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面向对象和传统的方法(原书第8版)

软件工程:面向对象和传统的方法(原书第8版)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1-12
版次: 1
ISBN: 9787111362739
定价: 65.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80页
254人买过
  • 《软件工程:面向对象和传统的方法(原书第8版)》是软件工程领域的经典著作,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180多所美国高校选作教材。本书第8版继续保持了前七版的特色,采用传统方法与面向对象方法并重的方式,全面系统地介绍软件工程的理论与实践,并新增了第10章(第一部分的关键内容)和第18章(新兴技术)两章内容。全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绍软件工程概念,第二部分着重软件工程技术,教师可根据不同教学目的从任一部分开始讲授课程。

    《软件工程:面向对象和传统的方法(原书第8版)》是高等院校软件工程课程的理想教材,同时也是专业软件开发人员和管理者的理想参考书。 作者:(美国)沙赫(StephenR.Schach)译者:邓迎春韩松等 出版者的话

    译者序

    前言

    第1章软件工程的范畴

    1.1历史方面

    1.2经济方面

    1.3维护性方面

    1.3.1维护的传统和现代观点

    1.3.2交付后维护的重要性

    1.4需求、分析和设计方面

    1.5小组编程方面

    1.6为什么没有计划阶段

    1.7为什么没有测试阶段

    1.8为什么没有文档阶段

    1.9面向对象范型

    1.10正确看待面向对象范型

    1.11术语

    1.12道德问题

    本章回顾

    进一步阅读指导

    习题

    第一部分软件工程概念

    第2章软件生命周期模型

    2.1理论上的软件开发

    2.2Winburg小型实例研究

    2.3Winburg小型实例研究心得

    2.4野鸭拖拉机公司小型实例研究

    2.5迭代和递增

    2.6修订的Winburg小型实例研究

    2.7迭代和递增的风险和其他方面

    2.8迭代和递增的控制

    2.9其他生命周期模型

    2.9.1编码-修补生命周期模型

    2.9.2瀑布生命周期模型

    2.9.3快速原型开发生命周期模型

    2.9.4开源生命周期模型

    2.9.5敏捷过程

    2.9.6同步-稳定生命周期模型

    2.9.7螺旋生命周期模型

    2.10生命周期模型的比较

    本章回顾

    进一步阅读指导

    习题

    第3章软件过程

    3.1统一过程

    3.2面向对象范型内的迭代和递增

    3.3需求流

    3.4分析流

    3.5设计流

    3.6实现流

    3.7测试流

    3.7.1需求制品

    3.7.2分析制品

    3.7.3设计制品

    3.7.4实现制品

    3.8交付后维护

    3.9退役

    3.10统一过程的各阶段

    3.10.1开始阶段

    3.10.2细化阶段

    3.10.3构建阶段

    3.10.4转换阶段

    3.11一维与二维生命周期模型

    3.12改进软件过程

    3.13能力成熟度模型

    3.14软件过程改进方面的其他努力

    3.15软件过程改进的代价和收益

    本章回顾

    进一步阅读指导

    习题

    第4章软件小组

    4.1小组组织

    4.2民主小组方法

    4.3传统的主程序员小组方法

    4.3.1《纽约时报》项目

    4.3.2传统的主程序员小组方法的不实用性

    4.4主程序员小组和民主小组之外的编程小组

    4.5同步-稳定小组

    4.6敏捷过程小组

    4.7开源编程小组

    4.8人员能力成熟度模型

    4.9选择合适的小组组织

    本章回顾

    进一步阅读指导

    习题

    第5章软件工程工具

    5.1逐步求精法

    5.2成本-效益分析法

    5.3分治

    5.4关注分离

    5.5软件度量

    5.6CASE

    5.7CASE的分类

    5.8CASE的范围

    5.9软件版本

    5.9.1修订版

    5.9.2变种版

    5.10配置控制

    5.10.1交付后维护期间的配置控制

    5.10.2基准

    5.10.3产品开发过程中的配置控制

