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之道:控制权争夺与股权激励(第二版)(资本之道系列丛书)

公司治理之道:控制权争夺与股权激励(第二版)(资本之道系列丛书)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8-09
ISBN: 9787302509752
定价: 15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731页
分类: 管理
  • 公司治理制度设计的本质是解决三种“黑”与“被黑”的关系。首先要解决的是股东之间互相“黑”的问题,主要涉及股权结构设计、控制权争夺、公司章程制定等;其次是要解决经理人“黑”老板的问题,主要涉及董事会制度、信息披露制度和股权激励等;第三是要解决公司的实际控制人“黑”利益相关者的问题,这里主要指债权人保护问题。作者认为,公司治理是一个企业家在资本运营和企业做大过程中必须掌握的“防黑武器”。 

    本书跳出了学者和资本家的视角,打破公司治理的学术框架,完全站在一个企业家的角度对股东之间互相“黑”和经理人“黑”老板这两个问题进行重点阐述。以企业家关心的控制权和股权激励为主线展开,宣扬一种共赢的公司治理理念。 

    以企业家的立场来看,公司治理是防止资本家和经理人来“黑”自己,但目的绝对不是反过去“黑”对方。健康的公司治理理念需要的是相互制衡机制,让企业家、资本家和经理人谁也“黑”不了谁。为了实现自身利大化,首先要确保大家的共同利益——公司利益大化;在此基础上,大化每一个企业参与人的利益。本版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重新梳理了慧聪、联想、正泰、TCL的股权激励,补足了它们上市后结合市值管理所做的股权激励;万科的案例中补上了资本市场争议较大的事业合伙人制度;考虑到蒙牛的案例更多属于投融资交易结构的设计,本版对其进行了舍去,但本版新收录了所有非上市公司都非常关注的华为的激励方案。 

    马永斌 

    1972年出生于云南省昭通市,1990年进入清华大学学习,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为清华大学副研究员,任深圳研究生院企业资本与管理制度设计中心常务副主任、创业教育中心主任,在深圳研究生院从事教学研究和创业管理工作。兼任深圳市企业并购促进会副会长,以及多家企业与投行的资本顾问。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等多所大学的EMBA学位项目和金融投资总裁EDP项目担任课程主讲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和实践领域集中在公司治理、股权结构、市值管理、股权激励、并购重组、投融资和商业模式等方面。曾发表学术论文45篇,其中核心期刊42篇作者35篇。曾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共3本。负责及参与省部级课题共17项,其中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了国家青年基金课题。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2项,优秀论文奖励7项;清华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3项。 

    第1章    公司治理常识 

    1.1 公司治理的三种关系 / 003 

    1.2 投资、融资和公司治理 / 004 

    1.3 战略执行、创新和公司治理 / 011 

    1.4 经理人黑老板问题的产生 / 017 

    1.5 股东黑股东问题的产生 / 024 

    1.6 公司治理问题的类型 / 031 

    第2章    公司治理制度的设计原则 

    2.1 两个故事引发的思考 / 035 

    2.2 人性假设与制度安排 / 041 

    2.3 权利分配、程序主义和相互制衡 / 046 

    2.4 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相融合 / 048 

    2.5 三个对等统一原则 / 051 

    2.6 “资本+知识”的利益分配模式 / 058 

    2.7 制度有效性的判断原则 / 060 

    第3章    股权结构与控制权争夺 

    3.1 控制权私利与股东剥夺 / 065 

    3.2 集团股权结构与剥夺动机 / 073 

    3.3 剥夺的秘密与控制权配置 / 083 

    3.4 剥夺典型案例:众合机电的前世今生 / 105 

    3.5 解决“小”股东剥夺问题的基本思路 / 113 

    第4章    章定权利与股东权利保护 

    4.1 股东的主要法定权利 / 123 

    4.2 章定权利的重要性 / 132 

    4.3 公司章程和股东协议 / 138 

    4.4 章定权利的主要内容 / 143 

    4.5 小股东能否告赢大股东 / 160 

    第5章    经理人道德风险的五道基本防线 

    5.1 公司治理体系与经理人道德风险防线 / 183 

    5.2 第一道基本防线:股东大会制度 / 195 

    5.3 第二道基本防线:董事会制度 / 215 

    5.4 第三道基本防线:信息披露制度 / 288 

    5.5 第四道基本防线:独立的外部审计制度 / 314 

    5.6 第五道基本防线:公司控制权市场 / 325 

     

