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亚湾生态环境与生物资源

大亚湾生态环境与生物资源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2014-03
版次: 1
ISBN: 9787030399687
定价: 210.00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90页
字数: 578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丛书: 生态学研究
分类: 自然科学
4人买过
  •   《大亚湾生态环境与生物资源》依据大亚湾长期生态监测资料与研究,结合国内外海湾生态系统的长期监测与研究进展,系统地开展了大亚湾生态环境与生物资源研究,阐明了大亚湾长期生态与环境变化特征,大亚湾海域物理化学生物(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底栖生物)耦合机制,大亚湾海域氮的化学与生态过程,以及大亚湾海域有机污染物、无机碳与有机碳等分布特征;揭示了重金属胁迫下红树植物逆境生理生态特征及其分子生态学机制;同时,还探讨了大亚湾湿地植物中国露蔸树和厚藤的生理活性成分及其药理,大亚湾海域生物资源种类、分布特征及其维持机制等,提出了大亚湾资源保护、利用和发展策略。《大亚湾生态环境与生物资源》图文并茂,内容深入浅出,丰富新颖,是一本全面了解大亚湾海域生态与环境变化特征及生物资源保护、利用的教科书和参考书。   王友绍博士,1963年生,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海洋生态环境与生物资源研究。1997年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无机化学专业毕业,获理学博士学位,同年破格晋升教授,28年晋升二级教授;1998年于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研究方向涉及微生物生理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26年和29年两次作为高级访问学者于美国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学习;2年至今于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工作,先后任责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海洋环境与生态研究室主任、大亚湾海洋生态系统国家科学野外观测研究站(即中国科学院大亚湾海洋生物综合实验站)站长、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审专家及广东省学位委员会和自然科学高级职称评委等职。为中国海洋与湖沼学会生态学分会理事、中国生态学学会红树林学组执委会副主席;美国生态学学会、美国科学促进会、美国纽约科学院等会员。近年来,先后主持或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98”专项等多项研究课题。 前言
    第1章国内外海湾生态系统的长期监测与研究进展
    引言
    1.1海湾生态系统野外监测的目的和意义
    1.1.1海湾生态系统野外监测的目的
    1.1.2海湾生态系统野外监测的规范化
    1.1.3海湾生态系统野外监测的意义
    1.2海湾生态系统野外监测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1.2.1国外海湾生态系统野外监测的历史
    1.2.2国内海湾生态系统野外监测的历史
    1.2.3海湾生态系统野外监测的发展趋势
    1.3监测与研究的指标体系
    1.3.1国内外海湾生态监测试验站监测指标体系
    1.3.2海湾生态系统野外试验站观测指标体系
    1.4SAS统计分析系统简介及其在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
    1.4.1SAS概况
    1.4.2SAS在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2章大亚湾生态与环境长期变化特征
    引言
    2.1大亚湾的地理位置及其周边地区社会经济环境
    2.1.1自然地理概况
    2.1.2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与趋势分析
    2.1.3自然、社会和经济环境变化对海域环境的影响
    2.2大亚湾生态环境变化特征与趋势
    2.2.1大亚湾环境化学因子
    2.2.2大亚湾底栖生物
    2.2.3大亚湾浮游植物
    2.2.4大亚湾浮游动物
    2.2.5大亚湾游泳动物
    2.2.6其他生物资源
    参考文献

    第3章统计分析在大亚湾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
    引言
    3.1SAS统计分析方法在大亚湾水环境与浮游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3.1.1实验海区与研究方法
    3.1.2大亚湾水环境与浮游植物关系
    3.2SAS统计分析方法在大亚湾水环境与浮游动物研究中的应用
    3.2.1实验海区与研究方法
    3.2.2大亚湾水环境与浮游动物的关系
    3.3SAS统计分析方法在大亚湾水环境与底栖动物研究中的应用
    3.3.1实验海区与研究方法
    3.3.2大亚湾水环境与底栖动物
    参考文献

