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分子结构波谱解析

有机分子结构波谱解析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0-05
版次: 1
ISBN: 9787502575625
定价: 39.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12页
字数: 537千字
分类: 自然科学
  •   本书以有机化合物的结构鉴定为目的,分别系统介绍了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波谱和质谱的谱图解析方法,最后还重点介绍了如何利用四种波谱数据所提供的结构信息对分子结构进行综合解析。此外,书末还附有大量波谱解析所需的数据,为读者查找使用提供了方便。
      本书实例丰富、典型,语言简明扼要,文字通俗易懂,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既可供高等学校有机化学、分析化学、药物化学、应用化学、环境监测等相关专业的师生阅读学习,也可供从事上述专业的科研人员、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第1章分子光谱概述1
    11光的特性1
    111光的波动性1
    112光的微粒性2
    12分子吸收光谱和分子发光光谱2
    121分子吸收光谱2
    122分子发光光谱4
    13吸收光谱的强度4

    第2章紫外吸收光谱6
    21紫外吸收光谱的基本知识6
    211紫外吸收光谱的表示方法6
    212紫外吸收光谱中常用的几种术语6
    22紫外吸收光谱的基本原理7
    221电子跃迁产生紫外吸收光谱7
    222电子跃迁类型7
    223共轭体系与吸收峰波长的关系8
    224加合原则9
    23影响紫外吸收光谱的因素9
    231溶剂对吸收波长的影响9
    232分子离子化对吸收波长的影响11
    24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12
    241非共轭体系的简单分子12
    242含有共轭体系的分子13
    243芳香族化合物分子18
    25紫外吸收光谱在有机结构分析中的应用23
    251紫外吸收光谱提供的结构信息23
    252解析紫外光谱的程序23
    253解析紫外光谱的实例24
    254紫外光谱的应用26

    第3章红外吸收光谱29
    31红外吸收光谱的基本知识29
    311红外吸收光谱的表示方法29
    312红外吸收光谱中常用的几种术语29
    32红外吸收光谱的基本原理31
    321双原子分子的振动光谱31
    322多原子分子的振动光谱35
    323振动光谱产生的条件37
    33影响红外吸收峰位和峰强变化的因素38
    331影响峰位变化的因素38
    332影响峰强变化的因素44
    34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红外特征吸收频率45
    341烷烃和环烷烃的特征吸收频率45
    342烯烃的特征吸收频率46
    343炔烃的特征吸收频率47
    344芳烃的特征吸收频率47
    345醇和酚类的特征吸收频率50
    346醚类的特征吸收频率51
    347羰基化合物的特征吸收频率52
    348胺类的特征吸收频率57
    349硝基化合物的特征吸收频率58
    3410腈类的特征吸收频率59
    3411其他各类化合物的特征吸收频率59
    35拉曼光谱简介60
    351基本原理60
    352拉曼光谱的主要特点62
    353拉曼光谱与红外光谱相比较所具有的优点62
    36红外光谱图的解析62
    361解析红外光谱图的先行知识63
    362解析红外光谱图的程序65
    363解析红外光谱图的要点66
    364解析红外光谱图的实例67
    37红外吸收光谱的应用72
    371确定未知物的结构72
    372监视化学反应73
    373物质纯度的检查73
    374红外光谱的进展——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74

    第4章核磁共振氢谱76
    41核磁共振氢谱基本原理76
    411原子核的自旋和磁矩76
    412核的进动和核磁能级78
    413核磁共振条件79
    414弛豫过程80
    42化学位移82
    421化学位移的产生及表示方法82
    422影响化学位移δH的因素84
    423各类质子的化学位移91
    43自旋偶合与自旋裂分95
    431自旋偶合及自旋裂分的起因95
    432n+1规律97
    433偶合常数98
    434核的等价性质102
    435自旋体系分类的定义和表示方法103
    436一级谱104
    437二级谱108
    44常见的几种复杂谱图112
    441取代苯环112
    442取代杂芳环114
    443单取代乙烯114
    444正构长链烷基114
    45简化复杂谱图的几种方法116
    451使用高磁场的核磁共振仪116
    452自旋去偶117
    453核Overhauser效应118
    454化学位移试剂119
    455溶剂效应120
    46核磁共振氢谱的解析121
    461解析核磁共振氢谱的先行知识121
    462解析核磁共振氢谱的程序124
    463解析核磁共振氢谱的实例125

