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学集腋:李景林学思小集

下学集腋:李景林学思小集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21-11
版次: 1
ISBN: 9787559655530
定价: 7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纯质纸
页数: 532页
字数: 435.000千字
分类: 哲学心理学
13人买过
  • 《下学集腋:李景林学思小集》取“下学而上达”“集腋成裘”之意,汇聚李景林教授历年撰写的、关于中国哲学研究的札记、短论、演讲、对话、序跋、书评、琐语等各若干篇。所收文章多为阅读之灵感、闲谈议论之偶得、学苑漫步之散思、即席即兴的发言、答问学生时的灵机乍现,甚或寤寐间之冥想感悟;与正式的学术论文相比,保留了思考时原初、随机、当下的情境意象,可使读者感受作者思想灵感之涌动。其中,一以贯之的是“教化”概念。作者认为:“教化”概念具有一定的解释力、穿透力以及建构理论的能力,以之解读儒家思想,更为契合,可以创造性地延续着自身的传统,并建立起儒家思想与社会生活的现实联系,对后者起到引领、指导的作用。 李景林,河南南阳人,哲学学士、硕士,历史学博士。曾任吉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院教授,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等。主要研究方向为儒学、道家哲学、中国文化,著作有《教养的本原》《教化视域中的儒学》《教化儒学论》《孔孟大义今诠》《孟子通释》等,发表学术论文二百余篇。 序

    札记

    麦金太尔对学院派哲学史的批评及其道德价值论

    教化的概念及其存在的方式

    孔孟荀之关系

    “三无”与慎独之关系

    中与中节

    中或诚作为本体

    六艺之教

    具体概念

    “前知”

    “贤贤易色”

    朱子追迹宋代儒学至周敦颐之意义

    儒家生死观

    诸子与经学之关系

    道统与政统

    哲学、艺术、宗教与科学的区别

    述作与闻见

    先秦儒家的气论

    自我认同

    孔子论君子

    情和气

    关于道德选择

    回到生命原点说

    生活世界与科学

    关于时间问题

    朱子万物一理之涵义

    文明与自然的交错点

    儒家的宗教性问题

    儒家的政治理念

    人生的平等

    消极道德与积极道德

    传统价值观研究与中国哲学研究的关系

    现代“技术世界”的本质

    孟子不忍恻隐之心的一个特征

    关于阴阳、“认识德性”和心灵论问题

    读《古代宗教与伦理》

    孔子论“丧”

    关于普遍主义、集体主义

    “名”之意义

    “天下为公”

    “三思”与“再思”

    国学概念之大小与名实

    由旁通而上达

    “开窍”

    马一浮先生与金老的学术传承

    短论

    重视中国传统哲学的个性 

    人惟求旧,器惟求新

    ——理解科学与信仰关系的一个视角

    在“进”与“止”之间保持张力

    善用生活中的加减法

    德、艺、知简说  

    人性论的论域暨价值取向 

    孔子“忠恕”符合现代精神

    诚信的本真涵义是什么

    儒家的教育精神及其现代重建

    张东荪多元认识论简析

    ——兼述张东荪对康德认识论的倒退

    存在主义与道家哲学之异同

    《老子》首章新诠

    美丑及善恶的思虑

    以百姓心为心

    庄子“齐物”新解

    讲演

    文化焦虑浅议

    儒家的道德精神及其现代意义

    孔孟之道及其现代价值

    教化观念与儒学的未来发展

    教化的民间性

    守住教师的本分

    我的“一贯之道”

    在燕翼堂义塾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经典传习的意义与学术的民间化 

    哲理与生命存在的内在统一 

    对话

    儒学的现代命运与未来发展

    今天为何要读经典

    ——谈当代经典阅读与体系构建

    孔子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一条合度的道路

    ——“中庸智慧”再思考

    关于儒学宗教性问题的讨论

    吉大七十•哲林人物专访

    序跋

    《教养的本原》自序

    《教化的哲学》绪言

    《教化的哲学》后记    

    《教化视域中的儒学》后序

    《教化儒学续说》绪言

    《孔孟大义今诠》自序

    《教化儒学论》前言

    《教化的观念》自序

    《孟子通释》后序

    《中国哲学概论》绪言

    《性情与礼教:先秦儒学立人思想研究》序

    《德性、政治与礼乐教化:〈礼记〉礼乐释义研究》序

    《二程道学异同研究》序

    《朱子论“曾点气象”研究》序

    《经学与实理:朱子四书学研究》序

    《教化与工夫:工夫论视域中的阳明心学系统》序

    书评

    中国儒学和文化精神的新阐释

    ——读《先秦儒家哲学新探》
  • 内容简介:
    《下学集腋:李景林学思小集》取“下学而上达”“集腋成裘”之意,汇聚李景林教授历年撰写的、关于中国哲学研究的札记、短论、演讲、对话、序跋、书评、琐语等各若干篇。所收文章多为阅读之灵感、闲谈议论之偶得、学苑漫步之散思、即席即兴的发言、答问学生时的灵机乍现,甚或寤寐间之冥想感悟;与正式的学术论文相比,保留了思考时原初、随机、当下的情境意象,可使读者感受作者思想灵感之涌动。其中,一以贯之的是“教化”概念。作者认为:“教化”概念具有一定的解释力、穿透力以及建构理论的能力,以之解读儒家思想,更为契合,可以创造性地延续着自身的传统,并建立起儒家思想与社会生活的现实联系,对后者起到引领、指导的作用。
  • 作者简介:
    李景林,河南南阳人,哲学学士、硕士,历史学博士。曾任吉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院教授,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等。主要研究方向为儒学、道家哲学、中国文化,著作有《教养的本原》《教化视域中的儒学》《教化儒学论》《孔孟大义今诠》《孟子通释》等,发表学术论文二百余篇。
  • 目录:


    札记

    麦金太尔对学院派哲学史的批评及其道德价值论

    教化的概念及其存在的方式

    孔孟荀之关系

    “三无”与慎独之关系

    中与中节

    中或诚作为本体

    六艺之教

    具体概念

    “前知”

    “贤贤易色”

    朱子追迹宋代儒学至周敦颐之意义

    儒家生死观

    诸子与经学之关系

    道统与政统

    哲学、艺术、宗教与科学的区别

    述作与闻见

    先秦儒家的气论

    自我认同

    孔子论君子

    情和气

    关于道德选择

    回到生命原点说

    生活世界与科学

    关于时间问题

    朱子万物一理之涵义

    文明与自然的交错点

    儒家的宗教性问题

    儒家的政治理念

    人生的平等

    消极道德与积极道德

    传统价值观研究与中国哲学研究的关系

    现代“技术世界”的本质

    孟子不忍恻隐之心的一个特征

    关于阴阳、“认识德性”和心灵论问题

    读《古代宗教与伦理》

    孔子论“丧”

    关于普遍主义、集体主义

    “名”之意义

    “天下为公”

    “三思”与“再思”

    国学概念之大小与名实

    由旁通而上达

    “开窍”

    马一浮先生与金老的学术传承

    短论

    重视中国传统哲学的个性 

    人惟求旧,器惟求新

    ——理解科学与信仰关系的一个视角

    在“进”与“止”之间保持张力

    善用生活中的加减法

    德、艺、知简说  

    人性论的论域暨价值取向 

    孔子“忠恕”符合现代精神

    诚信的本真涵义是什么

    儒家的教育精神及其现代重建

    张东荪多元认识论简析

    ——兼述张东荪对康德认识论的倒退

    存在主义与道家哲学之异同

    《老子》首章新诠

    美丑及善恶的思虑

    以百姓心为心

    庄子“齐物”新解

    讲演

    文化焦虑浅议

    儒家的道德精神及其现代意义

    孔孟之道及其现代价值

    教化观念与儒学的未来发展

    教化的民间性

    守住教师的本分

    我的“一贯之道”

    在燕翼堂义塾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经典传习的意义与学术的民间化 

    哲理与生命存在的内在统一 

    对话

    儒学的现代命运与未来发展

    今天为何要读经典

    ——谈当代经典阅读与体系构建

    孔子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一条合度的道路

    ——“中庸智慧”再思考

    关于儒学宗教性问题的讨论

    吉大七十•哲林人物专访

    序跋

    《教养的本原》自序

    《教化的哲学》绪言

    《教化的哲学》后记    

    《教化视域中的儒学》后序

    《教化儒学续说》绪言

    《孔孟大义今诠》自序

    《教化儒学论》前言

    《教化的观念》自序

    《孟子通释》后序

    《中国哲学概论》绪言

    《性情与礼教:先秦儒学立人思想研究》序

    《德性、政治与礼乐教化:〈礼记〉礼乐释义研究》序

    《二程道学异同研究》序

    《朱子论“曾点气象”研究》序

    《经学与实理:朱子四书学研究》序

    《教化与工夫:工夫论视域中的阳明心学系统》序

    书评

    中国儒学和文化精神的新阐释

    ——读《先秦儒家哲学新探》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下学集腋:李景林学思小集
下学上达,学以复性——焦竑思想研究
白静
下学集腋:李景林学思小集
下学集
李洵
下学集腋:李景林学思小集
下学上达
郭友钊 主编
下学集腋:李景林学思小集
下学上达:学行《论语》札记
温浚源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下学集腋:李景林学思小集
孟子通释
李景林 著
下学集腋:李景林学思小集
应用写作教程
李景林 胡少山 崔瑜 编著
下学集腋:李景林学思小集
教化儒学续说
李景林
下学集腋:李景林学思小集
教化的哲学-(——儒学思想的一种新诠释)
李景林
下学集腋:李景林学思小集
孔孟大义今诠
李景林 著
下学集腋:李景林学思小集
气候变化对新疆农业的影响及区划
李景林、普宗朝、张山清 著
下学集腋:李景林学思小集
京师中国哲学. 第四辑. 儒学的现代价值
李景林、李祥俊 主编
下学集腋:李景林学思小集
《哲学与文化》丛书:教化视域中的儒学
李景林 著;江怡 编
下学集腋:李景林学思小集
京师中国哲学(第三辑):中国哲学中的价值观问题
李景林、李祥俊 编
下学集腋:李景林学思小集
京师中国哲学(第2辑)
李景林 编
下学集腋:李景林学思小集
教养的本原:哲学突破期的儒家心性论
李景林 著
下学集腋:李景林学思小集
教化的哲学:儒学思想的一种新诠释(第2辑)
李景林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