    第4章大亚湾海域氮的化学与生态过程
    引言
    4.1河口、海岸带地区氮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进展
    4.1.1河口、海湾氮的富营养化趋势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4.1.2海岸带地区的硝化与反硝化过程
    4.2氮输入增加对大亚湾营养盐结构及生态环境的影响
    4.2.1研究区域
    4.2.2大亚湾总溶解无机氮浓度与营养盐结构的长期变化
    4.2.3大亚湾温跃层形成及其对有关环境要素的影响
    4.3大亚湾海域的氧化亚氮浓度与分布特征
    4.3.1海水中溶存N2O的测定
    4.3.2大亚湾大气样品中氧化亚氮含量
    4.3.3大亚湾海水样品中溶解氧化亚氮含量与分布特征
    4.4大亚湾海域沉积物的硝化与反硝化作用
    4.4.1海水、沉积物相关要素的季节变化
    4.4.2沉积物的硝化与反硝化速率
    参考文献

    第5章大亚湾海域无机碳和有机碳分布特征
    引言
    5.1海洋中碳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进展
    5.1.1海洋CO2通量研究
    5.1.2海水中碳的迁移转化研究
    5.1.3海水-沉积物通量及河口通量研究
    5.1.4海洋碳循环的模式研究
    5.1.5海洋与“碳失汇”
    5.1.6各种形式碳的分析技术发展
    5.1.7展望
    5.2大亚湾海水中无机碳分布
    5.2.1大亚湾海水中总二氧化碳体系各组分的比例及变化
    5.2.2大亚湾海水二氧化碳体系的含量、变化及分布
    5.2.3大亚湾海水中二氧化碳分压(p(CO2))和无机碳库
    5.3大亚湾海水中总有机碳的含量与分布
    5.3.1大亚湾海水中总有机碳的含量与分布
    5.3.2大亚湾海水中总有机碳的含量的增长及储量
    5.4大亚湾海水中的油含量
    5.4.1样品采集
    5.4.2大亚湾海水中油含量及分布
    5.4.3大亚湾海水中油含量对碳循环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6章大亚湾海域有机污染物分布特征
    引言
    6.1国内外POPs的研究状况
    6.1.1POPs的判别与筛选
    6.1.2POPs污染现状环境调查
    6.1.3POPs环境行为研究
    6.1.4POPs控制策略与消除方法
    6.2大亚湾水体中各污染物的含量分布状况
    6.2.1样品的采集和测试分析
    6.2.2大亚湾水体中各污染物的测试结果
    6.3沉积物中各污染物的含量分布状况
    6.3.1HCHs
    6.3.2DDT
    6.3.3狄氏剂
    6.3.4PCBs
    6.4大亚湾海域各有机污染物的来源分析
    6.4.1HCHs
    6.4.2DDT
    6.4.3狄氏剂和PCBs
    参考文献

    第7章红树植物逆境生理生态特征及其分子生态学机制
    引言
    7.1国内外研究现状
    7.1.1红树植物抗重金属的研究进展
    7.1.2植物金属硫蛋白研究进展
    7.2人工复合重金属污水对两种红树植物幼苗的影响
    7.2.1人上复合重金属污水对木榄红树幼苗的影响
    7.2.2人工复合重金属污水对秋茄红树幼苗的影响
    7.2.3两种红树植物对人工复合重金属污水抗性比较
    7.3两种红树植物类金属硫蛋白全长cDNA的克隆
    7.3.1材料
    7.3.2主要试剂及试剂盒
    7.3.3主要溶液
    7.3.4主要仪器设备
    7.3.5方法
    7.3.6数据分析
    7.3.7结果与分析
    7.3.8讨论
    7.4kMT和bMT基因组的克隆与分析
    7.4.1材料
    7.4.2主要试剂
    7.4.3主要溶液、主要仪器
    7.4.4方法
    7.4.5数据分析
    7.4.6结果与分析
    7.4.7讨论
    7.5kMT和bMT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7.5.1材料
    7.5.2主要试剂及试剂盒
    7.5.3主要溶液、主要仪器与设备
    7.5.4方法
    7.5.5结果与分析
    7.5.6讨论
    7.5.7小结
    参考文献

    第8章两种滨海植物化学成分及其药理研究
    引言
    8.1露蔸树化学成分分离和结构鉴定
    8.1.1实验部分
    8.1.2各化合物物理常数和波谱数据
    8.1.3结果与讨论
    8.2厚藤化学成分的分离和结构鉴定
    8.2.1实验部分
    8.2.2部分化合物的结构解析
    8.2.3化合物的波谱数据
    8.3露蔸树提取物生物活性的初步研究
    8.3.1实验材料与仪器
    8.3.2药物处理与活性检测
    8.3.3结果与讨论
    8.3.4结论
    参考文献

