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园品韵录

苏园品韵录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2010-06
版次: 1
ISBN: 9787542632470
定价: 7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53页
字数: 45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生活
19人买过
  • 园林是中国文化领域中一个特别的门类,将其分解,并不能在某领域独领风骚;将其聚合,却媾化成一个如诗画般美妙的境界。用现在时髦的话说,园林是一门环境艺术,具体讲,它是人类的居住地,是人与自然完美结合的生活环境,是人类的理想家园。
    《苏园品韵录》不仅让读者用比较深度的视角去感悟园林的文化内涵、思想内涵,还引导读者的视线走出苏州古典园林的围墙,从更大的文化背景层面上去领会苏州园林的文化意义、美学意义和历史、人文意义,从而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写在前面
    园蹊屐痕
    入口的空间艺术
    艺术不欲只弹一曲
    ——小谈洞门的形式美
    “隔”与“通”
    ——浅说洞门功能种种
    审美之窗
    品空窗,忆旧墙
    古建的美饰
    ——闲话“川挂落”
    在起伏上思考
    ——拙政园波形水廊品赏
    流动的空间形相
    爱石、品石与咏石
    品读冠云峰
    洞府:神秘美的世界
    于细微中见精神
    ——苏州园林的“涩浪”艺术
    彩霞池赞
    华榭碧波两相依
    风景园林与桥梁之美
    小桥引静兴味长
    清香四溢,众艺争艳
    ——评怡园水仙艺术节
    宏乎丽哉,舂之交响
    ——虎丘艺术花会印象
    碧梧翠竹的艺术意蕴
    ——苏州园林里的凤文化
    诗、禅合一
    ——试说狮子林“问梅阁”
    苔之美
    ——有关的古诗文串读
    “园之不足,题以发之”
    ——谈园林中的匾额对联
    “殿春移”品题及其他
    楹联一束
    园林雕塑谈
    黑白文化断想
    光:艺圃景观群的母题
    ——兼取西方及现代美学视角的解读
    斟酌色调,捕捉光影
    ——陆峰园林摄影赏析
    “写影”之美探秘
    ——兼谈赏园与造景
    艺镜缘上篇:漫话镜子
    艺镜缘下篇:倒影之魅
    “读画”与“听香”
    开放耳管,深情谛听
    ——苏州园林的声境美
    园缘散叶
    此情可待成追忆
    ——遥寄《随园沧桑》
    石湖串月(诗)
    ——乘船往石湖赏月
    秋登天平山作(诗)
    留园游(诗)
    拙政园四面厅敞望(诗)
    塔月吟(诗)
    ——咏西湖三潭印月效唐寅《花月吟连珠体》
    壁竹吟(诗)
    ——“淇泉春晓”景墙题诗
    “园中园”偶拾(诗)
    兰亭行
    ——1981年出席中国首届书学盛会兼游兰亭
    怡园散步
    耦园杂议
    ——在耦园历史文化研讨会上的发言
    网师园文史拾零
    占尽风情向小园
    木渎园林漫笔
    馀荫山房印象
    ——岭南游园笔记
    “静心斋”散记
    “琴室”逸韵
    “枇杷园”心赏
    “小沧浪”解读
    “听雨轩”诗情
    “海棠春坞”的疏朗美
    有意味的庭院对比
    ——“海棠春坞”与“听雨轩”的比较
    “三十辐,共一毂”
    ——留园冠云峰庭院的辐集艺术
    “浴鸥”小院随想
    “霜天钟籁”小记
    美在诗情画意中
    ——陈健行《苏州园林》摄影画册序
    但愿长留天地间
    ——《留园》画册序
    《留园》画册题语选
    水情逸韵赞网师
    ——《网师园》画册序
    《网师园》画册题语选
    诗意栖居的现实范本
    ——《南海颐景园》画册序
    天供闲日月,人借好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丛书》序
    沧浪悠远,新郭流辉
    ——评《沧浪十八景图咏》
    互补合一:“石壁流淙”之美
    ——读《扬州画舫录》札记
    第二故乡的园林情结
    ——南京版《中国园林美学》后记
    生态、遗产保护及其他
    ——北京版《中国园林美学》后记
    张大千与网师园
    珍贵的回忆
    ——谢孝思先生二三事
    天堂意识:游园的最佳视角
