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系列丛书:水土保持学前沿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系列丛书:水土保持学前沿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2015-03
版次: 1
ISBN: 9787030435071
定价: 8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32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自然科学
3人买过
  •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系列丛书:水土保持学前沿》立足于水土保持学最新理论研究和学科前沿,分11个专题,系统地阐述了当今水土保持学的最新理论、方法和技术,为今后水土保持的学科发展与实践经验推广起到推动作用。   余新晓,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院长,教育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林业局水土保持重点开放实验室主任。 前言
    第1章植物根系固土护坡机理
    1.1引言
    1.2根系增强理论
    1.2.1根土相互作用
    1.2.2黏聚力与根系增强作用
    1.2.3根增强作用模型
    1.3加筋理论
    1.4锚固理论
    1.5研究展望
    1.5.1根系形态研究
    1.5.2深入研究根土界面的摩擦作用
    1.5.3根系增强土体作用演化过程
    1.5.4稳定性分析
    参考文献

    第2章水土保持生态清洁流域治理原理与技术
    2.1引言
    2.2生态清洁小流域概述
    2.2.1概念和内涵
    2.2.2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的理论基础
    2.2.3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与传统小流域综合治理的主要联系与区别
    2.3生态清洁小流域的治理措施
    2.3.1生态清洁小流域
    2.3.2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措施布局
    2.3.3生态清洁小流域主要治理措施
    2.4生态清洁小流域监测与评价
    2.4.1生态清洁小流域监测
    2.4.2生态清洁小流域评价
    2.4.3生态清洁小流域的建设标准
    2.5生态清洁小流域管理
    2.5.1组织管理
    2.5.2运行技术管理
    2.6结语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3章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原理与技术
    3.1引言
    3.1.1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来由及提出
    3.1.2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发展历程
    3.1.3开展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科学意义
    3.2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原理与技术模式
    3.2.1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原理
    3.2.2生态脆弱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关键技术及模式
    3.3结语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山地侵蚀灾害防治原理与技术
    4.1引言
    4.2山地灾害的基本知识
    4.2.1山地灾害的概念和成因
    4.2.2山地灾害的特征与分类
    4.2.3山地灾害的防治
    4.2.4山地灾害研究的基本内容
    4.3山地灾害的发生条件
    4.3.1滑坡的形成条件
    4.3.2泥石流的形成条件
    4.3.3山洪的形成条件
    4.4山地灾害的防治技术体系
    4.4.1山地灾害的预防
    4.4.2山地灾害的预测预警技术
    4.4.3山地灾害的防治措施技术
    4.5结语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5章城市与平原水土保持原理与技术
    5.1引言
    5.2城市水土保持
    5.2.1城市水土保持的相关概念与内涵
    5.2.2城市水土流失的特点与评价
    5.2.3城市水土保持措施与实践
    5.2.4存在问题与挑战
    5.3平原水土保持
    5.3.1平原水土保持的概念与内涵
    5.3.2平原水土流失危害及成因分析
    5.3.3平原水土流失的类型和特点
    5.3.4平原水土保持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5.3.5平原水土保持对策和建议
    参考文献

    第6章石漠化防治原理与技术
    6.1引言
    6.1.1喀斯特地貌及石漠化的概念
    6.1.2喀斯特石漠化现状与分布
    6.1.3喀斯特石漠化成因与危害
    6.1.4石漠化防治现状
    6.2石漠化防治原理与技术
    6.2.1石漠化防治原理
    6.2.2石漠化分区治理
    6.2.3石漠化防治技术
    6.3结语与展望
    6.3.1结论
    6.3.2展望
    参考文献

    第七章防沙治沙技术模式
    7.1引言
    7.2中国沙化土地治理分区
    7.2.1干旱沙漠类型区
    7.2.2高寒干旱半干旱沙化土地类型区
    7.2.3半干旱沙地及沙化土地类型区
    7.2.4半干旱、半湿润沙化土地类型区
    7.2.5湿润沙化土地类型区
    7.3防沙治沙技术体系
    7.3.1植物措施
    7.3.2物理治沙措施
    7.3.3化学治沙措施
    7.3.4保护性耕作措施

