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的来世:关于“病夫”刻板印象的中西传译

图像的来世:关于“病夫”刻板印象的中西传译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美] ,
2020-09
版次: 1
ISBN: 9787108068828
定价: 56.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85页
分类: 历史
65人买过
  • 作者试图就一个抽象的问题做出切实的回答,即中国人是“东亚病夫”这一刻板印象是如何在19世纪和20世纪的历史长河中逐渐成型的。全书重点考察了在华医学传教士早期的医学话语和图像,正是这些话语和图像将罹患疾病的、恶疾缠身的中国人的形象――“东亚病夫”――带到了西方。同时,通过对不同案例的研究,全书还描绘了这样一个历程,即经由传教士的活动,又经由早期译介至中国的西方医学文本,最后再经由中国民族主义的文学书写本身,这些观念又最终回流至中国,同时也传播到了世界各地。作者调动文学研究、医学史、艺术史、批判理论和科学史等领域的理论和方法,运用视觉文化材料来建构叙事,阐述了19 世纪为现代中国自我身份认知所用的医学表述、概念和意象带给后世的影响,并试图挖掘、激活医学绘图在医学史和文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韩瑞(Ari Larissa Heinrich),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中国文学与传媒学教授。主要著作包括:The Afterlife of Images: Translating the Pathological Body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Duke,2008 ;三联书店,2020)和Chinese Surplus: Biopolitical Aesthetics and the Medically Commodified Body(Duke,2018),在中国和跨国视觉文化、医学插图和酷儿理论方面发表了大量的文章,同时是多部小说的译者。是ARC 未来奖学金(2012)和安迪·沃霍尔/ 创意资本艺术作家资助(图书部,2019)的获得者。 
      
    栾志超,长期从事中国当代艺术领域的研究、写作、翻译和出版工作,译著包括《五姐妹》《今日摄影:1960 年以来的影像艺术》《达利》和《霍克尼论摄影》(增订版)。目前就职于OCAT 研究中心。 

    中文版序 
    致 谢 
    前 言 
    第一章 中国何以成为“天花的摇篮”:话语中的转换 
    第二章 病态的身体:林华的医学肖像画 
    第三章 病态的天朝:中国早期医学摄影 
    第四章 “目所难见”:从合信到鲁迅的解剖美学 
    结语 见微知著 
    参考文献 
    索引 
      

  • 内容简介:
    作者试图就一个抽象的问题做出切实的回答,即中国人是“东亚病夫”这一刻板印象是如何在19世纪和20世纪的历史长河中逐渐成型的。全书重点考察了在华医学传教士早期的医学话语和图像,正是这些话语和图像将罹患疾病的、恶疾缠身的中国人的形象――“东亚病夫”――带到了西方。同时,通过对不同案例的研究,全书还描绘了这样一个历程,即经由传教士的活动,又经由早期译介至中国的西方医学文本,最后再经由中国民族主义的文学书写本身,这些观念又最终回流至中国,同时也传播到了世界各地。作者调动文学研究、医学史、艺术史、批判理论和科学史等领域的理论和方法,运用视觉文化材料来建构叙事,阐述了19 世纪为现代中国自我身份认知所用的医学表述、概念和意象带给后世的影响,并试图挖掘、激活医学绘图在医学史和文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 作者简介:
    韩瑞(Ari Larissa Heinrich),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中国文学与传媒学教授。主要著作包括:The Afterlife of Images: Translating the Pathological Body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Duke,2008 ;三联书店,2020)和Chinese Surplus: Biopolitical Aesthetics and the Medically Commodified Body(Duke,2018),在中国和跨国视觉文化、医学插图和酷儿理论方面发表了大量的文章,同时是多部小说的译者。是ARC 未来奖学金(2012)和安迪·沃霍尔/ 创意资本艺术作家资助(图书部,2019)的获得者。 
      
    栾志超,长期从事中国当代艺术领域的研究、写作、翻译和出版工作,译著包括《五姐妹》《今日摄影:1960 年以来的影像艺术》《达利》和《霍克尼论摄影》(增订版)。目前就职于OCAT 研究中心。 

