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溶性生物活性物质功能检测

水溶性生物活性物质功能检测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 ,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2016-02
版次: 1
ISBN: 9787030456267
定价: 80.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83页
字数: 247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自然科学
  •   《水溶性生物活性物质功能检测》重点介绍了利用纳米化粒径改造技术制备水溶性生物活性物质,并对水溶性生物活性物质的活性、生物利用度和毒性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全书分为4篇8章,主要包括:总论、水溶性生物活性小分子单体化合物功能检测、水溶性生物活性小分子混合物功能检测、水溶性生物活性乳剂功能检测。旨在确定水溶性粉体是否有助于增加现有脂溶性药品和保健品的生物利用度、提高疗效及降低毒性等。
      《水溶性生物活性物质功能检测》可供从事植物学、植物化学、生物药学、药物化学、食品科学相关专业的科研人员、研究生,以及药品、保健品和食品的研究与生产技术开发人员参考。 丛书序言
    序言
    前言
    第一篇 总论
    第1章 绪论
    1.1 水溶性物质和难溶性物质
    1.2 难溶性药物的常见问题
    1.3 生物活性物质的生物膜定向转运
    1.4 微米及亚微米粒子
    1.5 纳米粒子
    1.5.1 药物纳米制备技术
    1.5.2 粒子半径与提高溶解度和溶出速度的关系
    第2章 纳米药物和纳米中药
    2.1 纳米药物
    2.1.1 纳米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
    2.1.2 纳米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
    2.1.3 纳米药物应用特点
    2.2 纳米中药
    2.2.1 纳米技术对中药研究的促进作用
    2.2.2 纳米技术对中药的影响
    2.2.3 纳米技术对中药发展的意义
    2.3 水溶性生物活性物质功能检测的意义

    第二篇 水溶性生物活性小分子单体化合物功能检测
    第3章 水溶性甘草酸
    3.1 甘草酸简介
    3.1.1 甘草酸的化学结构和理化性质
    3.1.2 甘草酸的生物活性
    3.1.3 甘草酸临床制剂
    3.2 水溶性甘草酸对CCl4致大鼠肝损伤的治疗作用
    3.2.1 实验材料、仪器与动物
    3.2.2 实验方法
    3.2.3 结果与讨论
    3.3 水溶性甘草酸的大鼠药动学研究
    3,3.1 实验材料、仪器与动物
    3.3.2 实验方法
    3.3.3 结果与讨论
    3.4 水溶性甘草酸单次给药静脉注射急性毒性试验
    3.4.1 实验材料、仪器与动物
    3.4.2 实验方法
    3.4.3 结果与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水溶性甘草次酸
    4.1 甘草次酸简介
    4.1.1 甘草次酸的理化性质
    4.1.2 甘草次酸的生物活性
    4.2 水溶性甘草次酸对CCl4致大鼠慢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4.2.1 实验材料、仪器与动物
    4.2.2 实验方法
    4.2.3 结果与讨论
    4.3 水溶性甘草次酸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4.3.1 实验材料、仪器与动物
    4.3.2 实验方法
    4.3.3 结果与讨论
    4.4 水溶性甘草次酸在大鼠体内的急性毒性试验
    4.4.1 实验材料、仪器与动物
    4.4.2 实验方法
    4.4.3 结果与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水溶性辅酶Q10
    5.1 COQ10简介
    ……
    第三篇 水溶性生物活性小分子混合物功能检测
    第四篇 水溶性生物活性乳剂功能检测
  • 内容简介:
      《水溶性生物活性物质功能检测》重点介绍了利用纳米化粒径改造技术制备水溶性生物活性物质,并对水溶性生物活性物质的活性、生物利用度和毒性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全书分为4篇8章,主要包括:总论、水溶性生物活性小分子单体化合物功能检测、水溶性生物活性小分子混合物功能检测、水溶性生物活性乳剂功能检测。旨在确定水溶性粉体是否有助于增加现有脂溶性药品和保健品的生物利用度、提高疗效及降低毒性等。
      《水溶性生物活性物质功能检测》可供从事植物学、植物化学、生物药学、药物化学、食品科学相关专业的科研人员、研究生,以及药品、保健品和食品的研究与生产技术开发人员参考。
  • 目录:
    丛书序言
    序言
    前言
    第一篇 总论
    第1章 绪论
    1.1 水溶性物质和难溶性物质
    1.2 难溶性药物的常见问题
    1.3 生物活性物质的生物膜定向转运
    1.4 微米及亚微米粒子
    1.5 纳米粒子
    1.5.1 药物纳米制备技术
    1.5.2 粒子半径与提高溶解度和溶出速度的关系
    第2章 纳米药物和纳米中药
    2.1 纳米药物
    2.1.1 纳米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
    2.1.2 纳米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
    2.1.3 纳米药物应用特点
    2.2 纳米中药
    2.2.1 纳米技术对中药研究的促进作用
    2.2.2 纳米技术对中药的影响
    2.2.3 纳米技术对中药发展的意义
    2.3 水溶性生物活性物质功能检测的意义