    第8章水土保持与PM2.5防治原理与技术
    8.1引言
    8.2城市PM2.5基本问题
    8.2.1PM2.5的定义
    8.2.2PM2.5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8.3城市PM2.5来源
    8.3.1PM2.5自然来源
    8.3.2PM2.5人为来源
    8.3.3PM2.5的源解析
    8.4PM2.5监测设备及结构
    8.4.1PM2.5分离
    8.4.2PM2.5测定
    8.5城市森林阻滞吸收PM2.5等颗粒物
    8.5.1森林植被调控PM2.5等颗粒物机理
    8.5.2森林阻滞吸附PM2.5等颗粒物与气象因素的关系
    8.5.3森林对于PM2.5等颗粒物调控作用
    8.5.4影响森林调控PM2.5等颗粒物的影响因素
    8.5.5森林调控PM2.5等颗粒物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
    8.6城市水土保持调节PM2.5的功能
    8.6.1城市水土保持生物措施
    8.6.2城市水土保持工程措施与临时措施
    8.7防控PM2.5的城市水土保持政策
    8.7.1本地尘
    8.7.2外来尘
    8.7.3水土保持建议树种选择
    8.8展望
    参考文献

    第九章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及其价值量计算
    9.1引言
    9.1.1保持和涵养水源功能
    9.1.2保持和改良土壤功能
    9.1.3固碳供氧功能
    9.1.4净化空气功能
    9.1.5防风固沙功能
    9.1.6生物多样性功能
    9.2水土保持生态服务价值支撑理论
    9.3水土保持生态功能评价指标体系
    9.3.1指标选取的原则
    9.3.2指标及指标体系
    9.4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分布式测算方法
    9.4.1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分布式测算
    9.4.2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物质量测算结果
    9.5各项水土保持措施生态服务功能分析与计算方法
    9.5.1水土保持工程措施
    9.5.2水土保持农业措施
    9.5.3水土保持林草措施
    9.5.4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措施
    9.5.5小结
    9.6水土保持生态服务价值量估算方法
    9.6.1保持与改良土壤价值量估算方法
    9.6.2保持和涵养水源价值估算方法
    9.6.3固碳制氧价值估算方法
    9.6.4防风固沙价值估算方法
    9.6.5净化空气价值估算方法
    9.6.6生物多样性价值估算方法
    9.6.7小结
    9.7总结
    参考文献

    第10章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原理与方法
    10.1引言
    10.1.1水土流失的危害
    10.1.2水土保持的作用
    10.1.3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的概念及分类
    10.1.4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的发展历程
    10.2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的原理与方法
    10.2.1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
    10.2.2水土保持生态功能补偿机制
    10.2.3我国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分区及补偿要素
    10.2.4水土保持生态功能补偿法律政策体系
    10.3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10.3.1主要结论
    10.3.2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第11章水土保持3S技术原理与方法
    11.1引言
    11.2GIS原理与方法
    11.2.1GIS组成
    11.2.2GIS空间数据结构
    11.2.3GIS数据输入
    11.2.4空间数据录入后的处理
    11.2.5空间信息查询
    11.2.6空间分析
    11.3遥感技术原理与方法
    11.3.1遥感系统的组成与类型
    11.3.2电磁波与光谱特征
    11.3.3遥感成像原理
    11.3.4遥感图像处理
    11.3.5RS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中的应用
    11.4GPS原理与方法
    11.4.1全球定位系统的系统组成
    11.4.2基本定位原理
    11.4.3GPS接收机工作原理及分类
    11.4.4GPS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中的应用
    11.5结语与讨论
    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系列丛书:水土保持学前沿》立足于水土保持学最新理论研究和学科前沿,分11个专题,系统地阐述了当今水土保持学的最新理论、方法和技术,为今后水土保持的学科发展与实践经验推广起到推动作用。
  • 作者简介:
      余新晓,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院长,教育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林业局水土保持重点开放实验室主任。
  • 目录:
    前言
    第1章植物根系固土护坡机理
    1.1引言
    1.2根系增强理论
    1.2.1根土相互作用
    1.2.2黏聚力与根系增强作用
    1.2.3根增强作用模型
    1.3加筋理论
    1.4锚固理论
    1.5研究展望
    1.5.1根系形态研究
    1.5.2深入研究根土界面的摩擦作用
    1.5.3根系增强土体作用演化过程
    1.5.4稳定性分析
    参考文献

