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中西医文化

品读中西医文化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6-05
版次: 1
ISBN: 9787513232395
定价: 39.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84页
字数: 156千字
分类: 医药卫生
40人买过
  •   在广阔的地球上生活着不同肤色的民族,有着不同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也孕育了不同类型的文明和地域文化。中医学和西医学是分别在东半球的中华文化和西半球的西方文化土壤中生长和发展起来的,要深刻认识中西医学之间的区别,必要从中西文化入手。
      本书从文化源头、文化精神、思维方式、文化特性等方面阐发和揭示中西医文化的本质,并探讨二者的互融性。中西医学是人类认识的不同领域、不同方法、不同道路,当代医学工作者应在充分认识二者本质的基础上,谋求中西医的共同发展。

      周亚东,中医药文化学硕士生导师,现任安徽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安徽省中医药科学院中医药文化研究所执行所长,全国医药院校社科研究协作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主要从事中国传统文化、中医药文化及中西医文化比较研究,主要讲授“自然辩证法概论”“中医哲学”“中医药文化专论”“中医养生文化”等研究生课程。先后主持10余项省级以上课题,公开发表40余篇学术论文,主编《华佗医学文化研究》等专著,曾获多次获得各级教学和科研成果奖。

    第一篇 寻找中西医文化源头 
    文化源头——内陆文明与海洋文明
    一、中医文化源头——内陆文明
    二、西医文化源头——海洋文明
    三、两种文明源头的文化差异性
    文化背景——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
    一、农业社会与工业社会的生活方式
    二、农业文化与工业文化的思维与认知
    三、两种文化背景下的医学
    第二篇 体悟中西医文化精神 
    元气论与原子论
    一、元气论与中医学
    二、原子论与西医学
    生成论与构成论
    一、生成论与中医学
    二、构成论与西医学
    “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
    一、“天人合一”与中医学
    二、“天人相分”与西医学
    第三篇 感悟中西医思维方法 
    整体系统思维与分析还原思维
    一、整体思维与中医学
    二、分析还原思维与西医学
    三、中西医思维方法起源对比
    四、两种思维方法对现代医学的意义
    取象比类思维与理性抽象思维
    一、取象比类思维与中医学
    二、理性抽象思维与西医学
    三、取象比类思维与理性抽象思维比较
    顺势思维与对抗思维
    一、顺势思维与中医学
    二、对抗思维与西医学
     三、从对抗医学向生态医学的转变
    辨证思维与逻辑思维
    一、辨证思维与中医学
    二、逻辑思维与西医学
     三、辩证思维方法与逻辑思维方法的比较
    第四篇 体悟中西医文化特性 
    时间与空间
    一、中西方文化不同的时空轨迹
    二、时间与中医
    三、空间与西医
    四、实现中西医时空并重的优化组合
    功能与形态
    一、天才的想象——中医藏象理论
    二、文化的土壤
    三、中西医解剖学案例
    四、功能与形态的关联
    健康与疾病
    一、健康与中医
    二、疾病与西医
    三、从疾病医学模式向健康医学模式的转变
    宏观与微观
    一、物质维
    二、能量维
    三、时空维
    内求与外求
    一、文化的因素
    二、中西医药物比较
    德性与理性
    一、“德性”文化与“理性”文化
    二、具有鲜明“伦理”特质的中医文化
    三、具有鲜明“理性”特质的西医文化
    第五篇 认识中西医文化的互融性 
    中西医文化互融的必要性
    一、中医的困境
    二、西医的不足
    中西医文化互融的可能性
    一、中西医文化源起旨趣趋同
    二、中西医文化的实践目标趋同
    三、中西医文化的现代互融之维

  • 内容简介:
      在广阔的地球上生活着不同肤色的民族,有着不同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也孕育了不同类型的文明和地域文化。中医学和西医学是分别在东半球的中华文化和西半球的西方文化土壤中生长和发展起来的,要深刻认识中西医学之间的区别,必要从中西文化入手。
      本书从文化源头、文化精神、思维方式、文化特性等方面阐发和揭示中西医文化的本质,并探讨二者的互融性。中西医学是人类认识的不同领域、不同方法、不同道路,当代医学工作者应在充分认识二者本质的基础上,谋求中西医的共同发展。

  • 作者简介:
      周亚东,中医药文化学硕士生导师,现任安徽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安徽省中医药科学院中医药文化研究所执行所长,全国医药院校社科研究协作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主要从事中国传统文化、中医药文化及中西医文化比较研究,主要讲授“自然辩证法概论”“中医哲学”“中医药文化专论”“中医养生文化”等研究生课程。先后主持10余项省级以上课题,公开发表40余篇学术论文,主编《华佗医学文化研究》等专著,曾获多次获得各级教学和科研成果奖。

  • 目录:
    第一篇 寻找中西医文化源头 
    文化源头——内陆文明与海洋文明
    一、中医文化源头——内陆文明
    二、西医文化源头——海洋文明
    三、两种文明源头的文化差异性
    文化背景——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
    一、农业社会与工业社会的生活方式
    二、农业文化与工业文化的思维与认知
    三、两种文化背景下的医学
    第二篇 体悟中西医文化精神 
    元气论与原子论
    一、元气论与中医学
    二、原子论与西医学
    生成论与构成论
    一、生成论与中医学
    二、构成论与西医学
    “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
    一、“天人合一”与中医学
    二、“天人相分”与西医学
    第三篇 感悟中西医思维方法 
    整体系统思维与分析还原思维
    一、整体思维与中医学
    二、分析还原思维与西医学
    三、中西医思维方法起源对比
    四、两种思维方法对现代医学的意义
    取象比类思维与理性抽象思维
    一、取象比类思维与中医学
    二、理性抽象思维与西医学
    三、取象比类思维与理性抽象思维比较
    顺势思维与对抗思维
    一、顺势思维与中医学
    二、对抗思维与西医学
     三、从对抗医学向生态医学的转变
    辨证思维与逻辑思维
    一、辨证思维与中医学
    二、逻辑思维与西医学
     三、辩证思维方法与逻辑思维方法的比较
    第四篇 体悟中西医文化特性 
    时间与空间
    一、中西方文化不同的时空轨迹
    二、时间与中医
    三、空间与西医
    四、实现中西医时空并重的优化组合
    功能与形态
    一、天才的想象——中医藏象理论
    二、文化的土壤
    三、中西医解剖学案例
    四、功能与形态的关联
    健康与疾病
    一、健康与中医
    二、疾病与西医
    三、从疾病医学模式向健康医学模式的转变
    宏观与微观
    一、物质维
    二、能量维
    三、时空维
    内求与外求
    一、文化的因素
    二、中西医药物比较
    德性与理性
    一、“德性”文化与“理性”文化
    二、具有鲜明“伦理”特质的中医文化
    三、具有鲜明“理性”特质的西医文化
    第五篇 认识中西医文化的互融性 
    中西医文化互融的必要性
    一、中医的困境
    二、西医的不足
    中西医文化互融的可能性
    一、中西医文化源起旨趣趋同
    二、中西医文化的实践目标趋同
    三、中西医文化的现代互融之维

查看详情
12
系列丛书 / 更多
品读中西医文化
医学生读经史子集
林家虎 著
品读中西医文化
西医东渐史话
亓曙冬 著
品读中西医文化
药缘文化:中药与文化的交融(中医药院校特色通识教育读本)
杨柏灿 编
品读中西医文化
中医药院校特色通识教育读本:玺印篆刻析赏
潘华敏 著;张苇航、王欢 编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