    第9章大亚湾海域生物资源的保护与发展
    引言
    9.1大亚湾鱼类资源
    9.1.1大亚湾鱼类的种类组成与分布
    9.1.2大亚湾鱼类资源生物量的变化
    9.2大亚湾游泳甲壳类、头足类资源
    9.2.1大亚湾游泳甲壳类、头足类的种类组成
    9.2.2资源生物量变动趋势
    9.2.3大亚湾游泳甲壳类、头足类现存资源的特点
    9.2.4对造成大亚湾渔业资源现状的原因分析和合理利用的建议
    9.3大亚湾人工增养殖现状及发展方向
    9.3.1大亚湾人工增养殖的主要产业
    9.3.2大亚湾的主要养殖场
    9.3.3大亚湾养殖场的环境特点
    9.3.4大亚湾人工增养殖的生产概况
    9.3.5大亚湾水产增养殖的生物资源特征
    9.3.6大亚湾水产增养殖发展的方向
    9.3.7大亚湾人工鱼礁
    9.4大亚湾资源保护、利用与发展
    9.4.1大亚湾核电站循环冷却水的余热利用
    9.4.2大亚湾海洋资源环境现状及可持续利用对策
    9.4.3大亚湾海洋资源利用与海洋环境保护取得的成效
    9.4.4大亚湾海洋资源与海洋环境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原则及对策
    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大亚湾生态环境与生物资源》依据大亚湾长期生态监测资料与研究,结合国内外海湾生态系统的长期监测与研究进展,系统地开展了大亚湾生态环境与生物资源研究,阐明了大亚湾长期生态与环境变化特征,大亚湾海域物理化学生物(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底栖生物)耦合机制,大亚湾海域氮的化学与生态过程,以及大亚湾海域有机污染物、无机碳与有机碳等分布特征;揭示了重金属胁迫下红树植物逆境生理生态特征及其分子生态学机制;同时,还探讨了大亚湾湿地植物中国露蔸树和厚藤的生理活性成分及其药理,大亚湾海域生物资源种类、分布特征及其维持机制等,提出了大亚湾资源保护、利用和发展策略。《大亚湾生态环境与生物资源》图文并茂,内容深入浅出,丰富新颖,是一本全面了解大亚湾海域生态与环境变化特征及生物资源保护、利用的教科书和参考书。
  • 作者简介:
      王友绍博士,1963年生,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海洋生态环境与生物资源研究。1997年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无机化学专业毕业,获理学博士学位,同年破格晋升教授,28年晋升二级教授;1998年于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研究方向涉及微生物生理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26年和29年两次作为高级访问学者于美国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学习;2年至今于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工作,先后任责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海洋环境与生态研究室主任、大亚湾海洋生态系统国家科学野外观测研究站(即中国科学院大亚湾海洋生物综合实验站)站长、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审专家及广东省学位委员会和自然科学高级职称评委等职。为中国海洋与湖沼学会生态学分会理事、中国生态学学会红树林学组执委会副主席;美国生态学学会、美国科学促进会、美国纽约科学院等会员。近年来,先后主持或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98”专项等多项研究课题。
  • 目录:
    前言
    第1章国内外海湾生态系统的长期监测与研究进展
    引言
    1.1海湾生态系统野外监测的目的和意义
    1.1.1海湾生态系统野外监测的目的
    1.1.2海湾生态系统野外监测的规范化
    1.1.3海湾生态系统野外监测的意义
    1.2海湾生态系统野外监测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1.2.1国外海湾生态系统野外监测的历史
    1.2.2国内海湾生态系统野外监测的历史
    1.2.3海湾生态系统野外监测的发展趋势
    1.3监测与研究的指标体系
    1.3.1国内外海湾生态监测试验站监测指标体系
    1.3.2海湾生态系统野外试验站观测指标体系
    1.4SAS统计分析系统简介及其在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
    1.4.1SAS概况
    1.4.2SAS在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2章大亚湾生态与环境长期变化特征
    引言
    2.1大亚湾的地理位置及其周边地区社会经济环境
    2.1.1自然地理概况
    2.1.2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与趋势分析
    2.1.3自然、社会和经济环境变化对海域环境的影响
    2.2大亚湾生态环境变化特征与趋势
    2.2.1大亚湾环境化学因子
    2.2.2大亚湾底栖生物
    2.2.3大亚湾浮游植物
    2.2.4大亚湾浮游动物
    2.2.5大亚湾游泳动物
    2.2.6其他生物资源
    参考文献