    第2章水土保持生态清洁流域治理原理与技术
    2.1引言
    2.2生态清洁小流域概述
    2.2.1概念和内涵
    2.2.2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的理论基础
    2.2.3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与传统小流域综合治理的主要联系与区别
    2.3生态清洁小流域的治理措施
    2.3.1生态清洁小流域
    2.3.2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措施布局
    2.3.3生态清洁小流域主要治理措施
    2.4生态清洁小流域监测与评价
    2.4.1生态清洁小流域监测
    2.4.2生态清洁小流域评价
    2.4.3生态清洁小流域的建设标准
    2.5生态清洁小流域管理
    2.5.1组织管理
    2.5.2运行技术管理
    2.6结语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3章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原理与技术
    3.1引言
    3.1.1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来由及提出
    3.1.2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发展历程
    3.1.3开展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科学意义
    3.2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原理与技术模式
    3.2.1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原理
    3.2.2生态脆弱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关键技术及模式
    3.3结语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山地侵蚀灾害防治原理与技术
    4.1引言
    4.2山地灾害的基本知识
    4.2.1山地灾害的概念和成因
    4.2.2山地灾害的特征与分类
    4.2.3山地灾害的防治
    4.2.4山地灾害研究的基本内容
    4.3山地灾害的发生条件
    4.3.1滑坡的形成条件
    4.3.2泥石流的形成条件
    4.3.3山洪的形成条件
    4.4山地灾害的防治技术体系
    4.4.1山地灾害的预防
    4.4.2山地灾害的预测预警技术
    4.4.3山地灾害的防治措施技术
    4.5结语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5章城市与平原水土保持原理与技术
    5.1引言
    5.2城市水土保持
    5.2.1城市水土保持的相关概念与内涵
    5.2.2城市水土流失的特点与评价
    5.2.3城市水土保持措施与实践
    5.2.4存在问题与挑战
    5.3平原水土保持
    5.3.1平原水土保持的概念与内涵
    5.3.2平原水土流失危害及成因分析
    5.3.3平原水土流失的类型和特点
    5.3.4平原水土保持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5.3.5平原水土保持对策和建议
    参考文献

    第6章石漠化防治原理与技术
    6.1引言
    6.1.1喀斯特地貌及石漠化的概念
    6.1.2喀斯特石漠化现状与分布
    6.1.3喀斯特石漠化成因与危害
    6.1.4石漠化防治现状
    6.2石漠化防治原理与技术
    6.2.1石漠化防治原理
    6.2.2石漠化分区治理
    6.2.3石漠化防治技术
    6.3结语与展望
    6.3.1结论
    6.3.2展望
    参考文献

    第七章防沙治沙技术模式
    7.1引言
    7.2中国沙化土地治理分区
    7.2.1干旱沙漠类型区
    7.2.2高寒干旱半干旱沙化土地类型区
    7.2.3半干旱沙地及沙化土地类型区
    7.2.4半干旱、半湿润沙化土地类型区
    7.2.5湿润沙化土地类型区
    7.3防沙治沙技术体系
    7.3.1植物措施
    7.3.2物理治沙措施
    7.3.3化学治沙措施
    7.3.4保护性耕作措施

    第8章水土保持与PM2.5防治原理与技术
    8.1引言
    8.2城市PM2.5基本问题
    8.2.1PM2.5的定义
    8.2.2PM2.5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8.3城市PM2.5来源
    8.3.1PM2.5自然来源
    8.3.2PM2.5人为来源
    8.3.3PM2.5的源解析
    8.4PM2.5监测设备及结构
    8.4.1PM2.5分离
    8.4.2PM2.5测定
    8.5城市森林阻滞吸收PM2.5等颗粒物
    8.5.1森林植被调控PM2.5等颗粒物机理
    8.5.2森林阻滞吸附PM2.5等颗粒物与气象因素的关系
    8.5.3森林对于PM2.5等颗粒物调控作用
    8.5.4影响森林调控PM2.5等颗粒物的影响因素
    8.5.5森林调控PM2.5等颗粒物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
    8.6城市水土保持调节PM2.5的功能
    8.6.1城市水土保持生物措施
    8.6.2城市水土保持工程措施与临时措施
    8.7防控PM2.5的城市水土保持政策
    8.7.1本地尘
    8.7.2外来尘
    8.7.3水土保持建议树种选择
    8.8展望
    参考文献

