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照群体对品牌资产的影响机制研究

参照群体对品牌资产的影响机制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
2017-03
版次: 1
ISBN: 9787550428355
定价: 7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93页
字数: 225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管理
  •   《参照群体对品牌资产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S-O-R(刺激-机体-反应)理论,构建《参照群体对品牌资产的影响机制研究》研究的理论模型和研究假设,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来研究参照群体对品牌资产的影响机制。首先,《参照群体对品牌资产的影响机制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对参照群体理论、品牌资产理论、感知风险理论等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归纳和分析,提出参照群体通过感知风险对品牌资产产生影响的理论模型以及研究假设。其次,对《参照群体对品牌资产的影响机制研究》的相关变量进行概念界定、提炼各个变量的测量题项,并结合专家访谈和小规模访谈的结果来设计和修改调查问卷。再次,在问卷的预测试中,《参照群体对品牌资产的影响机制研究》运用SPSS17.0软件对各个变量的量表进行数据的项目分析、信度检验和效度检验,从而提高量表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在大样本调查中,运用SPSS17.0软件和AMOS17.0软件对各变量进行信度检验和效度检验,从而保证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最后,运用SPSS17.0软件和AMOS17.0软件验证参照群体对品牌资产的直接作用,参照群体对感知风险的作用,感知风险的中介作用以及消费者遵从动机特征和产品信息属性的调节作用。《参照群体对品牌资产的影响机制研究》经过理论分析并结合问卷调查的结果对研究提出的理论模型和假设进行验证。   陈春梅,女,1980年出生,河北安平人,西南财经大学企业管理博士,四川农业大学讲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服务营销、品牌营销。公开发表论文10余篇,参编专著2篇。
      
      孟致毅,男,1987年出生,河南周口人,中共党员,四川大学技术经济及管理博士,四川农业大学讲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品牌创新管理、技术创新与系统管理。已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SCI检索4篇,EI检索3篇,CSSCI检索1篇。
      
      陈娟,女,1977年出生,四川邻水人,中共党员,西南财经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博士,四川农业大学讲师,主要研究领域为组织行为、人力资源管理。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问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技术路线
    1.4 研究框架和研究创新
    1.4.1 研究框架
    1.4.2 研究创新

    2 文献综述
    2.1 参照群体研究概述
    2.1.1 参照群体的概念、类型和作用方式
    2.1.2 参照群体的效应
    2.1.3 参照群体的影响机制
    2.1.4 参照群体研究小结
    2.2 品牌资产研究概述
    2.2.1 品牌资产的概念
    2.2.2 品牌资产的测量研究
    2.2.3 品牌资产的形成
    2.2.4 品牌资产的影响因素
    2.3 感知风险研究概述
    2.3.1 感知风险的概念
    2.3.2 感知风险的构成维度
    2.3.3 感知风险与购买决策
    2.3.4 感知风险的影响因素
    2.4 消费者遵从动机
    2.5 产品信息属性
    2.6 本章小结

    3 理论模型和假设推演
    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3.1.1 参照群体作用的界定和内涵
    3.1.2 品牌资产的界定和内涵
    3.1.3 感知风险的界定和内涵
    3.2 理论模型构建
    3.2.1 框架构思的理论基础
    3.2.2 理论模型的推演和形成
    3.3 研究假设
    3.3.1 参照群体作用对品牌资产的影响
    3.3.2 参照群体作用对感知风险的影响
    3.3.3 消费者遵从动机特征的调节作用
    3.3.4 产品信息属性的调节作用
    3.3.5 感知风险在参照群体作用与品牌资产之间的中介作用
    3.4 本章小结

    4 问卷设计与修正
    4.1 问卷设计
    4.1.1 问卷设计的原则
    4.1.2 问卷设计的结构
    4.1.3 问卷设计的程序
    4.2 变量的测量
    4.2.1 参照群体作用的测量
    4.2.2 品牌资产的测量
    4.2.3 感知风险的测量
    4.2.4 遵从动机的测量
    4.3 前测分析
    4.3.1 前测分析的方法
    4.3.2 前测问卷的描述性统计
    4.3.3 前测问卷的项目分析和信度检验
    4.3.4 前测问卷的效度检验
    4.4 本章小结

