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世纪的高分子科学:高分子化学

跨世纪的高分子科学:高分子化学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2004-06
版次: 1
ISBN: 9787502531195
定价: 6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513页
字数: 821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自然科学
  •   《高分子化学》分册分别以聚合反应的引发体系、聚合反应及聚合方法、共聚物的合成等方面为线索,介绍了我国在高分子合成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取得的成果。由于高分子化学和石油化学工业密切联系,本书也涉及了聚合物的工业合成技术;对于近些年国际上出现的一类非共价键新“聚合物”体系研究领域——“超分子聚集体”领域,本书也从前瞻高分子发展的角度予以简单介绍。读者可以从本书内容体会、探索高分子化学今后的发展趋势。
      本书可以作为从事高分子科研与教学的专业人员、研究生,高分子产业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对高分子感兴趣的其他领域专业人员的专业参考书。 第1章中国高分子科学的发展概况与趋势
    1.1历史的回顾
    1.2中国高分子科学研究的概况
    1.3中国高分子化学的研究
    1.4中国高分子物理的研究
    1.5中国高分子工程的研究
    1.6中国功能高分子与新材料的研究
    1.7高分子科学发展趋势与展望[9-12]
    第2章自由基聚合新引发体系
    2.1含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4,5]
    2.2铈(Ⅳ)离子氧化还原引发体系[25-27]
    2.3Ce(Ⅳ)离子引发接枝聚合[25-27]
    2.4铈(Ⅳ)离子引发纤维素、甲壳胺接枝机理与接枝点
    2.5用光引发转移终止剂进行“活性”自由基聚合
    第3章光引发与表面改性
    3.1光引发与光聚合
    3.2表面光接技的化学原理
    3.3实施方法
    3.4用途
    3.5表面光接枝最新进展
    第4章核辐射、电子束引发及改性
    4.1辐射聚合
    4.2辐射交联与裂解
    4.3辐射接枝
    4.4辐射混合效应
    4.5展望
    第5章微波引发化学反应及用于高分子改性的技术
    5.1微波与微波吸收
    5.2微波引发化学反应及用于高分子改性的理论及技术研究进展
    5.3展望
    第6章等离子体引发聚合及改性
    6.1低温等离子体系与高分子化学
    6.2等离子体反应装置
    6.3低温等离子体系反应条件的基本的机制
    6.4低温等离子体表面处理
    6.5等离子体聚合
    6.6等离子体引发聚合
    6.7等离子体CVD法制备薄膜
    6.8溅射法制备薄膜
    6.9离子镀敷法制备薄膜
    6.10等离子体化学的发展前景
    第7章芳杂环导电高分子的电化学聚合
    7.1电化学聚合的一般性条件与机理
    7.2简单芳杂环单体的电化学聚合
    7.3功能化导导高分子的电化学聚合
    7.4导电高分子与非导电高分子的电化学共聚
    7.5导电高分子的电化学性质
    7.6展望
    第8章活性自由基聚合
    8.1可控自由基聚合的理论基础
    8.2无金属的可控自由基聚合
    8.3过渡金属催化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
    8.4活性自由基聚合的发展展望
    第9章配位聚合
    9.1负载型Ziegler-Natta催化剂及烯烃聚合
    9.2茂金属催化剂(含“茂后”催化剂)及相关的烯烃聚合
    9.3稀土催化剂在高分子合成中的应用
    9.4展望
    第10章阴(负)离子聚合
    10.1阴离子活性聚合
    10.2有机锂的缔合与解缔
    10.3二烯烃的聚合机理
    10.4聚二烯烃的微观结构
    10.5聚合反应动力学
    10.6溶剂极性经验参数的应用
    10.7阴离子活性聚合在聚合物合成中的应用
    10.8阴离子聚合的其他进展
    10.9展望和存在的问题
    第11章现代碳阳离子聚合
    11.1碳阳离子聚合发展简史
    11.2碳阳离子聚合体系中主要组分及其特点
    11.3阳离子活性种与聚合反应特征的关系
    11.4单体结构与引发体系的关系
    11.5聚合反应热力学、动力学及工艺特征
    11.6碳阳离子聚合的基元反应及其特点
    11.7现代碳阳离子聚合机理研究进展及大分子设计
    11.8碳阳离子聚合展望
    第12章开环岐化(易位)聚合反应