    第二篇 水溶性生物活性小分子单体化合物功能检测
    第3章 水溶性甘草酸
    3.1 甘草酸简介
    3.1.1 甘草酸的化学结构和理化性质
    3.1.2 甘草酸的生物活性
    3.1.3 甘草酸临床制剂
    3.2 水溶性甘草酸对CCl4致大鼠肝损伤的治疗作用
    3.2.1 实验材料、仪器与动物
    3.2.2 实验方法
    3.2.3 结果与讨论
    3.3 水溶性甘草酸的大鼠药动学研究
    3,3.1 实验材料、仪器与动物
    3.3.2 实验方法
    3.3.3 结果与讨论
    3.4 水溶性甘草酸单次给药静脉注射急性毒性试验
    3.4.1 实验材料、仪器与动物
    3.4.2 实验方法
    3.4.3 结果与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水溶性甘草次酸
    4.1 甘草次酸简介
    4.1.1 甘草次酸的理化性质
    4.1.2 甘草次酸的生物活性
    4.2 水溶性甘草次酸对CCl4致大鼠慢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4.2.1 实验材料、仪器与动物
    4.2.2 实验方法
    4.2.3 结果与讨论
    4.3 水溶性甘草次酸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4.3.1 实验材料、仪器与动物
    4.3.2 实验方法
    4.3.3 结果与讨论
    4.4 水溶性甘草次酸在大鼠体内的急性毒性试验
    4.4.1 实验材料、仪器与动物
    4.4.2 实验方法
    4.4.3 结果与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水溶性辅酶Q10
    5.1 COQ10简介
    ……
    第三篇 水溶性生物活性小分子混合物功能检测
    第四篇 水溶性生物活性乳剂功能检测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水溶性生物活性物质功能检测
水溶性高分子
王宇 著
水溶性生物活性物质功能检测
水溶性纤维素醚的合成与应用
黄凤远 著
水溶性生物活性物质功能检测
水溶性高分子产品应用技术
王才 编;潘则林
水溶性生物活性物质功能检测
水溶肥技术开发与应用
胡斌 刘恩科 流延生
水溶性生物活性物质功能检测
水溶性气藏出水机理及防水策略
黄小亮 著
水溶性生物活性物质功能检测
水溶性色铅笔萌新入门课
[日]古岛绀 著;高源 译
水溶性生物活性物质功能检测
水溶气溶解度:根据温度、盐度及压力计算(原著第二版)
张金川 著
水溶性生物活性物质功能检测
水溶性色铅笔手绘从新手到高手
目丁兔 著
水溶性生物活性物质功能检测
水溶性高分子
严瑞宣
水溶性生物活性物质功能检测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王振山、赵红梅、张超 编
水溶性生物活性物质功能检测
水溶性复混肥料的合理施用
邓兰生、涂攀峰、张承林、王蕾、王辛龙 编
水溶性生物活性物质功能检测
水溶液中的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原著第2版)
[瑞典]霍姆博格 著;韩丙勇 译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水溶性生物活性物质功能检测
儿童微生态学临床应用
张琳、王宝西、邹丽萍 著
水溶性生物活性物质功能检测
绿色住宅供需研究
张琳、陈立文 著
水溶性生物活性物质功能检测
冰川上流淌的诺言
张琳、冯娟 著
水溶性生物活性物质功能检测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边贸易研究(中东欧卷)
张琳、邱强 著
水溶性生物活性物质功能检测
交叉科学:测度、评价与应用
张琳、黄颖 著
水溶性生物活性物质功能检测
“十三五”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AutoCAD机械制图及上机指导(第二版)
张琳、马晓丽、宋艳 著
水溶性生物活性物质功能检测
中国西瓜甜瓜产业经济(2015—2017)
张琳、吴敬学、毛世平 著
水溶性生物活性物质功能检测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
张琳、李东和、孙文毅 著
水溶性生物活性物质功能检测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张琳、马俊毅 编
水溶性生物活性物质功能检测
一学就通保健刮痧拔罐
张琳、吴凡 著
水溶性生物活性物质功能检测
建筑制图与识图习题集
张琳、蒲小琼 编
水溶性生物活性物质功能检测
经济应用数学
张琳、马祥玉 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