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类型构造研究

行政诉讼类型构造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2007-12
版次: 1
ISBN: 9787503679872
定价: 20.00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63页
字数: 206千字
分类: 法律
  • 《行政诉讼类型构造研究》一书分别从基本原理、模式比较、类型再造、规则建构及关系梳理等五个层面对类型构造这一关乎行政诉讼全局的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而详实的研究。作者以“实现民众权利有效而无漏洞的司法救济”为原点,通过比较研究、实证研究、价值分析等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围绕行政诉讼类型构造的基本原理与制度建构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学术观点。 章志远男,1975年5月出生,安徽贵池人。1992年9月至1999年7月,在安徽大学法学院就读,获法学学士、硕士学位;1999年9月至2002年6月,在苏州大学法学院就读,获法学博士学位。2002年7月毕业留校任教至今,2005年4月晋升副教授,2009年6月破格晋升教授,2009年12月入选“中国法学新秀100”。现为苏州大学法学院教授、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硕士生导师,系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兼任中国行政法学会理事、江苏省行政法学会常务理事、苏州大学法学院图书馆馆长。主要研究领域为行政法学、行政诉讼法学、民营化与政府规制,在《中国法学》、《法学研究》等刊物独立发表论文九十余篇,二十余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校文科学报学术文摘全文复印或转载。出版个人学术专著《行政行为效力论》、《行政诉讼类型构造研究》、《行政诉讼法前沿问题研究》、《个案变迁中的行政法》等四部,与导师杨海坤教授合著《中国行政法基本理论研究》、《中国特色政府法治论研究》、《行政判例研究》、《行政诉讼法专题研究述评》等六部。独立主持完成司法部、中国法学会、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法学会等十余项科研项目,科研成果曾获司法部第二届法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江苏省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及其他市厅、学校级奖励二十余项。2008年2月至2009年2月在美国爱荷华大学法学院做访问学者;2009年11月赴韩国蔚山大学从事学术交流活动。 导论
    一、问题之缘起
    二、研究之现状
    三、课题之任务
    第一章行政诉讼类型构造原理论
    一、行政诉讼类型构造概念之提出
    二、行政诉讼类型构造之时代背景
    三、行政诉讼类型构造之法律机能
    四、行政诉讼类型构造之影响因素
    五、行政诉讼类型构造之规范模式
    第二章行政诉讼类型构造比较论
    一、功能主义比较方法之提倡
    二、域外行政诉讼类型构造之典型样式
    三、域外行政诉讼类型构造之共性规律
    第三章我国行政诉讼类型再造论
    一、我国行政诉讼类型构造之现状分析
    二、我国行政诉讼类型再造之基本条件
    三、我国行政诉讼类型构造之划分标准
    四、我国行政诉讼类型构造之规范模式
    五、我国行政诉讼类型构造之主要样式
    第四章行政撤销诉讼论
    一、行政撤销诉讼之基本特征
    二、行政撤销诉讼之起诉规则
    三、行政撤销诉讼之审理规则
    第五章课予义务诉讼论
    一、课予义务诉讼之基本特征
    二、课予义务诉讼之起诉规则
    三、课予义务诉讼之审理规则
    第六章一般给付诉讼论
    一、一般给付诉讼之基本特征
    二、一般给付诉讼之亚类型
    三、一般给付诉讼之运作规则
    四、一般给付诉讼之实证研究——以行政信息公开诉讼为例
    第七章行政确认诉讼论
    一、行政确认诉讼之基本特征
    二、无效确认诉讼之运作规则
    三、违法确认诉讼之运作规则
    四、法律关系存否确认诉讼之运作规则
    第八章行政诉讼类型关系论
    一、行政诉讼类型关系的一般形态
    二、各类行政诉讼之间的关系形态
    附录一行政公益诉讼认识误区解析
    附录二我国(内地)学者行政诉讼类型构造研究论文目录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内容简介:
    《行政诉讼类型构造研究》一书分别从基本原理、模式比较、类型再造、规则建构及关系梳理等五个层面对类型构造这一关乎行政诉讼全局的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而详实的研究。作者以“实现民众权利有效而无漏洞的司法救济”为原点,通过比较研究、实证研究、价值分析等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围绕行政诉讼类型构造的基本原理与制度建构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学术观点。
  • 作者简介:
    章志远男,1975年5月出生,安徽贵池人。1992年9月至1999年7月,在安徽大学法学院就读,获法学学士、硕士学位;1999年9月至2002年6月,在苏州大学法学院就读,获法学博士学位。2002年7月毕业留校任教至今,2005年4月晋升副教授,2009年6月破格晋升教授,2009年12月入选“中国法学新秀100”。现为苏州大学法学院教授、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硕士生导师,系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兼任中国行政法学会理事、江苏省行政法学会常务理事、苏州大学法学院图书馆馆长。主要研究领域为行政法学、行政诉讼法学、民营化与政府规制,在《中国法学》、《法学研究》等刊物独立发表论文九十余篇,二十余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校文科学报学术文摘全文复印或转载。出版个人学术专著《行政行为效力论》、《行政诉讼类型构造研究》、《行政诉讼法前沿问题研究》、《个案变迁中的行政法》等四部,与导师杨海坤教授合著《中国行政法基本理论研究》、《中国特色政府法治论研究》、《行政判例研究》、《行政诉讼法专题研究述评》等六部。独立主持完成司法部、中国法学会、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法学会等十余项科研项目,科研成果曾获司法部第二届法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江苏省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及其他市厅、学校级奖励二十余项。2008年2月至2009年2月在美国爱荷华大学法学院做访问学者;2009年11月赴韩国蔚山大学从事学术交流活动。
  • 目录:
    导论
    一、问题之缘起
    二、研究之现状
    三、课题之任务
    第一章行政诉讼类型构造原理论
    一、行政诉讼类型构造概念之提出
    二、行政诉讼类型构造之时代背景
    三、行政诉讼类型构造之法律机能
    四、行政诉讼类型构造之影响因素
    五、行政诉讼类型构造之规范模式
    第二章行政诉讼类型构造比较论
    一、功能主义比较方法之提倡
    二、域外行政诉讼类型构造之典型样式
    三、域外行政诉讼类型构造之共性规律
    第三章我国行政诉讼类型再造论
    一、我国行政诉讼类型构造之现状分析
    二、我国行政诉讼类型再造之基本条件
    三、我国行政诉讼类型构造之划分标准
    四、我国行政诉讼类型构造之规范模式
    五、我国行政诉讼类型构造之主要样式
    第四章行政撤销诉讼论
    一、行政撤销诉讼之基本特征
    二、行政撤销诉讼之起诉规则
    三、行政撤销诉讼之审理规则
    第五章课予义务诉讼论
    一、课予义务诉讼之基本特征
    二、课予义务诉讼之起诉规则
    三、课予义务诉讼之审理规则
    第六章一般给付诉讼论
    一、一般给付诉讼之基本特征
    二、一般给付诉讼之亚类型
    三、一般给付诉讼之运作规则
    四、一般给付诉讼之实证研究——以行政信息公开诉讼为例
    第七章行政确认诉讼论
    一、行政确认诉讼之基本特征
    二、无效确认诉讼之运作规则
    三、违法确认诉讼之运作规则
    四、法律关系存否确认诉讼之运作规则
    第八章行政诉讼类型关系论
    一、行政诉讼类型关系的一般形态
    二、各类行政诉讼之间的关系形态
    附录一行政公益诉讼认识误区解析
    附录二我国(内地)学者行政诉讼类型构造研究论文目录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