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自述

四十自述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6-04
版次: 1
ISBN: 9787210082859
定价: 29.00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轻型纸
页数: 200页
字数: 12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历史
100人买过
  •   《四十自述》是胡适四十岁左右写的一部自传,他终其一生也只写过这一部自传。  在《四十自述》中,胡适详细记述了自己的身世,回顾了从幼年至青年的生活历程、求学经历,小到家长里短,大到民族命运,语言平实晓畅,娓娓述说。不仅有以小说体追写的“我的父母的订婚”,感人肺腑的“九年的家乡教育”,还有“在上海”的艰辛求学、创办新学、留学前的堕落生活与重新振奋,更有对如何开始“讨论文学革命”的详尽叙述,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文学价值与史料价值俱佳的经典作品。   胡适(1891.12.17—1962.02.24),安徽绩溪人。学者,新文化运动领袖,对民国时期的整个社会的文化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1910年官费留学美国  1917年归国任北京大学教授  1932年任北京大学文学院长  1938年任中华民国驻美大使  1946年任北京大学校长  1958年任“中央研究院”院长  1962年2月24日因心脏病猝发逝于台北 自 序

    我们赤裸裸的叙述我们少年时代的琐碎生活,为的是希望社会上做过一番事业的人也会赤裸裸的记载他们的生活,给史家做材料,给文学开生路。

    序 幕 我的母亲的订婚

    金灶夫妻都很诧异,他们都说,这是前世注定的姻缘。

    第一章 九年的家乡教育

    我渐渐明白,世间最可厌恶的事莫如一张生气的脸;世间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这比打骂还难受。

    第二章 从拜神到无神

    他决想不到,八百年后这三十五个字竟感悟了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孩子,竟影响了他一生的思想。

    第三章 在上海(一)

    我就这样出门去了,向那不可知的人海里去寻求我自己的教育和生活,——孤另另的一个小孩子,所有的防身之具只是一个慈母的爱,一点点用功的习惯,和一点点怀疑的倾向。

    第四章 在上海(二)

    白话文从此成了我的一种工具。七八年之后,这件工具使我能够在中国文学革命的运动里做一个开路的工人。

    第五章 我怎样到外国去

    我在学校里用胡洪骍的名字;这回北上应考,我怕考不取为朋友学生所笑,所以临时改用胡适的名字。从此以后,我就叫胡适了。

    第六章 逼上梁山——文学革命的开始

    我们一年多的文学讨论的结果,得着了这样一个坚强的革命家做宣传者,做推行者,不久就成为一个有力的大运动了。

    附录一 What I Believe

    附录二 胡适年表



  • 内容简介:
      《四十自述》是胡适四十岁左右写的一部自传,他终其一生也只写过这一部自传。  在《四十自述》中,胡适详细记述了自己的身世,回顾了从幼年至青年的生活历程、求学经历,小到家长里短,大到民族命运,语言平实晓畅,娓娓述说。不仅有以小说体追写的“我的父母的订婚”,感人肺腑的“九年的家乡教育”,还有“在上海”的艰辛求学、创办新学、留学前的堕落生活与重新振奋,更有对如何开始“讨论文学革命”的详尽叙述,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文学价值与史料价值俱佳的经典作品。
  • 作者简介:
      胡适(1891.12.17—1962.02.24),安徽绩溪人。学者,新文化运动领袖,对民国时期的整个社会的文化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1910年官费留学美国  1917年归国任北京大学教授  1932年任北京大学文学院长  1938年任中华民国驻美大使  1946年任北京大学校长  1958年任“中央研究院”院长  1962年2月24日因心脏病猝发逝于台北
  • 目录:
    自 序

    我们赤裸裸的叙述我们少年时代的琐碎生活,为的是希望社会上做过一番事业的人也会赤裸裸的记载他们的生活,给史家做材料,给文学开生路。

    序 幕 我的母亲的订婚

    金灶夫妻都很诧异,他们都说,这是前世注定的姻缘。

    第一章 九年的家乡教育

    我渐渐明白,世间最可厌恶的事莫如一张生气的脸;世间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这比打骂还难受。

    第二章 从拜神到无神

    他决想不到,八百年后这三十五个字竟感悟了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孩子,竟影响了他一生的思想。

    第三章 在上海(一)

    我就这样出门去了,向那不可知的人海里去寻求我自己的教育和生活,——孤另另的一个小孩子,所有的防身之具只是一个慈母的爱,一点点用功的习惯,和一点点怀疑的倾向。

    第四章 在上海(二)

    白话文从此成了我的一种工具。七八年之后,这件工具使我能够在中国文学革命的运动里做一个开路的工人。

    第五章 我怎样到外国去

    我在学校里用胡洪骍的名字;这回北上应考,我怕考不取为朋友学生所笑,所以临时改用胡适的名字。从此以后,我就叫胡适了。

    第六章 逼上梁山——文学革命的开始

    我们一年多的文学讨论的结果,得着了这样一个坚强的革命家做宣传者,做推行者,不久就成为一个有力的大运动了。

    附录一 What I Believe

    附录二 胡适年表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四十自述
丁文江的传记
胡适 著
四十自述
四十自述(大字版)
胡适 著
四十自述
胡适四十自述
胡适 著
四十自述
胡适四十自述
胡适 著
四十自述
北大历史讲座
胡适 著
四十自述
四十自述:胡适自传
胡适 著
四十自述
四十自述
胡适 著
四十自述
胡适自述
胡适 著
四十自述
胡适家书
胡适 著
四十自述
胡适日记选编:离开大陆这些年
胡适 著
四十自述
百年经典学术丛刊:中国中古思想史长编
胡适 著
四十自述
大学美学
胡适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