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西初识到礼仪之争:明清传教士与中西文化交流

从中西初识到礼仪之争:明清传教士与中西文化交流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2003-12
版次: 1
ISBN: 9787010040059
定价: 34.00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556页
字数: 478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宗教
  • 在大航海时代以前,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儒家文化,与欧洲基督教文化、南亚佛教文化、西亚北非伊斯兰文化,是世界文明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文明形态。其中,后面几种文明在政治、宗教、语言等方面都曾经有比较密切的关联,唯独中华文明在世界文化格局中,具有相对独特的文化品格,因此,以大航海时代为契机的中西初识,才具有如此波澜壮阔的历史内容。礼仪之争的事实告诉我们,传教士们在远东从事的工作,并不是使“异端”或那些还处在泛灵主义或图腾崇拜的“野蛮人”皈依,而是要面对一个高度发达的古老文明,她迫使天主教不得不进行自我文化反思。,无论是利玛窦的调和策略,还是索隐派对中,国经典密码的解读,或者是耶稣会士反对派的攻讦,都折射出西方文明面对传统中国的独特文化韵味所发生的认同危机。这个问题的本身的意义远远超出了中国礼仪(术语问题、祭祀问题)的范畴。
    我们可以随便举两个例子。比如中国语言问题。《圣经,创世记》第十一章说:上帝造人时,人类都讲同一种语盲。后来人们通力协作在巴比伦平原(其遗址据说在今伊拉克首都巴格达附近)建造城塔,以显示人类的力量,所建造的塔直指云霄,被称为通天塔。上帝发现人类联合起来的力量十分可怕,于是使用法力把人类分散在世界各地,并且让他们讲不同的语言,以阻止其互相沟通o《创世记》属于《摩西五书》之一,是犹太教最早确立的圣书正典,一般认为是公元前四世纪由四种不同的底本资料缀合而成。大约比希罗多德的《历史》要晚一百年左右。其实寻找初民语言的故事比《圣经》的历史还要早。希罗多德就讲过古代埃及法老寻找初民语言的一个实验。一位名字叫撒姆提齐(Psammetich)的古埃及后期的一位法老相信,新生婴儿之间如果不受当代人的语言影响而互相说话,那么他们嘴里讲出来的一定是上帝所教给的初民语言。于是,法老下令把一对刚出生的孪生婴儿与其母亲隔离开来,交由牧羊人独自护养,任何人不得与婴儿说话,否则被处以极刑。两年以后,到了孩子该说话的年龄,法老下令停止给孪生婴儿喂食,他相信饥饿将迫使婴儿开口,说出来的就将是人类最初的语言。结果,观察者向法老报告说,婴儿说出的词汇很像斯科特语中的“面包”。法老大喜,宣布斯科特语就是人类最初的语言。十三世纪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也做过类似的实验,结果被试婴孩不幸死去。在《圣经》知识主宰的世界里,寻找初民语言长期以来是人们的热门话题。十六世纪以后的一们艮长的时间里,当欧洲人接触到中文的时候,关于中文起源于什么,是否上帝所造的初民语言,是否具有理性的逻辑语言、哲学语言这些问题曾经是欧洲知识界讨论的热门话题。
