氰酸酯树脂应用研究

氰酸酯树脂应用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2017-03
版次: 3
ISBN: 9787030520951
定价: 110.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37页
分类: 工程技术
13人买过
  •   《氰酸酯树脂应用研究》以国内外氰酸酯树脂研究领域大量的学位论文、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及专利文献为基础,阐明了氰酸酯树脂的应用现状;重点介绍了目前国内外针对氰酸酯树脂在应用方面的缺陷,采用的不同改性方法、工艺,以及改性后新材料的性能。全书共6章,包括绪论、双马来酰亚胺改性氰酸酯树脂、热塑性树脂改性氰酸酯树脂、不饱和双键化合物改性氰酸酯树脂、弹性体改性氰酸酯树脂和纤维改性氰酸酯树脂。
      《氰酸酯树脂应用研究》借鉴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对氰酸酯树脂改性前后理化性能的变化、添加剂的预处理、成型工艺等方面进行了阶段性总结,可作为材料学相关研究领域的基础性资料,也可作为教材供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参考使用。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氰酸酯树脂简介
    1.1.1 氰酸酯树脂的合成
    1.1.2 氰酸酯树脂的性能
    1.1.3 氰酸酯树脂的反应
    1.1.4 氰酸酯树脂的发展历程
    1.2 氰酸酯树脂的特性
    1.3 氰酸酯树脂的应用
    1.3.1 在改性剂方面的应用
    1.3.2 在雷达罩中的应用
    1.3.3 在宇航结构部件中的应用
    1.3.4 在高性能印刷电路板中的应用
    1.3.5 在隐身材料中的应用
    1.3.6 在人造卫星上的应用
    1.3.7 在耐高温有机胶黏剂方面的应用
    1.3.8 在阻燃材料方面的应用
    1.3.9 氰酸酯树脂在电子封装领域的应用
    1.3.10 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1.4 氰酸酯树脂在应用方面的发展趋势
    1.5 氰酸酯树脂的改性现状
    1.5.1 采用橡胶类弹性体改性
    1.5.2 互穿聚合物网络改性氰酸酯
    1.5.3 氰酸酯与环氧树脂的共聚改性
    1.5.4 氰酸酯与热塑性树脂和橡胶弹性体的共混改性
    1.5.5 采用无机刚性填料改性
    1.6 增韧机理
    1.6.1 早期定性的增韧机理
    1.6.2 增韧机理的分类化和模型化
    1.6.3 增韧机理的微观化和定量化
    参考文献

    第2章 双马来酰亚胺改性氰酸酯树脂
    2.1 聚酰亚胺树脂的发展
    2.1.1 聚酰亚胺树脂简介
    2.1.2 BMI的结构与合成
    2.1.3 聚酰胺酸的酰亚胺化新工艺
    2.1.4 马来酰亚胺结构材料的发展
    2.2 BT树脂
    2.2.1 新型BT树脂的合成
    2.2.2 BT树脂的新发展
    2.3 CE/BMI共聚机理
    2.3.1 BMI与CE直接共聚反应
    2.3.2 BMI和CE互穿网络结构
    2.3.3 BT树脂的环状聚合结构反应
    2.3.4 Barton烯丙基CE与BMI共聚反应机理
    2.3.5 闫红强的新型含萘CE/BMI固化反应机理
    2.3.6 方芬的CE/BMI三步聚合反应
    2.4 CE/BMI固化动力学
    2.5 CE/BMI共聚物(BT树脂)的合成、性能及应用
    2.5.1 BT树脂的应用领域
    2.5.2 新型BMI和CE的合成
    2.5.3 新型BT树脂耐热性能的研究
    2.5.4 BT树脂的特性
    2.5.5 双马来酰亚胺树脂改性氰酸酯树脂的研究
    2.5.6 双马来酰亚胺三嗪环树脂的应用
    2.5.7 热固性树脂改性氰酸酯树脂
    2.6 CE/BMI/EP固化机理及性能
    2.6.1 固化工艺对三元体系性能的影响
    2.6.2 CE/BMI/EP共聚机理
    2.6.3 CE/BMI/EP共固化动力学
    2.6.4 CE/BMI/EP共聚物的性能
    2.6.5 CE/EP/BMI三元改性体系
    2.7 BT树脂的其他改性
    2.7.1 BT树脂的改性研究
    2.7.2 烯丙基物对BMI/CE的改性
    2.7.3 双烯封端棒状聚酰亚胺和聚苯醚对BMI/CE的改性
    2.7.4 改性剂对BMI/CE的改性
    参考文献