    5.11建造工具

    5.12使用CASE技术提高生产力

    本章回顾

    进一步阅读指导

    习题

    第6章测试

    6.1质量问题

    6.1.1软件质量保证

    6.1.2管理独立

    6.2非执行测试

    6.2.1走查

    6.2.2管理走查

    6.2.3审查

    6.2.4审查与走查的对比

    6.2.5评审的优缺点

    6.2.6审查的度量

    6.3执行测试

    6.4应该测试什么

    6.4.1实用性

    6.4.2可靠性

    6.4.3健壮性

    6.4.4性能

    6.4.5正确性

    6.5测试与正确性证明

    6.5.1正确性证明的例子

    6.5.2正确性证明小型实例研究

    6.5.3正确性证明和软件工程

    6.6谁应当完成执行测试

    6.7测试什么时候停止

    本章回顾

    进一步阅读指导

    习题

    第7章从模块到对象

    7.1什么是模块

    7.2内聚

    7.2.1偶然性内聚

    7.2.2逻辑性内聚

    7.2.3时间性内聚

    7.2.4过程性内聚

    7.2.5通信性内聚

    7.2.6功能性内聚

    7.2.7信息性内聚

    7.2.8内聚示例

    7.3耦合

    7.3.1内容耦合

    7.3.2共用耦合

    7.3.3控制耦合

    7.3.4印记耦合

    7.3.5数据耦合

    7.3.6耦合示例

    7.3.7耦合的重要性

    7.4数据封装

    7.4.1数据封装和产品开发

    7.4.2数据封装和产品维护

    7.5抽象数据类型

    7.6信息隐藏

    7.7对象

    7.8继承、多态和动态绑定

    7.9面向对象范型

    本章回顾

    进一步阅读指导

    习题

    第8章可重用性和可移植性

    8.1重用的概念

    8.2重用的障碍

    8.3重用实例研究

    8.3.1Raytheon导弹系统部

    8.3.2欧洲航天局

    8.4对象和重用

    8.5设计和实现期间的重用

    8.5.1设计重用

    8.5.2应用框架

    8.5.3设计模式

    8.5.4软件体系结构

    8.5.5基于组件的软件工程

    8.6其他设计模式

    8.6.1FLIC小型实例研究

    8.6.2适配器设计模式

    8.6.3桥设计模式

    8.6.4迭代器设计模式

    8.6.5抽象工厂设计模式

    8.7设计模式的种类

    8.8设计模式的优缺点

    8.9重用及互联网

    8.10重用和交付后维护

    8.11可移植性

    8.11.1硬件的不兼容性

    8.11.2操作系统的不兼容性

    8.11.3数值计算软件的不兼容性

    8.11.4编译器的不兼容性

    8.12为什么需要可移植性

    8.13实现可移植性的技术

    8.13.1可移植的系统软件

    8.13.2可移植的应用软件

    8.13.3可移植的数据

    8.13.4模型驱动结构

    本章回顾

    进一步阅读指导

    习题

    第9章计划和估算

    9.1计划和软件过程

    9.2周期和成本估算

    9.2.1产品规模的度量

    9.2.2成本估算技术

    9.2.3中间COCOMO

    9.2.4COCOMOII

    9.2.5跟踪周期和成本估算

    9.3软件项目管理计划的组成

    9.4软件项目管理计划框架

    9.5IEEE软件项目管理计划

    9.6计划测试

    9.7计划面向对象的项目

    9.8培训需求

    9.9文档标准

    9.10用于计划和估算的CASE工具

    9.11测试软件项目管理计划

    本章回顾

    进一步阅读指导

    习题

    第二部分软件生命周期的工作流

    第10章第一部分的关键内容

    10.1软件开发:理论与实践

    10.2迭代和递增

    10.3统一过程

    10.4工作流概述

    10.5软件小组

    10.6成本-效益分析法

    10.7度量

    10.8CASE

    10.9版本和配置

    10.10测试术语

    10.11执行测试和非执行测试

    10.12模块性

    10.13重用

    10.14软件项目管理计划

    本章回顾

    习题

    第11章需求

    11.1确定客户需要什么

    11.2需求流概述

    11.3理解应用域

    11.4业务模型

    11.4.1访谈

