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被害人犯罪的刑事政策与刑事立法研究

无被害人犯罪的刑事政策与刑事立法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8-11
版次: 1
ISBN: 9787802164208
定价: 20.00
装帧: 平装
开本: 大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05页
字数: 239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丛书: 刑法学前沿
分类: 法律
6人买过
  • 《无被害人犯罪的刑事政策与刑事立法研究》主要研究的是无被害人犯罪的刑事立法政策以及刑事立法规范。前者主要是探讨无被害人犯罪的犯罪化与非犯罪化问题,同时也涉及对无被害人犯罪的行政制裁以及社会政策的评析;后者则是在前文得出的政策性结论的指导下对我国的无被害人犯罪的刑事立法提出规范性建议。 导论
    一、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三、深入研究的价值
    第一章“无被害人犯罪”的概念
    第一节“无被害人犯罪”概念的历史考察
    第二节“无被害人犯罪”概念的界定
    一、“无被害人犯罪”是犯罪学中的概念
    二、“无被害人犯罪”概念的各种观点
    三、本书对“无被害人犯罪”概念的界定

    第二章无被害人犯罪的主要类型
    第一节赌博
    一、赌博行为的立法规制
    二、赌博行为是否犯罪化的讨论
    第二节卖淫
    一、卖淫现象的立法规制
    二、卖淫嫖娼是否犯罪化的讨论
    第三节吸毒
    一、吸毒行为的立法规制
    二、吸毒行为是否犯罪化的讨论
    第四节散布猥亵、淫秽物品
    一、散布猥亵、淫秽物品行为的立法规制
    二、散布猥亵、淫秽物品行为是否犯罪化的讨论
    第五节安乐死
    一、安乐死的立法现状
    二、安乐死是否犯罪化的讨论
    第六节其他无被害人犯罪类型

    第三章国内外关于无被害人犯罪立法的比较研究
    第一节国外无被害人犯罪立法沿革的非犯罪化主流
    第二节我国规制无被害人犯罪的立法现状
    第三节国内外无被害人犯罪立法政策的比较与反思
    一、中西“犯罪分层”的不同及其对非犯罪化内容的影响
    二、宗教与伦理对中西方无被害人犯罪刑事立法的不同影响
    三、国家权力观对中西方无被害人犯罪刑事立法政策的不同影响

    第四章无被害人犯罪刑事立法政策的理性选择
    第一节刑事立法政策的本体认识
    一、在刑事政策视野中的探讨
    二、研究无被害人犯罪的刑事政策视角
    第二节在正义的视角中考察无被害人犯罪的刑事立法政策
    一、“犯罪本质”与刑法目的在“犯罪圈”划定中的政策功能
    二、国家刑罚权的正当性考察
    三、刑法谦抑性对“犯罪圈”划定的影响
    四、自由主义观念对立法的影响
    五、立法政策不可忽视的民意基础
    第三节在科学的视角中考察无被害人犯罪的刑事立法政策
    一、考察犯罪原因对控制无被害人犯罪的影响
    二、科学的“犯罪观”对无被害人犯罪刑事立法的影响
    三、客观认识刑罚功能对制定无被害人犯罪刑事政策的影响
    四、实证分析是刑事政策选择的重要依据
    第四节在功利的视角中考察无被害人犯罪的刑事立法政策
    一、维护社会秩序的需要对无被害人犯罪“犯罪化”的要求
    二、无被害人犯罪刑事立法政策的经济分析
    三、无被害人犯罪犯罪化后的执法困境对立法政策选择的影响
    第五节在具体国情下考察无被害人犯罪的刑事立法政策--兼论我国的立法环境
    一、传统文化观念对立法的影响
    二、政治环境与政府政策对立法的影响
    三、经济体制与发展水平对立法的影响
    四、民众观念与社会既有价值偏向对立法的影响
    五、法治现状对立法的影响
    第六节在价值冲突、权衡、调和中选择理性的刑事立法政策
    一、刑事立法政策制定的价值追求
    二、平衡机制与价值中立--理性的选择
    三、无被害人犯罪刑事立法政策的价值选择--平衡的艺术
    第七节“轻轻重重”政策是无被害人犯罪刑事立法政策之理性选择

    第五章我国无被害人犯罪刑事立法政策的应然选择
    第一节我国规制无被害人犯罪采用“轻轻重重”刑事立法政策的基础与必要性
    第二节“轻轻重重”政策在我国立法与司法体系中的实现途径
    一、宽松刑事政策
    二、严格刑事政策
    第三节我国规制“无被害人犯罪”的“轻轻重重”刑事立法政策的具体适用
    一、对我国卖淫嫖娼问题的思考以及处理对策
    二、对我国赌博问题的思考以及处理对策
    三、对我国吸毒问题的思考以及处理对策
    四、对我国其他无被害人犯罪问题的思考以及处理对策
    结语
    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无被害人犯罪的刑事政策与刑事立法研究》主要研究的是无被害人犯罪的刑事立法政策以及刑事立法规范。前者主要是探讨无被害人犯罪的犯罪化与非犯罪化问题,同时也涉及对无被害人犯罪的行政制裁以及社会政策的评析;后者则是在前文得出的政策性结论的指导下对我国的无被害人犯罪的刑事立法提出规范性建议。
  • 目录:
    导论
    一、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三、深入研究的价值
    第一章“无被害人犯罪”的概念
    第一节“无被害人犯罪”概念的历史考察
    第二节“无被害人犯罪”概念的界定
    一、“无被害人犯罪”是犯罪学中的概念
    二、“无被害人犯罪”概念的各种观点
    三、本书对“无被害人犯罪”概念的界定

