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防灾减灾机制与区域合作

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防灾减灾机制与区域合作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20-09
版次: 1
ISBN: 9787550927872
定价: 35.00
装帧: 其他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分类: 工程技术
  • 前言

    1区域概况(1)

    1.1受灾概况(1)

    1.2区域合作情况(2)

    2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六国灾害管理体制机制研究(4)

    2.1中国(4)

    2.2越南(14)

    2.3泰国(28)

    2.4老挝(40)

    2.5缅甸(49)

    2.6柬埔寨(57)

    2.7六国防灾减灾机制对比分析(64)

    3澜沧江-湄公河流域防灾减灾国际合作现状研究(66)

    3.1世界银行(66)

    3.2联合国(71)

    3.3亚洲开发银行(75)

    3.4东盟(76)

    3.5美国(76)

    3.6日本(77)

    3.7印度(78)

    3.8韩国(79)

    3.9荷兰(79)

    3.10湄公河委员会(80)

    3.11其他微观层面的资助计划(81)

    4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开展防灾减灾合作问题的评述与建议

    (82)

    4.1当前湄公河流域防灾减灾合作的特征(82)

    4.2加强中国在湄公河流域防灾减灾合作的必要性

    (83)

    4.3关于中国开展澜沧江-湄公河流域防灾减灾

    合作的建议(85)

    参考文献(93)
  • 目录:
    前言

    1区域概况(1)

    1.1受灾概况(1)

    1.2区域合作情况(2)

    2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六国灾害管理体制机制研究(4)

    2.1中国(4)

    2.2越南(14)

    2.3泰国(28)

    2.4老挝(40)

    2.5缅甸(49)

    2.6柬埔寨(57)

    2.7六国防灾减灾机制对比分析(64)

    3澜沧江-湄公河流域防灾减灾国际合作现状研究(66)

    3.1世界银行(66)

    3.2联合国(71)

    3.3亚洲开发银行(75)

    3.4东盟(76)

    3.5美国(76)

    3.6日本(77)

    3.7印度(78)

    3.8韩国(79)

    3.9荷兰(79)

    3.10湄公河委员会(80)

    3.11其他微观层面的资助计划(81)

    4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开展防灾减灾合作问题的评述与建议

    (82)

    4.1当前湄公河流域防灾减灾合作的特征(82)

    4.2加强中国在湄公河流域防灾减灾合作的必要性

    (83)

    4.3关于中国开展澜沧江-湄公河流域防灾减灾

    合作的建议(85)

    参考文献(93)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防灾减灾机制与区域合作
澜沧拉祜族谚语(拉祜文汉文对照)
云南省民族学会拉祜族研究委员会 编
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防灾减灾机制与区域合作
澜沧江—湄公河区域橡胶林植物多样性及分布
兰国玉;吴志祥;陈帮乾
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防灾减灾机制与区域合作
澜沧江流域彝族传统生态文化研究
刘荣昆
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防灾减灾机制与区域合作
澜沧江—湄公河农业合作发展报告2021
农业农村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
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防灾减灾机制与区域合作
澜沧江德钦段地质灾害精细调查方法研究
魏云杰
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防灾减灾机制与区域合作
澜沧江孕育茶文明/绿色经济与绿色发展经典系列丛书
蓝增全、沈晓进 编
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防灾减灾机制与区域合作
澜沧江-湄公河农业合作发展报告(2020)
李洪涛 编
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防灾减灾机制与区域合作
澜沧江边的百年家族
彭澎
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防灾减灾机制与区域合作
澜沧江-湄公河农业合作发展报告(2019)
李洪涛、李露 编
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防灾减灾机制与区域合作
澜沧江鱼类图册
刘明典 著
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防灾减灾机制与区域合作
澜沧水逝总关情
孙枫 著
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防灾减灾机制与区域合作
澜沧江—湄公河农业合作发展报告2022—2023
农业农村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防灾减灾机制与区域合作
不同干旱类型演进过程研究
吕爱锋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