    11.4.2其他技术

    11.4.3用例

    11.5初始需求

    11.6对应用域的初始理解:MSG基金实例研究

    11.7初始业务模型:MSG基金实例研究

    11.8初始需求:MSG基金实例研究

    11.9继续需求流:MSG基金实例研究

    11.10修订需求:MSG基金实例研究

    11.11测试流:MSG基金实例研究

    11.12传统的需求阶段

    11.13快速原型开发

    11.14人的因素

    11.15重用快速原型

    11.16需求流的CASE工具

    11.17需求流的度量

    11.18需求流面临的挑战

    本章回顾

    进一步阅读指导

    习题

    第12章传统的分析

    12.1规格说明文档

    12.2非形式化规格说明

    12.3结构化系统分析

    12.4结构化系统分析:MSG基金实例研究

    12.5其他半形式化技术

    12.6建造实体-关系模型

    12.7有穷状态机

    12.8Petri网

    12.9Z

    12.9.1Z:电梯问题实例研究

    12.9.2Z的分析

    12.10其他的形式化技术

    12.11传统分析技术的比较

    12.12在传统分析阶段测试

    12.13传统分析阶段的CASE工具

    12.14传统分析阶段的度量

    12.15软件项目管理计划:MSG基金实例研究

    12.16传统分析阶段面临的挑战

    本章回顾

    进一步阅读指导

    习题

    第13章面向对象分析

    13.1分析流

    13.2抽取实体类

    13.3面向对象分析:电梯问题实例研究

    13.4功能建模:电梯问题实例研究

    13.5实体类建模:电梯问题实例研究

    13.5.1名词抽取

    13.5.2CRC卡片

    13.6动态建模:电梯问题实例研究

    13.7测试流:面向对象分析

    13.8抽取边界类和控制类

    13.9初始功能模型:MSG基金实例研究

    13.10初始类图:MSG基金实例研究

    13.11初始动态模型:MSG基金实例研究

    13.12修订实体类:MSG基金实例研究

    13.13抽取边界类:MSG基金实例研究

    13.14抽取控制类:MSG基金实例研究

    13.15用例实现:MSG基金实例研究

    13.15.1EstimateFundsAvailableforWeek用例

    13.15.2ManageanAsset用例

    13.15.3UpdateEstimatedAnnualOperatingExpenses用例

    13.15.4ProduceaReport用例

    13.16类图递增:MSG基金实例研究

    13.17测试流:MSG基金实例研究

    13.18统一过程中的规格说明文档

    13.19关于参与者和用例更详细的内容

    13.20面向对象分析流的CASE工具

    13.21面向对象分析流的度量

    13.22面向对象分析流面临的挑战

    本章回顾

    进一步阅读指导

    习题

    第14章设计

    14.1设计和抽象

    14.2面向操作设计

    14.3数据流分析

    14.3.1小型实例研究:字数统计

    14.3.2数据流分析扩展

    14.4事务分析

    14.5面向数据设计

    14.6面向对象设计

    14.7面向对象设计:电梯问题实例研究

    14.8面向对象设计:MSG基金实例研究

    14.9设计流

    14.10测试流:设计

    14.11测试流:MSG基金实例研究

    14.12详细设计的形式化技术

    14.13实时设计技术

    14.14设计的CASE工具

    14.15设计的度量

    14.16设计流面临的挑战

    本章回顾

    进一步阅读指导

    习题

    第15章实现

    15.1编程语言的选择

    15.2第四代语言

    15.3良好的编程实践

    15.3.1使用一致和有意义的变量名

    15.3.2自文档代码的问题

    15.3.3使用参数

    15.3.4为增加可读性的代码编排

    15.3.5嵌套的if语句

    15.4编码标准

    15.5代码重用

    15.6集成

    15.6.1自顶向下的集成

    15.6.2自底向上的集成

    15.6.3三明治集成

    15.6.4面向对象产品的集成

    15.6.5集成的管理

    15.7实现流

    15.8实现流:MSG基金实例研究

    15.9测试流:实现

    15.10测试用例选择

    15.10.1规格说明测试与代码测试