    12.1开环岐化聚合反应简介
    12.2主要研究进展
    12.3开环歧化聚合反应在聚合物分子结构设计与裁制方面的应用
    12.4开环歧化聚合在优异性能材料合成方面的成就
    12.5展望
    第13章开环聚合反应
    13.1环醚和环缩醛的开环聚合反应
    13.2螺环原酸酯和螺环原碳酸酯的阳离子开环聚合反应
    13.3芳香环状低聚物的的制备与开环聚合
    13.5展望
    第14章酶催化聚合
    14.1酶催化合成
    14.2酶在合成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上的应用
    14.3辣根过氧化物酶在光电功能高分子材料合成方面的应用
    第15章微生物聚合
    15.1微生物合成的原理
    15.2PHA生物合成的分子生物学
    15.3PHA在细胞内外的降解
    15.4PHA结构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15.5其他微生物合成的聚合物
    第16章乳液聚合
    16.1乳液聚合理论基础[47]
    16.2乳液聚合反应进展
    16.3乳液聚合方法的应用
    第17章泡沫体系分散聚合
    17.1泡沫体系分散聚合方法及应用范围
    17.2泡沫体系分散聚合基础理论研究
    17.3泡沫体系分散聚合工艺特征及设计原则
    17.4泡沫分散聚合工业化应用研究
    17.6结论
    第18章新型共聚物的设计和合成方法
    18.1阴离子聚合在新型共聚物的设计和合成中的地位与作用
    18.2聚烯烃新型共聚物的合成与设计
    18.3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与含丙烯酸结构单元新型共聚物的合成
    第19章杂化聚合物合成及新材料
    19.1有机/无机杂化聚合物
    19.2杂化聚合物的合成
    19.3有机聚合物/无机杂化新材料
    19.4展望
    第20章超分子组装
    20.1氢键控制的分了自组装
    20.2自组装树枝状分子
    20.3嵌段分子的微相分离
    20.4聚合物的静电层状组装
  • 内容简介:
      《高分子化学》分册分别以聚合反应的引发体系、聚合反应及聚合方法、共聚物的合成等方面为线索,介绍了我国在高分子合成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取得的成果。由于高分子化学和石油化学工业密切联系,本书也涉及了聚合物的工业合成技术;对于近些年国际上出现的一类非共价键新“聚合物”体系研究领域——“超分子聚集体”领域,本书也从前瞻高分子发展的角度予以简单介绍。读者可以从本书内容体会、探索高分子化学今后的发展趋势。
      本书可以作为从事高分子科研与教学的专业人员、研究生,高分子产业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对高分子感兴趣的其他领域专业人员的专业参考书。
  • 目录:
    第1章中国高分子科学的发展概况与趋势
    1.1历史的回顾
    1.2中国高分子科学研究的概况
    1.3中国高分子化学的研究
    1.4中国高分子物理的研究
    1.5中国高分子工程的研究
    1.6中国功能高分子与新材料的研究
    1.7高分子科学发展趋势与展望[9-12]
    第2章自由基聚合新引发体系
    2.1含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4,5]
    2.2铈(Ⅳ)离子氧化还原引发体系[25-27]
    2.3Ce(Ⅳ)离子引发接枝聚合[25-27]
    2.4铈(Ⅳ)离子引发纤维素、甲壳胺接枝机理与接枝点
    2.5用光引发转移终止剂进行“活性”自由基聚合
    第3章光引发与表面改性
    3.1光引发与光聚合
    3.2表面光接技的化学原理
    3.3实施方法
    3.4用途
    3.5表面光接枝最新进展
    第4章核辐射、电子束引发及改性
    4.1辐射聚合
    4.2辐射交联与裂解
    4.3辐射接枝
    4.4辐射混合效应
    4.5展望
    第5章微波引发化学反应及用于高分子改性的技术
    5.1微波与微波吸收
    5.2微波引发化学反应及用于高分子改性的理论及技术研究进展
    5.3展望
    第6章等离子体引发聚合及改性
    6.1低温等离子体系与高分子化学
    6.2等离子体反应装置
    6.3低温等离子体系反应条件的基本的机制
    6.4低温等离子体表面处理
    6.5等离子体聚合
    6.6等离子体引发聚合
    6.7等离子体CVD法制备薄膜
    6.8溅射法制备薄膜
    6.9离子镀敷法制备薄膜
    6.10等离子体化学的发展前景
    第7章芳杂环导电高分子的电化学聚合
    7.1电化学聚合的一般性条件与机理
    7.2简单芳杂环单体的电化学聚合
