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视综艺发展史

中国电视综艺发展史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7-11
版次: 1
ISBN: 9787504380098
定价: 29.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74页
字数: 185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艺术
30人买过
  •   电视综艺在如今已经发展成为电视节目中较为活跃的一个领域,并且对人们的社会文化生活产生着深刻的影响。电视综艺真正发展的历史并不算长,但却伴随着中国社会和电视事业的大发展而经历了一个急速发展的过程,因此对电视综艺的发展历程进行从纵向到横向的梳理研究就显得很有必要。《中国电视综艺发展史》试图对电视综艺的发展历史进行一个较为系统的梳理,从纵向的历史变迁和沿革的角度对电视综艺的每一个发展阶段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同时在每一个阶段里,从横向的角度对电视综艺的发展概况、发展特征以及生态环境等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以期从多角度、多维度去厘清每一阶段电视综艺发展的真实状况和变迁变革。在此基础上,本文也对电视综艺面临的现实困境进行了分析.并试图去找到这些困境背后的原因以及能够解开这些困境的办法。   罗姣姣,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学博士,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后。曾在《中国广播影视》杂志社担任资深记者,后与团队共同创立自媒体《看电视》并担任主编。专注于综艺节目和影视文化研究,期间发表广播电视专业相关学术论文数十篇,发表广播电视行业相关报道和评论文章数百篇。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对象概念界定
    一、相关概念界定:电视艺术、电视文艺、电视娱乐、电视综艺的变迁与沿革
    二、作为本文研究对象之“电视综艺”概念界定
    第三节 文献综述与研究方法
    一、文献综述
    二、研究路径与方法

    第一章 准备期(1958~1989年)
    第一节 中国电视文艺的萌芽与诞生(1958~1965年)
    一、直播时代的早期电视文艺
    二、三次“笑的晚会”开启的电视文艺本体化探索
    第二节 “文革”期间的电视文艺(1966~1976年)
    一、“文革”节目占领荧屏,电视文艺事业陷入停滞
    二、制播技术得到发展,为复苏奠定基础
    第三节 电视文艺的复苏与生长(1977~1989年)
    一、电视文艺栏目的恢复与创办
    二、“春晚”模式成80年代电视文艺经典代表
    三、文艺竞赛类节目兴起,成早期益智游戏节目雏形
    四、文艺栏目多样化发展与综艺娱乐类栏目初探索

    第二章 起步期(1990-1996年)
    第一节 电视综艺形态与观念的孕育成型
    一、“综艺”概念正式形成
    二、央视成电视综艺探索主阵地,内容形态的探索扩大化
    第二节 娱乐属性强化,内生与外部互动生长
    一、娱乐属性强化,审美属性多元探索
    二、商业属性得到开发,品牌化成发展之道
    三、内生性与外部互动下的综艺成长路径
    第三节 电视综艺的平民化和社会性探索
    一、叙事方式和语态的平民化趋向
    二、主题与内容的社会性追求

    第三章 成长期(1997~2003年)
    第一节 综艺娱乐节目强势崛起
    一、《快乐大本营》带动游戏类综艺节目兴盛荧屏
    二、《玫瑰之约》将相亲交友搬上电视
    三、《幸运52》《开心辞典》等益智游戏节目兴盛
    四、真人秀节目初步探索
    第二节 省级卫视娱乐化突围
    一、省级频道上星。综艺节目成突围路径
    二、港台、欧美电视娱乐的影响与互动
    第三节 电视综艺市场化与制播分离探索
    一、电视综艺制播模式探索发展,社会化公司出现崛起
    二、电视综艺市场属性进一步增强,商品属性得到开发

    第四章 发展期(2004-2011年)
    第一节 发展概况
    一、素人选秀的兴盛与没落
    二、“后选秀时代”的探索
    三、相亲交友类节目崛起兴盛
    第二节 发展特征
    一、素人成绝对主角
    二、真人秀泛化、故事化成综艺节目叙事核心
    三、山寨与引进国外模式节目渐成趋势
    四、商业化、大片化、主流化成趋势
    五、大众文化强势崛起、精英文化失落让位
    第三节 生态环境
    一、卫视频道相继崛起、竞争开始成为主旋律
    二、行政与政策调控成影响综艺发展的重要力量
    三、综艺节目市场、商业价值初步释放