    第3章 热塑.性树脂改性氰酸酯树脂
    3.1 基本概况及其发展
    3.1.1 改性体系对共混物性能的影响
    3.1.2 相形态和相分离对改性效果的影响
    3.2 热塑性聚苯醚改性CE
    3.2.1 PPO用量对共混体系性能的影响
    3.2.2 增韧机理研究
    3.3 热塑性聚醚酰亚胺改性CE
    3.3.1 PEI改性CE体系的反应诱导相分离
    3.3.2 CE/PEI的力学性能和断面形态
    3.3.3 CE/PEI的介电性能
    3.4 聚醚型聚氨酯预聚体改性CE
    3.4.1 BCE/BA的静态力学性能
    3.4.2 BCE/BA的动态力学性能
    3.4.3 BCE/BA体系的耐热性
    3.5 聚乙烯基吡咯烷酮改性CE
    3.5.1 改性BADCy的力学性能
    3.5.2 固化树脂的吸湿性能
    3.5.3 湿热老化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3.6 改性体系性能比较及存在的问题
    3.7 甲基丙烯酸甲酯改性氰酸酯树脂
    3.7.1 同步合成法与异步合成法
    3.7.2 同步合成法与异步合成法对BADCy/MMA-IPN力学性能的影响
    3.7.3 MMA质量分数对BADCy/MMA-IPN力学性能的影响
    3.7.4 MMA质量分数对体系密度的影响
    3.7.5 红外图谱分析
    3.7.6 DSC图谱分析
    3.8 苯乙烯改性氰酸酯树脂
    3.9 丙烯腈改性氰酸酯树脂
    3.9.1 同步合成法与异步合成法对BADCy/AN-semi-IPN力学性能的影响
    3.9.2 AN质量分数对BADCy/AN-semi-IPN力学性能的影响
    3.10 三种热塑性树脂改性氰酸酯树脂的性能对比
    3.10.1 改性用热塑性树脂的选择
    3.10.2 改性体系的力学性能
    3.10.3 改性体系的玻璃化温度
    3.10.4 相分离过程中的CE转化率
    3.10.5 PMMA/CE改性体系的相图
    3.10.6 PMMA/CE改性体系的相结构
    3.10.7 催化剂对改性体系相结构的影响
    3.10.8 不同固化温度下改性体系的相结构
    参考文献

    第4章 不饱和双键化合物改性氰酸酯树脂
    4.1 CE/St改性体系
    4.1.1 反应性及动力学参数
    4.1.2 CE/St的性能
    4.1.3 CE/St/二乙烯基苯的性能
    4.2 CE/MMA改性体系
    4.2.1 MMA质量对IPN力学性能的影响
    4.2.2 MMA质量分数对IPN体系密度的影响
    4.2.3 IPN、CE、PMMA的力学性能对比
    4.3 CE/MMA/St改性体系
    4.3.1 静态力学性能
    4.3.2 动态力学性能
    4.3.3 热性能分析
    4.3.4 改性体系的吸湿性能
    4.4 CE/MMA/St/E-玻璃布
    4.4.1 力学性能和介电性能
    4.4.2 后处理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4.4.3 改性体系的吸湿性能
    4.4.4 湿热老化对断面形貌的影响
    4.4.5 含不饱和双键的化合物改性氰酸酯树脂
    4.5 性能比较及存在的问题
    4.5.1 含不饱和双键化合物改性CE
    4.5.2 含不饱和双键的化合物改性氰酸酯树脂的不足
    参考文献

    第5章 弹性体改性氰酸酯树脂
    5.1 研究进展及增韧机理
    5.1.1 研究进展
    5.1.2 增韧机理
    5.2 BADCy/CTBN改性体系
    5.2.1 固化工艺
    5.2.2 反应体系特性
    5.2.3 静态力学性能
    5.2.4 动态力学性能
    5.2.5 热性能分析
    5.2.6 介电性能
    5.2.7 微相结构及增韧机理
    5.3 DCPDCE/CTBN改性体系
    5.3.1 CTBN对固化温度的影响
    5.3.2 静态力学性能
    5.3.3 动态力学性能
    5.3.4 断面微观结构
    5.3.5 耐湿热性能
    5.4 BADCy/CTBN/玻璃纤维改性体系
    5.4.1 固化树脂的性能
    5.4.2 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5.5 不同弹性体改性CE的性能比较
    5.5.1 不同弹性体对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
    5.5.2 CTBN用量对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
    5.5.3 不同CE/弹性体共混物热性能的分析
    参考文献