    又比如中国历史纪牢问题。从门多萨、曾德昭,到卫匡国、柏应理,中国编年史知识陆续传播到欧洲。十七世纪欧洲学者对此的最大困惑是,它居然比《圣经》里的历史还要古老!于是,围绕着中国上古历史是否有悖于《圣经》的编年学问题便闹得沸沸扬扬。耶稣会士们向欧洲介绍的中国古史体系引起了西方教俗世界对自己所熟悉的这个世界的认同危机,其震动可想而知。有人怀疑它,有人拒绝它,也有人接受它。当时已经有学者勇敢地利用中华民族的历史纪年提出“亚当之前人类说”的假设。当然主要的观点还是在调和中国古史与《圣经》体系的矛盾。有学者采用《七十子译本圣经》来讨论诸如“世界的寿命”这样的问题。因为《七十子译本》可以将迦勒底人、埃及人和中华民族的历史纪年与《圣经》的年代体系调和起来。此外,还有孔子道德哲学的问题,在十七~十八世纪急剧变化的欧洲社会,中国道德哲学也引起莱布尼茨、伏尔泰这样的启蒙时代旗手的纵情欢呼。
    总之,通过晚明到清前期三百年间(1500-1800)中国与欧洲的文化接触和交往,传统中
    国作为一个辅助因素动摇了西方以《圣经》为代表的世界体系,在这里,“传统中国”作为一个独立的文化实在参与了西方近代文明的构建过程。在后来的岁月里,中国因素虽然逐渐退潮乃至烟消云散,但是,“初识”时代的印记总是如此地深刻,对于迄今为止的西方中国观仍然有持久的影响。
    如果着眼于“传播”这个环节而暂时不考虑传播的后果,那么十六-十八世纪的中西文化交往可以被看作一部以来华耶稣会士为主要媒介的交流史,与此同时还有其他传教士以及来华商人和使节这些辅助渠道。
    这个时期的中西交往是伴随欧洲征服世界的进程而展开,但中欧间也是在相对平等的基础上交往,没有牵扯主权与政治利益,欧洲人的殖民者形象在中国沿海尚未有清晰表现。欧洲的商船和战舰远航各地,也到了中国海岸,未知中国虚实的西方战舰不敢贸然侵扰中国,此时的欧洲人慑于中国多年前已流传出去的盛名而只希望和平地与中国开展贸易,并屡屡派遣使团想要争取更多的贸易利益,但基本上可以说一事无成。中国人对远洋外夷明显缺乏兴趣,只是据守自己的海岸和几个港口与欧洲商人和各朝贡国商人进行一年一度的贸易,多少怀着恩赐的心态懒洋洋看他们运走一船船丝绸、茶叶、瓷器、漆器。中国商人与港口官员面对这些语言、服饰、相貌与自己截然不同的欧洲人,除了例行公务之外,也许并没有被激发起多少求知欲。相反,来华的欧洲使节们对中国的山河草木、风土人情却兴致盎然,在来去京城的旅途中记录下许多见闻与评论,结果成了继马可·波罗游记之后重新撩拨欧洲人对中国生发浪漫情怀和无限遐想的触媒。就连那些没到过中国而只在中国周边地区活动的欧洲旅行家,也忙不迭把自己道听途说的中国印象纷纷呈现给欧洲读者,既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也满足足迹未至东方的同胞们的好奇心。推波助澜的是一船又一船在里斯本、安特卫普、阿姆斯特丹或伦敦上岸的瓷器、丝绸、漆器、茶叶等中国商品,它们展示出一个可看、可摸、可以感觉和品尝的光彩眩目、缤纷绮丽的中国。就这样,中国的美丽富饶和强大在十六世纪已经深入欧洲人的心,而且传闻中这还是个文化发达的国度。十六世纪末博学而又受人尊敬的耶稣会士进驻中国,然后向欧洲同胞宣布,他们可以见证中国的确文明昌盛。从此,他们在一个因物质文明发达而令欧洲大众目迷五色的中国形象之上又推出一个令欧洲知识分子兴奋不已的拥有高水平精神文明的中国形象。
    使节与商人的限制在于,他们无缘深人中国并长期居留,不懂中国语言也看不透中国文物。耶稣会士则以其非凡的创造精神克服了中国社会对外来文化的排斥态度,通过将天主教与孔子儒学进行一定程度的附会而赢得中国士人的尊重与承认,又通过对中国礼仪习俗的一定容忍而免除了自己被目为中国社会秩序及法律的反对者与破坏者的危险。于是在一个对外国人防范多于欢迎的时代里,他们成为唯一获官方许可在中国内地自由活动的外国人群体。这种特权以及他们主动积极学习中国语言和文化的态度,不仅使他们在中国赢得比其他宗教修会大得多的传教成果和势力范围,也使他们成为向欧洲全面和深入介绍中国文化的先驱,同时也是向中国人介绍西方文化的先驱,亦即充当着晚明前清中西文化交往的主要媒介。