    第6章    董事会制度的应用实践 

    6.1 构建高效董事会的十个关键问题 / 351 

    6.2 解决外部董事受制于“时间有限、信息有限”的困境 / 374 

    6.3 董事会制度在非上市公司中的应用 / 386 

    6.4 董事会制度在集团管控中的应用 / 392 

    6.5 高效而合理的控制模式 / 396 

    第7章    经理人道德风险的关键防线 

    7.1 股权激励为什么是关键防线 / 411 

    7.2 “三金之术”与股权激励的目的 / 430 

    7.3 什么样的公司适合做股权激励 / 439 

    7.4 经理人报酬结构的现状和趋势 / 446 

    7.5 设计和实施股权激励的关键要点 / 456 

    7.6 特殊情况下股权激励计划的调整办法 / 481 

    第8章    股权激励的最优模式设计 

    8.1 股票期权 / 491 

    8.2 期股 / 503 

    8.3 业绩股票 / 511 

    8.4 干股 / 516 

    8.5 限制性股票 / 519 

    8.6 虚拟股票 / 522 

    8.7 股票增值权 / 527 

    8.8 延期支付 / 530 

    8.9 员工持股计划 / 535 

    8.10 最优模式设计 / 539 

    第9章    股权激励典型案例分析 

    9.1 慧聪的全员劳动股份制 / 563 

    9.2 联想干股转期权的演变 / 576 

    9.3 正泰的股权稀释之路 / 590 

    9.4 万科股权激励计划的成与败 / 602 

    9.5 TCL的股权激励 / 621 

    9.6 广厦集团的按揭购股与反向持股计划 / 633 

    9.7 华为的虚拟股变革 / 637 

    第10章    股权激励七定法 

    10.1 定对象 / 662 

    10.2 定模式 / 663 

    10.3 定业绩 / 663 

    10.4 定数量 / 679 

    10.5 定价格 / 687 

    10.6 定来源 / 696 

    10.7 定时间 / 706 

    参考文献 / 715 

    附录:来自读者的真实评价 / 723 

    后记 / 729
  • 内容简介:
    公司治理制度设计的本质是解决三种“黑”与“被黑”的关系。首先要解决的是股东之间互相“黑”的问题,主要涉及股权结构设计、控制权争夺、公司章程制定等;其次是要解决经理人“黑”老板的问题,主要涉及董事会制度、信息披露制度和股权激励等;第三是要解决公司的实际控制人“黑”利益相关者的问题,这里主要指债权人保护问题。作者认为,公司治理是一个企业家在资本运营和企业做大过程中必须掌握的“防黑武器”。 

    本书跳出了学者和资本家的视角,打破公司治理的学术框架,完全站在一个企业家的角度对股东之间互相“黑”和经理人“黑”老板这两个问题进行重点阐述。以企业家关心的控制权和股权激励为主线展开,宣扬一种共赢的公司治理理念。 

    以企业家的立场来看,公司治理是防止资本家和经理人来“黑”自己,但目的绝对不是反过去“黑”对方。健康的公司治理理念需要的是相互制衡机制,让企业家、资本家和经理人谁也“黑”不了谁。为了实现自身利大化,首先要确保大家的共同利益——公司利益大化;在此基础上,大化每一个企业参与人的利益。本版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重新梳理了慧聪、联想、正泰、TCL的股权激励,补足了它们上市后结合市值管理所做的股权激励;万科的案例中补上了资本市场争议较大的事业合伙人制度;考虑到蒙牛的案例更多属于投融资交易结构的设计,本版对其进行了舍去,但本版新收录了所有非上市公司都非常关注的华为的激励方案。 

  • 作者简介:
    马永斌 

    1972年出生于云南省昭通市,1990年进入清华大学学习,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为清华大学副研究员,任深圳研究生院企业资本与管理制度设计中心常务副主任、创业教育中心主任,在深圳研究生院从事教学研究和创业管理工作。兼任深圳市企业并购促进会副会长,以及多家企业与投行的资本顾问。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等多所大学的EMBA学位项目和金融投资总裁EDP项目担任课程主讲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和实践领域集中在公司治理、股权结构、市值管理、股权激励、并购重组、投融资和商业模式等方面。曾发表学术论文45篇,其中核心期刊42篇作者35篇。曾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共3本。负责及参与省部级课题共17项,其中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了国家青年基金课题。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2项,优秀论文奖励7项;清华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3项。 

