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商关系:中国商法前论(修订版)

官商关系:中国商法前论(修订版)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2016-03
版次: 1
ISBN: 9787511879868
定价: 59.00
装帧: 平装
开本: 大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507页
字数: 411千字
分类: 法律
  • 家与商人(官与商)之间其实是一种非常微妙的互动关系。官商关系是决定商法过去、现在乃至未来的重要力量。中国商业法制进程的第一步,不是争论立法形式的取舍,也不是探究商法与相关部门法的边界划分,而是必须首先缚住官商关系这个幽灵。 姜朋法学博士。曾先后就读于吉林大学法学院和中国政法大学,并在北京大学法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为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商法与商业制度环境、商业伦理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研究兴趣兼及法学教育和商事制度考据。
    联系电邮:gingerfriend@126.com。 序1
    第一章引言
    一、商法领域的韦伯式问题
    二、中国商法的理想图景
    三、中国古代的商人习惯
    四、官商关系的命题
    五、历史方法与商法的时间维度
    第二章中国历史上的官商关系
    第一节中国商人与城市的源起
    一、中国商人为何叫“商人”
    二、中国古代城市的功能及其商业格局
    第二节以物易物、海禁未开、重农轻商
    辨析
    一、“以物易物”(barter)辨:中国古代的货币
    流变
    二、“海禁未开”辨:中国古代的海运和海外
    贸易概述
    三、“重农抑商”辨:主流意识形态对商人的真实态度
    第三节宋代的政府专营(禁榷)
    一、北宋政府专营(榷卖)制度概说
    二、北宋政府对茶的专营
    三、北宋政府对盐的专营
    四、宋代政府对海外贸易的专营
    第四节明清时期的官商关系管窥
    一、商人资格与行销许可
    二、明代的海外贸易
    三、清代的广州十三行
    四、商人组织、自律规范与商事纠纷的解决
    第五节官督商办与官商合办企业
    一、官督商办
    二、官商合办
    第六节本章小结
    第三章官商关系的类型、成因及其弊害分析
    第一节官商关系的类型
    一、关于腐败问题的“亨氏定律”
    二、官商关系的历史类型
    第二节国家为何机会主义地对待商人
    一、为何要抑商:从官农商三方关系入手
    二、为何不能彻底禁绝商人
    三、机会主义商业政策的产生
    四、为何对商人的限制/管制逐渐放宽
    第三节官主商辅模式(机会主义商业政策)的弊害分析
    一、成功与败落:胡雪岩个案
    二、官主商辅模式(机会主义商业政策)所造成的弊害分析
    第四章官商关系与西方商法的演进
    第一节罗马法为何不是西方商法的起源
    一、西方近代商法并非源于罗马法
    二、古罗马的官商关系
    第二节西方商人法的产生
    一、中世纪早期的西欧商人
    二、商人习惯法产生的历史条件
    第三节商人法的国家化
    一、法国
    二、英国
    三、后来的发展
    第四节本章小结
    第五章继受西方商法与既有官商关系问题的解决
    第一节对西方商法的继受及其反思
    一、晚清、民国时期对两条继受进路的尝试及其影响
    二、商法继受的中西比较与中国商人对继受的反应
    三、商法基本范畴检讨
    四、从“稳定态”的视角看“商法继受病”
    第二节官商关系新问题
    一、节制资本及其他
    二、官商关系的现代表现
    三、自治的继续缺失与强制因素的悄然进入
    四、规则趋同及必要的强制
    第六章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补记
  • 内容简介:
    家与商人(官与商)之间其实是一种非常微妙的互动关系。官商关系是决定商法过去、现在乃至未来的重要力量。中国商业法制进程的第一步,不是争论立法形式的取舍,也不是探究商法与相关部门法的边界划分,而是必须首先缚住官商关系这个幽灵。
  • 作者简介:
    姜朋法学博士。曾先后就读于吉林大学法学院和中国政法大学,并在北京大学法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为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商法与商业制度环境、商业伦理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研究兴趣兼及法学教育和商事制度考据。
    联系电邮:gingerfriend@126.com。
  • 目录:
    序1
    第一章引言
    一、商法领域的韦伯式问题
    二、中国商法的理想图景
    三、中国古代的商人习惯
    四、官商关系的命题
    五、历史方法与商法的时间维度
    第二章中国历史上的官商关系
    第一节中国商人与城市的源起
    一、中国商人为何叫“商人”
    二、中国古代城市的功能及其商业格局
    第二节以物易物、海禁未开、重农轻商
    辨析
    一、“以物易物”(barter)辨:中国古代的货币
    流变
    二、“海禁未开”辨:中国古代的海运和海外
    贸易概述
    三、“重农抑商”辨:主流意识形态对商人的真实态度
    第三节宋代的政府专营(禁榷)
    一、北宋政府专营(榷卖)制度概说
    二、北宋政府对茶的专营
    三、北宋政府对盐的专营
    四、宋代政府对海外贸易的专营
    第四节明清时期的官商关系管窥
    一、商人资格与行销许可
    二、明代的海外贸易
    三、清代的广州十三行
    四、商人组织、自律规范与商事纠纷的解决
    第五节官督商办与官商合办企业
    一、官督商办
    二、官商合办
    第六节本章小结
    第三章官商关系的类型、成因及其弊害分析
    第一节官商关系的类型
    一、关于腐败问题的“亨氏定律”
    二、官商关系的历史类型
    第二节国家为何机会主义地对待商人
    一、为何要抑商:从官农商三方关系入手
    二、为何不能彻底禁绝商人
    三、机会主义商业政策的产生
    四、为何对商人的限制/管制逐渐放宽
    第三节官主商辅模式(机会主义商业政策)的弊害分析
    一、成功与败落:胡雪岩个案
    二、官主商辅模式(机会主义商业政策)所造成的弊害分析
    第四章官商关系与西方商法的演进
    第一节罗马法为何不是西方商法的起源
    一、西方近代商法并非源于罗马法
    二、古罗马的官商关系
    第二节西方商人法的产生
    一、中世纪早期的西欧商人
    二、商人习惯法产生的历史条件
    第三节商人法的国家化
    一、法国
    二、英国
    三、后来的发展
    第四节本章小结
    第五章继受西方商法与既有官商关系问题的解决
    第一节对西方商法的继受及其反思
    一、晚清、民国时期对两条继受进路的尝试及其影响
    二、商法继受的中西比较与中国商人对继受的反应
    三、商法基本范畴检讨
    四、从“稳定态”的视角看“商法继受病”
    第二节官商关系新问题
    一、节制资本及其他
    二、官商关系的现代表现
    三、自治的继续缺失与强制因素的悄然进入
    四、规则趋同及必要的强制
    第六章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补记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