    “苏杭比较论”溯源
    园论馀渖
    “园品”刍议
    ——园林风格美学谈
    释“自然”
    品“精致”
    说“苍古”
    话“富丽”
    谈“朴野”
    风景审美的个性选择
    ——杨万里咏西湖诗的启迪
    园林美学悟言
    苏园审美文化价值
    ——苏州古典园林申报笔谈
    管窥唐代品石风
    ——读牛僧孺与苏州有关的一首咏石诗
    《太湖石记》试解
    《石林小院说》试解
    王维辋川别业论
    柱式文化特征与顶式文化特征
    ——中西古典建筑之比较
    园史文薮
    “巨丽之名山,大吴之胜壤”
    ——唐代咏虎丘诗探胜
    “脱身离网罟,含笑人烟萝”
    ——苏舜钦及其《沦浪亭记》
    “不以山林丧其节”
    ——朱长文的《乐圃记》及咏园诗
    “盖不知其在人间世”
    ——明代苏州园记散文撷英
    “信有山林在市城”
    ——明代苏州咏园诗咀华
    “其境若与书卷相融洽”
    ——清代苏州园记散文掇芳
    “物谐其性,人乐其天”
    ——清代苏州咏园诗拾翠
    《园冶》的文学解读
    附录
    园林美学方法及其他
    ——访谈金学智先生
    沈阳鲁迅美术学院学报《美苑》编辑席田鹿
    栖居于绿色大地
    ——一次对金学智先生的采访
    《精神生态通讯》编辑部郭建华
    60周年国庆大型访谈栏目《60×60》
    ——访谈金学智先生
    《风景园林》杂志
    后记
    作者专著及其他有关书籍目录
    作者专著序文评介文存目
  • 内容简介:
    园林是中国文化领域中一个特别的门类,将其分解,并不能在某领域独领风骚;将其聚合,却媾化成一个如诗画般美妙的境界。用现在时髦的话说,园林是一门环境艺术,具体讲,它是人类的居住地,是人与自然完美结合的生活环境,是人类的理想家园。
    《苏园品韵录》不仅让读者用比较深度的视角去感悟园林的文化内涵、思想内涵,还引导读者的视线走出苏州古典园林的围墙,从更大的文化背景层面上去领会苏州园林的文化意义、美学意义和历史、人文意义,从而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 目录:
    写在前面
    园蹊屐痕
    入口的空间艺术
    艺术不欲只弹一曲
    ——小谈洞门的形式美
    “隔”与“通”
    ——浅说洞门功能种种
    审美之窗
    品空窗,忆旧墙
    古建的美饰
    ——闲话“川挂落”
    在起伏上思考
    ——拙政园波形水廊品赏
    流动的空间形相
    爱石、品石与咏石
    品读冠云峰
    洞府:神秘美的世界
    于细微中见精神
    ——苏州园林的“涩浪”艺术
    彩霞池赞
    华榭碧波两相依
    风景园林与桥梁之美
    小桥引静兴味长
    清香四溢,众艺争艳
    ——评怡园水仙艺术节
    宏乎丽哉,舂之交响
    ——虎丘艺术花会印象
    碧梧翠竹的艺术意蕴
    ——苏州园林里的凤文化
    诗、禅合一
    ——试说狮子林“问梅阁”
    苔之美
    ——有关的古诗文串读
    “园之不足,题以发之”
    ——谈园林中的匾额对联
    “殿春移”品题及其他
    楹联一束
    园林雕塑谈
    黑白文化断想
    光:艺圃景观群的母题
    ——兼取西方及现代美学视角的解读
    斟酌色调,捕捉光影
    ——陆峰园林摄影赏析
    “写影”之美探秘
    ——兼谈赏园与造景
    艺镜缘上篇:漫话镜子
    艺镜缘下篇:倒影之魅
    “读画”与“听香”
    开放耳管,深情谛听
    ——苏州园林的声境美
    园缘散叶
    此情可待成追忆
    ——遥寄《随园沧桑》
    石湖串月(诗)
    ——乘船往石湖赏月
    秋登天平山作(诗)
    留园游(诗)
    拙政园四面厅敞望(诗)
    塔月吟(诗)
    ——咏西湖三潭印月效唐寅《花月吟连珠体》
    壁竹吟(诗)
    ——“淇泉春晓”景墙题诗
    “园中园”偶拾(诗)
    兰亭行
    ——1981年出席中国首届书学盛会兼游兰亭
    怡园散步
    耦园杂议
    ——在耦园历史文化研讨会上的发言
    网师园文史拾零
    占尽风情向小园
    木渎园林漫笔
    馀荫山房印象
    ——岭南游园笔记
    “静心斋”散记
    “琴室”逸韵
    “枇杷园”心赏
    “小沧浪”解读
    “听雨轩”诗情
    “海棠春坞”的疏朗美
    有意味的庭院对比