    5 数据分析和假设检验
    5.1 数据收集情况及分析方法
    5.1.1 数据收集
    5.1.2 样本的基本情况
    5.1.3 样本数据的同源误差检验和相关性分析
    5.2 样本的信度检验和效度检验
    5.2.1 参照群体作用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5.2.2 品牌资产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5.2.3 感知风险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5.2.4 遵从动机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5.3 假设验证
    5.3.1 参照群体对品牌资产的影响
    5.3.2 参照群体对感知风险的影响
    5.3.3 遵从动机特征的调节作用
    5.3.4 产品信息属性的调节作用
    5.3.5 感知风险的中介作用
    5.4 本章小结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1.1 研究结果
    6.1.2 研究讨论
    6.2 研究贡献
    6.2.1 理论价值
    6.2.2 现实价值
    6.3 研究局限和未来展望
    6.3.1 研究的局限
    6.3.2 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 内容简介:
      《参照群体对品牌资产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S-O-R(刺激-机体-反应)理论,构建《参照群体对品牌资产的影响机制研究》研究的理论模型和研究假设,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来研究参照群体对品牌资产的影响机制。首先,《参照群体对品牌资产的影响机制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对参照群体理论、品牌资产理论、感知风险理论等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归纳和分析,提出参照群体通过感知风险对品牌资产产生影响的理论模型以及研究假设。其次,对《参照群体对品牌资产的影响机制研究》的相关变量进行概念界定、提炼各个变量的测量题项,并结合专家访谈和小规模访谈的结果来设计和修改调查问卷。再次,在问卷的预测试中,《参照群体对品牌资产的影响机制研究》运用SPSS17.0软件对各个变量的量表进行数据的项目分析、信度检验和效度检验,从而提高量表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在大样本调查中,运用SPSS17.0软件和AMOS17.0软件对各变量进行信度检验和效度检验,从而保证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最后,运用SPSS17.0软件和AMOS17.0软件验证参照群体对品牌资产的直接作用,参照群体对感知风险的作用,感知风险的中介作用以及消费者遵从动机特征和产品信息属性的调节作用。《参照群体对品牌资产的影响机制研究》经过理论分析并结合问卷调查的结果对研究提出的理论模型和假设进行验证。
  • 作者简介:
      陈春梅,女,1980年出生,河北安平人,西南财经大学企业管理博士,四川农业大学讲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服务营销、品牌营销。公开发表论文10余篇,参编专著2篇。
      
      孟致毅,男,1987年出生,河南周口人,中共党员,四川大学技术经济及管理博士,四川农业大学讲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品牌创新管理、技术创新与系统管理。已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SCI检索4篇,EI检索3篇,CSSCI检索1篇。
      
      陈娟,女,1977年出生,四川邻水人,中共党员,西南财经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博士,四川农业大学讲师,主要研究领域为组织行为、人力资源管理。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问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技术路线
    1.4 研究框架和研究创新
    1.4.1 研究框架
    1.4.2 研究创新

    2 文献综述
    2.1 参照群体研究概述
    2.1.1 参照群体的概念、类型和作用方式
    2.1.2 参照群体的效应
    2.1.3 参照群体的影响机制
    2.1.4 参照群体研究小结
    2.2 品牌资产研究概述
    2.2.1 品牌资产的概念
    2.2.2 品牌资产的测量研究
    2.2.3 品牌资产的形成
    2.2.4 品牌资产的影响因素
    2.3 感知风险研究概述
    2.3.1 感知风险的概念
    2.3.2 感知风险的构成维度
    2.3.3 感知风险与购买决策
    2.3.4 感知风险的影响因素
    2.4 消费者遵从动机
    2.5 产品信息属性
    2.6 本章小结

    3 理论模型和假设推演
    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3.1.1 参照群体作用的界定和内涵
    3.1.2 品牌资产的界定和内涵
    3.1.3 感知风险的界定和内涵
    3.2 理论模型构建
    3.2.1 框架构思的理论基础
    3.2.2 理论模型的推演和形成
    3.3 研究假设
    3.3.1 参照群体作用对品牌资产的影响
    3.3.2 参照群体作用对感知风险的影响
    3.3.3 消费者遵从动机特征的调节作用
    3.3.4 产品信息属性的调节作用
    3.3.5 感知风险在参照群体作用与品牌资产之间的中介作用
    3.4 本章小结

    4 问卷设计与修正
    4.1 问卷设计
    4.1.1 问卷设计的原则
    4.1.2 问卷设计的结构
    4.1.3 问卷设计的程序
    4.2 变量的测量
    4.2.1 参照群体作用的测量
    4.2.2 品牌资产的测量
    4.2.3 感知风险的测量
    4.2.4 遵从动机的测量
    4.3 前测分析
    4.3.1 前测分析的方法
    4.3.2 前测问卷的描述性统计
    4.3.3 前测问卷的项目分析和信度检验
    4.3.4 前测问卷的效度检验
    4.4 本章小结

    5 数据分析和假设检验
    5.1 数据收集情况及分析方法
    5.1.1 数据收集
    5.1.2 样本的基本情况
    5.1.3 样本数据的同源误差检验和相关性分析
    5.2 样本的信度检验和效度检验
    5.2.1 参照群体作用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5.2.2 品牌资产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5.2.3 感知风险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5.2.4 遵从动机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5.3 假设验证
    5.3.1 参照群体对品牌资产的影响
    5.3.2 参照群体对感知风险的影响
    5.3.3 遵从动机特征的调节作用
    5.3.4 产品信息属性的调节作用
    5.3.5 感知风险的中介作用
    5.4 本章小结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1.1 研究结果
    6.1.2 研究讨论
    6.2 研究贡献
    6.2.1 理论价值
    6.2.2 现实价值
    6.3 研究局限和未来展望
    6.3.1 研究的局限
    6.3.2 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