    第五章 爆发期(2012-2016年)
    第一节 发展概况
    一、《中国好声音》带动歌唱类节目回潮
    二、《爸爸去哪儿》带来韩式户外真人秀热效应
    三、《奔跑吧兄弟》引发明星真人秀狂潮
    四、题材、类别的特色化、多样化探索实践
    第二节 发展特征
    一、明星取代素人开始占领综艺荧屏
    二、综艺节目数量激增、季播成发展趋势
    三、大投入、大产出成标配、商业价值极大释放
    四、制播分离成趋势、社会化公司崛起
    五、引进模式被迅速消耗、原创和联合研发探索尝试
    第三节 生态环境
    一、竞争环境:内外夹击、综艺节目渐成竞争主体
    二、政策环境:调控不断、引导电视综艺发展走向
    三、市场环境:资本进入、市场空间与风险并存
    四、交流环境:从欧美到韩国、从开放到自主

    第六章 困境与博弈:中国电视综艺的现实与未来
    第一节 原创乏力困境与解困
    一、港台、欧美、韩日:电视综艺模仿与引进路线变迁
    二、困境与解困:原创乏力亟待破局
    第二节 同质化困境与解困
    一、电视综艺陷同质化发展怪圈、同质化成长期摆脱不掉的泥淖
    二、同质化形成的原因及影响
    三、同质化解困之道
    第三节 市场化与行政化的博弈
    一、双重属性与多重博弈
    二、博弈之下:良性市场生态与高效行政管理相结合是必由之路
    第四节 大众化与精英化的博弈
    一、大众的崛起与精英的失落
    二、博弈中的对抗、妥协与合作、共生
    结论
    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电视综艺在如今已经发展成为电视节目中较为活跃的一个领域,并且对人们的社会文化生活产生着深刻的影响。电视综艺真正发展的历史并不算长,但却伴随着中国社会和电视事业的大发展而经历了一个急速发展的过程,因此对电视综艺的发展历程进行从纵向到横向的梳理研究就显得很有必要。《中国电视综艺发展史》试图对电视综艺的发展历史进行一个较为系统的梳理,从纵向的历史变迁和沿革的角度对电视综艺的每一个发展阶段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同时在每一个阶段里,从横向的角度对电视综艺的发展概况、发展特征以及生态环境等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以期从多角度、多维度去厘清每一阶段电视综艺发展的真实状况和变迁变革。在此基础上,本文也对电视综艺面临的现实困境进行了分析.并试图去找到这些困境背后的原因以及能够解开这些困境的办法。
  • 作者简介:
      罗姣姣,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学博士,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后。曾在《中国广播影视》杂志社担任资深记者,后与团队共同创立自媒体《看电视》并担任主编。专注于综艺节目和影视文化研究,期间发表广播电视专业相关学术论文数十篇,发表广播电视行业相关报道和评论文章数百篇。
  •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对象概念界定
    一、相关概念界定:电视艺术、电视文艺、电视娱乐、电视综艺的变迁与沿革
    二、作为本文研究对象之“电视综艺”概念界定
    第三节 文献综述与研究方法
    一、文献综述
    二、研究路径与方法

    第一章 准备期(1958~1989年)
    第一节 中国电视文艺的萌芽与诞生(1958~1965年)
    一、直播时代的早期电视文艺
    二、三次“笑的晚会”开启的电视文艺本体化探索
    第二节 “文革”期间的电视文艺(1966~1976年)
    一、“文革”节目占领荧屏,电视文艺事业陷入停滞
    二、制播技术得到发展,为复苏奠定基础
    第三节 电视文艺的复苏与生长(1977~1989年)
    一、电视文艺栏目的恢复与创办
    二、“春晚”模式成80年代电视文艺经典代表
    三、文艺竞赛类节目兴起,成早期益智游戏节目雏形
    四、文艺栏目多样化发展与综艺娱乐类栏目初探索

    第二章 起步期(1990-1996年)
    第一节 电视综艺形态与观念的孕育成型
    一、“综艺”概念正式形成
    二、央视成电视综艺探索主阵地,内容形态的探索扩大化
    第二节 娱乐属性强化,内生与外部互动生长
    一、娱乐属性强化,审美属性多元探索
    二、商业属性得到开发,品牌化成发展之道
    三、内生性与外部互动下的综艺成长路径
    第三节 电视综艺的平民化和社会性探索
    一、叙事方式和语态的平民化趋向
    二、主题与内容的社会性追求