    第5章核磁共振碳谱131
    51核磁共振碳谱的特点131
    52核磁共振碳谱的去偶技术132
    521质子噪声去偶132
    522偏共振去偶132
    523质子选择性去偶133
    524门控去偶和反转门控去偶134
    525INEPT和DEPT谱134
    5313C的化学位移135
    531化学位移δC的表示方法135
    532影响化学位移δC的因素136
    533各类碳核的化学位移139
    5413C的自旋偶合及偶合常数148
    54113C—1H偶合148
    54213C—D偶合与13C—13C偶合149
    54313C—19F,13C—31P偶合149
    55核磁共振碳谱的解析149
    551解析核磁共振碳谱的程序150
    552解析核磁共振碳谱的实例151
    56二维核磁共振谱简介158
    561二维核磁共振概述158
    562几种常用的二维核磁共振谱160

    第6章质谱166
    61质谱的基本知识167
    611质谱计的一般原理167
    612质谱计的分辨率及质量范围168
    613质谱的表示方法170
    62质谱中离子的主要类型171
    621分子离子171
    622同位素离子175
    623碎片离子179
    624亚稳离子179
    625多电荷离子180
    626离子与分子相互作用产生的离子180
    63分子式的确定181
    631高分辨质谱法181
    632同位素丰度法181
    64离子的裂解过程183
    641裂解的基本概念184
    642裂解类型184
    643裂解的一般规律189
    65常见各类有机化合物的质谱裂解特性192
    651烷烃类192
    652烯烃类193
    653炔烃类194
    654芳烃类194
    655醇类195
    656酚和芳香醇类197
    657醚类198
    658醛类199
    659酮类200
    6510羧酸类202
    6511羧酸酯类203
    6512胺类204
    6513酰胺类205
    6514腈类206
    6515硝基化合物207
    6516卤化物207
    6517含硫化合物208
    66质谱图的解析210
    661解析质谱图的先行知识210
    662解析质谱图的程序211
    663解析质谱图的实例212
    第7章四种波谱的综合解析223
    71四谱综合解析的一般程序223
    711分子量和分子式的确定223
    712根据分子式计算不饱和度224
    713不饱和类型的判断224
    714活泼氢的识别224
    715结构式的推定224
    716结构式的最终确定225
    72四谱综合解析的实例226

    主要参考文献244

    附录Ⅰ常见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红外特征吸收频率245
    附录Ⅱ常见各类有机化合物的质子化学位移255
    附录Ⅲ各种类型质子的偶合常数263
    附录Ⅳ一些常见有机化合物的13C化学位移265
    附录Ⅴ一些有机化合物的13C偶合常数268
    附录Ⅵ普通碎片离子系列(主要为偶电子离子)273
    附录Ⅶ从分子离子丢失的中性碎片274
    附录Ⅷ有机化合物质谱中一些常见碎片离子(正电荷未标出)276
    附录Ⅸ部分贝农(Beynon)表278
  • 内容简介:
      本书以有机化合物的结构鉴定为目的,分别系统介绍了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波谱和质谱的谱图解析方法,最后还重点介绍了如何利用四种波谱数据所提供的结构信息对分子结构进行综合解析。此外,书末还附有大量波谱解析所需的数据,为读者查找使用提供了方便。
      本书实例丰富、典型,语言简明扼要,文字通俗易懂,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既可供高等学校有机化学、分析化学、药物化学、应用化学、环境监测等相关专业的师生阅读学习,也可供从事上述专业的科研人员、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 目录:
    第1章分子光谱概述1
    11光的特性1
    111光的波动性1
    112光的微粒性2
    12分子吸收光谱和分子发光光谱2
    121分子吸收光谱2
    122分子发光光谱4
    13吸收光谱的强度4

    第2章紫外吸收光谱6
    21紫外吸收光谱的基本知识6
    211紫外吸收光谱的表示方法6
    212紫外吸收光谱中常用的几种术语6
    22紫外吸收光谱的基本原理7
    221电子跃迁产生紫外吸收光谱7
    222电子跃迁类型7
    223共轭体系与吸收峰波长的关系8
    224加合原则9
    23影响紫外吸收光谱的因素9
    231溶剂对吸收波长的影响9
    232分子离子化对吸收波长的影响11
    24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12
    241非共轭体系的简单分子12
    242含有共轭体系的分子13
    243芳香族化合物分子18
    25紫外吸收光谱在有机结构分析中的应用23
    251紫外吸收光谱提供的结构信息23
    252解析紫外光谱的程序23
    253解析紫外光谱的实例24
    254紫外光谱的应用26