    然而耶稣会士的活动几乎从头至尾被笼罩在礼仪之争的阴影中,他们适应中国文化的传教方法为他们带来莫大荣耀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礼仪之争这一沉重负担,所以这一段以耶稣会士为主要媒介的中西文化交往也不得不深深烙刻下礼仪之争的痕迹。事实上,随着礼仪之争被禁,这段中西文化交往也便趋于停滞,到1775年解散耶稣会的命令传到北京时,此次中西的直面接触已然了结。1793年10月,在华最后一位耶稣会士钱德明去世,象征性地落下了这场耶稣会士为主导的中欧交往的帷幕。差不多同时,英使马戛尔尼访华,仅从时间上看,似又接续起中西交往的脉络,然而这实在已是一个性质有重大差别的新交往故事的序曲。 张国刚,1956年生于安徽省宿松县,历史学博士。1989年以来先后在德国波恩大学,汉堡大学,特里尔大学、英国剑桥大学留学和执教七年,亦曾在柏林自由大学和日本早稻田大学任客座研究员。历任南开大学历史系副主任、主任,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教育部历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现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东方文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兼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德国史研究会理事,天津市历史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清华大学,西北大学兼职教授。近几年发表的著作和论文有《德国的汉学研究》、《中西文明的碰撞》、《明清传教士与欧洲汉学》及《中国传统文化在十七世纪的欧洲》、《礼仪之争对中国经籍西传的影响》等。

    序——传统与近代化
    著者前言
    引言
    第一章中西初识的朝代背景
    第一节传教先驱的陆路探索
    一东行路线
    二出使蒙古
    三元代教区
    第二节西方国家的海上扩张
    一航海的动力
    二葡西两国划分世界
    第三节明清王朝的对外政策
    一明朝后期开闭关之争
    二清朝前期的闭关政策
    三对外政策的经济后果
    第二章中欧贸易与中国物品西传
    第一节贸易格局的演变
    一葡西的澳门贸易
    二英荷东印度贸易
    三各国竞相试水
    第二节主要商品的贸易
    一茶叶
    二纺织品
    三瓷器
    第三章西方使节与中国报告
    第一节西方使团叩关铺路
    一葡萄牙人热情造访
    二荷兰人先兵后礼
    三西班牙人浅尝辄止
    四教皇使节遭受冷落
    五俄国人频生礼仪纠纷
    六英国人倨傲不恭
    第二节游记文学里的中国
    一16世纪葡萄牙人的报告
    二17世纪初期的旅行笔记
    三17世纪后期来华使团记录
    四18世纪的英国游记
    第四章天主教修会在华传教及其冲突
    第一节耶稣会士在亚洲
    一天主教改革中的耶稣会
    二教会在亚洲的传教事业
    三亚洲传教区的矛盾冲突
    第二节耶稣会在华传教区
    一传教区发展历程
    二传教区管理机构
    三法国传教强行成立
    ……
    第五章耶稣会士传入西方的中国知识
    第六章适应政策与文化冲突
    第七章礼仪之争下的文化交流
    余论
    引用论著目录
  • 内容简介:
    在大航海时代以前,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儒家文化,与欧洲基督教文化、南亚佛教文化、西亚北非伊斯兰文化,是世界文明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文明形态。其中,后面几种文明在政治、宗教、语言等方面都曾经有比较密切的关联,唯独中华文明在世界文化格局中,具有相对独特的文化品格,因此,以大航海时代为契机的中西初识,才具有如此波澜壮阔的历史内容。礼仪之争的事实告诉我们,传教士们在远东从事的工作,并不是使“异端”或那些还处在泛灵主义或图腾崇拜的“野蛮人”皈依,而是要面对一个高度发达的古老文明,她迫使天主教不得不进行自我文化反思。,无论是利玛窦的调和策略,还是索隐派对中,国经典密码的解读,或者是耶稣会士反对派的攻讦,都折射出西方文明面对传统中国的独特文化韵味所发生的认同危机。这个问题的本身的意义远远超出了中国礼仪(术语问题、祭祀问题)的范畴。
    我们可以随便举两个例子。比如中国语言问题。《圣经,创世记》第十一章说:上帝造人时,人类都讲同一种语盲。后来人们通力协作在巴比伦平原(其遗址据说在今伊拉克首都巴格达附近)建造城塔,以显示人类的力量,所建造的塔直指云霄,被称为通天塔。上帝发现人类联合起来的力量十分可怕,于是使用法力把人类分散在世界各地,并且让他们讲不同的语言,以阻止其互相沟通o《创世记》属于《摩西五书》之一,是犹太教最早确立的圣书正典,一般认为是公元前四世纪由四种不同的底本资料缀合而成。大约比希罗多德的《历史》要晚一百年左右。其实寻找初民语言的故事比《圣经》的历史还要早。希罗多德就讲过古代埃及法老寻找初民语言的一个实验。一位名字叫撒姆提齐(Psammetich)的古埃及后期的一位法老相信,新生婴儿之间如果不受当代人的语言影响而互相说话,那么他们嘴里讲出来的一定是上帝所教给的初民语言。于是,法老下令把一对刚出生的孪生婴儿与其母亲隔离开来,交由牧羊人独自护养,任何人不得与婴儿说话,否则被处以极刑。两年以后,到了孩子该说话的年龄,法老下令停止给孪生婴儿喂食,他相信饥饿将迫使婴儿开口,说出来的就将是人类最初的语言。结果,观察者向法老报告说,婴儿说出的词汇很像斯科特语中的“面包”。法老大喜,宣布斯科特语就是人类最初的语言。十三世纪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也做过类似的实验,结果被试婴孩不幸死去。在《圣经》知识主宰的世界里,寻找初民语言长期以来是人们的热门话题。十六世纪以后的一们艮长的时间里,当欧洲人接触到中文的时候,关于中文起源于什么,是否上帝所造的初民语言,是否具有理性的逻辑语言、哲学语言这些问题曾经是欧洲知识界讨论的热门话题。
    又比如中国历史纪牢问题。从门多萨、曾德昭,到卫匡国、柏应理,中国编年史知识陆续传播到欧洲。十七世纪欧洲学者对此的最大困惑是,它居然比《圣经》里的历史还要古老!于是,围绕着中国上古历史是否有悖于《圣经》的编年学问题便闹得沸沸扬扬。耶稣会士们向欧洲介绍的中国古史体系引起了西方教俗世界对自己所熟悉的这个世界的认同危机,其震动可想而知。有人怀疑它,有人拒绝它,也有人接受它。当时已经有学者勇敢地利用中华民族的历史纪年提出“亚当之前人类说”的假设。当然主要的观点还是在调和中国古史与《圣经》体系的矛盾。有学者采用《七十子译本圣经》来讨论诸如“世界的寿命”这样的问题。因为《七十子译本》可以将迦勒底人、埃及人和中华民族的历史纪年与《圣经》的年代体系调和起来。此外,还有孔子道德哲学的问题,在十七~十八世纪急剧变化的欧洲社会,中国道德哲学也引起莱布尼茨、伏尔泰这样的启蒙时代旗手的纵情欢呼。
    总之,通过晚明到清前期三百年间(1500-1800)中国与欧洲的文化接触和交往,传统中
    国作为一个辅助因素动摇了西方以《圣经》为代表的世界体系,在这里,“传统中国”作为一个独立的文化实在参与了西方近代文明的构建过程。在后来的岁月里,中国因素虽然逐渐退潮乃至烟消云散,但是,“初识”时代的印记总是如此地深刻,对于迄今为止的西方中国观仍然有持久的影响。