    第二章无被害人犯罪的主要类型
    第一节赌博
    一、赌博行为的立法规制
    二、赌博行为是否犯罪化的讨论
    第二节卖淫
    一、卖淫现象的立法规制
    二、卖淫嫖娼是否犯罪化的讨论
    第三节吸毒
    一、吸毒行为的立法规制
    二、吸毒行为是否犯罪化的讨论
    第四节散布猥亵、淫秽物品
    一、散布猥亵、淫秽物品行为的立法规制
    二、散布猥亵、淫秽物品行为是否犯罪化的讨论
    第五节安乐死
    一、安乐死的立法现状
    二、安乐死是否犯罪化的讨论
    第六节其他无被害人犯罪类型

    第三章国内外关于无被害人犯罪立法的比较研究
    第一节国外无被害人犯罪立法沿革的非犯罪化主流
    第二节我国规制无被害人犯罪的立法现状
    第三节国内外无被害人犯罪立法政策的比较与反思
    一、中西“犯罪分层”的不同及其对非犯罪化内容的影响
    二、宗教与伦理对中西方无被害人犯罪刑事立法的不同影响
    三、国家权力观对中西方无被害人犯罪刑事立法政策的不同影响

    第四章无被害人犯罪刑事立法政策的理性选择
    第一节刑事立法政策的本体认识
    一、在刑事政策视野中的探讨
    二、研究无被害人犯罪的刑事政策视角
    第二节在正义的视角中考察无被害人犯罪的刑事立法政策
    一、“犯罪本质”与刑法目的在“犯罪圈”划定中的政策功能
    二、国家刑罚权的正当性考察
    三、刑法谦抑性对“犯罪圈”划定的影响
    四、自由主义观念对立法的影响
    五、立法政策不可忽视的民意基础
    第三节在科学的视角中考察无被害人犯罪的刑事立法政策
    一、考察犯罪原因对控制无被害人犯罪的影响
    二、科学的“犯罪观”对无被害人犯罪刑事立法的影响
    三、客观认识刑罚功能对制定无被害人犯罪刑事政策的影响
    四、实证分析是刑事政策选择的重要依据
    第四节在功利的视角中考察无被害人犯罪的刑事立法政策
    一、维护社会秩序的需要对无被害人犯罪“犯罪化”的要求
    二、无被害人犯罪刑事立法政策的经济分析
    三、无被害人犯罪犯罪化后的执法困境对立法政策选择的影响
    第五节在具体国情下考察无被害人犯罪的刑事立法政策--兼论我国的立法环境
    一、传统文化观念对立法的影响
    二、政治环境与政府政策对立法的影响
    三、经济体制与发展水平对立法的影响
    四、民众观念与社会既有价值偏向对立法的影响
    五、法治现状对立法的影响
    第六节在价值冲突、权衡、调和中选择理性的刑事立法政策
    一、刑事立法政策制定的价值追求
    二、平衡机制与价值中立--理性的选择
    三、无被害人犯罪刑事立法政策的价值选择--平衡的艺术
    第七节“轻轻重重”政策是无被害人犯罪刑事立法政策之理性选择

    第五章我国无被害人犯罪刑事立法政策的应然选择
    第一节我国规制无被害人犯罪采用“轻轻重重”刑事立法政策的基础与必要性
    第二节“轻轻重重”政策在我国立法与司法体系中的实现途径
    一、宽松刑事政策
    二、严格刑事政策
    第三节我国规制“无被害人犯罪”的“轻轻重重”刑事立法政策的具体适用
    一、对我国卖淫嫖娼问题的思考以及处理对策
    二、对我国赌博问题的思考以及处理对策
    三、对我国吸毒问题的思考以及处理对策
    四、对我国其他无被害人犯罪问题的思考以及处理对策
    结语
    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
系列丛书 / 更多
无被害人犯罪的刑事政策与刑事立法研究
受贿罪研究新动向
孟庆华 著
无被害人犯罪的刑事政策与刑事立法研究
持有犯罪研究
陈正云 著
相关图书 / 更多
无被害人犯罪的刑事政策与刑事立法研究
无被害人犯罪研究
王恩海 著
无被害人犯罪的刑事政策与刑事立法研究
无被害人犯罪研究
黄大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