    第6章 纤维改性氰酸酯树脂
    6.1 纤维的特点及其改性研究进展
    6.1.1 纤维的特点
    6.1.2 改性CE研究进展
    6.2 玻璃纤维和碳纤维改性CE的性能比较
    6.2.1 CE/玻璃布(EW210)的性能
    6.2.2 CE/S2及CEm/S2的力学性能
    6.2.3 两种纤维改性CE的性能比较
    6.2.4 纤维改性CE的微观结构
    6.3 缓冲层对BADCy/T300性能的影响
    6.3.1 E51涂层对BADCy/T300力学性能的影响
    6.3.2 BADCy/T300的断口SEM分析
    6.4 HF-1/F-48/M40JB复合材料
    6.4.1 催化共聚体系的反应性
    6.4.2 热熔法缠绕复合材料的性能
    6.5 HF-1/E51/CF复合材料
    6.5.1 复合材料的吸湿行为
    6.5.2 湿热环境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6.5.3 湿热环境对复合材料破坏模式的影响
    6.6 BADCy/E51/M40J复合材料
    6.6.1 复合材料成型工艺
    6.6.2 复合材料力学性能
    6.6.3 环境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6.7 BADCy/M40-T300复合材料
    6.7.1 复合材料纵向拉伸性能
    6.7.2 复合材料弯曲性能
    6.7.3 复合材料层间剪切强度
    6.8 三种碳纤维改性BADCy的性能比较
    6.8.1 力学性能
    6.8.2 耐水煮性
    6.8.3 耐高低温冲击性
    6.8.4 耐紫外线
    6.9 玻璃纤维增强氰酸酯树脂基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
    6.9.1 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介电性能的影响因素
    6.9.2 树脂基体选择对介电性能的影响
    6.9.3 界面对介电性能的影响
    6.9.4 吸湿性对复合材料介电性能的影响
    6.9.5 温度对复合材料介电性能的影响
    6.9.6 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介电性能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氰酸酯树脂应用研究》以国内外氰酸酯树脂研究领域大量的学位论文、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及专利文献为基础,阐明了氰酸酯树脂的应用现状;重点介绍了目前国内外针对氰酸酯树脂在应用方面的缺陷,采用的不同改性方法、工艺,以及改性后新材料的性能。全书共6章,包括绪论、双马来酰亚胺改性氰酸酯树脂、热塑性树脂改性氰酸酯树脂、不饱和双键化合物改性氰酸酯树脂、弹性体改性氰酸酯树脂和纤维改性氰酸酯树脂。
      《氰酸酯树脂应用研究》借鉴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对氰酸酯树脂改性前后理化性能的变化、添加剂的预处理、成型工艺等方面进行了阶段性总结,可作为材料学相关研究领域的基础性资料,也可作为教材供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参考使用。
  • 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氰酸酯树脂简介
    1.1.1 氰酸酯树脂的合成
    1.1.2 氰酸酯树脂的性能
    1.1.3 氰酸酯树脂的反应
    1.1.4 氰酸酯树脂的发展历程
    1.2 氰酸酯树脂的特性
    1.3 氰酸酯树脂的应用
    1.3.1 在改性剂方面的应用
    1.3.2 在雷达罩中的应用
    1.3.3 在宇航结构部件中的应用
    1.3.4 在高性能印刷电路板中的应用
    1.3.5 在隐身材料中的应用
    1.3.6 在人造卫星上的应用
    1.3.7 在耐高温有机胶黏剂方面的应用
    1.3.8 在阻燃材料方面的应用
    1.3.9 氰酸酯树脂在电子封装领域的应用
    1.3.10 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1.4 氰酸酯树脂在应用方面的发展趋势
    1.5 氰酸酯树脂的改性现状
    1.5.1 采用橡胶类弹性体改性
    1.5.2 互穿聚合物网络改性氰酸酯
    1.5.3 氰酸酯与环氧树脂的共聚改性
    1.5.4 氰酸酯与热塑性树脂和橡胶弹性体的共混改性
    1.5.5 采用无机刚性填料改性
    1.6 增韧机理
    1.6.1 早期定性的增韧机理
    1.6.2 增韧机理的分类化和模型化
    1.6.3 增韧机理的微观化和定量化
    参考文献