    第3章统计分析在大亚湾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
    引言
    3.1SAS统计分析方法在大亚湾水环境与浮游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3.1.1实验海区与研究方法
    3.1.2大亚湾水环境与浮游植物关系
    3.2SAS统计分析方法在大亚湾水环境与浮游动物研究中的应用
    3.2.1实验海区与研究方法
    3.2.2大亚湾水环境与浮游动物的关系
    3.3SAS统计分析方法在大亚湾水环境与底栖动物研究中的应用
    3.3.1实验海区与研究方法
    3.3.2大亚湾水环境与底栖动物
    参考文献

    第4章大亚湾海域氮的化学与生态过程
    引言
    4.1河口、海岸带地区氮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进展
    4.1.1河口、海湾氮的富营养化趋势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4.1.2海岸带地区的硝化与反硝化过程
    4.2氮输入增加对大亚湾营养盐结构及生态环境的影响
    4.2.1研究区域
    4.2.2大亚湾总溶解无机氮浓度与营养盐结构的长期变化
    4.2.3大亚湾温跃层形成及其对有关环境要素的影响
    4.3大亚湾海域的氧化亚氮浓度与分布特征
    4.3.1海水中溶存N2O的测定
    4.3.2大亚湾大气样品中氧化亚氮含量
    4.3.3大亚湾海水样品中溶解氧化亚氮含量与分布特征
    4.4大亚湾海域沉积物的硝化与反硝化作用
    4.4.1海水、沉积物相关要素的季节变化
    4.4.2沉积物的硝化与反硝化速率
    参考文献

    第5章大亚湾海域无机碳和有机碳分布特征
    引言
    5.1海洋中碳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进展
    5.1.1海洋CO2通量研究
    5.1.2海水中碳的迁移转化研究
    5.1.3海水-沉积物通量及河口通量研究
    5.1.4海洋碳循环的模式研究
    5.1.5海洋与“碳失汇”
    5.1.6各种形式碳的分析技术发展
    5.1.7展望
    5.2大亚湾海水中无机碳分布
    5.2.1大亚湾海水中总二氧化碳体系各组分的比例及变化
    5.2.2大亚湾海水二氧化碳体系的含量、变化及分布
    5.2.3大亚湾海水中二氧化碳分压(p(CO2))和无机碳库
    5.3大亚湾海水中总有机碳的含量与分布
    5.3.1大亚湾海水中总有机碳的含量与分布
    5.3.2大亚湾海水中总有机碳的含量的增长及储量
    5.4大亚湾海水中的油含量
    5.4.1样品采集
    5.4.2大亚湾海水中油含量及分布
    5.4.3大亚湾海水中油含量对碳循环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6章大亚湾海域有机污染物分布特征
    引言
    6.1国内外POPs的研究状况
    6.1.1POPs的判别与筛选
    6.1.2POPs污染现状环境调查
    6.1.3POPs环境行为研究
    6.1.4POPs控制策略与消除方法
    6.2大亚湾水体中各污染物的含量分布状况
    6.2.1样品的采集和测试分析
    6.2.2大亚湾水体中各污染物的测试结果
    6.3沉积物中各污染物的含量分布状况
    6.3.1HCHs
    6.3.2DDT
    6.3.3狄氏剂
    6.3.4PCBs
    6.4大亚湾海域各有机污染物的来源分析
    6.4.1HCHs
    6.4.2DDT
    6.4.3狄氏剂和PCBs
    参考文献

    第7章红树植物逆境生理生态特征及其分子生态学机制
    引言
    7.1国内外研究现状
    7.1.1红树植物抗重金属的研究进展
    7.1.2植物金属硫蛋白研究进展
    7.2人工复合重金属污水对两种红树植物幼苗的影响
    7.2.1人上复合重金属污水对木榄红树幼苗的影响
    7.2.2人工复合重金属污水对秋茄红树幼苗的影响
    7.2.3两种红树植物对人工复合重金属污水抗性比较
    7.3两种红树植物类金属硫蛋白全长cDNA的克隆
    7.3.1材料
    7.3.2主要试剂及试剂盒
    7.3.3主要溶液
    7.3.4主要仪器设备
    7.3.5方法
    7.3.6数据分析
    7.3.7结果与分析
    7.3.8讨论
    7.4kMT和bMT基因组的克隆与分析
    7.4.1材料
    7.4.2主要试剂
    7.4.3主要溶液、主要仪器
    7.4.4方法
    7.4.5数据分析
    7.4.6结果与分析
    7.4.7讨论
    7.5kMT和bMT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7.5.1材料
    7.5.2主要试剂及试剂盒
    7.5.3主要溶液、主要仪器与设备
    7.5.4方法
    7.5.5结果与分析
    7.5.6讨论
    7.5.7小结
    参考文献