    15.10.2规格说明测试的可行性

    15.10.3代码测试的可行性

    15.11黑盒单元测试技术

    15.11.1等价测试和边界值分析

    15.11.2功能测试

    15.12黑盒测试用例:MSG基金实例研究

    15.13玻璃盒单元测试技术

    15.13.1结构测试:语句、分支和路径覆盖

    15.13.2复杂性度量

    15.14代码走查和审查

    15.15单元测试技术的比较

    15.16净室

    15.17测试对象时潜在的问题

    15.18单元测试的管理方面

    15.19何时该重实现而不是调试代码制品

    15.20集成测试

    15.21产品测试

    15.22验收测试

    15.23测试流:MSG基金实例研究

    15.24实现的CASE工具

    15.24.1软件开发全过程的CASE工具

    15.24.2集成化开发环境

    15.24.3商业应用环境

    15.24.4公共工具基础结构

    15.24.5环境的潜在问题

    15.25测试流的CASE工具

    15.26实现流的度量

    15.27实现流面临的挑战

    本章回顾

    进一步阅读指导

    习题

    第16章交付后维护

    16.1开发与维护

    16.2为什么交付后维护是必要的

    16.3对交付后维护程序员的要求是什么

    16.4交付后维护小型实例研究

    16.5交付后维护的管理

    16.5.1缺陷报告

    16.5.2批准对产品的修改

    16.5.3确保可维护性

    16.5.4迭代维护造成的问题

    16.6面向对象软件的维护

    16.7交付后维护技能与开发技能

    16.8逆向工程

    16.9交付后维护期间的测试

    16.10交付后维护的CASE工具

    16.11交付后维护的度量

    16.12交付后维护:MSG基金实例研究

    16.13交付后维护面临的挑战

    本章回顾

    进一步阅读指导

    习题

    第17章UML的进一步讨论

    17.1UML不是一种方法

    17.2类图

    17.2.1聚合

    17.2.2多重性

    17.2.3组合

    17.2.4泛化

    17.2.5关联

    17.3注解

    17.4用例图

    17.5构造型

    17.6交互图

    17.7状态图

    17.8活动图

    17.9包

    17.10组件图

    17.11部署图

    17.12UML图回顾

    17.13UML和迭代

    本章回顾

    进一步阅读指导

    习题

    第18章新兴技术

    18.1面向层面技术

    18.2模型驱动技术

    18.3基于组件技术

    18.4面向服务技术

    18.5面向服务技术和基于组件技术的比较

    18.6社交计算

    18.7Web工程

    18.8云技术

    18.9Web3.0

    18.10计算机安全

    18.11模型检查

    18.12目前和未来

    本章回顾

    进一步阅读指导

    附录

    附录A学期项目:巧克力爱好者匿名

    附录B软件工程资源

    附录C需求流:MSG基金实例研究

    附录D结构化系统分析:MSG基金实例研究

    附录E分析流:MSG基金实例研究

    附录F软件项目管理计划:MSG基金实例研究

    附录G设计流:MSG基金实例研究

    附录H实现流:MSG基金实例研究(C++版)

    附录I实现流:MSG基金实例研究(Java版)

    附录J测试流:MSG基金实例研究
  • 内容简介:
    《软件工程:面向对象和传统的方法(原书第8版)》是软件工程领域的经典著作,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180多所美国高校选作教材。本书第8版继续保持了前七版的特色,采用传统方法与面向对象方法并重的方式,全面系统地介绍软件工程的理论与实践,并新增了第10章(第一部分的关键内容)和第18章(新兴技术)两章内容。全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绍软件工程概念,第二部分着重软件工程技术,教师可根据不同教学目的从任一部分开始讲授课程。

    《软件工程:面向对象和传统的方法(原书第8版)》是高等院校软件工程课程的理想教材,同时也是专业软件开发人员和管理者的理想参考书。
  •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沙赫(StephenR.Schach)译者:邓迎春韩松等
  • 目录:
    出版者的话