    ——“海棠春坞”与“听雨轩”的比较
    “三十辐,共一毂”
    ——留园冠云峰庭院的辐集艺术
    “浴鸥”小院随想
    “霜天钟籁”小记
    美在诗情画意中
    ——陈健行《苏州园林》摄影画册序
    但愿长留天地间
    ——《留园》画册序
    《留园》画册题语选
    水情逸韵赞网师
    ——《网师园》画册序
    《网师园》画册题语选
    诗意栖居的现实范本
    ——《南海颐景园》画册序
    天供闲日月,人借好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丛书》序
    沧浪悠远,新郭流辉
    ——评《沧浪十八景图咏》
    互补合一:“石壁流淙”之美
    ——读《扬州画舫录》札记
    第二故乡的园林情结
    ——南京版《中国园林美学》后记
    生态、遗产保护及其他
    ——北京版《中国园林美学》后记
    张大千与网师园
    珍贵的回忆
    ——谢孝思先生二三事
    天堂意识:游园的最佳视角
    “苏杭比较论”溯源
    园论馀渖
    “园品”刍议
    ——园林风格美学谈
    释“自然”
    品“精致”
    说“苍古”
    话“富丽”
    谈“朴野”
    风景审美的个性选择
    ——杨万里咏西湖诗的启迪
    园林美学悟言
    苏园审美文化价值
    ——苏州古典园林申报笔谈
    管窥唐代品石风
    ——读牛僧孺与苏州有关的一首咏石诗
    《太湖石记》试解
    《石林小院说》试解
    王维辋川别业论
    柱式文化特征与顶式文化特征
    ——中西古典建筑之比较
    园史文薮
    “巨丽之名山,大吴之胜壤”
    ——唐代咏虎丘诗探胜
    “脱身离网罟,含笑人烟萝”
    ——苏舜钦及其《沦浪亭记》
    “不以山林丧其节”
    ——朱长文的《乐圃记》及咏园诗
    “盖不知其在人间世”
    ——明代苏州园记散文撷英
    “信有山林在市城”
    ——明代苏州咏园诗咀华
    “其境若与书卷相融洽”
    ——清代苏州园记散文掇芳
    “物谐其性,人乐其天”
    ——清代苏州咏园诗拾翠
    《园冶》的文学解读
    附录
    园林美学方法及其他
    ——访谈金学智先生
    沈阳鲁迅美术学院学报《美苑》编辑席田鹿
    栖居于绿色大地
    ——一次对金学智先生的采访
    《精神生态通讯》编辑部郭建华
    60周年国庆大型访谈栏目《60×60》
    ——访谈金学智先生
    《风景园林》杂志
    后记
    作者专著及其他有关书籍目录
    作者专著序文评介文存目
查看详情
系列丛书 / 更多
苏园品韵录
苏州园林山水画选
董寿琪 著
苏园品韵录
苏州园林魅力十谈
衣学领 著
相关图书 / 更多
苏园品韵录
重读鲁迅:荣格的参照视角
卡罗琳·T. 布朗
苏园品韵录
两美元过一天 : 美国的福利与贫穷
凯瑟琳·爱丁;卢克·谢弗
苏园品韵录
中国龙的发明:近现代中国形象的域外变迁
施爱东 后浪
苏园品韵录
重构契丹早期史 新锐学者关于契丹早期历史全新力作 苗润博 北京大学人文学科文库·北大中国史研究丛书
苗润博 著
苏园品韵录
我能帮上什么忙?(万镜·现象)
戴维·戈德布卢姆;皮尔·布莱登
苏园品韵录
普林斯顿大学生物图鉴 :真菌(地球分解者)
[美]布里特·艾伦·邦亚德 著;陈伟 译;中国国家地理·图书 出品
苏园品韵录
克洛德·夏布罗尔 法国电影新浪潮运动开创者夏布罗尔导演评传
若埃尔·马尼(Jo.l Magny) 著;谢强 译
苏园品韵录
拓地降敌:北宋中叶内臣名将李宪研究
何冠环
苏园品韵录
班史:一个大学班级的日常生活(2018—2022)
黄修志 石榴花 著
苏园品韵录
另一场新文化运动:五四前后“梁启超系”再造新文明的努力
周月峰 著
苏园品韵录
辛弃疾新传
辛更儒 后浪
苏园品韵录
无条件投降博物馆
[荷兰]杜布拉夫卡·乌格雷西奇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苏园品韵录
书学众艺融通论(上下册)
金学智 著
苏园品韵录
诗心画眼:苏州园林美学漫步
金学智 著
苏园品韵录
园冶句意图释
金学智 著
苏园品韵录
园冶多维探析
金学智
苏园品韵录
风景园林品题美学:品题系列的研究、鉴赏与设计
金学智 著
苏园品韵录
书法美学引论:“新二十四书品”探析
金学智、沈海牧 著
苏园品韵录
中国园林美学
金学智 著
苏园品韵录
苏州园林:苏州文化丛书
金学智 著;高福民、高敏 编
苏园品韵录
中国书法美学(上下)
金学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