诠释与考证:中国现代史学大家的文学研究

诠释与考证:中国现代史学大家的文学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21-05
版次: 1
ISBN: 9787503966484
定价: 58.00
装帧: 其他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52页
字数: 216.000千字
分类: 文学
6人买过
  • .梁启超自述三十岁以前常做文学的东西,王国维早年更是在文学的“可爱”与哲学“可信”之间徘徊,胡适则更以考证《红楼梦》《水浒传》等扬名于学术界。在中国传统的学术研究中,史学似乎与文学总是“剪不断、理还乱”地纠缠在一起。这就不能不引起我们思考:现代史家运用文学作品研究历史的外缘因素有哪些?在现代史家眼中传统文学作品何以能够作为史料?现代史家对文学作品史料价值的解读及运用体现在哪些方面?不同史家对文学作品史料价值的认知与运用有何异同?原因何在?在整个中国现代学术风气转移的大背景下,其价值与意义何在?上述问题便是本书探讨的主要内容。 郭士礼,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博士后,成都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兼任中国现代史学会常务理事。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史学史、红学史的研究。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博士后特别资助项目1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严丹,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区域社会史、法史。 目  录

    绪 论 

     章 现代史家对文学作品史料价值的认知及运用 

    节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与现代史学 16

    第二节 现代史家的文学史料观 25

    第三节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在现代史学研究中的运用 33

    第四节 现代史家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之价值及意义 46

    第二章 顾颉刚古史研究“故事”范式的史料学价值

    节 顾颉刚古史研究的“人缘”与“学缘” 54

    第二节 疑古辨伪视野下的《诗经》研究 63

    第三节 孟姜女故事研究与“故事”眼光的形成 80

    第四节 “故事”研究范式与民众史观的史料学价值 86

    第三章 陈寅恪、傅斯年的文史之学 

    节 陈寅恪的文艺美学观 102

    第二节 陈寅恪文学研究范式探析 116

    第三节 从史实考证到“心史”诠释 134

    第四节 傅斯年的史料观及其古典文学研究 149

    第四章 道与艺:钱穆对古代文学作品的体认 

    节 传统文化视野下钱穆的古典文学研究 166

    第二节 钱穆论文学作品的史料价值 199

    第三节 钱穆文化观的学术意义与价值 220

    余 论 231

    参考文献 236

     

     

     
  • 内容简介:
    .梁启超自述三十岁以前常做文学的东西,王国维早年更是在文学的“可爱”与哲学“可信”之间徘徊,胡适则更以考证《红楼梦》《水浒传》等扬名于学术界。在中国传统的学术研究中,史学似乎与文学总是“剪不断、理还乱”地纠缠在一起。这就不能不引起我们思考:现代史家运用文学作品研究历史的外缘因素有哪些?在现代史家眼中传统文学作品何以能够作为史料?现代史家对文学作品史料价值的解读及运用体现在哪些方面?不同史家对文学作品史料价值的认知与运用有何异同?原因何在?在整个中国现代学术风气转移的大背景下,其价值与意义何在?上述问题便是本书探讨的主要内容。
  • 作者简介:
    郭士礼,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博士后,成都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兼任中国现代史学会常务理事。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史学史、红学史的研究。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博士后特别资助项目1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严丹,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区域社会史、法史。
  • 目录:
    目  录

    绪 论 

     章 现代史家对文学作品史料价值的认知及运用 

    节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与现代史学 16

    第二节 现代史家的文学史料观 25

    第三节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在现代史学研究中的运用 33

    第四节 现代史家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之价值及意义 46

    第二章 顾颉刚古史研究“故事”范式的史料学价值

    节 顾颉刚古史研究的“人缘”与“学缘” 54

    第二节 疑古辨伪视野下的《诗经》研究 63

    第三节 孟姜女故事研究与“故事”眼光的形成 80

    第四节 “故事”研究范式与民众史观的史料学价值 86

    第三章 陈寅恪、傅斯年的文史之学 

    节 陈寅恪的文艺美学观 102

    第二节 陈寅恪文学研究范式探析 116

    第三节 从史实考证到“心史”诠释 134

    第四节 傅斯年的史料观及其古典文学研究 149

    第四章 道与艺:钱穆对古代文学作品的体认 

    节 传统文化视野下钱穆的古典文学研究 166

    第二节 钱穆论文学作品的史料价值 199

    第三节 钱穆文化观的学术意义与价值 220

    余 论 231

    参考文献 236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诠释与考证:中国现代史学大家的文学研究
诠释与过度诠释
翁贝托·埃科 著;王宇根 译
诠释与考证:中国现代史学大家的文学研究
诠释体育精神与文化:高校团体操创编理论与实践
顾碧威 著
诠释与考证:中国现代史学大家的文学研究
诠释指挥信息系统
赵捷
诠释与考证:中国现代史学大家的文学研究
诠释学视域下司马迁与普鲁塔克传记史学观念之异同
王成军
诠释与考证:中国现代史学大家的文学研究
诠释学与人文科学——关于语言、行为与解释的论文集(新译本)(当代世界学术名著)
保罗·利科(Paul Ricoeur) 著
诠释与考证:中国现代史学大家的文学研究
诠释学
里特尔 等
诠释与考证:中国现代史学大家的文学研究
诠释学的定位和判断(解释学译丛)
鲁道夫·A. 马克瑞尔(Rudolf A. Makkreel
诠释与考证:中国现代史学大家的文学研究
诠释人性:如何用自然科学理解生命、爱与关系
姜帆 译;[英]卡米拉·庞(Camilla Pang)
诠释与考证:中国现代史学大家的文学研究
诠释三角:汉学、比较经学与跨文化神学的形成与互动
[法]魏明德(B. VERMANDER)
诠释与考证:中国现代史学大家的文学研究
诠释学与他者的声音:重读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
[美]詹姆斯·里瑟尔 著;李建盛 译
诠释与考证:中国现代史学大家的文学研究
诠释学的突破:从经典诠释学到德行诠释学(诠释学文集)
傅永军
诠释与考证:中国现代史学大家的文学研究
诠释学视域下的隐喻与真理问题研究
丁蔓 著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