    译者序

    前言

    第1章软件工程的范畴

    1.1历史方面

    1.2经济方面

    1.3维护性方面

    1.3.1维护的传统和现代观点

    1.3.2交付后维护的重要性

    1.4需求、分析和设计方面

    1.5小组编程方面

    1.6为什么没有计划阶段

    1.7为什么没有测试阶段

    1.8为什么没有文档阶段

    1.9面向对象范型

    1.10正确看待面向对象范型

    1.11术语

    1.12道德问题

    本章回顾

    进一步阅读指导

    习题

    第一部分软件工程概念

    第2章软件生命周期模型

    2.1理论上的软件开发

    2.2Winburg小型实例研究

    2.3Winburg小型实例研究心得

    2.4野鸭拖拉机公司小型实例研究

    2.5迭代和递增

    2.6修订的Winburg小型实例研究

    2.7迭代和递增的风险和其他方面

    2.8迭代和递增的控制

    2.9其他生命周期模型

    2.9.1编码-修补生命周期模型

    2.9.2瀑布生命周期模型

    2.9.3快速原型开发生命周期模型

    2.9.4开源生命周期模型

    2.9.5敏捷过程

    2.9.6同步-稳定生命周期模型

    2.9.7螺旋生命周期模型

    2.10生命周期模型的比较

    本章回顾

    进一步阅读指导

    习题

    第3章软件过程

    3.1统一过程

    3.2面向对象范型内的迭代和递增

    3.3需求流

    3.4分析流

    3.5设计流

    3.6实现流

    3.7测试流

    3.7.1需求制品

    3.7.2分析制品

    3.7.3设计制品

    3.7.4实现制品

    3.8交付后维护

    3.9退役

    3.10统一过程的各阶段

    3.10.1开始阶段

    3.10.2细化阶段

    3.10.3构建阶段

    3.10.4转换阶段

    3.11一维与二维生命周期模型

    3.12改进软件过程

    3.13能力成熟度模型

    3.14软件过程改进方面的其他努力

    3.15软件过程改进的代价和收益

    本章回顾

    进一步阅读指导

    习题

    第4章软件小组

    4.1小组组织

    4.2民主小组方法

    4.3传统的主程序员小组方法

    4.3.1《纽约时报》项目

    4.3.2传统的主程序员小组方法的不实用性

    4.4主程序员小组和民主小组之外的编程小组

    4.5同步-稳定小组

    4.6敏捷过程小组

    4.7开源编程小组

    4.8人员能力成熟度模型

    4.9选择合适的小组组织

    本章回顾

    进一步阅读指导

    习题

    第5章软件工程工具

    5.1逐步求精法

    5.2成本-效益分析法

    5.3分治

    5.4关注分离

    5.5软件度量

    5.6CASE

    5.7CASE的分类

    5.8CASE的范围

    5.9软件版本

    5.9.1修订版

    5.9.2变种版

    5.10配置控制

    5.10.1交付后维护期间的配置控制

    5.10.2基准

    5.10.3产品开发过程中的配置控制

    5.11建造工具

    5.12使用CASE技术提高生产力

    本章回顾

    进一步阅读指导

    习题

    第6章测试

    6.1质量问题

    6.1.1软件质量保证

    6.1.2管理独立

    6.2非执行测试

    6.2.1走查

    6.2.2管理走查

    6.2.3审查

    6.2.4审查与走查的对比

    6.2.5评审的优缺点

    6.2.6审查的度量

    6.3执行测试

    6.4应该测试什么

    6.4.1实用性

    6.4.2可靠性

    6.4.3健壮性

    6.4.4性能

    6.4.5正确性

    6.5测试与正确性证明

    6.5.1正确性证明的例子

    6.5.2正确性证明小型实例研究

    6.5.3正确性证明和软件工程

    6.6谁应当完成执行测试

    6.7测试什么时候停止

    本章回顾

    进一步阅读指导

    习题

    第7章从模块到对象

    7.1什么是模块

    7.2内聚

    7.2.1偶然性内聚

    7.2.2逻辑性内聚

    7.2.3时间性内聚

    7.2.4过程性内聚

    7.2.5通信性内聚

