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法学精品教材系列:证据法

高等学校法学精品教材系列:证据法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7-09
版次: 1
ISBN: 9787561528105
定价: 31.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94页
字数: 437千字
分类: 法律
5人买过
  • 证据制度是诉讼制度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司法公正的基石。正如英国思想家边沁所言,“证据是正义的基础”,“证据的范畴即为知识的范畴”。也如王利明教授所指出的,正义是司法程序所期盼的目的,而证据法则是为达成这一目的而必需的制度化手段之一。在我国的审判制度改革中,证据制度的改革是其突破口也是最受关注的问题,并直接影响案件事实的认定及法律的适用进而对当事人的实体权利和程序权利发生作用。
    我国目前尚未对证据制度单独立法,有关证据问题的规定主要体现在三大诉讼法中,尽管在民事诉讼、刑事诉讼及行政诉讼中相关的证据规则及具体适用有各自的特点,但也存在许多共性,因此,《高等学校法学精品教材系列:证据法》作了一个有益的尝试,尽可能将民事诉讼证据制度、刑事诉讼证据制度、行政诉讼证据制度共同纳入研究视野,阐述其各自的特点并指出其共性。《高等学校法学精品教材系列:证据法》既对证据法中的基本理论问题如证据能力、证据种类、证明责任、证明标准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也对近年来证据制度改革中出现的许多难点问题如证据规则的建构、事实认定中法官自由裁量权的授予与规制等问题进行了具有建设性的探讨,在注重基础知识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的同时,力求体现最新的立法、司法和学术研究动态。
    证据是事实认定的基础,而事实认定是法律适用的前提,证据制度的健全是司法公正的必然要求。我国三大诉讼法中对证据的规定比较粗疏,未能为司法实务提供明确的指引,也给案件的审理带来许多困惑。为改善这一情况,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先后出台了《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关于刑事诉讼法实施中若干问题的规定》、《关于执行若干问题的解释》、《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关于行政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等,在一定程度上健全了证据制度。同时,我国陆续颁布的一些法律,例如《电子签名法》和《公证法》等也弥补了关于证据方面一些专门问题规定上的不足。当前,我国三大诉讼法的修改已列人人大立法规划并已进入实质性修改阶段,我们相信,我国的证据制度也将逐步得以完善。 朱崇实,1982年2月毕业于厦门大学经济系,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90年5月毕业于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大学国际经济系,获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为厦门大学校长、厦门大学法学院教授、经济法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法学会经济法研究会副会长。主要著作9部(含合著),发表论文40余篇。主持或参与国家级、部省级科研课题10项,科研成果先后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国家首届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和“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
    张榕,福建大田人,1964年5月生,厦门大学法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民商法博士研究生,兼任福建省法学会诉讼法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主要学术成果:《中国司法能动性的开启及其规制》(《厦门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民事诉讼收费制度改革的理念及路径》(《法律科学》2006年第1期)、《民事程序法》(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诉讼法案例精解》(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等。 总序
    前言
    第一章证据能力
    第一节证据能力概述
    第二节两大法系的证据能力制度
    第三节我国的证据能力制度

    第二章证据种类(一)
    第一节证据种类概述
    第二节证人证言
    第三节刑事诉讼当事人陈述
    第四节民事、行政诉讼当事人陈述
    第五节鉴定结论

    第三章证据种类(二)
    第一节书证
    第二节物证
    第三节电子证据
    第四节勘验、检查及现场笔录

    第四章证据规则(一)
    第一节证据规则概述
    第二节关联性规则
    第三节传闻规则
    第四节推定规则

    第五章证据规则(二)
    第一节自认规则
    第二节自白任意性规则
    第三节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第六章证明责任
    第一节证明责任概述
    第二节刑事诉讼证明责任
    第三节民事诉讼证明责任
    第四节行政诉讼证明责任