    如果着眼于“传播”这个环节而暂时不考虑传播的后果,那么十六-十八世纪的中西文化交往可以被看作一部以来华耶稣会士为主要媒介的交流史,与此同时还有其他传教士以及来华商人和使节这些辅助渠道。
    这个时期的中西交往是伴随欧洲征服世界的进程而展开,但中欧间也是在相对平等的基础上交往,没有牵扯主权与政治利益,欧洲人的殖民者形象在中国沿海尚未有清晰表现。欧洲的商船和战舰远航各地,也到了中国海岸,未知中国虚实的西方战舰不敢贸然侵扰中国,此时的欧洲人慑于中国多年前已流传出去的盛名而只希望和平地与中国开展贸易,并屡屡派遣使团想要争取更多的贸易利益,但基本上可以说一事无成。中国人对远洋外夷明显缺乏兴趣,只是据守自己的海岸和几个港口与欧洲商人和各朝贡国商人进行一年一度的贸易,多少怀着恩赐的心态懒洋洋看他们运走一船船丝绸、茶叶、瓷器、漆器。中国商人与港口官员面对这些语言、服饰、相貌与自己截然不同的欧洲人,除了例行公务之外,也许并没有被激发起多少求知欲。相反,来华的欧洲使节们对中国的山河草木、风土人情却兴致盎然,在来去京城的旅途中记录下许多见闻与评论,结果成了继马可·波罗游记之后重新撩拨欧洲人对中国生发浪漫情怀和无限遐想的触媒。就连那些没到过中国而只在中国周边地区活动的欧洲旅行家,也忙不迭把自己道听途说的中国印象纷纷呈现给欧洲读者,既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也满足足迹未至东方的同胞们的好奇心。推波助澜的是一船又一船在里斯本、安特卫普、阿姆斯特丹或伦敦上岸的瓷器、丝绸、漆器、茶叶等中国商品,它们展示出一个可看、可摸、可以感觉和品尝的光彩眩目、缤纷绮丽的中国。就这样,中国的美丽富饶和强大在十六世纪已经深入欧洲人的心,而且传闻中这还是个文化发达的国度。十六世纪末博学而又受人尊敬的耶稣会士进驻中国,然后向欧洲同胞宣布,他们可以见证中国的确文明昌盛。从此,他们在一个因物质文明发达而令欧洲大众目迷五色的中国形象之上又推出一个令欧洲知识分子兴奋不已的拥有高水平精神文明的中国形象。
    使节与商人的限制在于,他们无缘深人中国并长期居留,不懂中国语言也看不透中国文物。耶稣会士则以其非凡的创造精神克服了中国社会对外来文化的排斥态度,通过将天主教与孔子儒学进行一定程度的附会而赢得中国士人的尊重与承认,又通过对中国礼仪习俗的一定容忍而免除了自己被目为中国社会秩序及法律的反对者与破坏者的危险。于是在一个对外国人防范多于欢迎的时代里,他们成为唯一获官方许可在中国内地自由活动的外国人群体。这种特权以及他们主动积极学习中国语言和文化的态度,不仅使他们在中国赢得比其他宗教修会大得多的传教成果和势力范围,也使他们成为向欧洲全面和深入介绍中国文化的先驱,同时也是向中国人介绍西方文化的先驱,亦即充当着晚明前清中西文化交往的主要媒介。
    然而耶稣会士的活动几乎从头至尾被笼罩在礼仪之争的阴影中,他们适应中国文化的传教方法为他们带来莫大荣耀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礼仪之争这一沉重负担,所以这一段以耶稣会士为主要媒介的中西文化交往也不得不深深烙刻下礼仪之争的痕迹。事实上,随着礼仪之争被禁,这段中西文化交往也便趋于停滞,到1775年解散耶稣会的命令传到北京时,此次中西的直面接触已然了结。1793年10月,在华最后一位耶稣会士钱德明去世,象征性地落下了这场耶稣会士为主导的中欧交往的帷幕。差不多同时,英使马戛尔尼访华,仅从时间上看,似又接续起中西交往的脉络,然而这实在已是一个性质有重大差别的新交往故事的序曲。
  • 作者简介:
    张国刚,1956年生于安徽省宿松县,历史学博士。1989年以来先后在德国波恩大学,汉堡大学,特里尔大学、英国剑桥大学留学和执教七年,亦曾在柏林自由大学和日本早稻田大学任客座研究员。历任南开大学历史系副主任、主任,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教育部历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现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东方文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兼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德国史研究会理事,天津市历史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清华大学,西北大学兼职教授。近几年发表的著作和论文有《德国的汉学研究》、《中西文明的碰撞》、《明清传教士与欧洲汉学》及《中国传统文化在十七世纪的欧洲》、《礼仪之争对中国经籍西传的影响》等。

  • 目录:
    序——传统与近代化
    著者前言
    引言
    第一章中西初识的朝代背景
    第一节传教先驱的陆路探索
    一东行路线
    二出使蒙古
    三元代教区
    第二节西方国家的海上扩张
    一航海的动力
    二葡西两国划分世界
    第三节明清王朝的对外政策
    一明朝后期开闭关之争
    二清朝前期的闭关政策
    三对外政策的经济后果
    第二章中欧贸易与中国物品西传
    第一节贸易格局的演变
    一葡西的澳门贸易
    二英荷东印度贸易
    三各国竞相试水
    第二节主要商品的贸易
    一茶叶
    二纺织品
    三瓷器
    第三章西方使节与中国报告
    第一节西方使团叩关铺路
    一葡萄牙人热情造访
    二荷兰人先兵后礼
    三西班牙人浅尝辄止
    四教皇使节遭受冷落
    五俄国人频生礼仪纠纷
    六英国人倨傲不恭
    第二节游记文学里的中国
    一16世纪葡萄牙人的报告
    二17世纪初期的旅行笔记
    三17世纪后期来华使团记录
    四18世纪的英国游记
    第四章天主教修会在华传教及其冲突
    第一节耶稣会士在亚洲
    一天主教改革中的耶稣会
    二教会在亚洲的传教事业
    三亚洲传教区的矛盾冲突
    第二节耶稣会在华传教区
    一传教区发展历程
    二传教区管理机构
    三法国传教强行成立
    ……
    第五章耶稣会士传入西方的中国知识
    第六章适应政策与文化冲突
    第七章礼仪之争下的文化交流
    余论
    引用论著目录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从中西初识到礼仪之争:明清传教士与中西文化交流
从中医文化看中国(英文精装)
陈达灿 著;陈达灿 编;李伟彬、陈骥 译
从中西初识到礼仪之争:明清传教士与中西文化交流
从中南启航--中南大学自动化学院杰出校友访谈录
黄亚、张巧丽 编
从中西初识到礼仪之争:明清传教士与中西文化交流
从中国制造到世界标准:中国高铁标准“走出去”的知识转移研究
G2 信息与知识传播
从中西初识到礼仪之争:明清传教士与中西文化交流
从中州到钱塘:虞云国说宋朝
虞云国 著
从中西初识到礼仪之争:明清传教士与中西文化交流
从中国出发的全球史
葛兆光 主编;理想国 出品
从中西初识到礼仪之争:明清传教士与中西文化交流
从中职学校到职业技术大学:教育组织的演变机制研究
王雅静 著
从中西初识到礼仪之争:明清传教士与中西文化交流
从中医文化看中国
陈达灿
从中西初识到礼仪之争:明清传教士与中西文化交流
从中医理论到临证实践:安老师手把手教你做临床
安俊英 著
从中西初识到礼仪之争:明清传教士与中西文化交流
从中医文化看中国
陈达灿 著
从中西初识到礼仪之争:明清传教士与中西文化交流
从中医文化看中国
陈达灿 著
从中西初识到礼仪之争:明清传教士与中西文化交流