    7.2.6功能性内聚

    7.2.7信息性内聚

    7.2.8内聚示例

    7.3耦合

    7.3.1内容耦合

    7.3.2共用耦合

    7.3.3控制耦合

    7.3.4印记耦合

    7.3.5数据耦合

    7.3.6耦合示例

    7.3.7耦合的重要性

    7.4数据封装

    7.4.1数据封装和产品开发

    7.4.2数据封装和产品维护

    7.5抽象数据类型

    7.6信息隐藏

    7.7对象

    7.8继承、多态和动态绑定

    7.9面向对象范型

    本章回顾

    进一步阅读指导

    习题

    第8章可重用性和可移植性

    8.1重用的概念

    8.2重用的障碍

    8.3重用实例研究

    8.3.1Raytheon导弹系统部

    8.3.2欧洲航天局

    8.4对象和重用

    8.5设计和实现期间的重用

    8.5.1设计重用

    8.5.2应用框架

    8.5.3设计模式

    8.5.4软件体系结构

    8.5.5基于组件的软件工程

    8.6其他设计模式

    8.6.1FLIC小型实例研究

    8.6.2适配器设计模式

    8.6.3桥设计模式

    8.6.4迭代器设计模式

    8.6.5抽象工厂设计模式

    8.7设计模式的种类

    8.8设计模式的优缺点

    8.9重用及互联网

    8.10重用和交付后维护

    8.11可移植性

    8.11.1硬件的不兼容性

    8.11.2操作系统的不兼容性

    8.11.3数值计算软件的不兼容性

    8.11.4编译器的不兼容性

    8.12为什么需要可移植性

    8.13实现可移植性的技术

    8.13.1可移植的系统软件

    8.13.2可移植的应用软件

    8.13.3可移植的数据

    8.13.4模型驱动结构

    本章回顾

    进一步阅读指导

    习题

    第9章计划和估算

    9.1计划和软件过程

    9.2周期和成本估算

    9.2.1产品规模的度量

    9.2.2成本估算技术

    9.2.3中间COCOMO

    9.2.4COCOMOII

    9.2.5跟踪周期和成本估算

    9.3软件项目管理计划的组成

    9.4软件项目管理计划框架

    9.5IEEE软件项目管理计划

    9.6计划测试

    9.7计划面向对象的项目

    9.8培训需求

    9.9文档标准

    9.10用于计划和估算的CASE工具

    9.11测试软件项目管理计划

    本章回顾

    进一步阅读指导

    习题

    第二部分软件生命周期的工作流

    第10章第一部分的关键内容

    10.1软件开发:理论与实践

    10.2迭代和递增

    10.3统一过程

    10.4工作流概述

    10.5软件小组

    10.6成本-效益分析法

    10.7度量

    10.8CASE

    10.9版本和配置

    10.10测试术语

    10.11执行测试和非执行测试

    10.12模块性

    10.13重用

    10.14软件项目管理计划

    本章回顾

    习题

    第11章需求

    11.1确定客户需要什么

    11.2需求流概述

    11.3理解应用域

    11.4业务模型

    11.4.1访谈

    11.4.2其他技术

    11.4.3用例

    11.5初始需求

    11.6对应用域的初始理解:MSG基金实例研究

    11.7初始业务模型:MSG基金实例研究

    11.8初始需求:MSG基金实例研究

    11.9继续需求流:MSG基金实例研究

    11.10修订需求:MSG基金实例研究

    11.11测试流:MSG基金实例研究

    11.12传统的需求阶段

    11.13快速原型开发

    11.14人的因素

    11.15重用快速原型

    11.16需求流的CASE工具

    11.17需求流的度量

    11.18需求流面临的挑战

    本章回顾

    进一步阅读指导

    习题

    第12章传统的分析

    12.1规格说明文档

    12.2非形式化规格说明

    12.3结构化系统分析

    12.4结构化系统分析:MSG基金实例研究

    12.5其他半形式化技术

    12.6建造实体-关系模型

    12.7有穷状态机

    12.8Petri网

    12.9Z

