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颗粒现象学

细颗粒现象学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
2022-12
版次: 1
ISBN: 9787302615521
定价: 55.00
装帧: 其他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字数: 282.000千字
  • 本书是一部系统论述细颗粒现象学的著作。从理论到实际,从源项到管控,全面介绍了细颗粒现象理论,总结了作者及课题组多年来关于颗粒物运动沉积现象的研究成果。为了尽可能全面反映国际研究动态,书中也介绍了其他研究学者的成果。 周涛,教授,博导,东南大学核科学与技术系主任,主持及参与国家及省部级科研和教育教学课题60余项;发表百篇SCI;授权60余项发明专利和30余项软件著作权;积极进行教育教学研究,发表多篇教学改革文章;出版3部书籍。承担核辐射物理、核电站系统设备、反应堆热工、反应堆安全分析等多方面的教学工作。创立并承担非能动技术教改班课程,所承担本科核安全分析课获得大学精品优秀课程,作为东南大学核专业负责人承担人才论坛核能部分。参与多项核电及新能源等各类重大专项评审和核电标准审评,并担任《核电站事故后安全壳内氢气浓度的控制-标准》审评会议主席。国内外多类杂志的审稿人;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3项;教学课题奖、教学优秀奖、论文奖和奖金。社会兼职主要有:教育核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核学会严重事故委员会副理事长;国家能源局核电专家;国家和北京市自然基金评审专家;国家和北京市科技奖评审专家;国家空泡物理与自然循环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机械委热能教学委员会委员;核学会安全分会严重事故协会副理事长;西安交通大学苏州研究院兼职教授;上海电力学院兼职教授;西安交大核校友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西安交通大学北京校友总会秘书长;国内外中英文杂志审稿人。 第1章绪论