从中共党史学治国理政:第六届治国理政大学生论坛精粹
复旦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
从中西初识到礼仪之争:明清传教士与中西文化交流
从中国倡议到上海合作组织共享平台——上海合作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回眸与前瞻
邓浩 主编
系列丛书 / 更多
从中西初识到礼仪之争:明清传教士与中西文化交流
从中医文化看中国(英文精装)
陈达灿 著;陈达灿 编;李伟彬、陈骥 译
从中西初识到礼仪之争:明清传教士与中西文化交流
从中南启航--中南大学自动化学院杰出校友访谈录
黄亚、张巧丽 编
从中西初识到礼仪之争:明清传教士与中西文化交流
从中国制造到世界标准:中国高铁标准“走出去”的知识转移研究
G2 信息与知识传播
从中西初识到礼仪之争:明清传教士与中西文化交流
从中州到钱塘:虞云国说宋朝
虞云国 著
从中西初识到礼仪之争:明清传教士与中西文化交流
从中国出发的全球史
葛兆光 主编;理想国 出品
从中西初识到礼仪之争:明清传教士与中西文化交流
从中职学校到职业技术大学:教育组织的演变机制研究
王雅静 著
从中西初识到礼仪之争:明清传教士与中西文化交流
从中医文化看中国
陈达灿
从中西初识到礼仪之争:明清传教士与中西文化交流
从中医理论到临证实践:安老师手把手教你做临床
安俊英 著
从中西初识到礼仪之争:明清传教士与中西文化交流
从中医文化看中国
陈达灿 著
从中西初识到礼仪之争:明清传教士与中西文化交流
从中医文化看中国
陈达灿 著
从中西初识到礼仪之争:明清传教士与中西文化交流
从中共党史学治国理政:第六届治国理政大学生论坛精粹
复旦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
从中西初识到礼仪之争:明清传教士与中西文化交流
从中国倡议到上海合作组织共享平台——上海合作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回眸与前瞻
邓浩 主编
相关图书 / 更多
从中西初识到礼仪之争:明清传教士与中西文化交流
从中医文化看中国(英文精装)
陈达灿 著;陈达灿 编;李伟彬、陈骥 译
从中西初识到礼仪之争:明清传教士与中西文化交流
从中南启航--中南大学自动化学院杰出校友访谈录
黄亚、张巧丽 编
从中西初识到礼仪之争:明清传教士与中西文化交流
从中国制造到世界标准:中国高铁标准“走出去”的知识转移研究
G2 信息与知识传播
从中西初识到礼仪之争:明清传教士与中西文化交流
从中州到钱塘:虞云国说宋朝
虞云国 著
从中西初识到礼仪之争:明清传教士与中西文化交流
从中国出发的全球史
葛兆光 主编;理想国 出品
从中西初识到礼仪之争:明清传教士与中西文化交流
从中职学校到职业技术大学:教育组织的演变机制研究
王雅静 著
从中西初识到礼仪之争:明清传教士与中西文化交流
从中医文化看中国
陈达灿
从中西初识到礼仪之争:明清传教士与中西文化交流
从中医理论到临证实践:安老师手把手教你做临床
安俊英 著
从中西初识到礼仪之争:明清传教士与中西文化交流
从中医文化看中国
陈达灿 著
从中西初识到礼仪之争:明清传教士与中西文化交流
从中医文化看中国
陈达灿 著
从中西初识到礼仪之争:明清传教士与中西文化交流
从中共党史学治国理政:第六届治国理政大学生论坛精粹
复旦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
从中西初识到礼仪之争:明清传教士与中西文化交流
从中国倡议到上海合作组织共享平台——上海合作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回眸与前瞻
邓浩 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