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口袋书:赵孟頫 玄妙观重修三门记

书法口袋书:赵孟頫 玄妙观重修三门记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5-01
版次: 1
ISBN: 9787547223024
定价: 10.00
装帧: 平装
开本: 其他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44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丛书: 书法口袋书
分类: 艺术
3人买过
  •   赵孟頫,宋理宗宝祐二年-元英宗至治二年(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又号水晶宫道人、欧波,中午曾作孟俯。吴兴(今浙江湖州)人。世祖时,为官集贤直学士。仁宗时,拜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时称“赵承旨”卒赠魏国公,谥文敏。他作为南宋遗逸,而出仕元朝,对此史书上留下诸多争议,然人品与艺品并无直接联系,宜客观思之。其妻管道升,其子赵雍皆善丹青。赵孟頫才学广博,善诗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画、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其中书画最为知名,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赵孟頫承也极广泛,初宗宋人,学赵构、黄庭坚,继而由智永上溯锺繇、王羲之、王献之,晚年叉取法李邕。他善篆、隶、真、行、草,尤以楷、行著称于世。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世称“赵体”与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赵孟频传世书迹较多,代表作有《六体千文》《洛神赋》《胆巴碑》《赤壁赋》《归去来兮辞》《临兰亭帖》《道德经》《玄妙观重修三门记》《妙严寺记》《仇锷墓碑铭》等。
      《玄妙观重修三门记》元代牟巘撰文,大德七年(1303)赵孟頫楷书并篆额。纸本,纵35.8厘米,横283.8厘米,现藏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恬致堂集》云:“文敏此书有太和之朗而无其佻,有季海之重而无其钝,不用平原面目而舍其精神,天下赵碑第一也,不易得,不易得。”玄妙观在古城苏州,是著名的道教寺庙,创建于西晋成宁二年(267)。“玄妙观重修三门记碑”原在正山门内,“文革”时失落。于1990年,苏州碑刻博物馆受道教协会委托,仿刻成碑。现存正山门内。
      临习《玄妙观重修三门记》时起笔多切锋入纸,方硬如折刀头,动作果断有力,有如切金断玉。行笔用力均匀。多数笔画粗细变化不大,显得流畅匀净,只有长横和捺画起伏变化较多,增加了几分曲折之美,宜作为重点加以分析练习。
      在运笔上轻松流畅,多带行书笔意。其点画间常有牵丝映带,即使不相连属,也气脉不断。而且上下笔之间往往是下一笔承接上一笔之势,在起笔带有逆入的痕迹,既有整体感,又有连贯性。有的字还干脆就是行书或草书写法,这就是赵盂頫“日书万字”的主要原因吧。字形扁方,字势开阔。做主笔出现的撇画、捺画及横画等均较舒展,较唐楷的方方正正而言平添几分生动和流美。
      在章法上行列分明,整齐一律。但没有被界格束缚住手脚,字与字之间还有着大小、长短、欹正的变化,寓多样于统一之中,表现出一种没有设计的设计美,达到了较高境界。
      《书法口袋书:赵孟頫玄妙观重修三门记》为典型赵体,楷中带行,法中融情,看似平易近人,没有惊人之处,实则笔笔到位,是一种深刻到简易的程度。“平凡正孕育着伟大”,这种“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的“二王”一路雅正书风正代表着书法艺术的正宗和传统,守住这个正脉受益终生。
  • 内容简介:
      赵孟頫,宋理宗宝祐二年-元英宗至治二年(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又号水晶宫道人、欧波,中午曾作孟俯。吴兴(今浙江湖州)人。世祖时,为官集贤直学士。仁宗时,拜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时称“赵承旨”卒赠魏国公,谥文敏。他作为南宋遗逸,而出仕元朝,对此史书上留下诸多争议,然人品与艺品并无直接联系,宜客观思之。其妻管道升,其子赵雍皆善丹青。赵孟頫才学广博,善诗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画、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其中书画最为知名,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赵孟頫承也极广泛,初宗宋人,学赵构、黄庭坚,继而由智永上溯锺繇、王羲之、王献之,晚年叉取法李邕。他善篆、隶、真、行、草,尤以楷、行著称于世。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世称“赵体”与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赵孟频传世书迹较多,代表作有《六体千文》《洛神赋》《胆巴碑》《赤壁赋》《归去来兮辞》《临兰亭帖》《道德经》《玄妙观重修三门记》《妙严寺记》《仇锷墓碑铭》等。