    第3章红外吸收光谱29
    31红外吸收光谱的基本知识29
    311红外吸收光谱的表示方法29
    312红外吸收光谱中常用的几种术语29
    32红外吸收光谱的基本原理31
    321双原子分子的振动光谱31
    322多原子分子的振动光谱35
    323振动光谱产生的条件37
    33影响红外吸收峰位和峰强变化的因素38
    331影响峰位变化的因素38
    332影响峰强变化的因素44
    34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红外特征吸收频率45
    341烷烃和环烷烃的特征吸收频率45
    342烯烃的特征吸收频率46
    343炔烃的特征吸收频率47
    344芳烃的特征吸收频率47
    345醇和酚类的特征吸收频率50
    346醚类的特征吸收频率51
    347羰基化合物的特征吸收频率52
    348胺类的特征吸收频率57
    349硝基化合物的特征吸收频率58
    3410腈类的特征吸收频率59
    3411其他各类化合物的特征吸收频率59
    35拉曼光谱简介60
    351基本原理60
    352拉曼光谱的主要特点62
    353拉曼光谱与红外光谱相比较所具有的优点62
    36红外光谱图的解析62
    361解析红外光谱图的先行知识63
    362解析红外光谱图的程序65
    363解析红外光谱图的要点66
    364解析红外光谱图的实例67
    37红外吸收光谱的应用72
    371确定未知物的结构72
    372监视化学反应73
    373物质纯度的检查73
    374红外光谱的进展——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74

    第4章核磁共振氢谱76
    41核磁共振氢谱基本原理76
    411原子核的自旋和磁矩76
    412核的进动和核磁能级78
    413核磁共振条件79
    414弛豫过程80
    42化学位移82
    421化学位移的产生及表示方法82
    422影响化学位移δH的因素84
    423各类质子的化学位移91
    43自旋偶合与自旋裂分95
    431自旋偶合及自旋裂分的起因95
    432n+1规律97
    433偶合常数98
    434核的等价性质102
    435自旋体系分类的定义和表示方法103
    436一级谱104
    437二级谱108
    44常见的几种复杂谱图112
    441取代苯环112
    442取代杂芳环114
    443单取代乙烯114
    444正构长链烷基114
    45简化复杂谱图的几种方法116
    451使用高磁场的核磁共振仪116
    452自旋去偶117
    453核Overhauser效应118
    454化学位移试剂119
    455溶剂效应120
    46核磁共振氢谱的解析121
    461解析核磁共振氢谱的先行知识121
    462解析核磁共振氢谱的程序124
    463解析核磁共振氢谱的实例125

    第5章核磁共振碳谱131
    51核磁共振碳谱的特点131
    52核磁共振碳谱的去偶技术132
    521质子噪声去偶132
    522偏共振去偶132
    523质子选择性去偶133
    524门控去偶和反转门控去偶134
    525INEPT和DEPT谱134
    5313C的化学位移135
    531化学位移δC的表示方法135
    532影响化学位移δC的因素136
    533各类碳核的化学位移139
    5413C的自旋偶合及偶合常数148
    54113C—1H偶合148
    54213C—D偶合与13C—13C偶合149
    54313C—19F,13C—31P偶合149
    55核磁共振碳谱的解析149
    551解析核磁共振碳谱的程序150
    552解析核磁共振碳谱的实例151
    56二维核磁共振谱简介158
    561二维核磁共振概述158
    562几种常用的二维核磁共振谱160

    第6章质谱166
    61质谱的基本知识167
    611质谱计的一般原理167
    612质谱计的分辨率及质量范围168
    613质谱的表示方法170
    62质谱中离子的主要类型171
    621分子离子171
    622同位素离子175
    623碎片离子179
    624亚稳离子179
    625多电荷离子180
    626离子与分子相互作用产生的离子180
    63分子式的确定181
    631高分辨质谱法181
    632同位素丰度法181
    64离子的裂解过程183
    641裂解的基本概念184
    642裂解类型184
    643裂解的一般规律189
    65常见各类有机化合物的质谱裂解特性192
    651烷烃类192
    652烯烃类193
    653炔烃类194
    654芳烃类194
    655醇类195
    656酚和芳香醇类197
    657醚类198
    658醛类199
    659酮类200
    6510羧酸类202
    6511羧酸酯类203
    6512胺类204
    6513酰胺类205
    6514腈类206
    6515硝基化合物207
    6516卤化物207
    6517含硫化合物208
    66质谱图的解析210
    661解析质谱图的先行知识210
    662解析质谱图的程序211
    663解析质谱图的实例212
    第7章四种波谱的综合解析223
    71四谱综合解析的一般程序223
    711分子量和分子式的确定223
    712根据分子式计算不饱和度224
    713不饱和类型的判断224
    714活泼氢的识别224
    715结构式的推定224
    716结构式的最终确定225
    72四谱综合解析的实例226