    第8章两种滨海植物化学成分及其药理研究
    引言
    8.1露蔸树化学成分分离和结构鉴定
    8.1.1实验部分
    8.1.2各化合物物理常数和波谱数据
    8.1.3结果与讨论
    8.2厚藤化学成分的分离和结构鉴定
    8.2.1实验部分
    8.2.2部分化合物的结构解析
    8.2.3化合物的波谱数据
    8.3露蔸树提取物生物活性的初步研究
    8.3.1实验材料与仪器
    8.3.2药物处理与活性检测
    8.3.3结果与讨论
    8.3.4结论
    参考文献

    第9章大亚湾海域生物资源的保护与发展
    引言
    9.1大亚湾鱼类资源
    9.1.1大亚湾鱼类的种类组成与分布
    9.1.2大亚湾鱼类资源生物量的变化
    9.2大亚湾游泳甲壳类、头足类资源
    9.2.1大亚湾游泳甲壳类、头足类的种类组成
    9.2.2资源生物量变动趋势
    9.2.3大亚湾游泳甲壳类、头足类现存资源的特点
    9.2.4对造成大亚湾渔业资源现状的原因分析和合理利用的建议
    9.3大亚湾人工增养殖现状及发展方向
    9.3.1大亚湾人工增养殖的主要产业
    9.3.2大亚湾的主要养殖场
    9.3.3大亚湾养殖场的环境特点
    9.3.4大亚湾人工增养殖的生产概况
    9.3.5大亚湾水产增养殖的生物资源特征
    9.3.6大亚湾水产增养殖发展的方向
    9.3.7大亚湾人工鱼礁
    9.4大亚湾资源保护、利用与发展
    9.4.1大亚湾核电站循环冷却水的余热利用
    9.4.2大亚湾海洋资源环境现状及可持续利用对策
    9.4.3大亚湾海洋资源利用与海洋环境保护取得的成效
    9.4.4大亚湾海洋资源与海洋环境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原则及对策
    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
系列丛书 / 更多
大亚湾生态环境与生物资源
生态学透视:种群生态学
董鸣 编
大亚湾生态环境与生物资源
生态学研究:广西湿地与湿地生物多样性
梁士楚 著
大亚湾生态环境与生物资源
重金属污染生态与生态修复
李元、祖艳群 编
大亚湾生态环境与生物资源
城市湿地生态系统生态学
董鸣 著
大亚湾生态环境与生物资源
黄土高原草原生态系统研究——云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程积民 著
大亚湾生态环境与生物资源
漓江湿地植物与湿地植被
梁士楚、田华丽、田丰、夏艺、郭琼 著
大亚湾生态环境与生物资源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退化过程与生态修复
于君宝 著
相关图书 / 更多
大亚湾生态环境与生物资源
大亚湾水生贝类彩色图集
李海燕 著
大亚湾生态环境与生物资源
大亚湾裂变
罗伟钊 著;熊金福、匡仲潇 编
大亚湾生态环境与生物资源
大亚湾核电站建设经验汇编(5)精装
沈俊雄 编
大亚湾生态环境与生物资源
大亚湾生态系统及其演变
徐姗楠 著;李纯厚、杜飞雁、黄洪辉、贾晓平、庄平 编
大亚湾生态环境与生物资源
大亚湾核电站建设经验汇编(4)精装
沈俊雄 主编
大亚湾生态环境与生物资源
大亚湾核电站运行教程(上下)精装
濮继龙 主编
大亚湾生态环境与生物资源
大亚湾核电站建设经验汇编(6)精装
沈俊雄 编
大亚湾生态环境与生物资源
大亚湾核电站建设经验汇编(3)精装
沈俊雄 编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大亚湾生态环境与生物资源
红树林分子生态学
王友绍 著
大亚湾生态环境与生物资源
计量海洋生态学:理论、方法与实践
王友绍 著
大亚湾生态环境与生物资源
红树林生态系统评价与修复技术
王友绍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