      《玄妙观重修三门记》元代牟巘撰文,大德七年(1303)赵孟頫楷书并篆额。纸本,纵35.8厘米,横283.8厘米,现藏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恬致堂集》云:“文敏此书有太和之朗而无其佻,有季海之重而无其钝,不用平原面目而舍其精神,天下赵碑第一也,不易得,不易得。”玄妙观在古城苏州,是著名的道教寺庙,创建于西晋成宁二年(267)。“玄妙观重修三门记碑”原在正山门内,“文革”时失落。于1990年,苏州碑刻博物馆受道教协会委托,仿刻成碑。现存正山门内。
      临习《玄妙观重修三门记》时起笔多切锋入纸,方硬如折刀头,动作果断有力,有如切金断玉。行笔用力均匀。多数笔画粗细变化不大,显得流畅匀净,只有长横和捺画起伏变化较多,增加了几分曲折之美,宜作为重点加以分析练习。
      在运笔上轻松流畅,多带行书笔意。其点画间常有牵丝映带,即使不相连属,也气脉不断。而且上下笔之间往往是下一笔承接上一笔之势,在起笔带有逆入的痕迹,既有整体感,又有连贯性。有的字还干脆就是行书或草书写法,这就是赵盂頫“日书万字”的主要原因吧。字形扁方,字势开阔。做主笔出现的撇画、捺画及横画等均较舒展,较唐楷的方方正正而言平添几分生动和流美。
      在章法上行列分明,整齐一律。但没有被界格束缚住手脚,字与字之间还有着大小、长短、欹正的变化,寓多样于统一之中,表现出一种没有设计的设计美,达到了较高境界。
      《书法口袋书:赵孟頫玄妙观重修三门记》为典型赵体,楷中带行,法中融情,看似平易近人,没有惊人之处,实则笔笔到位,是一种深刻到简易的程度。“平凡正孕育着伟大”,这种“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的“二王”一路雅正书风正代表着书法艺术的正宗和传统,守住这个正脉受益终生。
查看详情
系列丛书 / 更多
书法口袋书:赵孟頫 玄妙观重修三门记
书法口袋书:柳公权 玄秘塔碑
柳敏夏 编
书法口袋书:赵孟頫 玄妙观重修三门记
书法口袋书:颜真卿 多宝塔碑
柳敏夏 编
书法口袋书:赵孟頫 玄妙观重修三门记
书法口袋书:曹全碑
柳敏夏 编
书法口袋书:赵孟頫 玄妙观重修三门记
书法口袋书:柳公权 神策军碑
柳敏夏 编
书法口袋书:赵孟頫 玄妙观重修三门记
书法口袋书:礼器碑
柳敏夏 编
书法口袋书:赵孟頫 玄妙观重修三门记
书法口袋书:褚遂良 大字阴符经
柳敏夏 编
书法口袋书:赵孟頫 玄妙观重修三门记
书法口袋书:苏轼 黄州寒食诗帖
柳敏夏 编
书法口袋书:赵孟頫 玄妙观重修三门记
书法口袋书:王羲之 兰亭序
柳敏夏 编
相关图书 / 更多
书法口袋书:赵孟頫 玄妙观重修三门记
书法入门必学碑帖——原大放大对照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
孔文凯 编
书法口袋书:赵孟頫 玄妙观重修三门记
书法的故事先秦两汉
文师华
书法口袋书:赵孟頫 玄妙观重修三门记
书法的故事宋元明清
文师华
书法口袋书:赵孟頫 玄妙观重修三门记
书法艺术的当代形象塑造十讲 当代实力书家讲坛
刘洪彪 著
书法口袋书:赵孟頫 玄妙观重修三门记
书法鉴赏与实践
张胜利
书法口袋书:赵孟頫 玄妙观重修三门记
书法篆刻(第三版)
黄惇 李昌集 庄熙祖
书法口袋书:赵孟頫 玄妙观重修三门记
书法哲学
陆祖鹤
书法口袋书:赵孟頫 玄妙观重修三门记
书法/记住乡愁留给孩子们的中国民俗文化
董岩峰 著;刘魁立、李春园 编
书法口袋书:赵孟頫 玄妙观重修三门记
书法经典示范·隶书入门——曹全碑
闵远亮
书法口袋书:赵孟頫 玄妙观重修三门记
书法的故事隋唐五代
文师华
书法口袋书:赵孟頫 玄妙观重修三门记
书法的故事魏晋南北朝
文师华
书法口袋书:赵孟頫 玄妙观重修三门记
书法与太极拳
荣敦国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书法口袋书:赵孟頫 玄妙观重修三门记
书法口袋书:颜真卿祭侄文稿
柳敏夏 编
书法口袋书:赵孟頫 玄妙观重修三门记
书法口袋书:柳公权 神策军碑
柳敏夏 编
书法口袋书:赵孟頫 玄妙观重修三门记
书法口袋书:礼器碑
柳敏夏 编
书法口袋书:赵孟頫 玄妙观重修三门记
书法口袋书:曹全碑
柳敏夏 编
书法口袋书:赵孟頫 玄妙观重修三门记
书法口袋书:赵孟頫妙严寺记
柳敏夏 编
书法口袋书:赵孟頫 玄妙观重修三门记
书法口袋书: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
柳敏夏 编
书法口袋书:赵孟頫 玄妙观重修三门记
书法口袋书:褚遂良雁塔圣教序
柳敏夏 编
书法口袋书:赵孟頫 玄妙观重修三门记
书法口袋书:史晨碑
柳敏夏 编
书法口袋书:赵孟頫 玄妙观重修三门记
书法口袋书:柳公权 玄秘塔碑
柳敏夏 编
书法口袋书:赵孟頫 玄妙观重修三门记
书法口袋书:褚遂良 大字阴符经
柳敏夏 编
书法口袋书:赵孟頫 玄妙观重修三门记
书法口袋书:乙瑛碑
柳敏夏 编
书法口袋书:赵孟頫 玄妙观重修三门记
书法口袋书 颜真卿 颜勤礼碑
柳敏夏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