    第九章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及其价值量计算
    9.1引言
    9.1.1保持和涵养水源功能
    9.1.2保持和改良土壤功能
    9.1.3固碳供氧功能
    9.1.4净化空气功能
    9.1.5防风固沙功能
    9.1.6生物多样性功能
    9.2水土保持生态服务价值支撑理论
    9.3水土保持生态功能评价指标体系
    9.3.1指标选取的原则
    9.3.2指标及指标体系
    9.4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分布式测算方法
    9.4.1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分布式测算
    9.4.2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物质量测算结果
    9.5各项水土保持措施生态服务功能分析与计算方法
    9.5.1水土保持工程措施
    9.5.2水土保持农业措施
    9.5.3水土保持林草措施
    9.5.4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措施
    9.5.5小结
    9.6水土保持生态服务价值量估算方法
    9.6.1保持与改良土壤价值量估算方法
    9.6.2保持和涵养水源价值估算方法
    9.6.3固碳制氧价值估算方法
    9.6.4防风固沙价值估算方法
    9.6.5净化空气价值估算方法
    9.6.6生物多样性价值估算方法
    9.6.7小结
    9.7总结
    参考文献

    第10章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原理与方法
    10.1引言
    10.1.1水土流失的危害
    10.1.2水土保持的作用
    10.1.3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的概念及分类
    10.1.4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的发展历程
    10.2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的原理与方法
    10.2.1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
    10.2.2水土保持生态功能补偿机制
    10.2.3我国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分区及补偿要素
    10.2.4水土保持生态功能补偿法律政策体系
    10.3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10.3.1主要结论
    10.3.2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第11章水土保持3S技术原理与方法
    11.1引言
    11.2GIS原理与方法
    11.2.1GIS组成
    11.2.2GIS空间数据结构
    11.2.3GIS数据输入
    11.2.4空间数据录入后的处理
    11.2.5空间信息查询
    11.2.6空间分析
    11.3遥感技术原理与方法
    11.3.1遥感系统的组成与类型
    11.3.2电磁波与光谱特征
    11.3.3遥感成像原理
    11.3.4遥感图像处理
    11.3.5RS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中的应用
    11.4GPS原理与方法
    11.4.1全球定位系统的系统组成
    11.4.2基本定位原理
    11.4.3GPS接收机工作原理及分类
    11.4.4GPS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中的应用
    11.5结语与讨论
    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系列丛书:水土保持学前沿
水土保持工程学(第二版)
张胜利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系列丛书:水土保持学前沿
水土流失面源污染及防控技术
莫明浩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系列丛书:水土保持学前沿
水土保持林工程设计规范GB/T 51097-2015
本社 编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系列丛书:水土保持学前沿
水土保持(中国水利水电科普视听读丛书)
张晓明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系列丛书:水土保持学前沿
水土保持工程设计规范 GB51018-2014
本社 编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系列丛书:水土保持学前沿
水土保持经济植物栽培学(第二版)
王进鑫;陈存及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系列丛书:水土保持学前沿
水土保持与水资源保护
李合海、郭小东、杨慧玲 著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系列丛书:水土保持学前沿
水土资源综合利用规划及管理(河海大学研究生精品教材)
王卫光、邢万秋 编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系列丛书:水土保持学前沿
水土保持规划学(第2版高等院校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教材)
洪蓉 著;责 编;肖基浒 编者;吴发启;王健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系列丛书:水土保持学前沿
水土保持监理实务(全国监理工程师(水利工程)学习丛书)
中国水利工程协会 著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系列丛书:水土保持学前沿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监测(高等院校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教材)
王奕丹 著;责 编;高红岩 编者;马维伟;李广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系列丛书:水土保持学前沿
水土保持工程调查与勘测标准 GB/T 51297-2018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