    第2章 双马来酰亚胺改性氰酸酯树脂
    2.1 聚酰亚胺树脂的发展
    2.1.1 聚酰亚胺树脂简介
    2.1.2 BMI的结构与合成
    2.1.3 聚酰胺酸的酰亚胺化新工艺
    2.1.4 马来酰亚胺结构材料的发展
    2.2 BT树脂
    2.2.1 新型BT树脂的合成
    2.2.2 BT树脂的新发展
    2.3 CE/BMI共聚机理
    2.3.1 BMI与CE直接共聚反应
    2.3.2 BMI和CE互穿网络结构
    2.3.3 BT树脂的环状聚合结构反应
    2.3.4 Barton烯丙基CE与BMI共聚反应机理
    2.3.5 闫红强的新型含萘CE/BMI固化反应机理
    2.3.6 方芬的CE/BMI三步聚合反应
    2.4 CE/BMI固化动力学
    2.5 CE/BMI共聚物(BT树脂)的合成、性能及应用
    2.5.1 BT树脂的应用领域
    2.5.2 新型BMI和CE的合成
    2.5.3 新型BT树脂耐热性能的研究
    2.5.4 BT树脂的特性
    2.5.5 双马来酰亚胺树脂改性氰酸酯树脂的研究
    2.5.6 双马来酰亚胺三嗪环树脂的应用
    2.5.7 热固性树脂改性氰酸酯树脂
    2.6 CE/BMI/EP固化机理及性能
    2.6.1 固化工艺对三元体系性能的影响
    2.6.2 CE/BMI/EP共聚机理
    2.6.3 CE/BMI/EP共固化动力学
    2.6.4 CE/BMI/EP共聚物的性能
    2.6.5 CE/EP/BMI三元改性体系
    2.7 BT树脂的其他改性
    2.7.1 BT树脂的改性研究
    2.7.2 烯丙基物对BMI/CE的改性
    2.7.3 双烯封端棒状聚酰亚胺和聚苯醚对BMI/CE的改性
    2.7.4 改性剂对BMI/CE的改性
    参考文献

    第3章 热塑.性树脂改性氰酸酯树脂
    3.1 基本概况及其发展
    3.1.1 改性体系对共混物性能的影响
    3.1.2 相形态和相分离对改性效果的影响
    3.2 热塑性聚苯醚改性CE
    3.2.1 PPO用量对共混体系性能的影响
    3.2.2 增韧机理研究
    3.3 热塑性聚醚酰亚胺改性CE
    3.3.1 PEI改性CE体系的反应诱导相分离
    3.3.2 CE/PEI的力学性能和断面形态
    3.3.3 CE/PEI的介电性能
    3.4 聚醚型聚氨酯预聚体改性CE
    3.4.1 BCE/BA的静态力学性能
    3.4.2 BCE/BA的动态力学性能
    3.4.3 BCE/BA体系的耐热性
    3.5 聚乙烯基吡咯烷酮改性CE
    3.5.1 改性BADCy的力学性能
    3.5.2 固化树脂的吸湿性能
    3.5.3 湿热老化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3.6 改性体系性能比较及存在的问题
    3.7 甲基丙烯酸甲酯改性氰酸酯树脂
    3.7.1 同步合成法与异步合成法
    3.7.2 同步合成法与异步合成法对BADCy/MMA-IPN力学性能的影响
    3.7.3 MMA质量分数对BADCy/MMA-IPN力学性能的影响
    3.7.4 MMA质量分数对体系密度的影响
    3.7.5 红外图谱分析
    3.7.6 DSC图谱分析
    3.8 苯乙烯改性氰酸酯树脂
    3.9 丙烯腈改性氰酸酯树脂
    3.9.1 同步合成法与异步合成法对BADCy/AN-semi-IPN力学性能的影响
    3.9.2 AN质量分数对BADCy/AN-semi-IPN力学性能的影响
    3.10 三种热塑性树脂改性氰酸酯树脂的性能对比
    3.10.1 改性用热塑性树脂的选择
    3.10.2 改性体系的力学性能
    3.10.3 改性体系的玻璃化温度
    3.10.4 相分离过程中的CE转化率
    3.10.5 PMMA/CE改性体系的相图
    3.10.6 PMMA/CE改性体系的相结构
    3.10.7 催化剂对改性体系相结构的影响
    3.10.8 不同固化温度下改性体系的相结构
    参考文献