  • 目录:
    第1章    公司治理常识 

    1.1 公司治理的三种关系 / 003 

    1.2 投资、融资和公司治理 / 004 

    1.3 战略执行、创新和公司治理 / 011 

    1.4 经理人黑老板问题的产生 / 017 

    1.5 股东黑股东问题的产生 / 024 

    1.6 公司治理问题的类型 / 031 

    第2章    公司治理制度的设计原则 

    2.1 两个故事引发的思考 / 035 

    2.2 人性假设与制度安排 / 041 

    2.3 权利分配、程序主义和相互制衡 / 046 

    2.4 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相融合 / 048 

    2.5 三个对等统一原则 / 051 

    2.6 “资本+知识”的利益分配模式 / 058 

    2.7 制度有效性的判断原则 / 060 

    第3章    股权结构与控制权争夺 

    3.1 控制权私利与股东剥夺 / 065 

    3.2 集团股权结构与剥夺动机 / 073 

    3.3 剥夺的秘密与控制权配置 / 083 

    3.4 剥夺典型案例:众合机电的前世今生 / 105 

    3.5 解决“小”股东剥夺问题的基本思路 / 113 

    第4章    章定权利与股东权利保护 

    4.1 股东的主要法定权利 / 123 

    4.2 章定权利的重要性 / 132 

    4.3 公司章程和股东协议 / 138 

    4.4 章定权利的主要内容 / 143 

    4.5 小股东能否告赢大股东 / 160 

    第5章    经理人道德风险的五道基本防线 

    5.1 公司治理体系与经理人道德风险防线 / 183 

    5.2 第一道基本防线:股东大会制度 / 195 

    5.3 第二道基本防线:董事会制度 / 215 

    5.4 第三道基本防线:信息披露制度 / 288 

    5.5 第四道基本防线:独立的外部审计制度 / 314 

    5.6 第五道基本防线:公司控制权市场 / 325 

     