    第三章 成长期(1997~2003年)
    第一节 综艺娱乐节目强势崛起
    一、《快乐大本营》带动游戏类综艺节目兴盛荧屏
    二、《玫瑰之约》将相亲交友搬上电视
    三、《幸运52》《开心辞典》等益智游戏节目兴盛
    四、真人秀节目初步探索
    第二节 省级卫视娱乐化突围
    一、省级频道上星。综艺节目成突围路径
    二、港台、欧美电视娱乐的影响与互动
    第三节 电视综艺市场化与制播分离探索
    一、电视综艺制播模式探索发展,社会化公司出现崛起
    二、电视综艺市场属性进一步增强,商品属性得到开发

    第四章 发展期(2004-2011年)
    第一节 发展概况
    一、素人选秀的兴盛与没落
    二、“后选秀时代”的探索
    三、相亲交友类节目崛起兴盛
    第二节 发展特征
    一、素人成绝对主角
    二、真人秀泛化、故事化成综艺节目叙事核心
    三、山寨与引进国外模式节目渐成趋势
    四、商业化、大片化、主流化成趋势
    五、大众文化强势崛起、精英文化失落让位
    第三节 生态环境
    一、卫视频道相继崛起、竞争开始成为主旋律
    二、行政与政策调控成影响综艺发展的重要力量
    三、综艺节目市场、商业价值初步释放

    第五章 爆发期(2012-2016年)
    第一节 发展概况
    一、《中国好声音》带动歌唱类节目回潮
    二、《爸爸去哪儿》带来韩式户外真人秀热效应
    三、《奔跑吧兄弟》引发明星真人秀狂潮
    四、题材、类别的特色化、多样化探索实践
    第二节 发展特征
    一、明星取代素人开始占领综艺荧屏
    二、综艺节目数量激增、季播成发展趋势
    三、大投入、大产出成标配、商业价值极大释放
    四、制播分离成趋势、社会化公司崛起
    五、引进模式被迅速消耗、原创和联合研发探索尝试
    第三节 生态环境
    一、竞争环境:内外夹击、综艺节目渐成竞争主体
    二、政策环境:调控不断、引导电视综艺发展走向
    三、市场环境:资本进入、市场空间与风险并存
    四、交流环境:从欧美到韩国、从开放到自主

    第六章 困境与博弈:中国电视综艺的现实与未来
    第一节 原创乏力困境与解困
    一、港台、欧美、韩日:电视综艺模仿与引进路线变迁
    二、困境与解困:原创乏力亟待破局
    第二节 同质化困境与解困
    一、电视综艺陷同质化发展怪圈、同质化成长期摆脱不掉的泥淖
    二、同质化形成的原因及影响
    三、同质化解困之道
    第三节 市场化与行政化的博弈
    一、双重属性与多重博弈
    二、博弈之下:良性市场生态与高效行政管理相结合是必由之路
    第四节 大众化与精英化的博弈
    一、大众的崛起与精英的失落
    二、博弈中的对抗、妥协与合作、共生
    结论
    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中国电视综艺发展史
中国蜚蠊大图鉴
王宗庆 邱鹭 车艳丽
中国电视综艺发展史
中国海洋法治发展报告(2023)
海洋法治发展报告编写组
中国电视综艺发展史
中国致公党史
中国致公党中央委员会
中国电视综艺发展史
中国音乐文学
杨赛
中国电视综艺发展史
中国分省交通地图-安徽省(2024)
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电视综艺发展史
中国传统价值观的传承(中国传统价值观的传承弘扬研究书系)
戴木才
中国电视综艺发展史
中国分省交通地图-宁夏回族自治区(2024)
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电视综艺发展史
中国低碳化发电技术创新发展报告.2023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编著.--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24.1
中国电视综艺发展史
中国租界通史
费成康
中国电视综艺发展史
中国戏剧学史稿(增订本)
叶长海 著
中国电视综艺发展史
中国债券市场违约处置研究
毛振华 等著
中国电视综艺发展史
中国诗的精神:诗学独立宣言暨与经院式文学哲学研究的决裂 诗歌研究 经典诗歌 说诗
孙亚君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