    第4章 不饱和双键化合物改性氰酸酯树脂
    4.1 CE/St改性体系
    4.1.1 反应性及动力学参数
    4.1.2 CE/St的性能
    4.1.3 CE/St/二乙烯基苯的性能
    4.2 CE/MMA改性体系
    4.2.1 MMA质量对IPN力学性能的影响
    4.2.2 MMA质量分数对IPN体系密度的影响
    4.2.3 IPN、CE、PMMA的力学性能对比
    4.3 CE/MMA/St改性体系
    4.3.1 静态力学性能
    4.3.2 动态力学性能
    4.3.3 热性能分析
    4.3.4 改性体系的吸湿性能
    4.4 CE/MMA/St/E-玻璃布
    4.4.1 力学性能和介电性能
    4.4.2 后处理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4.4.3 改性体系的吸湿性能
    4.4.4 湿热老化对断面形貌的影响
    4.4.5 含不饱和双键的化合物改性氰酸酯树脂
    4.5 性能比较及存在的问题
    4.5.1 含不饱和双键化合物改性CE
    4.5.2 含不饱和双键的化合物改性氰酸酯树脂的不足
    参考文献

    第5章 弹性体改性氰酸酯树脂
    5.1 研究进展及增韧机理
    5.1.1 研究进展
    5.1.2 增韧机理
    5.2 BADCy/CTBN改性体系
    5.2.1 固化工艺
    5.2.2 反应体系特性
    5.2.3 静态力学性能
    5.2.4 动态力学性能
    5.2.5 热性能分析
    5.2.6 介电性能
    5.2.7 微相结构及增韧机理
    5.3 DCPDCE/CTBN改性体系
    5.3.1 CTBN对固化温度的影响
    5.3.2 静态力学性能
    5.3.3 动态力学性能
    5.3.4 断面微观结构
    5.3.5 耐湿热性能
    5.4 BADCy/CTBN/玻璃纤维改性体系
    5.4.1 固化树脂的性能
    5.4.2 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5.5 不同弹性体改性CE的性能比较
    5.5.1 不同弹性体对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
    5.5.2 CTBN用量对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
    5.5.3 不同CE/弹性体共混物热性能的分析
    参考文献

    第6章 纤维改性氰酸酯树脂
    6.1 纤维的特点及其改性研究进展
    6.1.1 纤维的特点
    6.1.2 改性CE研究进展
    6.2 玻璃纤维和碳纤维改性CE的性能比较
    6.2.1 CE/玻璃布(EW210)的性能
    6.2.2 CE/S2及CEm/S2的力学性能
    6.2.3 两种纤维改性CE的性能比较
    6.2.4 纤维改性CE的微观结构
    6.3 缓冲层对BADCy/T300性能的影响
    6.3.1 E51涂层对BADCy/T300力学性能的影响
    6.3.2 BADCy/T300的断口SEM分析
    6.4 HF-1/F-48/M40JB复合材料
    6.4.1 催化共聚体系的反应性
    6.4.2 热熔法缠绕复合材料的性能
    6.5 HF-1/E51/CF复合材料
    6.5.1 复合材料的吸湿行为
    6.5.2 湿热环境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6.5.3 湿热环境对复合材料破坏模式的影响
    6.6 BADCy/E51/M40J复合材料
    6.6.1 复合材料成型工艺
    6.6.2 复合材料力学性能
    6.6.3 环境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6.7 BADCy/M40-T300复合材料
    6.7.1 复合材料纵向拉伸性能
    6.7.2 复合材料弯曲性能
    6.7.3 复合材料层间剪切强度
    6.8 三种碳纤维改性BADCy的性能比较
    6.8.1 力学性能
    6.8.2 耐水煮性
    6.8.3 耐高低温冲击性
    6.8.4 耐紫外线
    6.9 玻璃纤维增强氰酸酯树脂基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
    6.9.1 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介电性能的影响因素
    6.9.2 树脂基体选择对介电性能的影响
    6.9.3 界面对介电性能的影响
    6.9.4 吸湿性对复合材料介电性能的影响
    6.9.5 温度对复合材料介电性能的影响
    6.9.6 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介电性能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氰酸酯树脂应用研究
氰酸酯树脂性能研究
祝保林 著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氰酸酯树脂应用研究
氰酸酯树脂性能研究
祝保林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