    1.1细颗粒现象学

    1.2研究现状

    1.2.1环境大气颗粒物研究现状

    1.2.2环境水体颗粒物研究现状

    1.2.3工业生产颗粒物研究现状

    1.2.4非工业生产颗粒物研究现状

    1.2.5颗粒物技术应用现状

    1.3研究方法

    1.3.1方法分类

    1.3.2数值方法

    1.3.3程序方法

    1.3.4实验方法

    1.3.5方法比较

    1.4相关领域及应用

    1.4.1涉及领域

    1.4.2环境领域

    1.4.3生产领域

    1.4.4相关应用

    1.5发展方向与趋势

    参考文献

    第2章颗粒物及其模型

    2.1基本概念

    2.2分类

    2.2.1物理状态分类

    2.2.2粒径大小分类

    2.2.3沉降特性分类

    2.2.4其他特性分类

    2.3基本特性

    2.3.1物理特性

    2.3.2化学特性

    2.3.3生物特性

    2.3.4其他特性

    2.4测定方法

    2.4.1采样方法

    2.4.2粒度测定

    2.4.3组分测定

    2.4.4浓度测定

    2.5计算模型

    2.5.1受力模型

    2.5.2扩散模型

    2.5.3沉降模型

    2.5.4湍流沉积模型

    2.5.5热泳沉积模型

    2.5.6总沉积模型

    2.5.7脱除模型

    参考文献

    第3章环境大气颗粒物

    3.1基本概念

    3.2危害及影响

    3.2.1大气污染事件

    3.2.2大气污染现状

    3.2.3大气污染影响

    3.3源项分析

    3.3.1常规源项

    3.3.2事故源项

    3.3.3组分特征

    3.3.4形成机理

    3.3.5监测方法

    3.4运动形式

    3.4.1扩散

    3.4.2沉积

    3.5处理技术

    3.5.1技术基础

    3.5.2物理法

    3.5.3化学法

    3.5.4生物法

    参考文献

    第4章环境水体颗粒物

    4.1基本概念

    4.2危害及影响

    4.2.1环境水体污染事件

    4.2.2环境水体污染现状

    4.2.3环境水体污染影响

    4.3源项分析

    4.3.1常规源项

    4.3.2事故源项

    4.3.3组分特征

    4.3.4形成机理

    4.3.5监测方法

    4.4运动形式

    4.4.1扩散

    4.4.2沉降

    4.4.3漂移

    4.5海洋、湖泊、河流及饮用水颗粒物

    4.5.1海洋颗粒物迁移及其影响

    4.5.2湖泊颗粒物迁移及其影响

    4.5.3河流颗粒物迁移及其影响

    4.5.4饮用水颗粒物迁移及其影响

    4.6处理技术

    4.6.1技术基础

    4.6.2物理法

    4.6.3化学法

    4.6.4生物法

    参考文献

    第5章工业生产颗粒物

    5.1基本概念

    5.2危害及影响

    5.2.1生产颗粒物危害事件

    5.2.2生产颗粒物污染现状

    5.2.3生产颗粒物污染影响

    5.3源项分析

    5.3.1常规源项

    5.3.2事故源项

    5.3.3组分特征

    5.3.4形成机理

    5.3.5监测方法

    5.4不同管道及容器中的运动

    5.4.1管道中的运动

    5.4.2容器中的运动

    5.4.3微通道中的运动

    5.5不同介质中颗粒物的运动

    5.5.1气体中的运动

    5.5.2亚临界水中的运动

    5.5.3超临界水中的运动

    5.5.4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的运动

    5.5.5液态铅铋中的运动

    5.5.6液态钠中的运动

    5.6电站颗粒物

    5.6.1电站颗粒物种类

    5.6.2电站颗粒物危害及影响