    12.9.1Z:电梯问题实例研究

    12.9.2Z的分析

    12.10其他的形式化技术

    12.11传统分析技术的比较

    12.12在传统分析阶段测试

    12.13传统分析阶段的CASE工具

    12.14传统分析阶段的度量

    12.15软件项目管理计划:MSG基金实例研究

    12.16传统分析阶段面临的挑战

    本章回顾

    进一步阅读指导

    习题

    第13章面向对象分析

    13.1分析流

    13.2抽取实体类

    13.3面向对象分析:电梯问题实例研究

    13.4功能建模:电梯问题实例研究

    13.5实体类建模:电梯问题实例研究

    13.5.1名词抽取

    13.5.2CRC卡片

    13.6动态建模:电梯问题实例研究

    13.7测试流:面向对象分析

    13.8抽取边界类和控制类

    13.9初始功能模型:MSG基金实例研究

    13.10初始类图:MSG基金实例研究

    13.11初始动态模型:MSG基金实例研究

    13.12修订实体类:MSG基金实例研究

    13.13抽取边界类:MSG基金实例研究

    13.14抽取控制类:MSG基金实例研究

    13.15用例实现:MSG基金实例研究

    13.15.1EstimateFundsAvailableforWeek用例

    13.15.2ManageanAsset用例

    13.15.3UpdateEstimatedAnnualOperatingExpenses用例

    13.15.4ProduceaReport用例

    13.16类图递增:MSG基金实例研究

    13.17测试流:MSG基金实例研究

    13.18统一过程中的规格说明文档

    13.19关于参与者和用例更详细的内容

    13.20面向对象分析流的CASE工具

    13.21面向对象分析流的度量

    13.22面向对象分析流面临的挑战

    本章回顾

    进一步阅读指导

    习题

    第14章设计

    14.1设计和抽象

    14.2面向操作设计

    14.3数据流分析

    14.3.1小型实例研究:字数统计

    14.3.2数据流分析扩展

    14.4事务分析

    14.5面向数据设计

    14.6面向对象设计

    14.7面向对象设计:电梯问题实例研究

    14.8面向对象设计:MSG基金实例研究

    14.9设计流

    14.10测试流:设计

    14.11测试流:MSG基金实例研究

    14.12详细设计的形式化技术

    14.13实时设计技术

    14.14设计的CASE工具

    14.15设计的度量

    14.16设计流面临的挑战

    本章回顾

    进一步阅读指导

    习题

    第15章实现

    15.1编程语言的选择

    15.2第四代语言

    15.3良好的编程实践

    15.3.1使用一致和有意义的变量名

    15.3.2自文档代码的问题

    15.3.3使用参数

    15.3.4为增加可读性的代码编排

    15.3.5嵌套的if语句

    15.4编码标准

    15.5代码重用

    15.6集成

    15.6.1自顶向下的集成

    15.6.2自底向上的集成

    15.6.3三明治集成

    15.6.4面向对象产品的集成

    15.6.5集成的管理

    15.7实现流

    15.8实现流:MSG基金实例研究

    15.9测试流:实现

    15.10测试用例选择

    15.10.1规格说明测试与代码测试

    15.10.2规格说明测试的可行性

    15.10.3代码测试的可行性

    15.11黑盒单元测试技术

    15.11.1等价测试和边界值分析

    15.11.2功能测试

    15.12黑盒测试用例:MSG基金实例研究

    15.13玻璃盒单元测试技术

    15.13.1结构测试:语句、分支和路径覆盖

    15.13.2复杂性度量

    15.14代码走查和审查

    15.15单元测试技术的比较

    15.16净室

    15.17测试对象时潜在的问题

    15.18单元测试的管理方面

    15.19何时该重实现而不是调试代码制品

    15.20集成测试

    15.21产品测试

    15.22验收测试

    15.23测试流:MSG基金实例研究

    15.24实现的CASE工具

    15.24.1软件开发全过程的CASE工具

    15.24.2集成化开发环境