    第七章证明标准
    第一节证明标准概述
    第二节刑事诉讼证明标准
    第三节民事诉讼证明标准
    第四节行政诉讼证明标准

    第八章证据的调查收集
    第一节证据调查收集概述
    第二节证据调查收集的主体
    第三节证据调查收集的程序
    第四节证据保全

    第九章质证
    第一节质证概述
    第二节质证的构成要素
    第三节证据开示
    第四节质证的询问规则

    第十章证据裁判主义
    第一节证据裁判主义概述
    第二节证据裁判主义的历史考察
    第三节事实认定过程中法官的自由裁量权
  • 内容简介:
    证据制度是诉讼制度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司法公正的基石。正如英国思想家边沁所言,“证据是正义的基础”,“证据的范畴即为知识的范畴”。也如王利明教授所指出的,正义是司法程序所期盼的目的,而证据法则是为达成这一目的而必需的制度化手段之一。在我国的审判制度改革中,证据制度的改革是其突破口也是最受关注的问题,并直接影响案件事实的认定及法律的适用进而对当事人的实体权利和程序权利发生作用。
    我国目前尚未对证据制度单独立法,有关证据问题的规定主要体现在三大诉讼法中,尽管在民事诉讼、刑事诉讼及行政诉讼中相关的证据规则及具体适用有各自的特点,但也存在许多共性,因此,《高等学校法学精品教材系列:证据法》作了一个有益的尝试,尽可能将民事诉讼证据制度、刑事诉讼证据制度、行政诉讼证据制度共同纳入研究视野,阐述其各自的特点并指出其共性。《高等学校法学精品教材系列:证据法》既对证据法中的基本理论问题如证据能力、证据种类、证明责任、证明标准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也对近年来证据制度改革中出现的许多难点问题如证据规则的建构、事实认定中法官自由裁量权的授予与规制等问题进行了具有建设性的探讨,在注重基础知识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的同时,力求体现最新的立法、司法和学术研究动态。
    证据是事实认定的基础,而事实认定是法律适用的前提,证据制度的健全是司法公正的必然要求。我国三大诉讼法中对证据的规定比较粗疏,未能为司法实务提供明确的指引,也给案件的审理带来许多困惑。为改善这一情况,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先后出台了《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关于刑事诉讼法实施中若干问题的规定》、《关于执行若干问题的解释》、《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关于行政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等,在一定程度上健全了证据制度。同时,我国陆续颁布的一些法律,例如《电子签名法》和《公证法》等也弥补了关于证据方面一些专门问题规定上的不足。当前,我国三大诉讼法的修改已列人人大立法规划并已进入实质性修改阶段,我们相信,我国的证据制度也将逐步得以完善。
  • 作者简介:
    朱崇实,1982年2月毕业于厦门大学经济系,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90年5月毕业于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大学国际经济系,获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为厦门大学校长、厦门大学法学院教授、经济法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法学会经济法研究会副会长。主要著作9部(含合著),发表论文40余篇。主持或参与国家级、部省级科研课题10项,科研成果先后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国家首届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和“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
    张榕,福建大田人,1964年5月生,厦门大学法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民商法博士研究生,兼任福建省法学会诉讼法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主要学术成果:《中国司法能动性的开启及其规制》(《厦门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民事诉讼收费制度改革的理念及路径》(《法律科学》2006年第1期)、《民事程序法》(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诉讼法案例精解》(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等。
  • 目录:
    总序
    前言
    第一章证据能力
    第一节证据能力概述
    第二节两大法系的证据能力制度
    第三节我国的证据能力制度

    第二章证据种类(一)
    第一节证据种类概述
    第二节证人证言
    第三节刑事诉讼当事人陈述
    第四节民事、行政诉讼当事人陈述
    第五节鉴定结论

    第三章证据种类(二)
    第一节书证
    第二节物证
    第三节电子证据
    第四节勘验、检查及现场笔录

    第四章证据规则(一)
    第一节证据规则概述
    第二节关联性规则
    第三节传闻规则
    第四节推定规则

    第五章证据规则(二)
    第一节自认规则
    第二节自白任意性规则
    第三节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第六章证明责任
    第一节证明责任概述
    第二节刑事诉讼证明责任
    第三节民事诉讼证明责任
    第四节行政诉讼证明责任

    第七章证明标准
    第一节证明标准概述
    第二节刑事诉讼证明标准
    第三节民事诉讼证明标准
    第四节行政诉讼证明标准

    第八章证据的调查收集
    第一节证据调查收集概述
    第二节证据调查收集的主体
    第三节证据调查收集的程序
    第四节证据保全

    第九章质证
    第一节质证概述
    第二节质证的构成要素
    第三节证据开示
    第四节质证的询问规则

    第十章证据裁判主义
    第一节证据裁判主义概述
    第二节证据裁判主义的历史考察
    第三节事实认定过程中法官的自由裁量权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高等学校法学精品教材系列:证据法
高等数学解题方法技巧精讲教程 李兴华
李兴华
高等学校法学精品教材系列:证据法
高等数学作业集(下册)
主编 陈亚丽 陈乾 涂道兴
高等学校法学精品教材系列:证据法
高等数学(下册)精选750题
宋浩
高等学校法学精品教材系列:证据法
高等数学(经管类)
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 组编;扈志明 主编
高等学校法学精品教材系列:证据法
高等学校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
姚树民 主编;郭琳琅
高等学校法学精品教材系列:证据法
高等职业教育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专业建设指导方案
赵志强 程明智 赖晶亮 胡小强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