    5.6.3电站颗粒物监测

    5.6.4电站颗粒物脱除

    5.7其他行业颗粒物

    5.7.1钢铁行业

    5.7.2建筑行业

    5.7.3医药行业

    5.7.4生物行业

    5.8处理技术

    5.8.1技术基础

    5.8.2物理法

    5.8.3化学法

    5.8.4生物法

    5.8.5综合方法

    参考文献

    第6章颗粒物的制备及应用

    6.1制备技术

    6.1.1物理制备

    6.1.2化学制备

    6.1.3生物制备

    6.2技术应用

    6.2.1工业应用

    6.2.2农业应用

    6.2.3医学应用

    6.2.4生物应用

    6.2.5环境应用

    6.2.6军事应用

    6.3流态化技术及其应用

    6.3.1流态化现象与流化床

    6.3.2流态化颗粒分类

    6.3.3超细颗粒聚团流态化

    6.3.4流态化技术优势

    6.3.5流化态技术应用

    参考文献

    第7章环境保护标准与文化

    7.1国外标准

    7.1.1世界卫生组织空气质量颗粒物准则

    7.1.2欧洲大气颗粒物标准

    7.1.3国外水土及其他环境颗粒物质量标准

    7.2国内标准

    7.2.1室内空气颗粒物质量标准

    7.2.2环境空气颗粒物质量标准

    7.2.3国内水土及其他环境颗粒物质量标准

    7.3环境保护文化

    7.3.1文化理念

    7.3.2文化定位

    7.3.3文化实践

    参考文献

    第8章管控防治及展望

    8.1国内外污染源控制管理

    8.1.1国外污染源控制管理

    8.1.2国内污染源控制管理

    8.2大气污染防治

    8.2.1大气污染的防治问题

    8.2.2国外对大气污染的防治

    8.2.3国内对大气污染的防治

    8.3水体污染防治

    8.3.1水污染的防治问题

    8.3.2国外水污染的防治

    8.3.3国内水污染的防治

    8.4环境治理展望

    8.4.1目标发展的展望

    8.4.2政策法规的展望

    8.4.3发展措施的展望

    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系统论述细颗粒现象学的著作。从理论到实际,从源项到管控,全面介绍了细颗粒现象理论,总结了作者及课题组多年来关于颗粒物运动沉积现象的研究成果。为了尽可能全面反映国际研究动态,书中也介绍了其他研究学者的成果。
  • 作者简介:
    周涛,教授,博导,东南大学核科学与技术系主任,主持及参与国家及省部级科研和教育教学课题60余项;发表百篇SCI;授权60余项发明专利和30余项软件著作权;积极进行教育教学研究,发表多篇教学改革文章;出版3部书籍。承担核辐射物理、核电站系统设备、反应堆热工、反应堆安全分析等多方面的教学工作。创立并承担非能动技术教改班课程,所承担本科核安全分析课获得大学精品优秀课程,作为东南大学核专业负责人承担人才论坛核能部分。参与多项核电及新能源等各类重大专项评审和核电标准审评,并担任《核电站事故后安全壳内氢气浓度的控制-标准》审评会议主席。国内外多类杂志的审稿人;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3项;教学课题奖、教学优秀奖、论文奖和奖金。社会兼职主要有:教育核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核学会严重事故委员会副理事长;国家能源局核电专家;国家和北京市自然基金评审专家;国家和北京市科技奖评审专家;国家空泡物理与自然循环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机械委热能教学委员会委员;核学会安全分会严重事故协会副理事长;西安交通大学苏州研究院兼职教授;上海电力学院兼职教授;西安交大核校友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西安交通大学北京校友总会秘书长;国内外中英文杂志审稿人。
  • 目录:
    第1章绪论

