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亚湾生态系统及其演变

大亚湾生态系统及其演变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 , , ,
2018-12
版次: 1
ISBN: 9787109246966
定价: 180.00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74页
字数: 51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自然科学
3人买过
  •   《大亚湾生态系统及其演变》以大亚湾生态环境和生物资源的同步、系统调查数据为基础,对比历年调查研究成果,分析和阐述了大亚湾生态环境和生物资源的现状、时空变化、历史演变趋势,以及人类活动对大亚湾主要生物类群结构及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通过构建大亚湾生态系统Ecopath模型,定量评估了大亚湾生态系统营养结构、能量流动效率、生态系统状况以及渔业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将GIS技术融入“压力—状态—响应”的生态系统模型,构建了海湾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估技术体系,并评价了大亚湾珍珠贝保护区、网箱养护区、污水排放区3种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的健康状态;从陆域和海域污染控制与管理、海洋自然保护区建设、海洋应急管理与监测防治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大亚湾生态系统保护与管理的对策建议。《大亚湾生态系统及其演变》的成果可为研究人类活动对海湾生态系统的影响及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和管理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大亚湾生态系统及其演变》可供从事渔业、海洋生物、海洋生态、海洋环境研究的工作者和海洋渔业生产、管理人员以及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阅。   李纯厚,男,1963年10月生。1986年毕业于中山大学生物系,现任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副所长,二级研究员。现兼任农业农村部南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主任,上海海洋大学、大连海洋大学、浙江海洋大学和天津农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水产学会渔业资源与环境分会主任委员、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渔业资源分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水产学会理事、广东海洋学会理事、广东海洋湖沼学会理事、广东水产学会理事、广东省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濒危水生野生动植物种科学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渔业生态保护研究,先后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主编和合作出版专著14部,出版专业图集13卷,获得各类科技成果奖励24项(次)。
      
      杜飞雁,女,1974年1月生。渔业生态学博士,博士后,研究员,上海海洋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渔业环境研究室副主任、广东省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实验窒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海洋浮游动物和底栖生物生态学,渔业生态环境监测、评价与保护,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综合管理。近年来在南海连续发现并公开报道海洋生物新物种21个、新记录3个。近五年来,主持各级各类课题30余项.在国内外核心学术期刊和专业学术会议正式发表学术论文58篇,参与出版专著2部,获各类科研成果奖励12项(次)。先后荣获南海与珠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工作先进个人、广东省直机关“三八红旗手”、广东省“三八红旗手”、广东省杰出女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入选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百名科技英才培育计划”。 丛书序
    前言

    第一章 调查与研究方法
    第一节 站位布设
    一、2003-2005年大亚湾石化施工监测
    二、2007-2008年大亚湾生态系统综合调杏
    三、2011-2012年大亚湾生态系统综合调查
    四、2014-2015年大亚湾环境质量调查
    第二节 环境要素与生物资源调查方法
    一、海水环境
    二、表层沉积物
    三、生物环境和渔业资源
    四、计算公式
    第三节 海岸线变迁资料获取及数据处理
    一、遥感资料获取
    二、数据处理
    三、海岸线提取方法
    第四节 大型藻类调查方法
    一、材料与方法
    二、算法比较与验证
    第五节 营养加富实验方法
    一、实验设计
    二、限制性元素的判定
    第六节 微型浮游动物摄食压力测定
    一、站位布设与实验
    二、摄食压力测定与计算

    第二章 大亚湾自然环境及社会经济概述
    第一节 气候特征
    一、气温
    二、降水量
    三、风
    四、湿度与蒸发
    第二节 水文特征
    一、潮汐
    二、潮流
    三、余流
    四、波浪
    第三节 大亚湾周边地区人口状况
    第四节 海洋产业