    第6章    董事会制度的应用实践 

    6.1 构建高效董事会的十个关键问题 / 351 

    6.2 解决外部董事受制于“时间有限、信息有限”的困境 / 374 

    6.3 董事会制度在非上市公司中的应用 / 386 

    6.4 董事会制度在集团管控中的应用 / 392 

    6.5 高效而合理的控制模式 / 396 

    第7章    经理人道德风险的关键防线 

    7.1 股权激励为什么是关键防线 / 411 

    7.2 “三金之术”与股权激励的目的 / 430 

    7.3 什么样的公司适合做股权激励 / 439 

    7.4 经理人报酬结构的现状和趋势 / 446 

    7.5 设计和实施股权激励的关键要点 / 456 

    7.6 特殊情况下股权激励计划的调整办法 / 481 

    第8章    股权激励的最优模式设计 

    8.1 股票期权 / 491 

    8.2 期股 / 503 

    8.3 业绩股票 / 511 

    8.4 干股 / 516 

    8.5 限制性股票 / 519 

    8.6 虚拟股票 / 522 

    8.7 股票增值权 / 527 

    8.8 延期支付 / 530 

    8.9 员工持股计划 / 535 

    8.10 最优模式设计 / 539 

    第9章    股权激励典型案例分析 

    9.1 慧聪的全员劳动股份制 / 563 

    9.2 联想干股转期权的演变 / 576 

    9.3 正泰的股权稀释之路 / 590 

    9.4 万科股权激励计划的成与败 / 602 

    9.5 TCL的股权激励 / 621 

    9.6 广厦集团的按揭购股与反向持股计划 / 633 

    9.7 华为的虚拟股变革 / 637 

    第10章    股权激励七定法 

    10.1 定对象 / 662 

    10.2 定模式 / 663 

    10.3 定业绩 / 663 

    10.4 定数量 / 679 

    10.5 定价格 / 687 

    10.6 定来源 / 696 

    10.7 定时间 / 706 

    参考文献 / 715 

    附录:来自读者的真实评价 / 723 

    后记 / 729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公司治理之道:控制权争夺与股权激励(第二版)(资本之道系列丛书)
公司法: 规则与应用
徐强胜
公司治理之道:控制权争夺与股权激励(第二版)(资本之道系列丛书)
公司资本经营原理与案例
韦德洪 杨海燕
公司治理之道:控制权争夺与股权激励(第二版)(资本之道系列丛书)
公司保卫战:公司控制权案例点评与战术指导(第三版)
唐青林, 张德荣, 李斌编著
公司治理之道:控制权争夺与股权激励(第二版)(资本之道系列丛书)
公司对外担保裁判规则解读与评析
马永林,蔡正建
公司治理之道:控制权争夺与股权激励(第二版)(资本之道系列丛书)
公司控制权争夺战——公司治理与诉讼实战指引(第二版)
唐青林, 李舒 主编 张德荣, 李斌 副主编
公司治理之道:控制权争夺与股权激励(第二版)(资本之道系列丛书)
公司印章案例裁判规则解读:公司印章风险防范指南
唐青林 李舒 主编,王盼 李元元 副主编
公司治理之道:控制权争夺与股权激励(第二版)(资本之道系列丛书)
公司章程陷阱及72个核心条款设计指引(第二版)基于200个公司章程及股东争议真实案例深度解析
唐青林,李舒 主编;李斌,张德荣 副主编
公司治理之道:控制权争夺与股权激励(第二版)(资本之道系列丛书)
公司法评注
李建伟 主编
公司治理之道:控制权争夺与股权激励(第二版)(资本之道系列丛书)
公司商标管理:商业逻辑与战略思维
袁真富、苏和秦
公司治理之道:控制权争夺与股权激励(第二版)(资本之道系列丛书)
公司分配规制初论——基于对美国51个州及特区的立法分析
林凯
公司治理之道:控制权争夺与股权激励(第二版)(资本之道系列丛书)
公司法(学习笔记版)
《公司法(学习笔记版)》编写组
公司治理之道:控制权争夺与股权激励(第二版)(资本之道系列丛书)
公司人格否认案件裁判精要与办案指导
王春生,张文
系列丛书 / 更多
公司治理之道:控制权争夺与股权激励(第二版)(资本之道系列丛书)
公司法: 规则与应用
徐强胜
公司治理之道:控制权争夺与股权激励(第二版)(资本之道系列丛书)
公司资本经营原理与案例
韦德洪 杨海燕
公司治理之道:控制权争夺与股权激励(第二版)(资本之道系列丛书)
公司保卫战:公司控制权案例点评与战术指导(第三版)
唐青林, 张德荣, 李斌编著
公司治理之道:控制权争夺与股权激励(第二版)(资本之道系列丛书)
公司对外担保裁判规则解读与评析
马永林,蔡正建
公司治理之道:控制权争夺与股权激励(第二版)(资本之道系列丛书)
公司控制权争夺战——公司治理与诉讼实战指引(第二版)
唐青林, 李舒 主编 张德荣, 李斌 副主编
公司治理之道:控制权争夺与股权激励(第二版)(资本之道系列丛书)
公司印章案例裁判规则解读:公司印章风险防范指南
唐青林 李舒 主编,王盼 李元元 副主编
公司治理之道:控制权争夺与股权激励(第二版)(资本之道系列丛书)
公司章程陷阱及72个核心条款设计指引(第二版)基于200个公司章程及股东争议真实案例深度解析
唐青林,李舒 主编;李斌,张德荣 副主编
公司治理之道:控制权争夺与股权激励(第二版)(资本之道系列丛书)
公司法评注
李建伟 主编
公司治理之道:控制权争夺与股权激励(第二版)(资本之道系列丛书)
公司商标管理:商业逻辑与战略思维
袁真富、苏和秦
公司治理之道:控制权争夺与股权激励(第二版)(资本之道系列丛书)
公司分配规制初论——基于对美国51个州及特区的立法分析
林凯
公司治理之道:控制权争夺与股权激励(第二版)(资本之道系列丛书)
公司法(学习笔记版)
《公司法(学习笔记版)》编写组
公司治理之道:控制权争夺与股权激励(第二版)(资本之道系列丛书)
公司人格否认案件裁判精要与办案指导
王春生,张文
相关图书 / 更多
公司治理之道:控制权争夺与股权激励(第二版)(资本之道系列丛书)
公司法: 规则与应用
徐强胜
公司治理之道:控制权争夺与股权激励(第二版)(资本之道系列丛书)
公司资本经营原理与案例
韦德洪 杨海燕
公司治理之道:控制权争夺与股权激励(第二版)(资本之道系列丛书)
公司保卫战:公司控制权案例点评与战术指导(第三版)
唐青林, 张德荣, 李斌编著
公司治理之道:控制权争夺与股权激励(第二版)(资本之道系列丛书)
公司对外担保裁判规则解读与评析
马永林,蔡正建
公司治理之道:控制权争夺与股权激励(第二版)(资本之道系列丛书)
公司控制权争夺战——公司治理与诉讼实战指引(第二版)
唐青林, 李舒 主编 张德荣, 李斌 副主编
公司治理之道:控制权争夺与股权激励(第二版)(资本之道系列丛书)
公司印章案例裁判规则解读:公司印章风险防范指南
唐青林 李舒 主编,王盼 李元元 副主编
公司治理之道:控制权争夺与股权激励(第二版)(资本之道系列丛书)
公司章程陷阱及72个核心条款设计指引(第二版)基于200个公司章程及股东争议真实案例深度解析
唐青林,李舒 主编;李斌,张德荣 副主编
公司治理之道:控制权争夺与股权激励(第二版)(资本之道系列丛书)
公司法评注
李建伟 主编
公司治理之道:控制权争夺与股权激励(第二版)(资本之道系列丛书)
公司商标管理:商业逻辑与战略思维
袁真富、苏和秦
公司治理之道:控制权争夺与股权激励(第二版)(资本之道系列丛书)
公司分配规制初论——基于对美国51个州及特区的立法分析
林凯
公司治理之道:控制权争夺与股权激励(第二版)(资本之道系列丛书)
公司法(学习笔记版)
《公司法(学习笔记版)》编写组
公司治理之道:控制权争夺与股权激励(第二版)(资本之道系列丛书)
公司人格否认案件裁判精要与办案指导
王春生,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