    1.1细颗粒现象学

    1.2研究现状

    1.2.1环境大气颗粒物研究现状

    1.2.2环境水体颗粒物研究现状

    1.2.3工业生产颗粒物研究现状

    1.2.4非工业生产颗粒物研究现状

    1.2.5颗粒物技术应用现状

    1.3研究方法

    1.3.1方法分类

    1.3.2数值方法

    1.3.3程序方法

    1.3.4实验方法

    1.3.5方法比较

    1.4相关领域及应用

    1.4.1涉及领域

    1.4.2环境领域

    1.4.3生产领域

    1.4.4相关应用

    1.5发展方向与趋势

    参考文献

    第2章颗粒物及其模型

    2.1基本概念

    2.2分类

    2.2.1物理状态分类

    2.2.2粒径大小分类

    2.2.3沉降特性分类

    2.2.4其他特性分类

    2.3基本特性

    2.3.1物理特性

    2.3.2化学特性

    2.3.3生物特性

    2.3.4其他特性

    2.4测定方法

    2.4.1采样方法

    2.4.2粒度测定

    2.4.3组分测定

    2.4.4浓度测定

    2.5计算模型

    2.5.1受力模型

    2.5.2扩散模型

    2.5.3沉降模型

    2.5.4湍流沉积模型

    2.5.5热泳沉积模型

    2.5.6总沉积模型

    2.5.7脱除模型

    参考文献

    第3章环境大气颗粒物

    3.1基本概念

    3.2危害及影响

    3.2.1大气污染事件

    3.2.2大气污染现状

    3.2.3大气污染影响

    3.3源项分析

    3.3.1常规源项

    3.3.2事故源项

    3.3.3组分特征

    3.3.4形成机理

    3.3.5监测方法

    3.4运动形式

    3.4.1扩散

    3.4.2沉积

    3.5处理技术

    3.5.1技术基础

    3.5.2物理法

    3.5.3化学法

    3.5.4生物法

    参考文献

    第4章环境水体颗粒物

    4.1基本概念

    4.2危害及影响

    4.2.1环境水体污染事件

    4.2.2环境水体污染现状

    4.2.3环境水体污染影响

    4.3源项分析

    4.3.1常规源项

    4.3.2事故源项

    4.3.3组分特征

    4.3.4形成机理

    4.3.5监测方法

    4.4运动形式

    4.4.1扩散

    4.4.2沉降

    4.4.3漂移

    4.5海洋、湖泊、河流及饮用水颗粒物

    4.5.1海洋颗粒物迁移及其影响

    4.5.2湖泊颗粒物迁移及其影响

    4.5.3河流颗粒物迁移及其影响

    4.5.4饮用水颗粒物迁移及其影响

    4.6处理技术

    4.6.1技术基础

    4.6.2物理法

    4.6.3化学法

    4.6.4生物法

    参考文献

    第5章工业生产颗粒物

    5.1基本概念

    5.2危害及影响

    5.2.1生产颗粒物危害事件

    5.2.2生产颗粒物污染现状

    5.2.3生产颗粒物污染影响

    5.3源项分析

    5.3.1常规源项

    5.3.2事故源项

    5.3.3组分特征

    5.3.4形成机理

    5.3.5监测方法

    5.4不同管道及容器中的运动

    5.4.1管道中的运动

    5.4.2容器中的运动

    5.4.3微通道中的运动

    5.5不同介质中颗粒物的运动

    5.5.1气体中的运动

    5.5.2亚临界水中的运动

    5.5.3超临界水中的运动

    5.5.4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的运动

    5.5.5液态铅铋中的运动

    5.5.6液态钠中的运动

    5.6电站颗粒物

    5.6.1电站颗粒物种类

    5.6.2电站颗粒物危害及影响

    5.6.3电站颗粒物监测

    5.6.4电站颗粒物脱除

    5.7其他行业颗粒物

    5.7.1钢铁行业

    5.7.2建筑行业

    5.7.3医药行业

    5.7.4生物行业

    5.8处理技术

    5.8.1技术基础

    5.8.2物理法

    5.8.3化学法

    5.8.4生物法

    5.8.5综合方法

    参考文献

    第6章颗粒物的制备及应用

    6.1制备技术

    6.1.1物理制备

    6.1.2化学制备

    6.1.3生物制备

    6.2技术应用

    6.2.1工业应用

    6.2.2农业应用

    6.2.3医学应用

    6.2.4生物应用

    6.2.5环境应用

    6.2.6军事应用

    6.3流态化技术及其应用

    6.3.1流态化现象与流化床

    6.3.2流态化颗粒分类

    6.3.3超细颗粒聚团流态化

    6.3.4流态化技术优势

    6.3.5流化态技术应用

    参考文献

    第7章环境保护标准与文化

    7.1国外标准

    7.1.1世界卫生组织空气质量颗粒物准则

    7.1.2欧洲大气颗粒物标准

    7.1.3国外水土及其他环境颗粒物质量标准

    7.2国内标准

    7.2.1室内空气颗粒物质量标准

    7.2.2环境空气颗粒物质量标准

    7.2.3国内水土及其他环境颗粒物质量标准

    7.3环境保护文化

    7.3.1文化理念

    7.3.2文化定位

    7.3.3文化实践

    参考文献

    第8章管控防治及展望

    8.1国内外污染源控制管理

    8.1.1国外污染源控制管理

    8.1.2国内污染源控制管理

    8.2大气污染防治

    8.2.1大气污染的防治问题

    8.2.2国外对大气污染的防治

    8.2.3国内对大气污染的防治

    8.3水体污染防治

    8.3.1水污染的防治问题

    8.3.2国外水污染的防治

    8.3.3国内水污染的防治

    8.4环境治理展望

    8.4.1目标发展的展望

    8.4.2政策法规的展望

    8.4.3发展措施的展望

    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细颗粒现象学
细颗粒物净化滤料及应用
高华东、肖春、张殿印 著
细颗粒现象学
细颗粒物化学组成及其对前体物排放响应的数值模拟
赵斌
细颗粒现象学
细颗粒物捕集数值模型
张巍 著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细颗粒现象学
微波光子多学科协同设计与建模仿真
周涛;潘时龙;瞿鹏飞;钟欣
细颗粒现象学
商品信息采编(全彩微课版)
周涛;齐丹
细颗粒现象学
城市交通大数据挖掘与应用实践(交通大数据系列)
周涛;唐小勇
细颗粒现象学
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数字化建设
周涛;唐长增
细颗粒现象学
海南海域海岛遥感监测图集(2013—2017年)
周涛;王衍;王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