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提取方法与研究

中药提取方法与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20-05
版次: 1
ISBN: 9787567018396
定价: 60.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41页
分类: 医药卫生
11人买过
  •   中药提取有着久远的历史,汤剂和酒剂就是典型的代表,但传统中药的丸、散、膏、丹等多数剂型是由中药饮片不经提取或仅经过粗提取而制成的。随着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其弊端逐步突出:有效成分浓度降低导致剂量大见效慢,吸收和生物利用度不好,特别是对重病动物或不便口服的患病动物疗效不佳;有效成分和杂质混杂,没有深度区分,疗效不确切;不同批次的制剂含量不统一,使药剂量的准确度不好掌握;制剂形式简单给药途径过于简单;传统剂型富含糖类等多种可供微生物滋生的营养成分,生产或使用过程中容易被污染,达不到医药卫生标准,很难长期保存。为了提高中药的疗效,拓宽给药途径,使中药得到国际市场的广泛认可,中药生产正兴起剂型创新的热潮,现在出现了颗粒剂、片剂、注射剂、汽雾剂、滴剂、膜剂等。这些新型的共同要求是都需要把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分离出来,除去药渣,得到浸出的浓溶液或有效成分的浸出物或有效成分的精制品,才能制成投药途径方便,灵活,疗效好的新剂型。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溶剂提取法
    第三章 水蒸气蒸馏法
    第四章 超临界流体提取法
    第五章 超声波提取法
    第六章 微波提取法
    第七章 超高压提取法
    第八章 酶提取法
    第九章 半仿生提取法
    第十章 萃取法
    第十一章 沉淀法
    第十二章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方法
    ……
  • 内容简介:
      中药提取有着久远的历史,汤剂和酒剂就是典型的代表,但传统中药的丸、散、膏、丹等多数剂型是由中药饮片不经提取或仅经过粗提取而制成的。随着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其弊端逐步突出:有效成分浓度降低导致剂量大见效慢,吸收和生物利用度不好,特别是对重病动物或不便口服的患病动物疗效不佳;有效成分和杂质混杂,没有深度区分,疗效不确切;不同批次的制剂含量不统一,使药剂量的准确度不好掌握;制剂形式简单给药途径过于简单;传统剂型富含糖类等多种可供微生物滋生的营养成分,生产或使用过程中容易被污染,达不到医药卫生标准,很难长期保存。为了提高中药的疗效,拓宽给药途径,使中药得到国际市场的广泛认可,中药生产正兴起剂型创新的热潮,现在出现了颗粒剂、片剂、注射剂、汽雾剂、滴剂、膜剂等。这些新型的共同要求是都需要把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分离出来,除去药渣,得到浸出的浓溶液或有效成分的浸出物或有效成分的精制品,才能制成投药途径方便,灵活,疗效好的新剂型。
  •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溶剂提取法
    第三章 水蒸气蒸馏法
    第四章 超临界流体提取法
    第五章 超声波提取法
    第六章 微波提取法
    第七章 超高压提取法
    第八章 酶提取法
    第九章 半仿生提取法
    第十章 萃取法
    第十一章 沉淀法
    第十二章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方法
    ……
查看详情
12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中药提取方法与研究
教学课例精选12课(习作教学卷)/十大青年名师
杨永建 著;杨伟 编
中药提取方法与研究
教学课例精选12课(整本书阅读卷)/十大青年名师
杨永建 著;杨伟 编
中药提取方法与研究
教学课例精选12课(阅读教学卷)/十大青年名师
杨永建 著;杨伟 编
中药提取方法与研究
教学课例精选12课(口语交际卷)/十大青年名师
杨永建 著;杨伟 编
中药提取方法与研究
多传感器组网协同跟踪的理论与方法
杨永建、程嗣怡、向建军、南建国 著
中药提取方法与研究
柔道课堂
杨永建 著;陈词、陈词、杨永建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