    15.24.3商业应用环境

    15.24.4公共工具基础结构

    15.24.5环境的潜在问题

    15.25测试流的CASE工具

    15.26实现流的度量

    15.27实现流面临的挑战

    本章回顾

    进一步阅读指导

    习题

    第16章交付后维护

    16.1开发与维护

    16.2为什么交付后维护是必要的

    16.3对交付后维护程序员的要求是什么

    16.4交付后维护小型实例研究

    16.5交付后维护的管理

    16.5.1缺陷报告

    16.5.2批准对产品的修改

    16.5.3确保可维护性

    16.5.4迭代维护造成的问题

    16.6面向对象软件的维护

    16.7交付后维护技能与开发技能

    16.8逆向工程

    16.9交付后维护期间的测试

    16.10交付后维护的CASE工具

    16.11交付后维护的度量

    16.12交付后维护:MSG基金实例研究

    16.13交付后维护面临的挑战

    本章回顾

    进一步阅读指导

    习题

    第17章UML的进一步讨论

    17.1UML不是一种方法

    17.2类图

    17.2.1聚合

    17.2.2多重性

    17.2.3组合

    17.2.4泛化

    17.2.5关联

    17.3注解

    17.4用例图

    17.5构造型

    17.6交互图

    17.7状态图

    17.8活动图

    17.9包

    17.10组件图

    17.11部署图

    17.12UML图回顾

    17.13UML和迭代

    本章回顾

    进一步阅读指导

    习题

    第18章新兴技术

    18.1面向层面技术

    18.2模型驱动技术

    18.3基于组件技术

    18.4面向服务技术

    18.5面向服务技术和基于组件技术的比较

    18.6社交计算

    18.7Web工程

    18.8云技术

    18.9Web3.0

    18.10计算机安全

    18.11模型检查

    18.12目前和未来

    本章回顾

    进一步阅读指导

    附录

    附录A学期项目:巧克力爱好者匿名

    附录B软件工程资源

    附录C需求流:MSG基金实例研究

    附录D结构化系统分析:MSG基金实例研究

    附录E分析流:MSG基金实例研究

    附录F软件项目管理计划:MSG基金实例研究

    附录G设计流:MSG基金实例研究

    附录H实现流:MSG基金实例研究(C++版)

    附录I实现流:MSG基金实例研究(Java版)

    附录J测试流:MSG基金实例研究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软件工程:面向对象和传统的方法(原书第8版)
软件供应链安全实践指南
范丙华
软件工程:面向对象和传统的方法(原书第8版)
软件测试技术与实践——面向分布式系统OpenHarmony
朱少民
软件工程:面向对象和传统的方法(原书第8版)
软件简史(上下册)
张银奎
软件工程:面向对象和传统的方法(原书第8版)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IPO实务:探寻审核关注要点 解锁问题应对思路
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 合伙)行业专家委员会 编著
软件工程:面向对象和传统的方法(原书第8版)
软件架构指标:度量软件系统的性能和架构质量
[意]克里斯蒂安·西塞里
软件工程:面向对象和传统的方法(原书第8版)
软件安全概论 大中专公共计算机
魏强 编
软件工程:面向对象和传统的方法(原书第8版)
软件工程理论与实践 大中专理科科技综合 廉龙颖 等 编 新华正版
作者
软件工程:面向对象和传统的方法(原书第8版)
软件测试技术(信息工程类高职高专双高建设活页式教材)
于洋 编者;万国德;责编:张庆琼
软件工程:面向对象和传统的方法(原书第8版)
软件测试:一个软件工艺师的方法(原书第5版) [美]保罗·C. 乔根森 [美]拜伦·德弗里斯
[美]拜伦·德弗里斯(ByronDeVries) 著;[美]保罗·C.乔根森(PaulC.Jorgensen)
软件工程:面向对象和传统的方法(原书第8版)
软件测试
赵烽;卜令瑞
软件工程:面向对象和传统的方法(原书第8版)
软件工程(第二版) 阎朝坤 编
黄炎
软件工程:面向对象和传统的方法(原书第8版)
软件工程导论(原书第5版) 软硬件技术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