    7.3功能化导导高分子的电化学聚合
    7.4导电高分子与非导电高分子的电化学共聚
    7.5导电高分子的电化学性质
    7.6展望
    第8章活性自由基聚合
    8.1可控自由基聚合的理论基础
    8.2无金属的可控自由基聚合
    8.3过渡金属催化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
    8.4活性自由基聚合的发展展望
    第9章配位聚合
    9.1负载型Ziegler-Natta催化剂及烯烃聚合
    9.2茂金属催化剂(含“茂后”催化剂)及相关的烯烃聚合
    9.3稀土催化剂在高分子合成中的应用
    9.4展望
    第10章阴(负)离子聚合
    10.1阴离子活性聚合
    10.2有机锂的缔合与解缔
    10.3二烯烃的聚合机理
    10.4聚二烯烃的微观结构
    10.5聚合反应动力学
    10.6溶剂极性经验参数的应用
    10.7阴离子活性聚合在聚合物合成中的应用
    10.8阴离子聚合的其他进展
    10.9展望和存在的问题
    第11章现代碳阳离子聚合
    11.1碳阳离子聚合发展简史
    11.2碳阳离子聚合体系中主要组分及其特点
    11.3阳离子活性种与聚合反应特征的关系
    11.4单体结构与引发体系的关系
    11.5聚合反应热力学、动力学及工艺特征
    11.6碳阳离子聚合的基元反应及其特点
    11.7现代碳阳离子聚合机理研究进展及大分子设计
    11.8碳阳离子聚合展望
    第12章开环岐化(易位)聚合反应
    12.1开环岐化聚合反应简介
    12.2主要研究进展
    12.3开环歧化聚合反应在聚合物分子结构设计与裁制方面的应用
    12.4开环歧化聚合在优异性能材料合成方面的成就
    12.5展望
    第13章开环聚合反应
    13.1环醚和环缩醛的开环聚合反应
    13.2螺环原酸酯和螺环原碳酸酯的阳离子开环聚合反应
    13.3芳香环状低聚物的的制备与开环聚合
    13.5展望
    第14章酶催化聚合
    14.1酶催化合成
    14.2酶在合成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上的应用
    14.3辣根过氧化物酶在光电功能高分子材料合成方面的应用
    第15章微生物聚合
    15.1微生物合成的原理
    15.2PHA生物合成的分子生物学
    15.3PHA在细胞内外的降解
    15.4PHA结构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15.5其他微生物合成的聚合物
    第16章乳液聚合
    16.1乳液聚合理论基础[47]
    16.2乳液聚合反应进展
    16.3乳液聚合方法的应用
    第17章泡沫体系分散聚合
    17.1泡沫体系分散聚合方法及应用范围
    17.2泡沫体系分散聚合基础理论研究
    17.3泡沫体系分散聚合工艺特征及设计原则
    17.4泡沫分散聚合工业化应用研究
    17.6结论
    第18章新型共聚物的设计和合成方法
    18.1阴离子聚合在新型共聚物的设计和合成中的地位与作用
    18.2聚烯烃新型共聚物的合成与设计
    18.3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与含丙烯酸结构单元新型共聚物的合成
    第19章杂化聚合物合成及新材料
    19.1有机/无机杂化聚合物
    19.2杂化聚合物的合成
    19.3有机聚合物/无机杂化新材料
    19.4展望
    第20章超分子组装
    20.1氢键控制的分了自组装
    20.2自组装树枝状分子
    20.3嵌段分子的微相分离
    20.4聚合物的静电层状组装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跨世纪的高分子科学:高分子化学
跨世纪全景网上对话(中国证券市场丛书)
张华 程春生
跨世纪的高分子科学:高分子化学
跨世纪文学:精神向度与心灵困惑
张志忠 著
跨世纪的高分子科学:高分子化学
跨世纪的中国人口 : 安徽卷
《跨世纪的中国人口》编委会(安徽卷) 编著
系列丛书 / 更多
跨世纪的高分子科学:高分子化学
跨世纪全景网上对话(中国证券市场丛书)
张华 程春生
跨世纪的高分子科学:高分子化学
跨世纪文学:精神向度与心灵困惑
张志忠 著
跨世纪的高分子科学:高分子化学
跨世纪的中国人口 : 安徽卷
《跨世纪的中国人口》编委会(安徽卷) 编著
相关图书 / 更多
跨世纪的高分子科学:高分子化学
跨世纪全景网上对话(中国证券市场丛书)
张华 程春生
跨世纪的高分子科学:高分子化学
跨世纪文学:精神向度与心灵困惑
张志忠 著
跨世纪的高分子科学:高分子化学
跨世纪的中国人口 : 安徽卷
《跨世纪的中国人口》编委会(安徽卷) 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