    第三章 大亚湾周边主要人类活动状况
    第一节 主要人类活动类型
    一、电站建设
    二、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
    ……
    第四章 大亚湾环境质量状况及变化趋势
    第五章 大亚湾初级生产力特征及变化
    第六章 大亚湾次级生产力特征及演变
    第七章 大亚湾生态系统能流模型及服务价值评估
    第八章 大亚湾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及趋势预测
    第九章 大亚湾典型区域生态系统评价
    第十章 大亚湾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对策
    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大亚湾生态系统及其演变》以大亚湾生态环境和生物资源的同步、系统调查数据为基础,对比历年调查研究成果,分析和阐述了大亚湾生态环境和生物资源的现状、时空变化、历史演变趋势,以及人类活动对大亚湾主要生物类群结构及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通过构建大亚湾生态系统Ecopath模型,定量评估了大亚湾生态系统营养结构、能量流动效率、生态系统状况以及渔业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将GIS技术融入“压力—状态—响应”的生态系统模型,构建了海湾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估技术体系,并评价了大亚湾珍珠贝保护区、网箱养护区、污水排放区3种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的健康状态;从陆域和海域污染控制与管理、海洋自然保护区建设、海洋应急管理与监测防治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大亚湾生态系统保护与管理的对策建议。《大亚湾生态系统及其演变》的成果可为研究人类活动对海湾生态系统的影响及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和管理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大亚湾生态系统及其演变》可供从事渔业、海洋生物、海洋生态、海洋环境研究的工作者和海洋渔业生产、管理人员以及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阅。
  • 作者简介:
      李纯厚,男,1963年10月生。1986年毕业于中山大学生物系,现任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副所长,二级研究员。现兼任农业农村部南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主任,上海海洋大学、大连海洋大学、浙江海洋大学和天津农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水产学会渔业资源与环境分会主任委员、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渔业资源分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水产学会理事、广东海洋学会理事、广东海洋湖沼学会理事、广东水产学会理事、广东省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濒危水生野生动植物种科学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渔业生态保护研究,先后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主编和合作出版专著14部,出版专业图集13卷,获得各类科技成果奖励24项(次)。
      
      杜飞雁,女,1974年1月生。渔业生态学博士,博士后,研究员,上海海洋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渔业环境研究室副主任、广东省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实验窒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海洋浮游动物和底栖生物生态学,渔业生态环境监测、评价与保护,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综合管理。近年来在南海连续发现并公开报道海洋生物新物种21个、新记录3个。近五年来,主持各级各类课题30余项.在国内外核心学术期刊和专业学术会议正式发表学术论文58篇,参与出版专著2部,获各类科研成果奖励12项(次)。先后荣获南海与珠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工作先进个人、广东省直机关“三八红旗手”、广东省“三八红旗手”、广东省杰出女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入选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百名科技英才培育计划”。
  • 目录:
    丛书序
    前言

    第一章 调查与研究方法
    第一节 站位布设
    一、2003-2005年大亚湾石化施工监测
    二、2007-2008年大亚湾生态系统综合调杏
    三、2011-2012年大亚湾生态系统综合调查
    四、2014-2015年大亚湾环境质量调查
    第二节 环境要素与生物资源调查方法
    一、海水环境
    二、表层沉积物
    三、生物环境和渔业资源
    四、计算公式
    第三节 海岸线变迁资料获取及数据处理
    一、遥感资料获取
    二、数据处理
    三、海岸线提取方法
    第四节 大型藻类调查方法
    一、材料与方法
    二、算法比较与验证
    第五节 营养加富实验方法
    一、实验设计
    二、限制性元素的判定
    第六节 微型浮游动物摄食压力测定
    一、站位布设与实验
    二、摄食压力测定与计算

    第二章 大亚湾自然环境及社会经济概述
    第一节 气候特征
    一、气温
    二、降水量
    三、风
    四、湿度与蒸发
    第二节 水文特征
    一、潮汐
    二、潮流
    三、余流
    四、波浪
    第三节 大亚湾周边地区人口状况
    第四节 海洋产业

    第三章 大亚湾周边主要人类活动状况
    第一节 主要人类活动类型
    一、电站建设
    二、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
    ……
    第四章 大亚湾环境质量状况及变化趋势
    第五章 大亚湾初级生产力特征及变化
    第六章 大亚湾次级生产力特征及演变
    第七章 大亚湾生态系统能流模型及服务价值评估
    第八章 大亚湾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及趋势预测
    第九章 大亚湾典型区域生态系统评价
    第十章 大亚湾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对策
    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
12
系列丛书 / 更多
大亚湾生态系统及其演变
桑沟湾生态环境与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
张继红、庄平 编
相关图书 / 更多
大亚湾生态系统及其演变
大亚湾生态环境与生物资源
王友绍 著
大亚湾生态系统及其演变
大亚湾水生贝类彩色图集
李海燕 著
大亚湾生态系统及其演变
大亚湾裂变
罗伟钊 著;熊金福、匡仲潇 编
大亚湾生态系统及其演变
大亚湾核电站建设经验汇编(5)精装
沈俊雄 编
大亚湾生态系统及其演变
大亚湾核电站建设经验汇编(4)精装
沈俊雄 主编
大亚湾生态系统及其演变
大亚湾核电站运行教程(上下)精装
濮继龙 主编
大亚湾生态系统及其演变
大亚湾核电站建设经验汇编(6)精装
沈俊雄 编
大亚湾生态系统及其演变
大亚湾核电站建设经验汇编(3)精装
沈俊雄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