    主要参考文献244

    附录Ⅰ常见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红外特征吸收频率245
    附录Ⅱ常见各类有机化合物的质子化学位移255
    附录Ⅲ各种类型质子的偶合常数263
    附录Ⅳ一些常见有机化合物的13C化学位移265
    附录Ⅴ一些有机化合物的13C偶合常数268
    附录Ⅵ普通碎片离子系列(主要为偶电子离子)273
    附录Ⅶ从分子离子丢失的中性碎片274
    附录Ⅷ有机化合物质谱中一些常见碎片离子(正电荷未标出)276
    附录Ⅸ部分贝农(Beynon)表278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有机分子结构波谱解析
有机合成设计:方法、策略与实例
范华芳、汪秋安、高锦明 编著
有机分子结构波谱解析
有机化学(付建龙)(第三版)
付建龙、李红、谢珍茗 主编
有机分子结构波谱解析
有机缓蚀剂
邢锦娟 著
有机分子结构波谱解析
有机化学实验(姜慧明)(双语版)
姜慧明、白日霞、吴小伟、刘世娟 主编
有机分子结构波谱解析
有机化学(第五版)
张生勇,何炜
有机分子结构波谱解析
有机化学
主编 赵华文 王学东 副主编
有机分子结构波谱解析
有机化学
确生 著
有机分子结构波谱解析
有机化学课程思政案例(邵黎雄)
邵黎雄 主编 陈锡安、夏远志 副主编
有机分子结构波谱解析
有机化学学习指导(第二版)
何炜,游文玮
有机分子结构波谱解析
有机化学(第2版)(五年制教材)
徐红 编
有机分子结构波谱解析
有机质文物材料分析与科学研究
魏书亚,付迎春
有机分子结构波谱解析
有机合成化学(第五版)
王玉炉,王瑾晔
系列丛书 / 更多
有机分子结构波谱解析
有机合成设计:方法、策略与实例
范华芳、汪秋安、高锦明 编著
有机分子结构波谱解析
有机化学(付建龙)(第三版)
付建龙、李红、谢珍茗 主编
有机分子结构波谱解析
有机缓蚀剂
邢锦娟 著
有机分子结构波谱解析
有机化学实验(姜慧明)(双语版)
姜慧明、白日霞、吴小伟、刘世娟 主编
有机分子结构波谱解析
有机化学(第五版)
张生勇,何炜
有机分子结构波谱解析
有机化学
主编 赵华文 王学东 副主编
有机分子结构波谱解析
有机化学
确生 著
有机分子结构波谱解析
有机化学课程思政案例(邵黎雄)
邵黎雄 主编 陈锡安、夏远志 副主编
有机分子结构波谱解析
有机化学学习指导(第二版)
何炜,游文玮
有机分子结构波谱解析
有机化学(第2版)(五年制教材)
徐红 编
有机分子结构波谱解析
有机质文物材料分析与科学研究
魏书亚,付迎春
有机分子结构波谱解析
有机合成化学(第五版)
王玉炉,王瑾晔
相关图书 / 更多
有机分子结构波谱解析
有机合成设计:方法、策略与实例
范华芳、汪秋安、高锦明 编著
有机分子结构波谱解析
有机化学(付建龙)(第三版)
付建龙、李红、谢珍茗 主编
有机分子结构波谱解析
有机缓蚀剂
邢锦娟 著
有机分子结构波谱解析
有机化学实验(姜慧明)(双语版)
姜慧明、白日霞、吴小伟、刘世娟 主编
有机分子结构波谱解析
有机化学(第五版)
张生勇,何炜
有机分子结构波谱解析
有机化学
主编 赵华文 王学东 副主编
有机分子结构波谱解析
有机化学
确生 著
有机分子结构波谱解析
有机化学课程思政案例(邵黎雄)
邵黎雄 主编 陈锡安、夏远志 副主编
有机分子结构波谱解析
有机化学学习指导(第二版)
何炜,游文玮
有机分子结构波谱解析
有机化学(第2版)(五年制教材)
徐红 编
有机分子结构波谱解析
有机质文物材料分析与科学研究
魏书亚,付迎春
有机分子结构波谱解析
有机合成化学(第五版)
王玉炉,王瑾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