  • 目录:
    中文版序 
    致 谢 
    前 言 
    第一章 中国何以成为“天花的摇篮”:话语中的转换 
    第二章 病态的身体:林华的医学肖像画 
    第三章 病态的天朝:中国早期医学摄影 
    第四章 “目所难见”:从合信到鲁迅的解剖美学 
    结语 见微知著 
    参考文献 
    索引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图像的来世:关于“病夫”刻板印象的中西传译
图像与爱欲:马奈的绘画(艺术史文丛)
沈语冰
图像的来世:关于“病夫”刻板印象的中西传译
图像处理与计算机视觉
苑全德
图像的来世:关于“病夫”刻板印象的中西传译
图像背后: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探微
[英]马丁·坎普 著;盛夏 译;中国国家地理·图书 出品
图像的来世:关于“病夫”刻板印象的中西传译
图像融合理论、算法与应用
荣传振
图像的来世:关于“病夫”刻板印象的中西传译
图像叙事视域下的格特鲁德·斯泰因研究
顾发良 著
图像的来世:关于“病夫”刻板印象的中西传译
图像:从文艺复兴到社交媒体(佛罗伦萨美术学院入学考试推荐用书!创意型工作者不可错过)
[意]里卡尔多·法尔奇内利 著;狄佳 译;未读 出品
图像的来世:关于“病夫”刻板印象的中西传译
图像修复和图像融合
李巧巧
图像的来世:关于“病夫”刻板印象的中西传译
图像识别——深度学习模型理论与实战
于浩文
图像的来世:关于“病夫”刻板印象的中西传译
图像美学(第一辑)
韩刚
图像的来世:关于“病夫”刻板印象的中西传译
图像引导大分割放射神经外科学:脑部和脊髓脊柱肿瘤治疗实用指南
[加拿大]阿琼·萨加尔;[美]西蒙·S.洛;[美]马立军;[美]杰森·P.希恩
图像的来世:关于“病夫”刻板印象的中西传译
图像处理与计算机视觉实践——基于OpenCV和Python
吴佳 于仕琪
图像的来世:关于“病夫”刻板印象的中西传译
图像可逆信息隐藏技术
杨百龙;赵文强;刘宇;郭文普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图像的来世:关于“病夫”刻板印象的中西传译
争吵的恋人:我们为什么相爱,又为什么争吵
[美]约翰·金,[美]瓦妮莎·贝内特
图像的来世:关于“病夫”刻板印象的中西传译
一个画家的旅程(一本讲述被誉为“美国艺术创始人”的传记绘本)
[美]哈德逊·塔尔伯特
图像的来世:关于“病夫”刻板印象的中西传译
蒙特卡洛的密码锁(数学大师的逻辑课) 文教科普读物 [美]雷蒙德·m.斯穆里安(raymondm.smullyan)
[美]雷蒙德·m.斯穆里安(raymondm.smullyan)
图像的来世:关于“病夫”刻板印象的中西传译
福尔摩斯的棋盘:关于国际象棋的推理题(数学大师的逻辑课)
[美]雷蒙德·m.斯穆里安
图像的来世:关于“病夫”刻板印象的中西传译
你好,我是阿斯伯格女孩
[美]露迪·西蒙
图像的来世:关于“病夫”刻板印象的中西传译
《生命大设计.重构》(关于“生命创造现实”这一惊人事实,独特且完整的科学探索与哲学诠释)
[美]鲍勃·伯曼 著;杨泓 译;[美]罗伯特·兰札;马泰·帕夫希奇(斯洛文尼亚)
图像的来世:关于“病夫”刻板印象的中西传译
新视界文库-生命故事:生物学上的伟大发现
[美]肖恩·B.卡罗尔
图像的来世:关于“病夫”刻板印象的中西传译
托尔斯泰
[美]莉莎·克纳普(Liza Knapp)
图像的来世:关于“病夫”刻板印象的中西传译
爱,浪漫和婚姻的99个重点
[美]江柏 德 著
图像的来世:关于“病夫”刻板印象的中西传译
故事思维 商业管理 思维表达职场沟通人际交往
[美]安妮特·西蒙斯 后浪
图像的来世:关于“病夫”刻板印象的中西传译
全球通史(全六册)(另一个角度的“全球通史”,不一样的视野与新知。以地理为骨,历史为肉,一部超级丰满的世界通史。)
[美]塞缪尔·古德里奇 译者:冷惠玲、冯佳娜、王小忠、孙丽霞、李江艳
图像的来世:关于“病夫”刻板印象的中西传译
《星际争霸》动画影像艺术
[美]罗伯特·布鲁克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