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沧江流域彝族传统生态文化研究

澜沧江流域彝族传统生态文化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20-11
版次: 1
ISBN: 9787520372336
装帧: 其他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分类: 历史
6人买过
  • 本书在田野调查及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凝练民族生态文化的内涵,阐释其地域性、民族性、整体性、生态性、技术性、民俗性、隐蔽性特征,进而从物质技术、精神观念、制度规约三个层面对澜沧江流域彝族传统生态文化展开深入剖析。在此基础上凝练澜沧江流域彝族传统生态文化的思想内涵及价值,归纳彝族利用与保护自然并重的生态理念及敬重自然的生态伦理思想,阐述彝族传统生态文化思想在生态教育、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现实价值,探讨传统生态文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论证澜沧江流域彝族聚居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措施。 刘荣昆,男,1980年12月生,云南富源人。2003、2006年在云南师范大学获历史学学士、硕士学位,2016年在云南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致力于环境史、少数民族生态文化、少数民族森林文化研究,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澜沧江流域彝族传统生态文化研究”、主持在研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澜沧江流域少数民族传统森林文化研究”,主持完成省教育厅项目完成3项,出版学术专著《林人共生:彝族森林文化及变迁》《傣族生态文化研究》,在各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
  • 内容简介:
    本书在田野调查及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凝练民族生态文化的内涵,阐释其地域性、民族性、整体性、生态性、技术性、民俗性、隐蔽性特征,进而从物质技术、精神观念、制度规约三个层面对澜沧江流域彝族传统生态文化展开深入剖析。在此基础上凝练澜沧江流域彝族传统生态文化的思想内涵及价值,归纳彝族利用与保护自然并重的生态理念及敬重自然的生态伦理思想,阐述彝族传统生态文化思想在生态教育、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现实价值,探讨传统生态文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论证澜沧江流域彝族聚居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措施。
  • 作者简介:
    刘荣昆,男,1980年12月生,云南富源人。2003、2006年在云南师范大学获历史学学士、硕士学位,2016年在云南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致力于环境史、少数民族生态文化、少数民族森林文化研究,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澜沧江流域彝族传统生态文化研究”、主持在研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澜沧江流域少数民族传统森林文化研究”,主持完成省教育厅项目完成3项,出版学术专著《林人共生:彝族森林文化及变迁》《傣族生态文化研究》,在各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澜沧江流域彝族传统生态文化研究
澜沧拉祜族谚语(拉祜文汉文对照)
云南省民族学会拉祜族研究委员会 编
澜沧江流域彝族传统生态文化研究
澜沧江—湄公河区域橡胶林植物多样性及分布
兰国玉;吴志祥;陈帮乾
澜沧江流域彝族传统生态文化研究
澜沧江—湄公河农业合作发展报告2021
农业农村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
澜沧江流域彝族传统生态文化研究
澜沧江德钦段地质灾害精细调查方法研究
魏云杰
澜沧江流域彝族传统生态文化研究
澜沧江孕育茶文明/绿色经济与绿色发展经典系列丛书
蓝增全、沈晓进 编
澜沧江流域彝族传统生态文化研究
澜沧江-湄公河农业合作发展报告(2020)
李洪涛 编
澜沧江流域彝族传统生态文化研究
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防灾减灾机制与区域合作
吕爱锋
澜沧江流域彝族传统生态文化研究
澜沧江边的百年家族
彭澎
澜沧江流域彝族传统生态文化研究
澜沧江-湄公河农业合作发展报告(2019)
李洪涛、李露 编
澜沧江流域彝族传统生态文化研究
澜沧江鱼类图册
刘明典 著
澜沧江流域彝族传统生态文化研究
澜沧水逝总关情
孙枫 著
澜沧江流域彝族传统生态文化研究
澜沧江—湄公河农业合作发展报告2022—2023
农业农村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澜沧江流域彝族传统生态文化研究
林人共生:彝族森林文化及变迁
刘荣昆 著;王利华 编
澜沧江流域彝族传统生态文化研究
滇西学术文丛:傣族生态文化研究
刘荣昆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