(讲义提纲)》引言 
    黄专 中国艺术史学史研究导论(讲义提纲) 

     
    学术项目 
    武夏 “古代墓葬美术国际学术会议”综述 
    乔纳森·K. 纳尔逊 中国学者与佛罗伦萨文艺复兴:伊塔蒂研讨班 
    杨肖 迈向跨文化视野的20 世纪中国美术史研究 ― 关于“民族志之眼”项目的思考 
    黛博拉·马罗 琼·温斯坦 盖蒂基金会“连结艺术史”项目综述 

     
    前沿动态 
    谢柏轲 等 何所来?何所往?―中国艺术史的过去与未来 

     
    书评 
    裴珍妮 帝制晚期中国艺术的感知方式 
    古嘉慧 评《中国艺术手册》 
    邹建林 汉斯·贝尔廷的《图像人类学》及其反响 

     
    作者、译者简介 
    《世界3:艺术史与博物馆》征稿启事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世界3:海外中国艺术史研究
世界主流马种鉴赏
易仁帅 编著
世界3:海外中国艺术史研究
世界萌物图鉴 微百科萌系简笔画手绘教程
菊长大人
世界3:海外中国艺术史研究
世界城市科普绘本全6册小学生全球地理百科知识启蒙六大洲城市景观历史文化特色美食儿童科普7-10岁
(英)莉兹·高格利 (英)罗伯·亨特/著 (巴)维克多·博伊伦/绘 原崇/译
世界3:海外中国艺术史研究
世界经典童话大师绘本 三只小猪 全20册 彩绘版 童话故事书睡前书 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儿童绘本书籍
(韩)俞修贤
世界3:海外中国艺术史研究
世界经典童话大师绘本 匹诺曹 全20册 彩绘版 童话故事书睡前书 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儿童绘本书籍
(韩)俞修贤
世界3:海外中国艺术史研究
世界尽头的小小书店
[新西兰]露丝·肖 著;郭澍 译;未读 出品
世界3:海外中国艺术史研究
世界园林艺术史:500年经典绘画中的园林全书
(英) 凡妮莎·雷明顿
世界3:海外中国艺术史研究
世界上的另一个我(辫子姐姐郁雨君心灵花园)
郁雨君
世界3:海外中国艺术史研究
世界博物大百科礼盒(全20册,地球、太空、动植物、海洋、森林、遗产、人文景观、文物故事等趣味主题科普)
张玉光 主编
世界3:海外中国艺术史研究
世界尽头的疯人院:“比利时号”南极之旅
(法)朱利安·桑克顿 后浪
世界3:海外中国艺术史研究
世界经典童话超大本漫画珍藏版2(精装本)超震撼大开本,世界级经典故事和精美绘画的盛宴
步印编辑部·主编 【德】格林兄弟等·著 张小达 译
世界3:海外中国艺术史研究
世界编织(A)--花样5000例(经典篇
云雨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